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译|天帝、圣贤、神灵怎么译?——《楚辞》英译之比较评析


天帝、圣贤、神灵意象英译


《楚辞》与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屈原将上古神话传说、楚地巫风习俗以及奇幻雄浑的想象相结合,创造了形象鲜明的两个世界: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此岸是黑白颠倒的世俗世界,彼岸则是缥缈神奇的神灵世界。“《楚辞》中的神灵分为三类:一是主宰天地人间、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天帝,与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中国本土道教中的玉皇大帝、佛教中的如来地位相当;二是作为社会伦理法则与美好品德象征的祖先神,如颛顼、重华、三后等;三是负有具体职责的‘功能神祇’,如山川、司命之神等。”这些特殊的神话意象群构成了《楚辞》浪漫诡谲的风貌,同时也是诗人展开丰富联想,追求与现实世界内在联系的载体。

本节从“皈依天帝”“陈词祖先”“对话诸神”的视角,体悟杨宪益与戴乃迭、孙大雨、许渊冲、卓振英通过译文竭力刻画屈原乘龙驭凤、攀越神山、驰骋天地,由对现实世界的希望转为极度失望,最后则是在孤独彷徨中走向神灵世界。

 ▲ 东皇太一

“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客观的实体,更是主观的概念。“天帝”统领诸神,代表公正的宇宙精神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楚人对其十分崇敬。“因此,作为主观幻想产物的‘天’,既在人的潜意识层神秘地宰治现实人世,又在伟大诗人屈原的艺术世界里,经由超拔不羁的诗性精神利用之、创新之,这样我们就能从诗人所把持的尚天、敬天而不畏天的艺术尺度和诗性力量,以及美学史的维度来准确理解指‘九天以为正兮’等章句的真正底蕴。”屈原秉承了“道法自然”以及“天地与我并生”等道家的哲学观点,希望现实世界中不合理的事情由天界神灵判断裁决。译者不应只拘泥于词的本义,更要关注词的引申义,根据不同语境恰切地表达“天”的文化内涵,传递“天”作为诗人超越困境的精神力量而呈现的高旷之美。以下是《离骚》中的译例。


【原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译文】

杨宪益、戴乃迭:

The august heaven, with unbiassed Grace, //All Men discerns, and helps the virtuous Race; //Sagacious Princes through their virtuous Deed //The Earth inherit, and their Reigns succeed.

孙大雨:

Heaven high above doth not incline with preference, //Adding but beneficence to rule on the earth; // Only the sagacious, with their deeds excellent, // Were empowered to reign by their intrinsic worth.

许渊冲:

Heaven august was fair and square, oh! // It gave to ministers their due. // Only the sages were employed there, oh! // They might rule o’er the land in view.

卓振英:

Providence is ne’er by partiality sway’d, // To those virtuous He’ll stretch out a helping hand. // Only people of the sagely and saintly grade // Are chosen to dominate o’er this sacred land.


这四句诗选自《离骚》。在七国争雄,强秦欲占六国的的动乱年代,屈原认为楚国君主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明白“失道则亡,得道则兴”的道理:“上天真是公道无私啊,看到了有德行就予以帮助。也正因为有德的圣人和贤士啊,才能让统治下的四海之滨成为乐土。”屈原的政治抱负与情感气质属于士大夫阶层,以治理天下、实现国泰民安、追求思想解放为目标。“天”是中国哲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有自然之天、道义之天、神性之天,交织着自然属性和神奇力量,使人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某种依赖感和敬畏感。“皇天”分别被译成“The august heaven”“Heaven high above”“Heaven august”“Providence”,传达了屈原对“天”的尊崇,并且希望通过一种至上的正义力量帮助他实现美政理想,也就是民本思想、法治思想、举贤授能思想。可见,屈原是一位具有贵族气质和平民情怀的仁人志士。“天”译为heaven不译作god,表面上似乎合理。其实,heaven表示一个超自然的造物主,容易让目标语读者引发神学联想,从而模糊了中西两种哲学体系的根本差别。鉴于此,可以将其音译成tian,并且在文末进行相应注释以说明内涵,以便在世界哲学体系中彰显中国的哲学观念。译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西方哲学术语来翻译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文化负载词。目标语读者可能开始不习惯这种表达,但是随着频繁使用,他们会逐渐接受这些外来语,并从中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 湘夫人

《楚辞》中除了展现钩心斗角的现实世界之外,还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它是诗人跌宕起伏内心世界的延伸。因为不被众人理解,在苦闷彷徨之时,屈原通过向神灵和先贤倾吐心声,由此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作为象征贤德睿智的祖先神,颛顼、重华、祝融、尧、炎帝、舜、禹等形象都受到屈原的崇拜与仰慕,他们也是代表正统和正义的上古帝王。屈原视其为政治知音,希望神灵和先贤助他一臂之力辅佐君王、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其中,“重华”是《楚辞》中诸神崇拜的一个典型人物,比如《涉江》中的诗句“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以及《怀沙》中的“重华不可遇兮,孰知余之从容”就反映了这样的情结。译者应深入理解历史文化背景,运用增译或释译等方法,尽可能呈现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特有的文化信息。以下是《离骚》中的译例。


