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朝——铁帽子王世系承爵表

爱新觉罗宗谱是清朝产生的一部大型统谱。

清朝最后一次修玉牒,是在光绪33年(1907年)。1915年,逊清廷又通知各地宗室、觉罗呈报户口,准备再次续修家族宗谱6没有了江山,要做这件事很不容易,一直拖到了1921年阴历6月,到次年的闰5月完成。

1935年,宗室熙洽在东北上书给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请求续修爱新觉罗家族宗谱。次年8月,溥仪下了一道“圣旨”,修谱所需的费用,由“恩赐款”项中支用,不足部分由同族人捐助。这次修谱由朴厚、钟继、溥瀛、斌碹、今松乔、庆厚负责。除了汇总、普查资料外,充分利用各宗支的原修家谱。关内京津方面由载涛、载润负责,把各府家谱正本送到东北。同时,这次修谱还参照了1907年、1922年玉牒,实际上是历次玉牒的总汇。最后用铅字排印,精装为8大册。

首卷转录自《清朝通志》的“爱新觉罗源流”之外,只包括例言、世系图、世系谱(录)3部分,与普通的民间家谱略有不同。子孙排行字语(字辈)作为谱录的排列依据,融人在世系谱之中;一般族谱中的“告身(恩纶录)”,记的是家族受到皇家赏赐,爱新觉罗本系皇族,自然也就无所谓皇家的恩纶了;由于历代皇室编有专门的《圣训》,记述了历代祖先对子孙的训示,而《宗人府则例》,实际上是以国家立法形式出现的皇族“族规”,在《宗谱》中也就没有一般族谱中的“家训”部分;至于像科举、传记、墓图、著述这几部分,同样因皇家各有专门的书籍,在《宗谱》中也没有必要重复记述了。

《宗谱》的首册是“星源吉庆”,为帝系图,以及历朝帝后大事,附录妃、嫔及皇子女。另外7册为世系表:甲册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圣祖、世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孙;乙、丙册为太祖位下世系子孙;丁册为显祖位下世系子孙;戊、己、庚册为景祖、兴祖位下世系子孙。

世系表中的内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时、寿数、妻妾、子嗣、爵秩、封赠。不同于竖格玉牒,它没有关于女儿、女婿的记载。

参照原来玉牒的直格形式,这次修成的宗谱改为横格,布面封皮也统一用黄色。今有学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分装28册,另索引2册、《星源吉庆》1册。

宗室与觉罗

皇族,依据与历代清朝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就大者而言,分为宗室与觉罗两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后世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及兄弟们的后裔,包括塔克世系、努尔哈赤系、皇太极系、福临系、玄烨系、胤禛系、弘历系、颙琰系、旻宁系、奕詝系、载淳系、载泥系、溥仪系。

觉罗,是指兴祖福满和景祖觉昌安的后世子孙,还有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包括福满系、觉昌安系。宗室身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以显示贵族的不同身分与地位。宗室又依据与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近支与远支。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还有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别的各支则为远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红带子;觉罗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带子。

据《玉牒》统计,在宗室各支系中,先后有18个支系被降束红带子: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长子阿尔通阿长子舒尔赫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之孙塞克图次子拉哈礼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次子爱度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六子济尔哈朗之孙杨桑长子务能义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九子脑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巩阿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锡翰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玛护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曾孙苏努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孙兴瑞之子全亮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硕托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廉长子阿达礼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六子塔拜之孙额尔济图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岳乐十九子务尔占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子德格类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六子费扬古一支;

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在觉罗各支系中,因罪被降束紫带子的,最少有两支:

兴祖福满长子德世库主子尼扬古子瓦哈长子阿三一支;

兴祖福满次子刘阐子陆虎臣曾孙塔思护之曾孙长安保十二子丰盛额一支。

袭爵与嗣子

爱新觉罗家族的先世要受到追封,他们的后代子孙也受到清朝的封赐。爱新觉罗家族的先祖被迫封为皇帝者有4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为肇祖原皇帝;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追封为兴祖直皇帝;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追封为景祖翼皇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追封为显祖宣皇帝。在他们的子孙中,封为亲王的1人,郡王2人,贝勒1人,一等男7人,二等男4人,三等男6人,一等子5人,二等子3人,合计33人。

袭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多数皇族的爵位是按辈递降承袭。如父为亲王,子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郡王,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勒,曾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子,以下类推。另一种是按原封世代承袭,即所谓“世袭罔替”。清初有6个亲王、2个郡王,他们的王爵以后每代由1人承袭,习惯上称之为“铁帽子王”。清中叶以后,又恩封了4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的后世子孙,承袭先辈爵位大多是子袭父爵,但却不是如汉族的嫡长子承袭制,而是在诸子中,选择最具才能、功勋最大者承袭,有的是由最喜欢之子承袭,有的是由最心爱的妻妾所生之子承袭。

