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蔬菜滞销”怎么治?滞销怪圈的出路在哪里?

“莱芜10万斤雪藕滞销急寻买主”、“泰安范镇2.8万吨莴苣滞销”、“陕西900亩蒜苗滞销盼客商”、“陕西泾阳甘蓝5分一斤没人要”、“安徽庐江百亩韭菜滞销”……


进入5月份,各地蔬菜滞销的消息频频出现,与往年滞销蔬菜品种单一、滞销范围小、影响有局限的特点相比,2017年的蔬菜市场行情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部分菜农看来,有些变化是“多年以来的头一次”


从2016年底开始,菜价上升乏力,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进入5月后,菜价整体下跌似成定局,部分蔬菜价格几乎直线下跌,菜农菜商回天乏力,叫苦不迭。


今年蔬菜市场行情为何如此之差?蔬菜价格究竟受何影响?怎样看待“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状况?面对“烂市”,菜农该怎样面对?

2017市场关键词

暴跌!滞销!烂市!


今年的市场有点“冷”

2017年5月8日,记者来到了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进入夏季,天气愈加炎热,物流园内的市场交易更加提前,每天的3时至7时,都是寿光物流园内最繁忙的时候。但在繁忙背后,藏有隐忧。


山东青州的冯小东多年从事蔬菜销售,他说,最近的市场行情让他越来越不安。“每天两三点都在物流园里忙着接待客户、发货交货,从天没亮一直忙到日出,往年忙碌还有赚钱这个‘奔头’,今年却感觉自己是在‘瞎忙活’,看上去大家都在忙着买菜卖菜,实际上赚钱的没有几个!”冯小东说,“今年市场太糟了!菜价上不去,一直往下跌。有的菜一斤赚一毛钱,有的菜是赔本赚吆喝,没有几种高价菜。市场上的菜商比去年少了两成,交易的热度不高,甚至说有点冷。来自青州的一车大白菜,一斤一毛钱,从早上4点卖到8点,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卖出去!”


山东淄博高青的菜农陈光辉,今年种植的是甘蓝,他从高青将甘蓝运到寿光物流园来出售。“今年的甘蓝价格是最糟的一年。现在是5月初,甘蓝一斤只卖0.1到0.15元,最多能卖一斤0.2元。而在去年同期,每斤价格是0.5-0.7元。”陈师傅说,“高青的甘蓝几乎都是如此,基本上是滞销。到菜农地里收菜,也是按照一斤0.1元的价格收。我一共运来3500斤甘蓝,从5月7日下午到5月8日上午8点,卖了1000斤左右,才收到100多元。如果按照一斤0.2元计算,3500斤甘蓝,一共会收到700元,减去来回的油费200元,减去市场管理费120元,再减去吃喝的费用,最后能剩下350元。350元!这算怎么回事啊!”


今年的滞销有点多


近期,河南省杞县平城乡、苏木乡等地蒜薹滞销,一些农户没办法,只好把蒜薹扔到路边、河里;在山东五郭楼村等地区,有蒜农甚至忍痛将拔下来的蒜薹丢进了沟里。除此之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滞销的范围似乎在不断扩大。


山东省泰安市范镇,今年种植的两万亩蒜薹滞销。当地菜农好不容易将2200万斤蒜薹低价抛售,紧接着又遭遇莴苣销售难。范镇种植的7000亩莴苣今年大丰收,亩产8000斤的莴苣涌入市场,莴苣价格直线下跌。菜农徐师傅种植的三亩莴苣到现在还在地里,“基本上没有人来收莴苣,运到市场还要花人工费和运费。”徐师傅无奈地说:“种莴苣,每亩地的成本七八百元,雇工人每天每人140元。一斤0.6元卖出去,你算算能赚多少钱?”


