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由于专业原因,我看过无数法国画家的画册和他们的传记,这些画家大部分生活在巴黎,巴黎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巴黎呆了三天,真像是一场梦,那三天也许三十年也忘不了。尽管平时很关注跟巴黎有关的图像与文字,但到巴黎后仍是一片茫然,幸亏有个荷兰的朋友,在他的陪同下,高效率的走了一些著名的文化场馆与街区。好在无论如何不是旅行社的那种“催命旅行”,那三天能够使我有机会按下一千多次快门!

  尽管巴黎是性感与多彩的,但我还是喜欢布拉塞与范·德·艾尔斯肯略带忧伤的黑白巴黎,我决定把我的巴黎也弄成黑白的!

 

  拍摄地点:法国巴黎 

  使用器材:Fujifilm S2机身 12-24 28-70镜头

  图像软件:Photoshap CS2 将彩色图像制作成略带暖调的黑白图像

 

艾菲尔铁塔性感的蕾丝花边

 

 

巴黎圣母院在阴沉的天空下似乎在哭泣

 

 

 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瞭望巴黎老城

 

凯旋门的风云显露着不同寻常的壮丽

 

 

蓬皮杜中心画廊的白中之白

 

 

歌剧院魅影

 

永远的蒙娜丽莎

 

 

展翅的胜利女神——卢浮宫

 

 

塞纳河——那里流淌的是文化

 

让艺术穿上工业化的外衣——蓬皮杜艺术中心

 

 

世界上最豪华的电影院标示

 

 

中世纪幽魂——卢浮宫中世纪馆



视觉的盛宴


 海明威曾经把巴黎比喻成是一个流动的盛宴. 的确是前人的高见!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在非洲探险,在加勒比乐不思蜀的海明威,同样也品出了巴黎特有的味道.
 




巴黎整座城市本身就是个博物馆,一些老的街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几乎每一栋房子都有历史有故事. 即便是这里的一块石头,存在久了,吸纳了人气,带着传奇和故事,就不再只是石头了。



          老式公交车在电影里见过,现在被放在塞纳河畔当成装饰了





       塞纳河畔的小书摊很有风味,尤其是两个白发老人,互相搀扶走在路上让人心生感动


       罗丹纪念馆里著名的作品"地狱之门"
                                                                               



                  罗丹的作品,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对视觉都是冲击
  
对于巴黎人来说,住在老房子里是一种荣耀和身份。而且他们很习惯的把这些建筑的年岁, 以及曾有的故事和经历写在你视线所及的地方. 让你在大街行走时忍不住地要停下来, 换一换行走的步伐. 巴黎的建筑因为年久多少透着暮气, 但是生动的巴黎人却常常能让我们在对历史的回味中发现新的惊喜. 而他们对历史的开放态度让古典的巴黎透着大胆的现代.
  
 
             巴黎的大街透着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周日去逛跳蚤市场是一大享受,也可以看到巴黎人生活一部分. 这里几乎就是一个什么都有的二手交易市场!  
  


         主人自制的布娃娃, 一对卖三十欧元


            法国人热爱书籍, 二手书的摊位总是很热闹
  
饮食的盛宴
  
记录片<美酒家族>中, 一个法国南部的葡萄园主说了一句话让我比喝酒还陶醉的话: 美酒让你穿越梦想时空,一种好酒是从爱和人性中产生的, 是和土地, 和时间,和灵魂的交流, 酿一种好酒就象做一首好诗!

来了法国不提葡萄酒似乎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 法国朋友MATTIEW正好是个葡萄酒的热爱者, 他很快乐地带我们去他常光顾的地方看一看. 我发现这些法国人聊葡萄酒, 就象聊文学和艺术一样, 他们用的语言都是美得象诗, 而且又是那么自然直接地流露. 他们对葡萄酒的热爱,就象是听歌剧,看电影一样, 完全是可以细细品味的一种文化.


  

葡萄酒是法国乃至世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圣经里就有521次提到过…法国葡萄酒的生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直到18世纪很多人还认为喝下去的酒会在体内变成血液. 因为他们相信,酒是上帝之子的鲜血, 所以在瘟疫流行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喝酒辟邪,葡萄酒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进入到他们的血液和文化里了.


