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大学姓氏文化专家冯志亮解析蔡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蔡

  蔡姓是中国第三十四位姓氏,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当今蔡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3%,总人口大约有701万。

  蔡姓始祖蔡仲,姬姓,名胡。周文王之孙,蔡叔度之子,周武王之侄。周武王灭商后,大封同姓诸侯于各地,将其弟叔度封于蔡。叔度子姬胡,遵守周文王德训,被派至鲁国辅佐周公之子伯禽。因姬胡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改封胡于蔡,以奉叔度之祀,遂尊称其为蔡仲。蔡平侯元年迁于新蔡,称上蔡,蔡昭侯二十六年迁至州来,称下蔡。蔡国传二十三代,历二十六君,立国六百余年。蔡姓子孙散居各地,皆以国为氏,称为蔡氏。蔡仲被后人尊为蔡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蔡,西周重要国名甲骨文中蔡字仅见一处,而祭字甚多,且居重要的位置。可见甲骨文中的祭国就是蔡国,蔡的本字为祭。祭,是一-种原始宗教文化,是部落氏族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是原始图腾崇拜形式演化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固定模式商朝,祭祀活动非常多且普遍,所以,祭祀官是十分重要和有地位的,由国家或氏族中的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他们往往成为国君或氏族首领的重要蔡字甲骨文顾问。

蔡字由帅和祭组成,为会意古卜时必须用大龟和菁草,帅表示着草,祭表示祭祀中必须用龟占卜。今天在江西九江盛产大龟之地蔡山的黄梅境内,龟的别称为蔡河南地区蔡河和带蔡字的地名,均与蔡人的活动和产神龟有密切的关系,禹舜夏商也以菩草占卜,以蓍草占卜是华夏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知,蔡的本义是蓍草下的神龟,神龟是原始图腾,最初擅长此技的氏族为蔡人,其所居之地称蔡,建成有围墙的城堡称蔡邑,进而发展成国家,最终出现蔡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蔡姓主要来源于两大支:姑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自姑姓。姑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姑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西和像东一带蔡系姑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历经尧舜夏千年,到商朝时蔡国一度比较强盛。

商朝的蔡国位于今河南中牟县北,后北迁于河南北部长垣县东北的古祭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位于商都城朝歌的姑姓蔡国也一并灭亡,姞姓蔡人被迫北移到河北邢台北的蔡河地区。另一支姑姓蔡人则南迁于湖北黄梅西南的蔡山。姑姓蔡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第二支源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蔡国在今河南中牟县北的古祭国地,也是姑姓蔡国之地。周成王初,蔡国与管、霍二国联合商约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为周公旦所平定。周成王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蔡国一直受楚国的压迫,多次迁移,春秋初南迁于河南东南部的新蔡,春秋末蔡国东迁于下蔡,即今安徽凤台县。蔡氏的一支因国内乱政,南奔楚国,定居于湖北枣阳西的蔡阳城,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楚国迁蔡人于湖北汉川东南的蔡甸,国人遂以蔡为氏。姬姓蔡的历史有2400多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明清之际,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

在魏晋南北朝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人群大迁移过程中,蔡姓中也流人了外族血液、北宋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氏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时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蔡姓,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春秋战国时期,蔡氏足迹已经遍布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湖南,贵州战国时,蔡姓族人由湖北蔡甸出发向南进人湖南常德,并沿沅江进入贵州,与当地土著混居,成为当今苗、土家、瑶、布依等族蔡姓先民可以认为唐宋明清时期,黔桂湘的蔡姓士司乃是春秋时蔡国人的后代。

秦汉时期,蔡姓主要的活动地在中原,在豫东与鲁西一带形成了著名的济阳蔡姓,这是蔡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名人辈出,影响深远。西晋末,北方战乱,中原民众大量南迁,蔡姓开始大规模进人江浙地区。唐朝初期和未期,中原两次移民福建,蔡姓为主要姓族之一,为蔡姓成为南方著名大姓奠定了基础。宋朝时,蔡姓已经散布于江南各地,蔡姓主体已经在福建形成。明末清初,蔡姓进人台湾。