豫亲王多铎的子孙承袭王爵:

第二代豫亲王是由多铎次子多尼承袭;

第三代是由多尼次子鄂札承袭;

第四代是由鄂札五子德昭承袭;

第五代是由德昭十五子修龄承袭;

第六代先是由修龄长子裕丰承袭,因事革爵后又由修龄次子裕兴承袭,

又因事革退,最后由修龄五子裕全承袭;

第七代是由裕全次子义道承袭,第八代是由义道长子本格承袭;

最后一代是由本格的嗣子懋林承袭。不难看出,爱新觉罗家族的爵位如同皇位一样,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择子继承。努尔哈赤及兄弟的子孙后代,受封及袭爵者多达1978人,包括亲王140人、郡王94人、贝勒63人、贝子53人、镇国公88人、辅国公209人、镇国将军148人、辅国将军249人、奉国将军261人、奉恩将军673人。

设嗣子主要是为了承袭爵位,但当嗣子承袭的爵位因事革除,他就不再作为嗣子,而要仍回到本支去。如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封为睿亲王,1650年死后无嗣,由同母弟多铎五子多尔博过继给他为嗣子,袭睿亲王爵。次年多尔衮以谋逆被革爵,多尔博当然也就无爵可袭,只好仍回原支。1778年乾隆帝为多尔衮昭雪,追还原封王爵,世袭罔替。而多尔博早几年已过世了,但仍追认为多尔衮的嗣子,由他的子孙袭爵。

在爱新觉罗家族史上,还出现几个“嗣子世家”。

在这几个家庭里,有多名子孙过嗣给他支做嗣子:

一是乾隆帝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绵懿,过继给他三兄永璋为嗣子;

四子绵偬,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琪为嗣子;

长子绵恕的次子奕纶,过继给他四兄永碱之子绵惠为嗣子;

七子绵傧之孙载岐,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瑾之孙奕缮为嗣子。

二是道光帝五子奕谅,他本人过继给嘉庆帝三子绵恺为嗣子;

他的长子载濂之子溥修,过继给载濂五弟载津为嗣子;

次子载漪,过继给嘉庆帝四子绵忻之子奕诘为嗣子;

四子载瀛之子溥忻,过继给道光帝九子奕谣为嗣孙。

三是道光帝七子奕误,他的次子载泥,过继给咸丰帝为嗣子,后为光绪帝;

五子载沣的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帝为嗣子,后为宣统帝;

六子载洵,过继给嘉庆帝四子绵忻之子奕志为嗣子;

七子载涛,过继给嘉庆帝五子绵愉的六子奕谟为嗣子,

后又改继给奕譞的八弟奕诒为嗣子。

十四等封爵

清朝皇族封爵共有十四等,即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封爵方式有两种,一因军功受封叫军功封,一种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叫恩封。以军功封者无论王、贝勒均世袭,永不降封。以恩封者一般则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以后则世袭罔替不再递降。清代共有世袭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称“铁帽子王”,其中八家以军功封爵。他们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袭罔替王爵四家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清初因是开国功臣被封世袭罔替的八家亲王如下:

礼亲王: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图鲁”。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进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代善又主持立福临(世祖)为帝。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其后代袭爵有名者,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裢是皇族中著名学者,著有《啸亭杂录》等传世,昭裢后因凌辱大臣被夺爵。末代礼亲王叫世铎,清帝退位后去世。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其中两个被削爵。

郑亲王:始封祖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是惟一非帝王直系子孙。济尔哈朗从征蒙古、朝鲜,崇德元年进封和硕郑亲王。顺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道光二十六年端华袭封,咸丰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杀肃顺,端华赐自尽。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睿亲王:始封祖为清太祖努尔哈赤14子多尔衮。多尔衮以作战勇敢赐号“墨尔根代青”,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他顾全大局和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幼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安抚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先后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死于出征路上.年仅39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亲迎于东直门。多尔衮死后被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神主祔太庙。后苏克萨哈等攻讦他种种不法,被废尊号,黜出宗室,毁陵墓,家产人员入官,此后百余年无人敢论及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历令修葺东直门外睿王坟,乾隆四十三年为其平反复其王爵,其爵世袭罔替,追谥日忠,配享太庙。其身后无子,以同母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不计追封者共8王。