好重的一瓶红葡萄酒啊!
  
在葡萄酒的消费上法国人占了世界第一, 而对法国葡萄酒的赞誉则是世界的. 法国的葡萄酒不仅是一大文化, 也是法国财政的一大收入:每年大概84亿欧元的产值,其中50多亿欧元出口;同时也为法国提供30万个工作岗位。

法国人对饮食的热爱是有传统的,回到几百年前的宫廷, 这种宴会更是穷奢极欲,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当时的确切情形.可是在电影里却无数次地让你感叹法国人在吃上的想象力,因为他们把饮食当成了视觉,听觉,和味觉的一场盛宴! <VATEL>


美酒配美食或是美食配美酒在法国都是最美的享受之一. 一直在电影里享受视觉的法国大餐, 去感受一次地道的法国大餐是我们这次法国之行的一个愿望. 这一天, 这个愿望终于得到了实现.曲风餐馆是法国连续几年都上前十位排名的顶极餐馆. 可是从非常私密和不张扬的门面看,几乎会让人产生错觉---是不是进到深巷里某个法国人家里去了.  
  
 
        餐馆的大厨----他可是一位常上杂志的名人了!
  
和这里的老板还有大厨聊得非常地开心, 拍摄了大半天, 时间也到了中午, 餐馆的老板很友好地邀请我们吃午饭. 我翻开菜谱一看, 好家伙! 这里的菜最便宜的也得80欧元, 相当于800元人民币!! 如果是拿我们少得可怜的工作餐费在这里吃, 最多也只能闻一闻味儿而已了啊!

可能是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欢迎. 餐馆老板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前两天发生的故事: “布拉德皮特前几天就坐在你现在坐的位置吃的饭. 他把车开到了后院,从厨房偷偷进来,吃完了之后又从后院偷偷走了...." 名人哪, 来也悄悄,去也悄悄.

 

                                                                  头盘:海鲜沙拉
 



                                                                第二道: 精制龙虾肉

                                     。。。。。。此处省去五道菜!


                                                                                                                              
甜点



巨大的法国奶酪!

这些奶酪每一块都有很不同的味道. 有的简直就是臭不可闻! 可对很多法国人来说却是相当诱人! 我寻思跟中国的臭豆腐可能有一拼! 饭后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几款,让服务生给你切几小块品尝.

  我居然喜欢上了一种发着绿霉的奶酪,放在嘴里就像巧克力广告词说的一样,浓厚丝滑!
  

MATTIEW在吃了八道菜之后居然还尝了好几种奶酪!

这顿午饭我们吃了足有三个半小时, 从头盘到最后的甜点还有奶酪一共上了有八道. 让人吃得真是心满意足, 脑子有点晕晕醉醉的幸福感.



 
吃完这顿法餐,明显感觉脑袋供血不足了

    
《芭贝特的盛宴》是一部轰动世界影坛的饮食电影,曾带起了西方近十几年的饮食电影风潮。如同片中将军的一句话:“美食和美酒足以使平凡的一餐变成一场恋爱。”




很巧的是,这天正好法国头牌的巧克力大师来曲风餐馆讲课.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位可以让法国人排队, 花几十欧元买一小块巧克力蛋糕的鼻祖多伦克先生.




小圣贝诺餐馆

  当然法国还有更多价格适中而且很有特色的小餐馆. 这个挤挤挨挨的餐馆就是在巴黎老城区,当年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的作者)经常光顾的.至今每天都有很多老主顾.和不认识的人拼桌子是常事. 






虽然挤了一点,但是这里的菜却是一流的. 这是我点的鲜嫩牛扒,那叫一个香!

  
巴黎的味道是需要住上一段时间, 去上几十次,才能品味的, 这也让无数象我们这样来去匆匆的人多了再去巴黎的理由啊......


