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吕氏原始图腾与历史迁移

  吕

  吕姓是中国第四十七位姓氏,集中分布在山东和河南当今吕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596万。

  得姓始祖伯夷,姜姓,炎帝神农氏第十四世孙,共工玄孙。上古五帝时期贤者,约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与商末孤竹君长子伯夷并非一人。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其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董吕村一带,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被列为吕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吕,本义是铜锭。甲骨文中,吕字像古铜饼状,金文的吕字干脆将两口填实,成为铜锭的直观图象。小隶的吕字将上下两口相连。吕,表示冶炼的技术和行业。昌人以此为原始图腾,并命氏族和族徽,吕人长期驻留的地方称吕,建立的城堡称吕邑,最后发展为国,并出现吕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吕姓来源相对比较复杂,共有七处。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颛顼帝之师,尧帝时期的辅政,负责掌管礼仪。舜帝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大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大禹的心腹之臣。为了嘉奖伯夷,舜帝在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此后形成了吕氏部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源于有褒氏,出自上古时期的古褒国,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褒国的开国国君叫作有褒氏,帮助大禹完成了治理洪水的任务。大禹以有褒氏辅佐有功,将其分封到今天陕西汉中以北,建立了诸侯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将褒氏族人赐改为鲜卑姓氏俟吕陵氏,亦称叱吕勤氏、俟吕陵氏、叱吕引氏、叱闾神氏、俟吕氏等,后在五代后周时期,被北周武帝宇文邕再次赐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汉中吕氏。

  源于姜姓,出自河南新蔡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地区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后来,东吕国被宋国所并,继而又沦为陈国的属地。在陈国被楚国灭亡后,其地则完全归了楚国。东吕小国灭亡后,其国贵族子孙大多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吕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东吕,是为新蔡吕氏。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氏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姓源》、《通志》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支吕氏,系魏氏家族的分支。春秋初期,山西古吕人的居地被晋国所吞并之后,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但因封于吕人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后来的晋大夫吕錡、吕相便属于魏氏家族的后人。在晋惠公姬夷吾执政时期,属下有大夫吕甥,他的封邑即在吕地。在史籍《读史方舆纪要·霍州吕城》中记载:“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霍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最后被晋国完全吞并,吕甥的后裔子孙以先祖食邑名称为姓氏,称吕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西吕氏。

  源于姬族,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瑕吕饴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五音集韵》中记载:“汉复姓有瑕吕氏。”瑕吕氏,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瑕吕饴生。瑕吕饴生,亦称阴饴生、瑕吕饴甥、瑕吕饴、吕甥等,是当时晋国著以辩称著名的大夫。在瑕吕饴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他名字中的字为姓氏者,称瑕吕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吕氏。还有分称为生氏、饴氏、男氏等者。源于兵器,出自先秦时期宋国、鲁国之兵器轻吕,属于以兵器别称为氏。轻吕,是上古时期的兵器名称,即剑,长度如同短矢,即短剑,属于轻武器。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宋国、鲁国这两个诸侯国的军队使用“轻吕”这种兵器。这在典籍《扬子·方言》中有记载:“矤吕,长也,东齐曰矤,宋鲁曰吕。”