豫亲王:始封祖为清太祖努尔哈赤15子豫通亲王多铎。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从此明朝无有成规模之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军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肃亲王: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清军入关后率军西征川陕,剿击李白成、张献忠余部。豪格与多尔衮多不睦,顺治元年因语侵多尔衮竟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末代肃亲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书。清帝退位后,避居大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死于1922年。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庄亲王: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第5子承泽裕亲王硕塞。硕塞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白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明弘光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克勤郡王: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岳托自幼随父祖征战,功劳卓著,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岳托作战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屡被申斥,封爵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清兵入关后,岳托率部攻山东克济南,崇德三年病死军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顺承郡王: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其父为代善第3子萨哈磷,萨哈磷兼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3子。顺治元年勒克德浑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清代因恩封为世袭罔替亲王爵的有以下四家:

怡亲王:始封祖为怡贤亲王允祥。允祥是清圣祖玄烨第13子。雍亲王允稹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谥为“贤”,又特于谥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庙,乾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道光时载垣袭爵,穆宗(同治)初立时载垣与端华、肃顺等同为八位顾命大臣之一。辛酉政变后与郑亲王端华同被赐死。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恭亲王:始封祖为恭忠亲王奕訢。奕訢为清宣宗曼宁第6子。道光遗诏中遗命四子奕詝入继大统的同时封奕沂为亲王,文宗奕詝继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訢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訢病逝,诏谥“忠”,配享太庙。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醇亲王:始封祖为醇贤亲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曼宁第7子,咸丰年封醇郡王,其福晋为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晋封为醇亲王,穆宗(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奕譞去世,配享太庙,“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其子载沣袭爵。光绪三十四年德宗载湉死,载沣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51年载沣病逝于北京。

庆亲王:奕劻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世爵的亲王。奕劻是清高宗弘历17子永磷嫡孙,光绪十年命其管理总理衙门,封庆郡王。慈禧60万寿封亲王,深得慈禧信任,曾与李鸿章共同主持辛丑议和。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辛亥革命爆发后奏启用袁世凯,清廷退位后被清朝亲贵遗老目为“贼子”。后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没来得及世袭。

敬谨亲王尼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第三子),

成亲王岳托(努尔哈赤次子代善长子)、

安亲王岳乐(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第四子)、

端重亲王博洛(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第三子)、

英亲王阿济格(努尔哈赤第十二子)、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皇太极第十一子)、

裕亲王福全(顺治第二子,其子保泰、孙广宁、广禄相继袭亲王)、

恭亲王常宁(顺治第五子)、

纯亲王隆禧(顺治第七子)、

理亲王允礽(康熙次子,其子弘晳曾袭亲王)、

诚亲王允祉(康熙第三子)、

雍亲王胤禛(即雍正)、

恒亲王允祺(康熙第五子,弘日至袭亲王)、

淳亲王允佑(康熙第七子,子弘袭亲王)、

廉亲王允禩(康熙第八子)、

履亲王允祹(康熙十二子)、

果亲王允礼(康熙十七子)、

諴亲王允秘(康熙二十四子)、

和亲王弘昼(雍正第五子,子永璧袭亲王)、

荣亲王永琪(乾隆第五子)

质亲王永瑢(乾隆第六子)、

仪亲王永璇(乾隆第八子)、

成亲王永瑆(乾隆十一子)、

嘉亲王永琰(乾隆十五子,即嘉庆)、

庆亲王永璘(乾隆十七子,其孙奕劻时爵晋为铁帽子王)、

定亲王绵德(乾隆长子永璜次子)、

敦亲王绵恺(嘉庆第三子)、

瑞亲王绵忻(嘉庆第四子)、

惠亲王绵愉(嘉庆第五子)、

敦亲王奕谆(道光第五子)

礼亲王:代善(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初封大贝勒,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四十四年(1616)后金建立后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一系还是最显赫的一支。在他的8个儿子中,3人被封为亲王,2人被封为亲王,2人被封为郡王,1人被封为贝子,1人被封为辅国公。在清朝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中八大铁帽子王”中,代善祖孙三代就占了3铁帽子王个,即代善首封的礼亲王爵,其子岳讬首封的克勤郡王爵,其孙勒克德浑首封的顺承郡王爵。

生母: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

胞兄:褚英,努尔哈赤长子;

胞妹:东果格格,努尔哈赤长女。

和硕礼亲王

(承序:代善、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麟趾、全龄、世铎、诚厚,历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