  宋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六位,福建为蔡姓第一大省,约占蔡姓总人口的21.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河南,约占蔡姓总人口的51%c;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河北、湖北、江苏,全国形成了闽赣浙苏、鲁豫冀鄂两个蔡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六位姓氏。浙江为蔡姓第一大省,约占蔡姓总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江苏,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宋元明间,蔡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向江浙闽沿海地区移民更多。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闽苏蔡姓人口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蔡姓的人口已达701万,为全国第三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3%。主要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苏四省,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41.1%;其次分布于湖北、浙江、四川、河南,湖南,江西,安徽,集中了蔡姓总人目的31.3%。广东约占蔡姓总人口的15.4%,为蔡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分布区。在近600年中,蔡姓人口流动虽存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情况,但向东南移民仍是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以及东北的移民。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和堂号

  蔡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汝南,陈留,朔方、高平、丹阳、南阳,吴郡、南顿,蔡姓堂号除与郡望同名者外,还有九峰、龙亭、西山、旌异、笃亲、崇木,追远等堂号。“九峰”堂号出自宋朝的蔡仲默。蔡仲默少时师从朱熹,年方三十就放弃科举,专攻理学。因他隐居九峰,被称为九峰先生。“龙亭”堂号出自东汉造纸发明家蔡伦,因其发明造纸而被封为龙亭侯爵位。

  2、宗祠楹联

  纸造桂阳;桥留松荫。

  经重石集:孝隆东阁。

  芳池月映;故宅风存。

  理学传程朱之脉;著述授谷梁之书。

  西山先生三世劬学;中郎爱女六岁知音。

  3、族规家训

  积善之家,庆必有余;为善最乐,福寿双至。

  为人良善,天必佑之;知错责己,天心相之。

  仁义礼智,时刻注意;处世从善,安份守已。

  勿参赌博,坚定不移;勿贪财色,才免忧虑。

  不事诉讼,和睦乡里;奸雄之入,交之不利。

  发家致富,多方考虑;勿违法规,财物皆聚。

  勤奋立业,坚定心志;青壮有为,光耀门楣。

  富贵分定,各自有时;观其德行,切勿嫌迟。

  百尺高楼,由地而起;华丽可观,经营伊始。

  行程万里,跬步开始;年少志大,奋斗及时。

欲图家计,各安生意;势在必行,勿失良机。

  父母恩情,当报才是;人不孝顺,神人责备。

  尊敬长上,才是合宜;时刻做到,事事有利。

  教训子孙,攻读诗书;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家族团结,外侮消除;安居乐业,万民喜气。

  奉劝子孙,且依本谕;戒哉勿忘,神人共喜。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蔡姓历代名人219名,占总名人数的0.48%,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六位蔡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5%,排在第四十五位;蔡姓120重福大丛蔡潘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3%,排在第四十一位;蔡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54%,排在第四十二位。

  蔡姓主要历史名人:战国秦相蔡泽;西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大孝子蔡顺,文学家兼书法家蔡邕,名儒蔡千秋,才女、诗人蔡琰(蔡文姬);东晋名臣蔡谟(为蔡姓的南渡始祖);北宋大臣蔡京,书法家蔡襄;金国文学家蔡珪,蔡松年;南宋学者蔡沈,理学家蔡元定,画家蔡斌:清朝画家蔡元友;民国名将蔡锷,教育家蔡元培。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发源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蔡伦墓)

  (一)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周蔡国遗址

  蔡国故城位于今豫南驻马店市上蔡县境内,在河流湖泽环抱的芦岗地山(古称岗山)上。宫殿区在故城中部、今王位村一带。还存有4个完整的城门,城墙顶部的望河楼是蔡王妃赏花看景的地方。这里高台耸立,环绕在高台四周的沟渠是宫殿的防御设施,在其周围还发现了有陶制排水管道,建筑残件和铜鼎、铜戈等器物。城内还有三个瓮城,从远处看去好像是个大土包,实际上它的中间部分完全是空的,古时候屯兵御敌之用。

