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教授冯志亮解析熊氏的起源与发展传承

  熊

  熊姓是中国第七十二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当今熊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总人口大约有384万。

  得姓始祖鬻熊,芈姓,名熊蚤,又称鬻熊子、鬻子。玄帝颛顼的后裔,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护国侯。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西周成王时,封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国一度强大,势力曾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为秦所灭,楚国遗民多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熊,一种野兽,形状像猪,栖息于山林中,冬天则人穴冬眠。甲骨文中的熊字,左部是头,上为耳下为嘴,粗壮硕大的身躯和脚爪,臀部有一条小尾巴,下边加火,表示熊一旦发起脾气,便像烈火燃烧起来一样。而金文中的熊,巨首大嘴,正是熊的典型特征。熊之本义是火光。借作能,能专用为才能、贤能等。熊氏族以熊为氏族图腾并命名氏族,以熊的字形为氏族族徽,最终出现熊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大支:姬姓和芈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黄帝为少典之子,姬姓,号有熊氏。居于有熊氏之墟,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一带。其后裔有以熊为氏者。帝尧时期的大臣熊罴,夏朝初后羿的大臣熊,均为有熊氏之后。姬姓熊氏的历史有4000多年。

第二支出自芈姓,出自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第六子季连,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芈部落活动在楚地,即今河南滑县地区,故也称楚,所以季连也是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穴熊居于熊山之穴,穴熊氏族改奉熊为图腾,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大约相当于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后来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即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

商朝初期,楚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即今陕西大荔县东的朝邑,部落改称荆楚,商朝末,荆楚追随周武王伐商,荆楚部落酋长需熊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楚子,由朝邑之荆山西迁于千阳的楚山和楚水,楚西周初,周成王分封异姓诸侯国时,封鬻熊之孙熊绎于荆,为子爵楚国。从此以后,楚人姓熊,很少使用芈姓。

熊姓的历史有3100多年。楚国立国于公元前1067年,共传45世,于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历时844年,前后共移都10次。周武王灭商后,楚国从陕西商山沿丹水东西下,到河南浙川南,不久南渡汉水迁人湖北保康县的荆山。进人东周,楚国再南迁湖北枝江的丹阳。楚文王时,楚国又沿沮漳河向东南迁到郢,今湖北南部的江陵。春秋末期,楚昭王又北迁国都于湖北钟祥,不久又迁回江陵。到战国后期,楚顷襄王再北迁国都于河南淮阳,此为古陈国之地。到了楚考烈王时,顺颍水向东南进入皖西北的钜阳,并以钜阳为楚国都城。钜阳即今安徽阜阳西北。最后迁到皖腹地的寿春,即今安徽寿县。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熊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有交流,互有基因流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改姓熊的事件,但在熊姓聚集区的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有采用汉姓熊的现象,反映出融合的存在,如西北川甘地区的白马人中的汉姓熊、湘鄂川黔毗邻地的苗族、布依族、瑶族、水族,土家族中的汉姓熊。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熊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安徽。秦汉时,熊姓的足迹已北达河北,东北进山东,东到江苏、浙江,西北至陕西秦岭以南,西抵川东,西南直人云南和广西,南临南海。熊姓在2000年以前已基本奠定当代的分布格局。

  宋朝时期,熊姓大约有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第一百五十位以后。江西为熊姓第一大省,约占熊姓总人口的38%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这三省熊姓占熊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苏、河南,浙江等地区。全国形成了以赣闽湘为中心的熊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熊姓大约有2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为明朝第七十六位姓氏,宋元明600余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熊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江西仍为熊姓第一大省,约占熊姓总人口的46%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三省,这三省大约占熊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湖南、福建,这两省集中了熊姓总人口的14%,宋元明期间,熊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熊姓人口已达384万,为全国第七十二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熊姓人口由27万激增到384万,增长了14倍之多,熊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同步宋朝至今1000余年,熊姓人口增加率呈厂形。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四省,大约占熊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重庆、贵州云南,河南,这四省市又集中了熊姓总人口的24%。江西占熊姓总人口的18.2%,为熊姓第一大省;湖北紧随其后,占17.3%全国形成了赣鄂湘和川渝黔两块处于长江中上游的熊姓高比率分布带。在近600年间,熊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西部、华中的回迁成为熊姓迁移的主流。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熊姓的郡望主要有南昌、江陵等。

  熊姓的著名堂号有射石、五椒。“射石”堂号出自古代勇士熊渠。熊渠是位力大又善射的能人,一天夜间行路,老远看见前面有一只老虎趴在路上。他取箭就射,老虎一动不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石头,箭头射进去几寸,用手拔也拔不出。

