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给侧改革”要倚重民间资本


   紧 急 通 知


公众号名称:环球财富通

公众微信号:quanqiucaifutong



公众号名称:全球商务商会总平台

公众微信号:shangwushanghui198

当前,“供给侧改革”成为改革热议的新概念,释放出深化改革的新动向。


以往我国主要从凯恩斯需求管理的角度,常提“三驾马车”,从出口、投资、消费三个方面入手,注重需求政策的调整和刺激。实践反复证明,通过刺激需要达到经济调控目的在短期内确实行之有效,但长期来看,一味扩大需求会导致持续通胀,进而造成经济停滞。这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角度观察认识问题,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要通过改革,增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投入;要通过改革,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要素升级;要通过改革,培育企业、创业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型园区、创新型政府等主体;要通过改革,简政放权,为企业减税,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改革,淘汰落后产业、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新产品。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的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在各个要素中,资本的作用最为重要。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而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则应在立足于资本供给的改善,大力提高资本供给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以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民间资本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全国民营企业总数超过1000万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60%以上,缴纳税收也占全国总数60%以上;提供了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农村转移就业岗位。但是,由于过去长期对民间资本实行歧视性政策,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很难进入交通、电信、电力、能源、卫生、教育等领域。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又出台了42项实施细则。如今,民间投资政策性障碍已基本消除,但仍普遍存在“不会投、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现象。

“不会投。资本逐利而行,民间投资更加如此。在商品短缺年代,只要敢投资,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都能获利,于是粗放经营,盲目投资,过度投资,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新常态下,随着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结构优化,投资方向、投资领域也应随之调整。但许多民营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仍停留习惯于旧常态下的经营方式,投资理念难以适应新常态,想投资,苦于认不清方向,找不到项目。

“不能投36“42实施细则的出台及改革深化,民间投资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虽然基本清除,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对民间资本进入实际上还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有一些回报好的项目地方政府不愿推出让民资进入。在准入管制层面,资质审查、数量控制等管理太多;在操作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的准入路径模式,致使民资对一些项目想进而不能进。

“不敢投。民间投资过去集中于传统产业,一方面产能过剩,市场需要不足,另方面原材料和劳动力涨价,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风险增大,不敢加大投入。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项目,许多中小微民营企业或感到陌生,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不敢大胆进入。

“不愿投。一些原先民资不能或很难进入的行业和领域,现在大多已放开,但是具体项目掌握在政府手里,向民资开放的项目,往往是回报率差,回收期长,难以吸引民间投资。有些项目,如基础设施、交通等投资规模大,中小型民营企业无力单独承担,一般都由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承担,民间资本只能以参股方式进入,小股东缺少话语权,担心权益受侵害,因而进入的积极性不高。

“四不现象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供给需要加大改革进一步引导民间投资,激活民资活力。

第一,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现在必须狠抓落实,不让政策“放空炮”。一要全面贯彻落实“新36条”42项实施细则的政策措施。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金融、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农业、水利、信息等领域应进一步向民资开放,要出台具体的引导政策;对民办教育、民营医疗机构、养老服务等系关民生的民间投资项目要加快组织实施,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把鼓励民间投资的配套政策落实到实处。二要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对民间投资的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其负担,使民间投资真正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三要加快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加快构建市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府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管理体制,切实解决民间资本在许多领域“不能投”的问题。

第二,深化投融资改革。建议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应建立PPP项目库,并适时集中向社会公开推介,为民间资本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投资环境。2015年6月,浙江省向社会集中公布了115个PPP项目,到8月底,有42个项目成功招商并签约,引入社会资本475亿元,已有22个项目开工建设。此外,浙江省于2014年推出70个示范性项目,到2015年8月底,已有49个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共521亿元。温州市城市铁路是温州大都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总投资近500亿元,S1线一期工程投资约192亿元。温州市政府决定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2012年12月12日向社会首发股券,每股1万元,税后年固定收益率6%,一年后可以交易转让,也可以办理退出手续。为了确保投资者的投资安全,温州市财政建立了10亿元的专项偿还准备金,专门用于保障民间投资的股券回购。大大激发了民资进入的热情,首期成功募集民间资本15亿元。浙江及温州的成功案例证明,“PPP”模式不仅对民间投资起到了引领作用,而且为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新路径。

第三,加大对民间投资要素保障力度。民间投资达成意向、立项后,到真正落地却往往“落空”。原因大致有三:一是项目选址、用地不落实;二是资金难到位;三是政策变故。为此建议:1.建立“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项目集约用地,实行“即报、即审、即批”,及时将民间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见效快、带动力强的项目纳入重大产业项目库,及时给予用地指标,促成项目早落地、早开工。2.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融资的支持,如建立“民间投资金融服务中心”、设立更多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服务机构,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更多渠道。3.加快民间投资立法,依法规范民间投资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自主权及一切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四,加强服务,提高民间投资水平。民间投资有较高热情,但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较为单一,规模普遍较小,“小而散”特征明显,投资研发意愿不高,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需要政府加强服务、指导。首先应加强规划引导,及时制定“十三五”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规划,谋划好产业布局,确定“十三五”期间重点投资项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鼓励的重点领域。二是扶持民营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科研开发等创新型项目,应在财政、税收、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整合资本,参与企业资产重组,促进民营企业资产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四是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提高信用意识。五是依法规范对民间投资的监管。要督促民间投资严格遵守国家环保、用地、节能、质量、安全等规定,指导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产权、财务等制度,依法经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投资的“弹簧门”亟待破除
政府投资,如何“四两拨千斤”(督查进行时)
浩言俊语: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三大政策因素
国家能源局抓紧研究落实能源领域民间投资政策
为民间投资营造更优环境
民间投资大有潜力可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