  据史料记载,古蔡城早在5000年前就是氏族繁衍生息之地。到姬姓蔡国建立时,这里已有了较好的城市发展基础,再加上与周王室的宗族关系,姬姓蔡国很快就成为汝河、淮河流域国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诸侯国。甚至在被纳入楚国版图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仍是军事重镇。蔡国故城已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瞻仰故城,前来寻根的蔡姓后人还可以到白圭庙祭拜一番,传说蔡姓起源于此,这里至今仍保留了伏羲八卦凉亭古建筑群以及人祖园。

  乘车参考:古蔡国:在驻马店市火车站下车后乘开往上蔡县的汽车在蔡国古城下,车程约1个小时,车票7元。白圭庙:驻马店市火车站有开往上蔡县的汽车(同上),到上蔡县后在汽车站转乘开往塔桥乡的客运车在白圭庙下车即可,车程30分钟,车票2元。

  顺道游:南海禅寺位于驻马店市汝南县境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5年),历史上被誉为蔡州“八景之一”。1994年台北大香山观音禅寺主持—明乘大法师回到故乡出资5亿复建此寺。台北白圣法师的舍利塔,也建在此寺院中。

  (二)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蔡伦墓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造纸术革新家。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入宫为宦。他总结了前人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造纸,所造的纸张称“蔡侯纸”,虽然,造纸术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因为蔡伦对改革和推广造纸术所做的突破性的贡献,被后世尊奉为造纸术的发明者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蔡伦墓位于汉中市洋县城东30公里的龙亭镇,这里原为蔡伦的封地,他死后就葬在这里。墓前现有墓碑3通,祠堂1座。墓区和祠堂内外,环绕着百年古树数株。每当仲秋,这里花香四溢,凭吊者络绎不绝。这里还有一座仿汉建筑的造纸展览馆,游人可以在这里看到汉代造纸的全部过程,还可亲身体会一番。

  乘车参考:从汉中市长途汽车站乘车到洋县需个1多小时,车票5元,从洋县乘5路车直达蔡伦墓.车程20分钟,车票1元。门票:蔡伦墓10元;造纸博物馆1元。顺道游:汉中市东南隅的汉台。相传建成于公元前206年,是汉高祖刘邦在汉中时的王府。汉中博物馆也在这里。张蓦墓在城固县团结乡绕家营村北约200米处。

  游线二: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蔡氏宗祠)

  (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位于泉州市南安县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由蔡启昌、蔡资深父子于清同治年间至宜统三年兴建的。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房屋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蔡氏古民居排列有序、曲亮如浪,气势恢宏,建筑设计的细节之中处处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民居的门窗梁拱被精美绝伦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装点得韵味悠长,虽经百年,依然清晰可辨。

  乘车参考:在泉州市火车站下车后乘公交车到泉州市新汽车站,在那里搭乘客运车到官桥镇,需要40分钟、车票6元左右,然后搭摩托车到漳州寮即可(漳州寮是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车费2~3元。住宿:在官桥镇住宿,普通旅店20~50元/天。顺道游:泉州古城。

  (二)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蔡氏宗祠

  蔡氏宗祠位于磐安县双溪乡梓誉村,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宗祠内最吸引人的大概就要数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理学名宗”匾额了。牌坊式门楼、天井、前厅、穿堂等宗祠所应有的设施依然保存完好。大概是因为刚开发不久,磐安蔡氏宗祠像片纯净的乐土,未沾丝毫世俗之气。

  乘车参考:从磐安县汽车站乘车至宗祠大约需1小时,乘出租车需100元,坐公共汽车需6-7元:从义乌至宗祠,坐长途汽车需15元,乘出租车要200元。

  顺道游: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市城北15公里的金华北山西南山麓,东连大佛寺,西衔六洞山,北向起于金华北山的山脊线,南向止于尖峰山.区城规划面积为79.73平方公里。它是一处以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品牌通创始人。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蓝海观点的提出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我国网民对网络真正了解的一个标志,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春,冯志亮毅然摘下互联网行业带给他的诸多光环,正式皈依佛家净土宗,并成功完成行业转型,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崭新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姓姓氏堂号
百家姓知识8 -堂号、楹联、郡望
百家姓最美祠堂,快看有你们姓氏的吗?
中国百家姓排名,还有对应的堂号,你的家族是哪个堂号的?
注意看:这是我国百家姓各姓氏的堂号 每一个姓氏都拥有一个堂号,比
【百家姓】韶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