【原文】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

 

【译文】

杨宪益、戴乃迭:

I sought th’ancestral Voice to ease my Woe. //Alas, how one so proud could sink so low! // To barbarous South I went across the Stream; // Before the Ancient I began my Theme:

孙大雨:

I always tread the middle course of sages of yore; //Alas! at this, mine heart is so choked sore with wroth: // Going southward to sail on the streams Yuan and Hsiang, // I hail to Tsoon-hwah divine and heartily quoth:—

许渊冲:

I follow sages of ancient day, oh! // I judge by heart from fall to spring. // I cross the streams and go south way, oh! // I sate my case to ancient king:

卓振英:

I resort to th’Ancient Sages to ease the woe // Inflicted on me owing to my sinless heart. // Crossing the Yuan and Xiang Rivers I southward go, // And to Chonghua the ancient King I thus impart:


这四句诗选自《离骚》。屈原在自己极度困惑、寂寞失落时向舜帝倾吐了心声:“我按照先圣的言行节制性情,但遭遇这样的不公不禁悲愤填膺。渡过了沅水和湘水更走向南方啊,我要到舜帝灵前诉说我的委屈。”诗人竭力寻找前代圣王来倾诉自己的政治见解、政治蓝图以及政治活动。他幻想与“重华”同游帝宫,这是由现实世界转向虚幻世界的过渡。杨宪益与戴乃迭、许渊冲将其意译成the Ancient和ancient king。孙大雨采用威氏拼音加文内解释的方法译成Tsoon-hwah divine。卓振英采用音译加文内解释的方法译成Chonghua the ancient King。“重华”是具有独特文化身份和政治身份的形象,单纯音译该词就彰显不出贤明之治的象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孙大雨和卓振英通过增译“divine”“the ancient King”表达舜帝的英明神勇,较为通俗地概括了这一意象的特征。这种阐释性增译是在译文中对原作中某部分内容的解释,包括释典、释古、释义、释疑等,主要是因为目标语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中某些内容不甚了解,不足以使信息传播畅通无阻。阐释随文而作,一般不是单列一边的脚注和尾注,使译文信息量和篇幅均大于原作。

 ▲ 山鬼

屈原在中国远古神话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并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形成了独特风格。“这种独创性,概括地说,就是将神话的非理性的、不自觉的超现实想象,转化为艺术的理性的、自觉的超现实想象。这乃是一种质的飞跃。”其中,敬神、亲神的文化传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民族、社会的悲悯情怀和理性思考,同时营造了《楚辞》的博大气势、浪漫主义风格以及现实主义思想。相比较《诗经》中先民以祭祀祖先神为主,楚人则以祭祀自然神为主,基调虔诚、热烈、放纵。诗人将天地宇宙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塑造出性格各异的神灵形象。译者在呈现这些与凡人一样有着细腻情感的神灵意象时,可以选取适当的人称视角来增强亲和力。以下是《湘君》中的译例。


【原文】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译文】

杨宪益、戴乃迭:

Departing not, ling’ring the Maids delay. // What makes you in the River Islet stay? // Graceful and fair,  adorned with skilful Craft, // They sail downstream upon the Cassia Raft.

孙大雨:

Failing to come, by whom art Thou, beauteous // And brightest, on the isle detained, lingering? // With excellence fair by adornments graced, // In a cassia boat I ride the waves speeding.

许渊冲:

Why don’t you come, oh! still hesitating?// For whom on midway isle, oh! are you waiting? // Duly adorned, oh! and fair, I float // On rapid stream, oh! my cassia boat.

卓振英:

Oh, why are you still hesitating? // For whom are you on the isle still waiting? // Though fair, we’ve both adorned ourselves to taste; // We get on the cassia boat in haste.


这四句诗选自《湘君》。湘夫人临风企盼,因久候不见湘君赴约而黯然神伤:“湘君啊,你为何犹豫不决,迟迟不去,你是为了谁在沙洲中逗留?我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动人啊,急忙划起我的桂木船儿去见你。”《湘君》与《湘夫人》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一对诗歌,抒发了湘水配偶神两情相悦却死生契阔、会合无缘的凄婉之情,表达了楚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无限憧憬。两篇诗作都是从对方起笔,思念、希冀、猜疑、失望等诸多情感相互交织。秋天寒冷凄清,洞庭湖烟波浩淼,湘君与湘夫人相寻不见,形成了《湘君》略带淡淡忧愁的伤感基调。杨宪益与戴乃迭、许渊冲、卓振英将“君”译成you,孙大雨译成具有古雅风格的Thou,第二人称的使用更加能有效地调动情感,抒发情感,拉近叙述者和客观对象之间的距离。这样表达既闪烁着神的灵光,又具有人的特征,显得平凡而亲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和生活气息。

(选文摘自《<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第二章第三节,有改动,脚注由于篇幅原因省略。推文配图选自《九歌图书画卷》,旧传张敦礼绘,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辞》原文及译文
屈原诗词集
楚辞 楚辞·天问全文|原文|翻译
《楚辞》第二篇《九歌》之一《东皇太一》
屈原|《楚辞·九歌》里的怪力乱神
品楚辞,读经典:屈原《山鬼》原文、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