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涨知识|奶酪、芝士、黄油、牛油,你还傻傻分不清?

凡是吃过西点和做过烘焙的人都知道,黄油、芝士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款材料。不过很多人走到超市的开架前就犯愁了:干酪、芝士、乳酪、奶酪、黄油、牛油这到底什么跟什么啊!?

芝士就是奶酪!

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我们将它们的名字归归类就一目了然了:

Cheese=芝士(音译)=奶酪=乳酪=干酪(国际用词),另外台湾那边还会叫起司或起士。

Butter=黄油(国际用词)=牛油(港译)

Cream=奶油(淡奶油/稀奶油)=忌廉(港译)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什么:“我不喜欢吃奶酪,但我喜欢吃芝士”,100%是在装。

Cheese、Butter、Cream有何区别?

然后,说说他们之间的区别。

为了避免名称上的混淆,统一用英文名来进行解释。

其实Cheese、Butter、Cream都是奶制品,都是从动物奶中提取再制而成,只是乳脂含量各不相同。

一、Cheese(干酪)

全世界的干酪加起来总共能有8000多种,也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例如发酵时间、纹理、制作方法、脂肪含量、奶源、产地等。国标中把干酪分为“成熟干酪”、“霉菌成熟干酪”和“未成熟干酪(含新鲜干酪)”,按照质地还可以分为软性干酪、半硬性干酪和硬性质酪……

这里我们说说按工序分的天然干酪(natural cheese)和再制干酪(processed cheese)。

再制干酪

再制干酪不“天然',而是表明再制干酪是对天然干酪进行再加工的产物。加工,赋予了它天然奶酪所没有的特性。

大部分中国人接触得比较多的芝士片就是再制干酪(有些包装会写重制干酪)。除了切片的,还有些是放在金属罐头、纸盒子、塑料瓶或者管子里,可以蘸饼干,流动性好的,这些就都在加工得出的Cheese。

小贴士:再制干酪是不要求冷藏的。

天然干酪

天然干酪的形状非常丰富,常见的形状有长块,切片,小块、碎粒碎条、圆柱形和扇形等。

再制干酪和天然干酪都有切片形状,比较难以区分。但再制干酪一般比较软,熔点较低;而天然干酪质地较硬。再者天然干酪的价格要比再制干酪要贵。

常见的中国人接受程度较高的cheese:

1、瑞士奶酪Swiss cheese以及baby Swiss

就是动画里常常看到的那种有孔的cheese。一般认为瑞士奶酪上的圆孔越大,奶酪的风味越好。Baby Swiss的孔小一点,大概青豆大小。可以搭配草莓、奇异果、果仁、原味和奶油口味咸脆饼干,或全麦面包。另外高温加热后还可以做芝士火锅。

2、车打奶酪Cheddar Cheese

色泽白或金黄,组织细腻,口味柔和,含乳脂45%。在烹调过程中,从浇汁到奶酪酱到烘烤车达奶酪几乎可以取代所有的奶酪,用途很广。

3、马苏里拉Mozzarella Cheese

一般做pizza、千层面、港式焗意粉、配合“白汁”焗饭等。味道不是很浓,最大特点就是加热后可以拉丝。马苏里拉有好多版本,比较容易买到的是片状的(再制干酪,不好吃)和块状(成熟干酪)版,块状的时常擦成丝成袋出售。

4、帕玛森Parmesan

国内的帕玛森多为粉状(芝士粉),感觉是意大利人的老干妈,吃啥菜都可以放,披萨、焗饭、意粉,放在生芝麻菜里加红酒醋就成了独特的意大利口味的沙拉。芝士粉还可以用来烤饼干和咸口的磅蛋糕。

5、新鲜奶酪

比如cottage,、ricotta、 fresh mozzarella,前两个直接吃,拌沙拉,最后一个卷着切片西红柿都是不错的选择。

6、奶油奶酪Cream cheese

我们吃的芝士蛋糕用的就是这种原料。柔软湿润,有点像固体酸奶,奶油味道浓厚,略带酸味。

二、Butter(黄油)

大家平时叫黄油比较多,其实奶油才是国家标准中的一贯叫法,但这和后面会说到的Cream稀奶油不一样(“稀奶油”和奶油完全是两种东西!),所以,你见到任何配方里面,如果写的是“奶油”,不用怀疑,它指的都是黄油。不过我们还是用它的英文名Butter记住,以免和Cream搅混。

Butter脂肪含量在80~81% ,同时还分为sweet cream butter甜的和whey cream butter咸的。

我们说黄油,通常是指sweet cream butter甜奶油制成的黄油,分为有盐和无盐两种。一般在烘焙中使用的都是无盐黄油,如果用含盐黄油,就需要相应减少配方中盐的用量。但是,因为不同的含盐黄油产品里的盐含量并不一致,而且,根据黄油用量的多少还有计算上的麻烦,所以不推荐在烘焙中用含盐黄油。

sweet cream butter区别于whey cream butter,后者价廉等级低。whey cream butter是使用cheese生产中的副产品乳清和甜奶油混合在一起,再加工成黄油的。