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

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

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

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

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

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

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

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

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

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

和硕郑亲王

(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

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献亲王

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

德赛: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

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

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

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

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德沛:福存子,和硕简仪亲王

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奇阿通:巴赛子,和硕简勤亲王

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

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

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

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

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

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

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后金(清朝的前身)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降生在赫图阿拉,生母阿巴亥,姓乌拉纳喇氏。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医治不得要领,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享年只有39岁。灵柩运回北京,顺治帝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的葬礼依照皇帝的规格举行,埋葬在北京东直门外(今新中街三条3号附近)。

据正史记载,故多尔衮只在松锦之战前生得一女,没有男性后代。

曾过继其胞弟多铎的儿子多尔博,继承睿亲王这个铁帽子亲王,

顺治曾把多尔衮的爵位消除,就是削的这个多尔博,乾隆时平反,复位。

和硕睿亲王

(承序:多尔衮、多尔博、淳颖、宝恩、瑞恩、仁寿、德长、魁斌,历十一代十二王)

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

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

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

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

德长:仁寿子,和硕睿 亲王

魁斌:德长子,和硕睿亲王

豫亲王:多铎(1614年—1649年),满族人,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生母为清太祖太妃乌喇那拉氏阿巴亥,与十二阿哥阿济格、十四阿哥多尔衮为同母兄二阿哥阿济格、十四阿哥多尔衮为同母兄阿济格、十四阿哥多尔衮弟。顺治四年(1647)七月加封辅政叔德豫亲王。顺治六年三月染天花疾亡,享年仅三十六岁。

和硕豫亲王

(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

多铎:太祖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

多尼:多铎长子,多罗信宣和郡王(改号信,原亲王)

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

董额:多铎三子,多罗信郡王

德昭:鄂扎子,多罗信郡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追封信郡王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信郡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信郡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

如松:功宜布子,多罗信恪郡王

修龄: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复号、爵)

裕丰:修龄子,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兴:修龄子,裕丰弟,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全:修龄子,裕丰、裕兴弟,和硕豫厚亲王

义道:裕全子,和硕豫慎亲王

本格:义道子,和硕豫诚亲王

懋林:本格子,和硕豫亲王

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7年),清肃武亲王,清太宗皇太极长子新觉罗·皇太极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喇纳喇氏。皇太极死后,因与多尔衮争夺皇位而结怨。顺治五年,因其隐瞒其部将冒功及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当年三月死去,年仅三十九岁。豪格死后,其福晋顺治帝亲政后,为为多尔衮所纳。顺治八年,顺治帝亲政后,为豪格平反,重新封为和硕肃亲王,并立碑。顺治十三年,豪格被追谥,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追谥,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称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入太庙。

和硕肃亲王

(承序:豪格、富绶、丹臻、衍潢、蕴著、永锡、敬敏、华丰、隆懃、善耆,历九代十王)

豪格:太宗长子,和硕肃武亲王

富绶:豪格子,和硕显懿亲王(改号显)

丹臻:子,和硕显密亲王

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

蕴著: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

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

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

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

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

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

和硕庄亲王(原承泽亲王)

(承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八代十一王)

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

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

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

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

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

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

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

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

多罗克勤郡王

(承序:岳讬、罗洛宏、罗科铎、纳尔图、纳尔福、纳尔苏、福彭、庆宁、庆恒、雅朗阿、恒谨、恒元、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宴森,历十三代十八王)

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

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

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

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

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

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

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

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

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

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

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

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

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

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

资料补充;

【始祖】多罗克勤郡王,为代善脉下支脉,清代铁帽子王之一,始祖为太祖高皇帝次子礼亲王代善之长子岳托。岳托,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初二日生,生母嫡福晋李佳氏。随征喀尔喀、朝鲜,屡有功绩。崇德元年封成亲王,掌兵部,后降贝子。三年帅右翼征明,四年正月初九薨于军,年四十一岁,追封克勤郡王。

【支脉】岳托为代善的长子,分家之后自成一宗。共有七子,其中长子岳洛欢和第七子富英武均早夭。第四子和惠贝勒巴尔楚浑和第六子刚毅贝勒祜里布均无嗣。爵位由次子洛洛欢继承,改称衍禧郡王。另有第三子显荣贝勒喀尔楚浑(后裔有一奉恩将军)、第五子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后裔闲散)两个支脉。

【旗籍】万历四十三年,太祖将四旗分为八旗,镶红旗从原红旗分出,皆统名在原红旗旗主代善名下。但从天命八年开始,由于代善的后妻和代善长子岳托、次子硕托的对立,代善家中出现矛盾,于是太祖做主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岳托便成为了镶红旗旗主。故而直至清末,克勤郡王一族皆在镶红旗。