巴黎,流动的盛宴

蒙娜丽莎,永远的焦点

陈旧的,但书香依旧

东方神韵,也是巴黎人的挚爱


        巴黎,一个陌生却熟悉的城市。

  因为有太多人的记录,于是,当你走近她,脑海里便是各种画面的重叠———

  许是踏进雨果的时光,丑陋的卡西莫多抬头凝望那女神般的脸孔;

  许是为梵高的色彩所感染,金色的向日葵张扬着法国人的热情和迷惘;

  许是凝视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百年来依然嘴角微扬地挑动着游人的猜想

  ……

  从路易十四王朝开始,巴黎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艺术的首都。巴黎人的生活中,唯文化和艺术不可或缺。

  [片断] 11月11日,卢浮宫的维纳斯,我们终于见到了她。可以近距离观赏。前、后、左、右,无论哪个角度,她都是那样的美,肌肤通透、饱满,凑近她,似乎感觉得到她的呼吸。 

  卢浮宫馆长亨利·卢瓦耶接受我们书面采访时说,在所有人的心中,卢浮宫是一个寓有太多含义的神奇名字。这个8世纪以来就是法国君主皇宫的地方,一直都处于法国历史的中心。丰富的馆藏传递着人类智慧从古至今最美丽的故事。

  可是何止卢浮宫一处,整个巴黎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博物馆和艺术圣殿。阿来约·卡尔邦提叶在《年表》中这样描写巴黎:这艺术的巴别塔/我们从十分遥远的地方梦想它/我们从世界各地奔向它……

  凡尔赛宫、爱丽舍宫、协和广场、巴士底广场、孚日广场、荣军院、凯旋门、巴黎公社墙、圣心教堂、巴黎圣母院、玛德兰大教堂———巴黎老城区几乎看不见现代建筑,受到保护的三千多座建筑至今都在使用。

  对这些巨大的人类文化遗产,巴黎并不是一味地关起门来加以呵护,而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来享受欣赏。亨利馆长就说,尽可能地向外界开放卢浮宫,是卢浮宫与生俱来的使命。而巴黎市政府也通过“文化遗产日”这样的活动,将平时不对外开放的保护性建筑,如巴黎市政厅,全面向公众开放,“让巴黎市民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更好地投身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借用亨利馆长的话来说,在这里,不能仅仅用浏览的态度,而应该是全情投入,与人类文明对话。

  [片断] 11月9日,圣日耳曼大街的花神咖啡馆,点一杯香浓的Expresso咖啡。当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应该就是坐在这样的位置来观察路人,编织她的故事吧。 

  巴黎人喜欢把很多时间放在咖啡馆里。巴黎街头,随处可见咖吧,而露天座位也证实了巴黎人对敞开空间的喜好。喝喝咖啡,或独自一人阅读、想事,或三五好友共度聊天,这就是巴黎人都市生活下的“闲适”。

  而更多的人慕名来巴黎寻找咖啡馆,是在寻找不同时代的足迹,演绎文学的朝圣。在花神咖啡馆,请我们为他和朋友合影的罗马尼亚人皮纳德,就自称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忠实拥趸。相传这家咖啡馆二楼的一个靠窗的位置,是萨特和西蒙·波伏瓦当年经常约会的地点。咖啡馆的老侍者说,他们通常早上十时左右到达,各占一张桌,喝着黑咖啡埋头写作。

  在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这个巴黎“最文化”的区域。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小心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或是萨特写作的灯下,或是靠在毕加索观赏时尚的窗口。巴黎的第一家咖啡馆———普洛各普咖啡馆,从1686年开张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8世纪的卢梭伏尔泰狄德罗来过这里,19世纪的雨果左拉巴尔扎克来过这里,20世纪的加缪萨特也来过这里。在咖啡馆二楼一个靠窗户的角落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海明威之椅”———椅背上刻着海明威的名字。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与存在于交错时光中的交流想象,赋予了咖啡馆更深层次的意义。

  也难怪有人说巴黎的文化离不开咖啡馆,甚至咖啡馆也创造自己的文学奖,如双叟咖啡馆的“双叟文学”奖,

  以发掘和扶持文学新人,每年都有一位无名的文学新人得到这份人文关怀。

  巴黎人对文学的尊重就这样地在延续,也难怪现在的巴黎有那么多的爱书人,走路看书、咖啡馆看书、飞机上看书、家里看书,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大街一排的二手书市场淘书……