  2、宗祠楹联

  西山廉士;东阁直臣。

  唐旌孝子;宋仰名臣。

  义疏三礼;史擅九朝。

狮岭播椒馨,节生孝孝生忠,岂独簪缨夸世胄;

鹅湖炊稻熟,子承父父承祖,但凭耕读作人家。

3、族规家训

尽孝弟,笃友恭;尚仁义,敦廉耻。

严伦纪,慈友爱;严欺凌,谨祭田。

谒祖坟,正闺门;守常业,育才能。

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谨夫妇。

端品行,习勤俭;遵法律,慎交游。

训子孙,睦乡邻;厚宗族,爱国家。

戒忤逆,戒淫行;戒睹博,戒斗殴。

戒争讼,戒侵占;戒刻薄,戒奢华。

戒溺女,戒宰杀;戒偷窃,戒洋烟。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熊姓族谱150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熊姓历代名人105名,占总名人数熊氏名人熊廷弼的0.2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十九位。熊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21%,并列排在第九十九位;熊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4%,并列排在第八十一位;熊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4%,并列排在第一百一十三位。

  熊姓历代重要人物:周朝楚国始祖熊绎;春秋楚武王熊通;北朝北齐经学家熊安生;北宋画家熊应周;元朝文学家兼音乐家熊朋来;明朝大臣熊廷弼、熊文灿,通俗小说编著专家熊大木;清朝内阁学士熊伯龙,大臣熊赐履,民主革命烈士熊成基;民国初国务总理熊希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湖北省荆州市(发源地)——湖南省岳阳市(屈子祠)——湖南省吉首市凤凰古城(熊希龄故居)

  (一)湖北省荆州市熊姓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荆州市的纪南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也是熊姓的发源地。目前保存得较好,其遗址位于荆州小北门外5公里处的纪南镇境内,是熊姓寻根之旅的必去之处。现存城墙、庄王台、冶炼作坊区等遗址。游览纪南古城,最佳去处当数北城墙。透过那横旦于阡陌沃野之上的壮阔城垣,呈现在眼前的依然是昔日古郁的泱泱风采。

  荆州最有名的就是保存完整的荆州古城。在荆州,有许多古迹都是跟《三国志》有关的,人们时常说的俗语“大意失荆州”即典出于此。境内有荆州古城墙、荆州三观、荆州二寺、荆州博物馆、八岭山古墓群、三国遗迹等景点。此外,荆州还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松滋风景区内湖山掩映、溶洞成群。

  交通参考:在市内乘坐20路或专线汽车都可以到达纪南城,全程票价2元,如果乘出租车的话也不过15元钱就可以到达纪南古城.

  (二)湖南省岳阳市屈子祠

  作为楚国皇旅后裔的屈原属熊氏一宗。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生于战国末期。秦国攻陷楚国郢都后,身为楚国“三闾大夫”的屈原悲愤之下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需、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子祠又称屈原庙,在岳阳市汨罗江北岸的玉笥山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门坊和山墙上.有17幅关于屈原的浮雕,附近的屈原碑林全部碑刻均为中国著名书法家所书。

  岳阳市古称巴陵,它是我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毗邻的洞庭湖使它成为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岳阳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也许就是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了,站在岳阳楼上,观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澹荡、水天一色,不由得要重吟古人的那句感叹——“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交通参考:在汨罗火车站下车后,到汽车站乘开往屈子祠的专线车,车程不到一个小时。门票:20元。

  (三)湖南省吉首市风凰古槭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在凤凰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里,东去不足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是一座山堂屋、卧室、厢房组成的平房建筑。出堂屋正门有一小天井,厢房数间环之。门、窗、墙大部分为木结构,其上或雕花或绘图案,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房屋不大,但结构精巧,虽封闭而不死、敞放而不乱,是典型的苗族古代建筑格式,极富苗族情调。

  熊希龄在这栋小四合院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故乡的山水孕育了他刚直不阿、愦世疾俗的个性;苗族传统的家教养成了他正直善良、乐于施舍的秉性。走入社会的熊希龄,青年时代怀报国之志,为国为民奔走呼号。民国初年先后任财政总长、内阁总理等要职,他一生身怀报国之志,忧国爱民,1937年逝世于香港,暂葬香港,1991年迁厝北京香山熊氏墓园。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四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中华族谱网
百家姓专家冯志亮教授解析“不一样的百家姓故事”谢姓的历史起源与原始图腾
历史:百家姓最新排名
百家姓知识8 -堂号、楹联、郡望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讲解中华姓氏之龚姓——始祖共工,“水神”之后
百家姓堂号简介大全(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