今年甘蓝遭遇大范围滞销,卖难的问题始终缠绕在甘蓝种植户的心头。陕西泾阳县的田师傅,今年种了5亩地的甘蓝,5月8日,当地甘蓝价格已跌至一斤0.05元。“我的甘蓝还有一大半没有收。为什么不收?价格太低啦,一斤5分钱都没人要,采收还要花人工费,倒不如烂在地里。一亩甘蓝成本费3000多元,亩收入却只有800元!”山东省惠民县的甘蓝同样滞销,“去年最高能卖到一斤一元,就今年一斤0.2元都卖不出去。再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当地菜农董师傅说,“投入的钱都打了水漂了。”


济阳的芹菜、德州的萝卜、海南的辣椒、陕西的菜花……滞销的消息几乎是“铺天盖地”,从2017年年初到现在,从未中断。而且同往年的滞销相比,今年的滞销蔬菜品种多、滞销范围大、影响面广、延续时间长、蔬菜价格更低。菜农菜商直呼“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行情”!



今年的菜价:不是一般的低


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最新消息,预计今后两到三个月蔬菜供应将持续增加,蔬菜价格将继续呈季节性回落态势。今年蔬菜价格可能整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再加上蔬菜供应产地由南到北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部分蔬菜品种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断茬;受去年异常天气导致蔬菜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今年蔬菜生产“大小年”现象比较突出,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可能出现“卖难”现象。


而据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隋经理介绍,2017年春节过后,整体蔬菜价格一直呈现直线下降态势。价格方面,在一些重要节点的蔬菜价格低于去年同期,部分蔬菜价格的最高价也难以与去年的最高价相比。“根据价格指数中心往年的数据分析,2016年的蔬菜整体行情几乎是历年来最好,部分蔬菜价格也在2016年达到历史性新高。所以2017年蔬菜价格整体下降,也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价格下降得这么多,跌价的蔬菜种类这么多,这几乎也是历年的最低记录了。”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计算出的寿光蔬菜指数,依据当前蔬菜市场行情,指数的高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菜价的涨跌。“从5月1日到5月9日,短短九天,寿光蔬菜指数从105.25下降到了84.41。”隋经理介绍,“据专家分析,5、6月份,这一指数还会继续下降,肯能下降至50-60。也就是说,整体菜价还将面临一波大的下跌,行情不容乐观!”


对于菜价下跌,不仅仅是菜农菜商,一些大型商场、消费者也感受到了。在山东省寿光市某大型商场,菜价的下跌有目共睹,商场负责人介绍,进入5月后,整个商场内的菜价也随着市场行情的低迷“一蹶不振”,小黄瓜1.98元/公斤,西葫芦1.18元/公斤,菜椒5.98元/公斤,苦瓜5.18元/公斤,均较4月底的价格有所下降。


“商场蔬菜价格确实下跌,但没有出现几毛钱一斤这种情况。蔬菜本身的价格确实降低了,但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仓储、人工成本却在上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部分价格降低的空间,所以在商场,菜价下跌的幅度并不算大。”与菜农遭遇低价滞销不同,消费者们似乎并没有与低价菜“遭遇”。在该商场里,市民吴小姐说:“比起前一段时间,菜价确实降低,但不过是每公斤降低几毛钱,都说蒜薹滞销,超市里蒜薹价格还是1.2-1.3元/公斤。”




蔬菜丰产不丰收  哪些原因在作怪?




每年进入5月份,菜价都会季节性下降,但今年降价幅度和速度比往年早、降幅大。记者走访了部分蔬菜种植区、批发市场等地,采访了部分菜农、蔬菜收购商等,了解了今年蔬菜大规模滞销的原因。蔬菜价格走低,部分蔬菜滞销的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而导致蔬菜供大于求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




天公作美  蔬菜丰产  上市期撞车 



今年春天蔬菜价格走低跟天气有很大相关性。一是,蔬菜丰产丰收。今年春天的气温较往年偏高,恶劣天气很少,我国南方、北方蔬菜长势都非常好,产量增加,各地都不缺蔬菜,这是历年来的罕见现象。二是,蔬菜上市时间撞车。天气好,气温高,蔬菜提前上市。通常南方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蔬菜成熟时间比北方早,因此南北方蔬菜上市时间有所间隔。而今年3月下旬以后,北方温度高于往年同期,导致北方蔬菜提前成熟,形成了南北方蔬菜同期上市的局面。


另外,高温棚、大拱棚、小拱棚里的蔬菜提前上市,填充了市场空白。高温棚、大拱棚、小拱棚这三种种植方式,一般大拱棚和小拱棚都是在高温棚蔬菜收获之后开始集中上市,大约是4月中下旬,但是今年气温高,上市时间足足提前了半个月,4月初就开始上市,有的甚至从3月中旬就开始收获了。这样造成了高温棚、大拱棚和小拱棚三种种植方式的蔬菜集中上市,供应量大,价格就低了。因此,蔬菜的集中大量上市加剧了供求矛盾。