诸侯国的兵卒后裔子孙中,先秦时期就有以兵器名称为姓氏者,称轻吕氏、矤吕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吕氏、张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源于姜姓,出自两周时期王室礼器大吕,属于以礼器别称为氏。大吕,就是周王朝宗庙里最大的钟之别名,原是西周太师姜太公为其取的名称。以后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宗庙里的大钟皆称大吕,击钟者即称“吕人”,亦称“吕师”。在吕人、吕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礼器名称、或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吕人氏、吕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北方吕姓中融人外族的血液主要发生在西汉以后,最重要的事件有:东汉东越族有吕姓;略阳吕氏出自汉朝武都郡白马氐人之后;秦州吕姓出自羌族;东晋上邽吕姓出自休官族;河南吕氏出自鲜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鲜卑族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俟吕陵氏、叱吕引氏等氏族为吕姓,这些氏族全部成为汉族;清朝满洲人有吕姓,满族的吕姓原先来自汉民,入旗汉民满化,后又汉化,成为东北地区的吕姓汉族。具体改姓情况如下: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南北朝时期,原鲜卑族拓跋部中有叱吕氏、叱丘氏、列比邱氏、副吕氏(富吕氏)、等氏族部落。在北魏王朝孝文帝拓拔宏于太和十九(公元495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其间叱吕氏、叱丘氏、列比邱氏、副吕氏(富吕氏)等氏族部落均改为汉字单姓吕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洛伊吕氏。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将领玉昔贴木儿,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玉昔贴木儿,阿鲁剌惕氏,是著名的元朝将领。在阿鲁剌惕·玉昔贴木儿的后羿子孙中,有以先祖之赐名为姓氏者,在明朝时期即汉化称吕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吕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陕西、甘肃。秦汉时,吕姓分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三国和南北朝时,吕姓已经在江浙赣居住,同时西南的云南和南部广东也出现吕姓的足迹。随着唐朝两次南下移民,吕姓进人福建,随后在清初进人台湾。

  宋朝时期,吕姓大约有9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为宋朝第十四大姓,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西、安徽,大约占吕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陕西、浙江,四川、福建,河北,集中了吕姓总人口的32%。山东为吕姓第一大省,约占吕姓总人口的16%。全国形成了鲁豫、赣皖两大块吕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吕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为明朝第三十二大姓。宋元明600余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吕姓人口增长是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吕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甘肃,大约占吕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陕西,集中了吕姓总人口的28%。

  浙江省的吕姓人口约占吕姓总人口的18%,为吕姓第一大省。吕姓人口从北向东南、西北转移明显,吕姓中心由北向东南移动,全国形成了浙苏、陇秦两大块吕姓人口聚集中心。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吕姓人口已达到596万,为全国第四十七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吕姓人口由55余万增到596万之多,增长了近11倍,但吕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仍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宋朝至今1000余年,吕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目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大约古吕姓总人口的32.2%;其次分布于浙江、安徽、辽宁、黑龙江、四川,广东,集中了吕姓总人口的27%。

  全国形成了以鲁豫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逐渐扩散的吕姓分布特征。在600余年间,吕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已经多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吕姓的郡望主要有河东、东平、东莱、阳翟、濮阳、略阳等。吕姓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者外,还有渭滨等。“渭滨”堂号典出吕氏先祖吕尚。吕尚即姜子牙,相传曾垂钓于渭水之滨隐居,与周文王相遇、被尊为国师,辅佐周武王灭商,封于齐。

  2、宗祠楹联

立朝正色;夹袋储才。

岳阳仙客;渭水耆英。

  耆英怀渭水;春花满瀛州。

  老弃钓竿荣佐帝;少交中伞喜多才。

  夹袋储才,推圣功之雅量;立朝正色,懔晦叔之遗风。

  3、族规家训

传家两字耕与读;兴家两字勤与俭。安家两字让与忍;妨家两字淫与暴。亡家两字盗与奸。休寸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做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休犯国家之法,休违社会之德。

吃紧在各求尽分,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妻而患无志,交友不患寡而患从邪。天地情长,人生常哀,生死何足珍!不肖子孙。

  眼底无几句诗书,脑中无一番道理。神昏如醉,体解如摊,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成业,辱父母家声。斯人也,乡党为之羞,妻子为之沦。岂可为人乎!家训,所镜。朝夕育恩,身体力行,永怀不忘。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吕姓历代名人250名,占总名人数的0.5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七位。吕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4%,排在第二十八位;吕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5%,排在第四十九位;吕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3%,排在第五十五位。