[转载]【清宗室系列】多罗克勤郡王

【地位】克勤郡王虽然是礼王的一脉,但其经过分家,早已成为独立的支脉。作为镶红旗的大旗主,克王拥有不亚于其他铁帽子王的强力的旗权。另外从宗法上来说,由于礼王被认为是“太祖门长”,作为礼王嫡长的克王自然也拥有“太祖长孙”的地位。故而清代郡王朝班,除特殊情况外,均以克王居首。

【承袭】1 克勤郡王岳讬;2衍禧介郡王罗洛浑;3平比郡王罗科铎;4 平郡王纳尔图(后革爵);5平悼郡王纳尔福;6平郡王纳尔苏(后革爵);7平敏郡王福彭;8平僖郡王庆宁;9克勤良郡王庆恒,复号克勤;10克勤庄郡王雅朗阿;11克勤郡王恒谨(后革爵);12克勤简郡王尚格;13克勤恪郡王承硕;14克勤敬郡王庆惠;15克勤诚郡王晋祺;16克勤顺郡王崧杰;17克勤郡王晏森。另有第十代克勤郡王雅朗阿之父讷清额追封平郡王,第十二代克勤郡王尚格之父亨元追封克勤郡王。共有十九位克勤郡王。

【名士】克勤郡王一门中比较有名的,主要是清初带兵的几位王爷。如第二代克王洛洛欢(罗洛浑),率兵攻松山,俘洪承畴;第六代克王纳尔苏跟随抚远大将军允禵收西藏;第七代克王福彭被任为定边大将军征讨噶尔丹策零。顺便一提,纳尔苏的福晋,也就是福彭的生母曹佳氏,是曹寅之女、曹雪芹的姑母。

【府邸】克勤郡王府在西城区新文化街西口。作为王府来讲,占地面积极小,但建筑精致。正门面阔3间,大殿5间,东西配楼各5间,后殿3间,后寝5间,后罩房7间。东西各有数进的小院,布局紧凑。民国时,末代克王晏森将王府卖给了熊希龄,后成为小学,2003年进行了现代修缮。

[转载]【清宗室系列】多罗克勤郡王

【园寝】克勤郡王共有六块坟地,始封王岳托的坟在沈阳南白塔附近,北京的五块坟地分别位于复兴门外木樨地、京西田村北、怀柔北宅乡峪口村、门头沟冯村、房山上万村。这些坟茔经过数次盗发、起灵、破坏,目前峪口村剩下一对石狮子,冯村则保留了几个宝顶和土坟。年初,峪口村的恒谨坟被考古挖掘。

【末世】清末时的克勤郡王名为晏森,于宣统元年承袭爵位,没过几年,清帝退位,他的生计便日渐窘迫。在将几处祖坟的砖瓦、树木、石料都卖掉后,晏森迫于生计,只能去车行领了“号坎子”(写着番号的坎肩),正式“下海”当了洋车夫,1931年9月的北平报刊,还特地以“铁帽子王拉洋车”为题调侃。

三百年京郊克王坟史话

第一座多罗克勤郡王园寝位于沈阳万柳塘,它的主人就是第一代克勤郡王岳托。岳托,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生,太祖高皇帝努尔哈齐之孙,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之长子,母嫡福晋李佳氏。自幼丧母,父亲代善和继母待他刻薄,故太祖大妃孟古哲哲(孝慈高皇后)受命将其与皇太极一同抚养。祖父去世后,他力劝父亲代善拥立皇太极继承汗位。

崇德元年(1636年),岳托以功封成亲王。次年,因故被降爵。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岳托率军攻打明朝,因患天花,病逝于济南。皇太极极其悲痛,念其功绩追封他为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使岳托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并以克勤郡王之爵世袭罔替。

崇德四年,岳托长子罗洛浑袭位,这就是衍僖介郡王。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定都北京。罗洛浑的王府自然也随迁北京,他去世之后,就葬在复兴门外木樨地,大约在今天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面。这就是京郊第一座克勤郡王园寝。

罗洛浑的弟弟,岳托第三子显荣贝勒喀尔楚浑,也跟着哥哥随葬在木樨地。

顺治五年(1648年),罗洛浑之子罗科铎袭父爵,继承郡王之位。顺治八年,改封号为平郡王,罗科铎就是平比郡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去世,葬在复兴门外木樨地父亲、叔父之侧。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罗科铎之子讷尔图袭爵。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削爵。去世后,也随祖、父葬在复兴门外木樨地。

