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存教育
今天去跟两个外国朋友聊天,学到了一点其他国家的教育秘密。马来西亚和加纳,在初中时会教孩子们一系列课程,叫做生存教育。在马来西亚,这门课持续三年。它会教给孩子们诸如劈柴,锯木,做饭,织毛衣等等生存技能,也会有些学校从小就教孩子美容技能。听他们说这是两个层次的学校,前者类似于中国的普通中学,后者类似于中专。然而其中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把生存作为一项必备的技能和一系列课程,制度化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所有的公立高校都必须实施生存教育。在加纳,同我聊天的那个男孩子,竟然在初中就学会了织毛衣,还是学校的必修课!我跟他们讲中国没有这个,他们都很诧异。其实,我听到他们在初中时候学这个,我觉得更诧异。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和这两个国家教育目的的本质不同。中国将教育视为“道”,把技能之类的“器”的位置摆的比较低,从来都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更别提其制度化的可能性。而别国把生存技能作为一项重点培育的国家技能,抛弃了道器之分。本质上,二者其实秉持了对教育不同的价值观。孰优孰劣?从教育结果来看,当然是中国的教育成绩更优越一些。然而从教育的目的出发,似乎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教育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前提是让生命学会生存。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布的《学会生存》才具有其时代价值。如何界定生存?中马似乎有不同的理解,中方认为知识指导生存;马方认为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技能帮助生存。技能学习固然会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就知识意义而言,初中学习的所谓知识是不是具有那么重要的价值?尚不可知。从朋友的经验来看,知识的遗忘程度过高,而技能却可以长时间保持,直至多年之后,依然烂熟于心。“互联网+”时代,知识还具有其权威性吗?还具有其取代其他能力的性质吗?答案恐怕是不乐观的。很遗憾我们的素质教育也好,核心素养教育也罢,其核心都已知识为基础,无论什么4c还是7c,都是知识论视野中的变体。似乎应该考虑考虑,知识论基础的教育是不是不够的?素质的空洞和素养的不可捉摸,为何不能外化为一门“生存教育”课程?开展这门课程会使我们面临什么困难与挑战?我曾经相信一个观点是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追求生命的意义。今天我更加信奉这一观点。抛开知识和学习的外衣,通过教育修炼意义,我认为是突破教育功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根本。而这意义,势必与生存密不可分。教育改革,不妨也试试生存教育的路子?怕什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珍视爬树课的技能期待
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心灵!”
生活·道德·道德教育
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