  [片断] 11月12日,天蓝云白。蒙马特高地上的露天画家群,一派热闹景象。女画家尤拉看到我们在她的画作面前徘徊,便热聊起来。她说她喜欢在这样敞开的空间里作画,会有一种喷薄的灵感,又能把画卖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她喜欢这种生活。

  也许是已经入冬,巴黎街头的艺术家不是太多,偶尔看到有人拉琴或是作画。不少作家和记者曾对巴黎的流浪艺人作过专门采访,结果有三分之一的人说,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信条是,宁肯在街头卖艺,也不从事其他职业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许多艺术家正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精神的爱慕而来到巴黎的。巴黎充满着各色各样的创意工厂和行为艺术,艺术家们随心挥洒,没有任何束缚。塞纳河的右岸便是自由艺术家的聚居地,而成为流行的代名词。每年一度的《打开大门》右岸画廊展览,还能让人们自由地参观艺术家们的画室。

  巴黎以开放的姿态接纳着各种创意,如已经得到证明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金字塔,还有2002年开始的“巴黎不眠夜”。巴黎市副市长说,“巴黎的传统就是创新,所以巴黎欢迎更多的艺术家在那里汲取灵感并喷洒激情。”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巴黎,才产生如奥赛博物馆一样,把古老火车站改造成世界一流的博物馆;花80亿法郎(相当于100亿人民币)创造出犹如四本打开的大书的国家图书馆造型的创意和气魄……

  巴黎人的开放,还在于他们敞开心扉的情怀,在于思辨的活跃雄辩。上世纪,巴黎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就热衷于在地下洞穴的咖啡馆、酒吧内,天马行空地神聊、辩论,酒精、音乐、舞蹈。今天在蒙多基耶老区蒙多基耶蜗牛餐厅,依然是巴黎人最喜爱大展口才的地方。在这里,精神没有禁区。

  [片断] 11月13日,天气微凉。塞纳河上的新桥,一对老夫妻手握手倚在桥栏。妻子打了个寒颤,先生忙取下围巾轻轻裹住了身边依偎的伴侣。

  对新桥的最初印象来源于电影《新桥之恋》中,富家女和跛脚流浪汉不可救药地相爱,炽热而狂野。然而,影像之外,亲眼目睹白发情侣的相濡以沫,却平静得让人感动。

  与想象中的浪漫迥然异回,随处可见的一对对情人,沉浸在自己的柔曼蜜意里,偶尔亲吻,并不狂热,却优雅动人。

  我们在巴黎追逐曾经发生过的爱情故事:如萨特和波伏娃在花神咖啡馆,只是写作间隙抬起头来、相视一笑,那是淡淡地相守;罗丹与卡蜜儿,纯然是陶醉在艺术中的激情,那是渴望的相互折磨。

  艺术家描绘的爱情是真实的。如《红磨坊》演绎的绝世红伶与诗人之间的旷世之爱之悲;《情归巴黎》中,那超越阶层的童话故事;或者是《巴黎,我爱你》里,拉丁区两位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萌发的朦胧爱情……

  还有当下的巴黎爱情“圣地”,在蒙马特高地,我们找到了世界各地情侣慕名来寻访的地方———爱墙

  墙上密密麻麻,是311种字体、280种语言书写的“我爱你”。不同的线条,书写着相同的爱,也传递着爱情背后各种微妙的情绪。墙壁左侧还隐藏着三个竖排的中文“我爱你”,不知是哪位国人留下的手笔,但笔触坚定。爱墙之上,有一幅美丽天使的漫画,旁边写有小字:“请保持理智,爱不可强求。”不由得赞叹法国人的哲思,在浪漫至极之时,却不忘,还应该尊重彼此。

  没有爱的城市,是没有生命的。爱,让巴黎成为一个全世界最罗曼蒂克的城市,这也是那么多文学艺术家来巴黎寻找灵感,并且创造出那么多美丽故事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国 愈走近愈沉醉
法国图卢兹美食
巴黎有哪些美食?
巴黎美食介绍
旅行者最爱的巴黎餐厅排行榜(附点餐常见问题)
法国葡萄酒文化一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