讷尔图被削爵之后,他的弟弟讷尔福继承平郡王之位,他就是平悼郡王。讷尔福去世后,没有葬在木樨地园寝,而是葬在了更西面的海淀田村。海淀田村克勤郡王园寝是京郊第二座克王坟。

讷尔福的继承者是他的儿子讷尔苏(1690-1740),康熙四十年(1701年)袭平郡王,雍正四年(1726年)削爵。葬海淀田村。

他的堂兄弟,纳尔图之子纳清额,也是子随父葬,葬在了复兴门外木樨地。因为儿子继承王位,纳清额后来被追封克勤郡王。

这样的话,木樨地克勤郡王园寝葬了罗洛浑、喀尔楚浑、罗科铎、讷尔图、纳清额四代五人,号称五统碑。现在这个地名已经不复存在。

雍正四年(1726年),平郡王讷尔苏因贪婪被削爵,由他的大儿子福彭(1708-1748)袭封平郡王爵位。福彭的母亲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故福彭为曹雪芹之姑表兄。乾隆十三年(1748年)逝世,予谥号为“敏”。葬海淀田村。

平敏郡王福彭去世后,他的儿子庆明袭位,这就是平僖郡王。葬海淀田村。

乾隆十五年(1750年),纳尔苏之孙庆恒袭平郡王之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号克勤郡王。庆恒就是克勤良郡王。葬海淀田村。

这样,位于海淀田村的第二座克勤郡王园寝也安葬了讷尔福、讷尔苏、福彭、庆明、庆恒四代五人。1913年,其后人将坟地上树木放倒,接着卖掉了大部分坟地。盗墓贼也随后将之洗劫。再后来,克王的后代卖光这里的砖瓦石片,到了1924年又来了次“起灵”,把祖坟给彻底刨了。

克勤良郡王庆恒之后,他的叔叔雅朗阿(1733-1784)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袭克勤郡王。雅朗阿是纳尔图之孙,纳清额之子。谥号庄。雅朗阿没有在京西选择自己的吉地,而是跑到了京北,葬在了今天怀柔区桥梓镇峪口村东北约500米。峪口克勤郡王园寝是京郊第三座克王坟。

随葬在雅朗阿旁边的是他的大儿子亨迪、四儿子亨节。

怀柔克王坟已被发掘,因被盗掘严重,这次发掘并未发现很多珍贵之物,倒是对研究王爷坟规制有很大的价值。

乾隆六十年(1795年),雅朗阿的儿子亨谨袭克勤郡王。嘉庆四年(1799年)削爵。目前还未发现亨谨的墓地。

雅朗阿还有一个儿子,叫亨元。亨元葬在了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邓家坡,因为他的儿子后来继承了王位,他也被追封为克勤郡王。这里,也就成了京郊第四座克勤郡王园寝。

第八世,第十二位,克勤郡王是尚格,雅朗阿之孙,亨元之子,亨谨削爵后袭克勤郡王。但是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他也被削爵。去世后谥号简。子随父葬,也葬在了冯村邓家坡。

第九世,第十三位,克勤恪郡王承硕,尚格之子,道光十三年(1833年)袭克勤郡王。葬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克勤郡王园寝,俗称“车王坟”。

第十世,第十四位,克勤敬(一说敏)郡王庆惠,承硕之子,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袭克勤郡王。咸丰十一年,薨。葬冯村克勤郡王园寝。七子。

这样,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克勤郡王园寝安葬了亨元、尚格、承硕、庆惠四人。现在该园寝尚存大宝顶。

第十一世,第十五位,克勤诚郡王晋祺(1846-1900),庆惠长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袭克勤郡王。一说克勤诚郡王晋祺墓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北上万村,又称西坟地,坟院内现存大宝顶一座。但此说遭到质疑。

有一说那个大宝顶属于绘贝勒。民国版《房山县志》载:“清绘贝勒墓在上万村西”。这里的绘贝勒,应该说的是奕绘(1799-1838),乾隆皇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之孙。奕绘墓位置应基本已确定在上万村大南峪密林之中,孙国玺墓西,与该宝顶无关。