大棚扩建  蔬菜种植面积增加



近几年,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大棚蔬菜种植效益相对不错,不少人建起了大棚,种起了蔬菜,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建设大棚的补贴力度,大棚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兴建。尤其是近几年粮食价格一直不高,去年玉米收购价谷底时跌至0.7元/斤,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农户将目光转向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不少人开始种植收益更高的水果、蔬菜此外,近几年工业发展放缓,借土地流转政策,许多手握资金的“老板”进入农业市场,首选项目也是蔬菜种植,种植面积少则几百亩多达几千亩,极大填充了种植业市场经济。


此外,多种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山东聊城、潍坊地区豆角类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河北莴笋种植面积同比扩大;河北、北京团生菜种植面积扩大;河北、天津芹菜、圆白菜、菜花扩种;辽宁、内蒙古、山东尖椒、柿子椒扩种;山东、河北大白菜扩种;山东、河北豆角类蔬菜、小毛冬瓜、大白菜扩种;河北冷棚圆茄扩种。


今年种植面积的扩大同样体现在大数据上,据农业部统计,2017年1-3月份,我国多地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了增长,飘红的数据背后“危机”四伏:河北蔬菜播种面积231.3千公顷,蔬菜总产量达到852.1万吨,增长0.5%;河南南阳市种植面积50.72万亩,同比增长5.5%,产量达到135.81万吨,同比增长5.3%;重庆市蔬菜种植面积超265万亩、同比增长2%以上,总产量超575万吨、同比增长4%以上;陕西紫阳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4.9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值0.8%和5.2%;甘肃天水市蔬菜种植面积14.76万亩,较上年增长3.89%……



缺乏市场引导  盲目跟风种植



 一些地方市场信息的落后或不对称,导致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预判市场行情能力弱,盲目种植或生产。一般来说,蔬菜的市场波动周期非常有规律,一般表现为“菜贱伤农—减少种植—价格升高—扩大种植—菜贱伤农”。前一年哪个品种赚钱,第二年很多农民都会跟风种植,缺少市场调研,从而导致来年产量增大、价格降低,出现“菜贱伤农”现象。



例如,2017年全国大蒜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致使蒜薹产量同样大幅度增加,虽然有些朋友也预料到了今年蒜价不会“狠”起来,但是相比于种粮食作物,还是想“赌一把”,坚持种。去年甘蓝收购价在1元/斤以上,一颗甘蓝能卖2-3元钱,按照每亩产4500—5000个计算,去年种植甘蓝的农户,平均一亩地能收入一万元,而种植期仅为两个月,利润十分可观。在利益驱动下,即便农户已经了解到今年甘蓝种植面积非常大,仍有不少农户抱着“去年赚了这么多,今年也不会差”的侥幸心理,大面积种植,导致供过于求。




产品质量不高  销售渠道窄 



 蔬菜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较低。同样是蒜薹,河南的蒜薹被扔,而山东兰陵的蒜薹却可以卖到2块5每斤。所以,在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品质很重要。当前各地大棚建设进行地如火如荼,但是很多地方的菜农是第一次接触大棚,缺乏种植技术,种出的蔬菜品质差,必然卖不上高价。


蔬菜难以直达消费端,这点是长期存在的,菜农种菜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对于蔬菜行情的变化,菜农们了解较少,在蔬菜的销售管理上,仍然采用客户上门的原始方法,坐等收购商,缺乏参与定价的话语权。


免费订阅与投稿

1.回文章顶部,点蔬菜圈进行关注订阅(推荐

2.搜索蔬菜圈或加微信号“ shucai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通其中任何一条渠道 都能解决蔬菜滞销
河南蔬菜滞销被弃路边:40斤生菜卖不了一碗烩面钱|芹菜|菜价
华北最大蔬菜基地菜价暴涨暴跌的背后
2月能种菜了吗?这8种耐寒菜,温度超过10度就能种,菜农别错过
大量蔬菜滞销,农民愁坏了
甘蓝类蔬菜的种植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