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为何反对人类豢养宠物?


在春秋战国诸子中,庄子可谓是最喜欢动物的人了。他曾经把自己比作濠水里自得其乐的儵鱼,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鶵,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的三千岁老神龟,还曾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栩栩然的蝴蝶。而且,在《庄子》一书中占有九成比重的寓言,大都是从动物讲起,再最终谈到人的世界。

 

他写书,第一句话就从动物说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由鱼、鲲、鹏谈到蜩、斑鸠、鴳这些动物,多么轻松自如。庄子也许知道世人讨厌说道,就把道理无形化入动物故事,听者毫不费力,就懂得了他的哲学。

 

只从这一点上来看,庄子就不是一个冷心无情的人。不单是庄子,所有天真稚气未脱的人都是喜欢动物的。庄子像个儿童一样打量着动物,他看见濠水里的鱼儿,便以为那鱼一定是快乐的。在普通人看来,庄子像一个仍保留着远古思维方式的原始人、一个倔强地天真着的土著人、一个任性妄想的儿童。



一个人类学家曾记录他听见一个土著人的自语。那时一只水獭恰巧从他居处附近的小河横渡而过,他看见了这一幕,便脱口而出:“瞧!我正在游渡这条河,游得多优美啊!”他非但亲近那只水獭,还觉得那只水獭就是他自己。一只被文明人视作禽兽的水獭,在他们那里,是有情的精灵、亲密的朋友、与人类有着共通呼吸与思想的神造活物,甚至是某种神祇的化身。

 

儿童也是这么想的,他喜欢看扭屁股的熊、笑的时候露出五颗大白牙的龙猫、爱吃汉堡和冰激凌的懒猫加菲、通灵忍犬卡卡西,而或一边是猫一边是狗,在成人看来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体,在儿童那里都是成立的。他的眼睛里,没有成年人那种自诩比动物高一等的傲慢神情,相反,他的姿态很低很低,甚至以为他自己就是那只动物的兄弟姐妹之一,并和动物贴近了说话、捂手、拥抱、亲嘴,甚至搂着它们睡觉,都是儿童世界里惯常的事情。

 

无论是儿童还是拥有童心的人对待动物的亲近态度都很好解释: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对于成人来说,要重获至正之气,就须退守到生命的本真状态。

 


每个人都想回到这种状态来,这是不容置疑的。于是,在我们的身边,应该都有一些喜好豢养动物的人。他们与动物朝夕相处,叫它们为“萌宠”,视它们为“儿子/女儿”,睡的时候抱着,玩的时候牵着,几乎一刻都离不得。的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身心的安慰,但钟爱动物的庄子,似乎持有反对意见。

 

庄子对动物羡慕不已,甘愿摒弃人的知识、情感、欲望,废黜人施加在自己身上的重重礼义桎梏,偏要向无情无心的动物看齐,与之为伍,以之为友、为师、为再造之自我,但唯独反对豢养动物,何也?

 

以被豢养在笼中的禽鸟为例,无论是画眉、鹦鹉还是其它任何珍禽,生活在温暖舒适的樊笼中,看似比原来在野外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好多了,不用再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了,但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庄子为了表达自己反对豢养禽鸟的立场,讲了这样一个寓言。

 

在春秋时期的一年间,海风比往年更猛烈。众海鸟为了避开自然灾害,纷纷本能地飞往陆地。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都城的东门外,在那里一直栖宿了三天三夜,丝毫没有再飞走的意思。都城的人看到很惊诧,以为这是一种不祥预兆,流言很快传到了鲁侯的耳中,他便率领众臣去观看,把这只海鸟请入宗庙中,并为它演奏高雅的韶乐,烹制昂贵的菜肴,甚至为它亲自敬酒夹菜,但鸟儿却不到三天就死了。

 

庄子说,愚蠢的鲁侯以己养之道而养鸟,活生生地将一只鸟儿折磨致死,真是荒唐之至。也许有人读罢这则寓言就有异议了,说鲁侯之蠢,在于不知养鸟之道。鸟不是不适合关在笼中豢养,而是养鸟的人未曾知晓禽鸟所好罢了。如果欲养鸟而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鸟自然以之为乐园,乐不思返。



这种养法看似颇有道理,却是人类狭隘自私眼界的一种反映。一笼一鸟,固然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又何如将天地当乐园的给禽鸟所带来的乐趣更为博大呢?养鸟之道,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逶迤而处。人类世界尚且呼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欲望,何况是鸟兽辈耶?

 

在《人间世》中,庄子还讲了一个养老虎的故事。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养虎的人,从来不敢给老虎吃生肉,都是煮熟了之后才喂给它吃,因为害怕老虎养成了杀生的恶习。养虎人宁可把肉食剁碎喂之,也不敢给它吃整块的肉,因为害怕老虎撕咬的本性被激发。养一只老虎,千万不要等它饿得发狂了才喂它,要像招待上级领导一样,时时给它准备最好的款待,以防激起它的愤怒。只有这样,老虎在人面前就会像个猫咪一样乖了。

 

庄子表面教人怎样养虎,如何顺着老虎的性情养,其实也暗含讽刺,一只本性凶猛的虎在人类的驯养下变得温顺。

 

但庄子也同时提出,如果非要豢养动物,就须顺其性,全其德。


 

顺其性,就是遵循它的本性。不要像鲁侯养海鸟那样“善养”,否则适得其反。同时,亦要知其性,知道动物与人是异类。与人相比,豢养的动物有更多的兽性,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被动物噬咬甚至夺去性命。狗咬人致伤致死这样的事并不是没有,因此,人与动物虽可亲可友,却有天然一段距离,如果逾越了这个界限,就是养而为患了。

 

全其德,即是保全它的德性,发挥它的能力。就像以前人养黄狗看家护院而不是纯粹当作活物玩具,养猫是为了让它捉鼠而不是把它当作骄扈的公主,甚至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奇葩审美观念豢养近亲交配的纯种宠物,这样的养法,就是间接的杀生了。

 

在人类至上的世界,固然不能做到人与动物平等相处,但至少请勿淡忘顺其性和全其德的基本道理,与此背道而驰,与庄子所痛斥的那个治马不当的伯乐有何区别呢?等他修剪了马的毛发、削刻了马的蹄子、勒上了马嚼子、捆上脚绊子,再把马关进槽里拴住后,马已经病的病、死的死,被折腾得痛不欲生了。

 

/玄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往往是行不通的
鲁侯养鸟留给我们的教育思考
庄子讲的两个冷门故事,读完后,让人醍醐灌顶,没读过是你的遗憾
庄子: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经典文言文赏析 | 鲁侯养鸟
庄子:孤苦无助时,把这4句话默念一遍,好运自来,万事皆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