黄油可以直接吃的,固态的时候抹面包,融化可以蘸蔬菜,当植物油一样使用炒菜,软化后可以做甜点。

三种常见包装:

砖块装,切着吃

一个大盒子用来挖的

飞机上的小包装

在黄油领域中,对于广大中国人来说,最大的困扰应该就是黄油(Butter)和植物黄油(Margarine)的区别了。

动物黄油(Butter)

动物黄油在冷藏的状态下是比较坚硬的固体,而在28℃放置一段时间,会变得非常软,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搅打使其裹入空气,体积变得膨大,俗称“打发”。在34℃以上,黄油会溶化成液态。

通常就是用于制作曲奇、芝士蛋糕等。

推荐品牌:安佳、总统、银宝、铁塔

植物黄油(Margarine)

植物黄油早期传入中国时,Margarine还音译作麦淇淋、玛琪琳、马芝莲。可以用来制作蛋挞、起酥等。不过,虽然植物黄油价钱比黄油便宜,但口味较差,吃起来味如嚼蜡,没有黄油的特别香味口感。所以,尽管如果想要做出档次高的西点,我还是会坚持用动物黄油。

而且植物黄油并非真的是“植物天然”,它经过氢化后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坏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病危险,不健康。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宁愿多花一倍的价格,买天然动物性黄油!

三、Cream(稀奶油)

稀奶油是黄油的原料之一,也叫淡奶油、鲜奶油、忌廉。也就是我们日常平时说的长得比较像牛奶的白白的奶油了。cream的脂肪含量一般不会超过50%,常见的是35%,是水包油的乳化体系。

根据脂肪含量的高低,分化出很多种类:

(不同国家出售的Cream浓度等也会有些不一样,这里用英国的标准来举例)

Half and Half Cream 半脂奶油:12%

一半奶油与一半全脂牛奶混合制作出来的,乳脂含量太低,无法打发。用于咖啡和低脂烘焙食物

Single Cream/Light Cream单倍奶油:18-20%

同样不适合打发

Light Whipping Cream: 18-35%

Whipping Cream打发奶油:30–36%

含有较高的乳脂含量,可以打发

Heavy Cream and Heavy Whipping Cream重奶油:36-40%

乳脂含量高,比whipping cream的打发性能更高,也更稳定。

Double Cream 双倍奶油:38-40%

很容易打发过度,质地非常浓稠。

Clotted cream 凝结奶油55%

又称德文郡奶油,,制作工艺与普通奶油不同,对未经过巴氏杀菌的生牛奶加热,直到牛奶表面形成一层奶油,待牛奶冷却后,将奶油舀出。英国人习惯将这这种奶油与茶和小圆饼一起享用。

不过一般我们所指的淡奶油是指动物性淡奶油,液态,没有甜味,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按照需要加糖,或者做成热菜,奶油蘑菇汤之类的汤类,奶油大虾意粉之类的面食,奶油焗生蚝。

而鲜奶油分有糖和无糖,大部分指的是植物性奶油,有液态,也有喷雾型的。

小贴士:喷雾型的通常用来在饮品或者水果杯上,像星冰乐、咖啡上面那层,不过这种cream不稳定,容易消泡,不太适合用来做裱花。

做裱花,我们还是要用下面这种

打发奶油(whipping cream)

也叫搅拌用奶油、裱花奶油。可以制作冰淇淋,打发后会变得蓬松,不同的打发程度可以分别用来制作蛋糕裱花、慕斯蛋糕等。

正常状态是略浓稠的液体,跟普通稀奶油没什么太大区别。根据脂肪含量也分为淡奶油(light whipping cream)和重奶油(heavy whipping cream)。

最好的打发奶油就是脂肪含量在35-40%,乳脂含量高打发性能更高,也更稳定。很多人吐槽雀巢的淡奶油脂肪含量在35%,介乎淡奶油和重奶油之间,不太好打发。星妈认为只要做好事前冷藏,搅打的时候在底下垫冰袋,这样就比较容易打发了,如果实在觉得雀巢无法驾驭,建议还是换别的牌子吧。

推荐品牌:铁塔、蓝风车、总统、安佳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分清了没?

关注微信公众号:星妈厨房,这里有1000款宝宝辅食、家常好菜的做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油、奶油、芝士、芝士蛋糕各有多胖,怎么选?
芝士、奶酪、奶油、黄油……傻傻分不清楚
芝士,奶酪,奶油,黄油……傻傻分不清楚
黄油是什么?
芝士片这种鬼,你竟然还当成宝在吃?(黄油、淡奶油、芝士、奶酪,到底谁和谁是一家,我来彻底普及下)
西餐达人必看:如何区分黄油、奶油、奶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