第十二世,第十六位,克勤顺郡王崧杰,晋祺之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袭克勤郡王。

第十三世,第十七位,克勤郡王晏森,崧杰之子,宣统二年(1910年)袭克勤郡王。这是最后一位克勤郡王。

很快,清朝覆亡,克勤王府的辉煌也随之不再。

除沈阳的岳托墓,京郊至少有四座已确认的克勤郡王园寝,分别位于复兴门外木樨地、海淀田村、怀柔峪口、门头沟冯村。

在房山区青龙湖镇北上万村西北郭家坟有一处墓园疑似王爷园寝,里面有大小三座宝顶,当地人称呼为克王坟。另外,在北上万村也有一座大宝顶,相距不远。

而在所有的克勤郡王之中,只有四位葬处不明,分别为已革克勤郡王亨谨,还有最后三位克王:克勤诚郡王晋祺、克勤顺郡王崧杰、克勤郡王晏森。

可不可以这样猜测,北上万村那个大宝顶属于亨谨,郭家坟那三个宝顶分别属于晋祺、崧杰、晏森祖孙三人。

当然,这还只能是猜测,希望不久之后,会有更多的资料来帮助人们解开这个谜团。

岳托,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之长子,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成亲王,因性情耿直,动辄获咎,屡遭贬斥至贝勒;崇德三年(1638年),病逝于征战济南途中。念其功绩,追封为克勤郡王。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使岳托配享太庙;

1636年到1638年,克勤郡王岳托,和硕礼烈亲王代善长子,顺治帝同一辈分,是太宗皇太极钟爱的子侄辈;

1639年到1648年,衍禧介郡王罗洛浑,岳托长子,与康熙帝同一辈分;

1648年到1683年,平比郡王罗科铎,罗洛浑之子,与雍正帝同一辈分;顺治八年(1651年),改封号为平郡王。

1683年到1687年,(革)平郡王纳尔图,雍正帝同一辈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袭爵,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革爵;

1687年到1701年,平悼郡王纳尔福,罗科铎之子,纳尔图之弟,与雍正帝同一辈分;纳尔图削爵后袭平郡王。

1701年到1726年,(革)平郡王讷尔苏,纳尔福之子,与乾隆帝同一辈分;康熙四十年(1701年)袭平郡王,雍正四年(1726年)革爵;

1726年,平敏郡王福彭,纳尔苏之子,与嘉庆帝同一辈分;纳尔苏削爵后袭平郡王。

1726年到1750年,平僖郡王庆明,福彭之子,与道光帝同一辈分;

1750年到1780年,克勤良郡王庆恒, 纳尔苏之孙,与咸丰帝同一辈分;乾隆二十五年(1750年)袭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号克勤郡王;

1780年到1795年,克勤庄郡王雅朗阿,纳尔图之孙,纳清额之子,与道光帝同一辈分;

1795年到1799年,(革)克勤郡王恒谨,雅朗阿之子,与咸丰帝同一辈分;乾隆六十年(1795年)袭克勤郡王,嘉庆四年(1799年)革爵;

1799年到1833年,克勤简郡王尚格,雅朗阿之孙,恒元之子,与同治帝和光绪帝同一辈分;

1833年到1842年,克勤恪郡王承硕,尚格之子,与宣统帝同一辈分;

1842年到1861年,克勤敏郡王庆惠,承硕之子,根据原定清帝世系,毓字辈;

1861年到1900年,克勤诚郡王晋祺, 庆惠之子,根据原定清帝世系,恒字辈;

1900年到1910年,克勤顺郡王崧杰,晋祺之子,根据原定清帝世系,启字辈;

1910年到1911年,克勤郡王晏森,崧杰之子,根据原定清帝世系,焘字辈;

多罗顺承郡王

(承序:勒克德浑、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昌、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历十代十五王)

勒克德珲: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

勒尔锦:勒克德珲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

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

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

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

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

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

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

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

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

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

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

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

资料补充;

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

阿达礼谴死,缘坐,黜宗室。顺治元年,复宗室,封贝勒。二年,命为平南大将军,代豫亲王多铎驻江宁。捷闻,优诏班师,赐金百、银二千。五年九月,进封顺承郡王。寻偕郑亲王济尔哈朗督兵攻湘潭,拔之,擒腾蛟。移师入广西,攻全州。破赵廉,克永安关。七年,师还,赐金五十、银五千。八年,掌刑部事。九年三月,薨。康熙十年,追谥恭。

已革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勒克德浑第四子

顺治九年,袭顺承郡王。康熙十一年,掌宗人府事。十二年,吴三桂反,命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师讨之。十三年,驻荆州。十九年,诏趣取重庆。疏请留将军噶尔汉于荆州,亲率师赴重庆。中途引还,具疏自劾,请解大将军任,赴沅州军自效,上责令还京师。下吏议,以老师糜饷,坐失事机,削爵。四十五年,卒。