  吕姓历代重要人物:秦朝相国吕不韦;西汉高祖皇后吕雉;东汉名将吕布;三国东吴名将吕蒙;西晋文字学家吕忱,音韵学家吕静:东晋十六国后凉国君主吕光;唐朝哲学家吕才,宰相吕諲,名道士吕洞宾;北宋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宰相吕蒙正、吕端、吕夷简、吕公着,学者兼金石学家吕大临,作家吕温;南宋诗人吕本中,哲学家兼文学家吕祖谦;明朝画家吕纪、学家吕坤、吕柟、戏曲作家吕天成;明清之际思想家吕留良;民国民主革命家吕大森,建筑师吕彦直;当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历史学家吕思勉、吕振羽,气象学家吕炯,书画家吕凤子,民族音乐家吕文成,佛教学者吕澂。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南阳市(发源地)——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邙山祖庙

  (一)河南省南阳市吕氏发源地——吕国遗址

  吕氏始祖伯夷所建的吕国据考证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30里的董吕营村。春秋时期,楚文王大兴霸业,吕姓后人被迫离故土今,天这里已没有任何古国遗迹,除了村名与吕有关,如卧龙区陆营乡的吕官营永旗县兴隆乡的吕楼新野城郊的吕庄、溧河乡吕阁内乡县的吕营、吕家沟等。

  南阳市境内的桐柏山,是淮河的发源地。这里不仅山水秀美雄奇,还积聚了厚重的人文历史,盘古山、盘古庙、盘古船、盘古磨记载了大地的创造史;由秦始皇兴建的淮渎祠,承载了中国敬河祟源的民族文化。这里还是当年诸葛亮出山之地。

  交通参考:从南阳市乘出租车到董吕营村需10元左右。文化:南阳市的镇平县每年都有国际玉雕节,这里的玉雕享誉世界。南阳市曲艺形式丰富多彩.素有“书山曲海”、“曲艺世界”之称。特产:独山玉雕,南阳丝毯。

  (二)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邙山吕祖庙

  相传吕洞宾曾“憩鹤于邙山之颠”。此邙山就在孟津县。既然神仙存此停留,后人自然不敢怠慢,修庙塑像以纪念仙踪。吕祖庵内现存的建筑多为清代所建。此地依山临水,古树参天——神仙落脚的地方,当然是清幽怡人的风水宝地。

  邙山还有中国惟一的葬博物馆——汉墓博物馆。俗语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3000年间,北邙山上集留古墓葬上万座,单出土摹志近5000方,形成了我国最为密集的邙山古墓群,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馆”。

  交通参考:洛阳市汽车站到孟津县走孟洛公路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吕祖庵,车票1元。乘出租车需10元。

  游线二: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吕氏宗祠)

  吕氏宗祠位于漳州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此地吕氏源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为避战乱迁到闽南,

  定居书洋乡已有500余年。300多年前,吕氏祖用夯上筑起一座方形上楼,因建于龙年、且楼前有一大深潭,取名龙潭楼,当时,这座上楼就是吕氏族人的主要生活场所。如今这里已改建成了福建土楼博物馆,陈设了1000多件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民国时期的珍贵文物,以及土楼民俗用品、生产用具、根艺作品等。清乾隆年间龙潭吕氏第11代孙廷玉携妻迁居台湾。近年来这里已成为台湾吕氏宗亲的祖地。

  交通参考:在漳州西客站乘开往书洋乡方向的汽车在龙潭楼下车即可,车程三个半小时,车票13元左右。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品牌通创始人。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蓝海观点的提出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我国网民对网络真正了解的一个标志,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春,冯志亮毅然摘下互联网行业带给他的诸多光环,正式皈依佛家净土宗,并成功完成行业转型,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崭新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有一个大姓氏,人口高达740万,却未被百家姓收录,你身边就有
姓氏文化:吕姓
吕姓源流二五
中国姓氏杂谈
中国古代最牛的两大皇族姓氏:一个备受推崇,另一个却饱受指责!
【姓氏】临清姓氏志——于、吕氏,临清于、吕氏族人看过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