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诊——写在前面的话

大家知道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其中四诊合参就是大家熟悉的望、闻、问、切四诊,而这四诊的前面三个西医也在用,大家普遍认为切诊(以脉诊为主)就是中西医的最大区别。许多中医大夫也是靠切脉诊病或以脉诊作为最准确的诊病依据。但也有部分大夫基本属于混水摸鱼,诊根本不会、望诊也不懂、真正的闻诊(闻诊不仅包括闻味道的闻诊,更重要的是听声音闻诊,这个认为已经失传已久)已经失传,那只能靠望诊和问诊来弥补。如果再说句难听的,有些大夫甚至连望诊都不是很懂,这就是中医界很令人尴尬的事情,难怪那么多的中医大夫变成电脑医生,有的除非拿到化验单,除非看到数据,不然就不会看病了;有的随便糊弄几下,摆摆架子,做做样就随手方子开出去,开出去的方子基本也是吃不坏也吃不好病的保守方,而真正治好患者病的,有些时候是靠患者的正气扛过去的,并不是大夫所开的方起到的作用。所以有很多大夫倍受诟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诊断与疗效实在令人堪忧。不仅很多混日子的大夫疗效堪忧,其实有些所谓的名大夫疗效不见得有多高。虽然说一个中医大夫相当于一所小型的医院,基本内、外、妇、幼、全不在话下,这是对于有真材实料的中医人可以这样说,但对于目前许多大夫可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而且每一位大夫都有他们最擅长的诊病技艺、方法和擅长治的病,虽说中医大夫是全科医生,但也并不是什么病都能治;虽说是全科,但不是每一门都精通。有的擅长儿科,有的擅长妇科,有的擅长疑难杂症,都有各自的技能,但擅长不代表全能,只是说擅长某一类病症,但其它病症也会治。还有每个大夫都有其擅长的诊病方法,打个比喻说一大夫擅长脉诊,但他可能舌诊很弱,这是很正常的。我就见识过,许多很出名的大夫的舌诊水平远远不如一些中医爱好者!

所以,中医生是全科,但不是全能。有的擅长脉诊、有的擅长问诊、有的擅长舌诊,如果一位不擅长舌诊与望诊的大夫,说他不会网诊,只能面诊,要通过脉诊来辨证,那这是非常诚实靠谱的大夫。但一个大夫的话并不能代表所有大夫,只能代表他个人;不能说一个大夫认为网诊不可靠,就所有人都不适合网诊。如果找对大夫,找到擅长舌诊、擅长望诊、或者擅长问诊的大夫,而这大夫又是比较靠谱的,那么找这样的大夫网诊也是挺可靠。有好多大夫网诊的水平还是很高的,诊疗率还是特别高的。关键还是看大夫的水平与专业态度。

如果一个大夫不会脉诊、不会舌诊(不会脉诊和舌诊的大夫,现实中为数还不少),你即便去面诊也无济于事,说不好听的,运气好,这个大夫辨对证,能起效果;如果运气不好,这个大夫糊弄几下,全程不到五分钟就开方让你走人,你喝了药,病不好也不不坏,或者更坏也有可能。现实中是许多医院的中医大夫,给人治病时,脉不会,舌随便看一下,就开方,结果越治,患者的病情越差。

而网诊基本靠的就是望诊和问诊,望诊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舌诊。可以说舌诊水平的高低几乎决定了网诊类的疗效。许多坐诊的大夫,其脉诊水平不行,有的就是靠舌诊、或者问诊来弥补的。而舌诊能学得精,其实对于诊病帮助是特别大的。关于舌诊的重要性,以后会慢慢分享。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件事情。有个大夫舌诊都不精,还把患者的舌象放到公众号上作典型舌照分析,但内行一点的人一看就知道其所分析的明显是错的,用药方向都反了。这是真实的事情,现实病例。那位患者被这位号称名医(在当地非常出名)医了半年,病一点起色也没有。但这样的大夫却很出名,还是三甲医院的,挂号费还不低。

这说明找对大夫有多重要呀!

但好大夫难找、看病有时候也是挺难的。要看好病,这里面所涉及除了大夫的水平、辨证过程、用药;也包括患者的心态与配合度等。既然这么复杂,好大夫又不多,甚至不容易碰上。而花有百日花,人不可能一生无疾无病。所以不如自己懂一些,万一有什么事,或家人有个什么病,抑或为了健康预防,还是建议大家学学中医,尤其学学舌诊。如果碰到疾病,多多少少自己能做点小判断,心理也有个底,不至于慌张。我们不拒绝上医院、看西医、吃西药;但我们更提倡学点中医,万一要用时多一条治病的思路与选择,不至于总被医院牵着鼻子走。如果不是急病、重病,自己不但能判断,还能诊治,到药店挑个药也有了方向,不至于被庸医糊弄。

好了,扯了一大堆,来说说有关于舌诊的事吧,外面有许多关于舌诊的书,也有许多讲舌诊的人,还有许多自称是舌诊专家,我们可能经常碰到许多人在聊舌诊的知识,但有许多舌诊知识是被误解、甚至是解的,具体列举一些,看看谁中招了?

关于舌诊的错误认识:

1、舌苔乃胃气所生?

2、无苔说明没有胃气?

3、剥落苔或无苔是阴虚的表现?

4、黄苔一定是热?白苔一定是寒?

5、苔厚一定是积食?

6、裂纹舌一定是脾虚?阴虚?

7、齿痕舌一定是气虚和水湿?

8、舌底静脉变粗就是体内有瘀血?

……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是肯定有,说明你也中招了,被误导了。那么,关注我吧,我们一起聊聊舌诊那些事!

(舌诊内容可能每周更新一两篇吧,请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的中医“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脉诊
中医误诊原因之四诊致误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研究】中医四诊信息采集的方法与原则
解析:中医四诊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国际中医诊疗中心 贾晓周
中医的诊断 (望.闻.问.切)|祖传四代名医杨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