多罗顺承郡王勒尔贝:勒尔锦第三子

康熙二十年,袭顺承郡王。二十一年,薨。

多罗顺承郡王扬奇:勒尔锦第四子

康熙二十一年,袭顺承郡王。二十六年,薨。

多罗顺承郡王充保:勒尔锦第七子

康熙二十六年,袭顺承郡王。三十七年,薨。

已革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勒尔锦第五子

康熙三十八年,袭顺承郡王。五十四年,坐以御赐鞍马给优人,削爵。以从父诺罗布袭。

多罗顺承忠郡王诺罗布:勒克德浑第三子

初授头等侍卫。累官至杭州将军。康熙五十四年,袭顺承郡王。五十六年,薨。谥曰忠。

已革和硕顺承亲王锡保:诺罗布第四子

康熙五十六年,袭顺承郡王。雍正三年,掌宗人府事,在内廷行走。四年,谕曰:“顺承郡王锡保才具优长,乃国家实心效力之贤王,可给与亲王俸。”授都统。坐徇贝勒延信罪不举劾,又逮治迟误,夺亲王俸,降左宗正。七年三月,师讨噶尔丹策零,命锡保署振武将军印,驻军阿尔台。九年,上以锡保治军勤劳,进封顺承亲王,命守察罕叟尔。噶尔丹策零遣其将大策零敦多卜、小策零敦多卜、多尔济丹巴入犯科布多,次克噜伦,侵掠喀尔喀游牧。蒙古亲王策棱等合师邀击,遣台吉巴海夜入大策零敦多卜营挑战,击斩其将喀喇巴图鲁,大策零敦多卜等自哈布塔克拜达克遁归。锡保疏报,得旨嘉奖。十一月,授靖远大将军。十年七月,策棱等败敌额尔德尼昭。十一年,疏请城乌里雅苏台,从之。寻以噶尔丹策零兵越克尔森齐老,不赴援,罢大将军,削爵。乾隆七年,薨。照郡王品级殡葬。

多罗顺承恪郡王熙良:锡保第一子

雍正三年,封辅国公。十年,封世子。十一年,以父罪革世子。寻袭顺承郡王。乾隆九年,薨。谥曰恪。

多罗顺承恭郡王泰斐英阿:熙良第一子

乾隆九年,袭顺承郡王。授都统、左宗正。二十一年,薨,谥曰恭。

多罗顺承慎郡王恒昌:泰斐英阿第四子

乾隆二十一年,袭顺承郡王。四十三年,薨,谥曰慎。

多罗顺承简郡王伦柱:恒昌第一子

乾隆五十一年,袭顺承郡王。道光三年,薨,谥曰简。

多罗顺承勤郡王春山:伦柱第四子

道光元年,封镇国将军。三年,袭顺承郡王。咸丰四年,薨,谥曰勤。

多罗顺承敏郡王庆恩:春山第五子

咸丰四年,袭顺承郡王。穆宗大婚,赐三眼孔雀翎。光绪七年,薨,谥曰敏。

多罗顺承质郡王讷勒赫:庆恩子

光绪七年,袭顺承郡王。德宗大婚,赐食全俸。孝钦皇后万寿,岁加银二千。逊位后,薨,谥曰质。

和硕怡亲王

始封祖为和硕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清圣祖康熙帝十三子,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承序:允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历七代九王)

自幼跟随胤禛(即雍正帝),曾出任军职,掌管驻京禁军,为他其后的政绩打下好基础。

雍正元年被封为怡亲王,因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胤祥死后,上谥号为“贤”,又特别在谥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雍正帝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中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雍正朝唯一位最终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乾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胤字的皇帝兄弟。

胤祥:圣祖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

弘晓:胤祥七子,和硕怡僖亲王

永琅:弘晓子,和硕怡恭亲王

奕勋:永琅孙,和硕怡恪亲王

载坊:奕勋子,和硕怡 亲王

载垣:奕勋子,载坊弟,和硕怡亲王(后革爵)

载敦:允祥五世孙,弘皎四世孙,和硕怡端亲王

溥静:载敦子,和硕怡 亲王

毓麒:溥静子,和硕怡亲王

和硕恭亲王

(承序:奕欣、溥伟,历三代二王)

奕欣: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

溥伟:奕欣孙,载滢子,出为奕欣长子载溦后,和硕恭亲王

和硕醇亲王

(承序:奕譞、载沣,历二代二王)

奕譞:宣宗七子,和硕醇贤亲王

载沣:奕譞子,和硕醇亲王

和硕庆亲王

(历一代一王)

奕劻:高宗曾孙,永璘孙,绵性子,和硕庆密亲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帽子王(2)诸王世系
满清坐拥赫赫权势、世袭罔替的“十二大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最近火了,关于它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清.爱新觉罗皇室族谱
关于清朝亲王
和硕承泽亲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