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表格大总结(强烈推荐)上集
备注:芍药汤:刘河间“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清胃散:黄连配升麻“火郁发之祛暑剂
方名主治功用
清络饮暑热伤肺轻证。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胸闷不舒,舌淡红,苔薄白祛暑 清热《温病条辨》鲜荷叶边、鲜银花、 西瓜翠衣、 鲜扁豆花、 丝瓜皮、 鲜竹叶心
香薷散阴暑。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或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无数象)(表寒为主)祛暑解表,化湿和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扁豆、厚朴、香薷。
新加香薷饮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头痛,恶寒无汗, 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数。祛暑解表, 清热化湿《温病条辨》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六一散暑 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清暑利湿《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滑石、甘草
桂苓甘露散暑湿证。发热头痛, 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及霍乱吐泻。清暑解热,化气利湿《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茯苓、甘草、白术、泽泻、 官桂、 石膏、寒水石、 滑石、 猪苓、
清暑益气汤暑热 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温热经纬》西洋参 、石斛、麦冬 、黄连 、竹叶 、 荷梗 、 知母 、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备注:清暑益气汤注意和竹叶石膏汤鉴别:竹叶石膏汤“气逆欲呕”。
”。
温里剂(一)
分类方名主治关键词功用趣味记忆组方
温中祛寒理中丸1.脾胃虚寒证。腹绵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润2.阳虚失血证。或见出血,血色暗淡。脉沉细或沉迟3.脾胃虚寒所致霍乱、慢惊风,病后吐涎沫、胸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人将猪赶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 (无茯苓)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 肝脾不和证。心肝脾肺肾一派虚象。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急虚、痛)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三(小见中)堂要跪芍药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桂枝汤倍芍药+饴糖)
大建中汤 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上下痛而不可近,舌苔白滑,脉沉弦紧 (呕、大痛)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人嚼姜糖蜀椒 干姜 人参 胶饴
吴茱萸汤1阳明寒呕.2.厥阴头痛3.少阴吐利。食谷欲呕,头痛干呕,呕吐下利。畏寒,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呕)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吴姨生大人吴茱萸 人参 大枣 生姜(生姜用量最大)
回阳救逆四逆汤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神衰欲寐。脉象微细。回阳救逆 生附子 干姜 炙甘草
回阳救急汤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阴寒极盛证。 或形寒战栗,或唇甲青紫(厥阴征象)回阳固脱,益气生脉。贵妇人将服五味草,皮下注射。熟附子 干姜 肉桂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甘草 五味子 半夏 麝香
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沉细。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及血虚受寒、月经不调、经前腹痛诸证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通知要当心肝大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炙甘草 木通 大枣
黄芪桂枝五物汤血痹。肌肤麻木不仁,益气温经,和血通痹。黄芪桂枝枣姜药,麻木不仁血痹消黄芪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阳和汤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皇帝(阳和)将生贵骄子熟地 鹿角胶 肉桂  麻黄 白芥子 姜炭 生甘草
温里剂(二)
理中丸化裁1人参汤用治胸痹,丸剂缓调则药力不及,宜改作汤剂服用。
2附子理中丸中寒较甚,又受风冷,心胃痛,霍乱吐泻者,加炮附子以脾肾双温。
3桂枝人参汤中焦虚寒,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改作汤剂,加重炙甘草用量,并加桂枝以温阳益气。
小建中汤化裁1黄芪建中汤:若虚劳里急,自汗盗汗,身重或不仁,脉虚而大者,是虚的程度比小建中汤证更甚,加黄芪以增强益气建中之力,使阳生阴长,诸虚不足者得益,里急亦除;
2当归建中汤若产后腹中疼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痛引腹背,不能饮食者,是产后血虚,血脉不和,加当归以助养血和血之效,而奏温补气血,缓急止痛之功。
四逆汤化裁1四逆加人参汤若四肢厥逆,畏寒蜷卧,脉微下利,利自止而余证仍在者,是阳亡液脱,宜加人参益气固脱、生津资液;
2通脉四逆汤若阴盛格阳,症见下利、肢厥、脉微、身反小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止者,酌增附子、干姜用量以破阴回阳;
3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再酌加猪胆汁引阳入阴,兼防格拒。
补益类(一)
类别方名主治关键词功用趣味记忆组方
补气四君子汤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乏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虚弱者益气健脾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参苓白术散脾虚湿盛证。泄泻,苔白腻,脉虚缓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四君要杀一人,借肉炒扁豆(止泻)莲子肉 山药 薏苡仁 扁豆 人参 甘草 白术 茯苓 砂仁 桔梗 (大枣)
补中益气汤中气不足证。(1).气虚发热。身热自汗,脉虚大无力(2)气虚下陷。体倦,脏器脱垂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异功无妇,胡妈当妻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橘皮 炙甘草 升麻 柴胡( 无茯苓)
生脉散气阴两虚证。(1)暑热、温热(2)久咳肺虚。汗多神疲,呛咳少痰,舌干红少苔,脉虚细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生脉为人脉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玉屏风散表虚自汗。汗出恶风,易感风邪。脉浮虚益气固表止汗妻住房(有玉屏风)黄芪 防风 白术
完带汤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清稀色白,倦怠便溏补脾疏肝,化湿止带(玩)苍山狐皮少,(带)白人借车草炒白术 山药 人参 苍术 车前子 白芍 柴胡 黑芥穗 陈皮 甘草
补血四物汤营血虚滞证。月经不调,脐腹疼痛,面色无华,舌淡,唇爪色淡,脉细弦或细涩补血 调血兄弟少归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当归补血汤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亦治妇人经行、产后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补气生血 黄芪 当归(5:1)【补阳还五汤:黄芪20:当归1】
归脾汤1心脾两虚证2脾不统血证。心悸怔忡,食少体倦,失眠健忘;便血、崩漏,量多色淡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四君齐将龙眼二枣吃,相当(饱)黄芪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龙眼肉 酸枣仁 当归 木香 远志 生姜 大枣
四君化裁1.异功散脾胃虚弱,症见食欲不振、 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者,加陈皮以理气助运。
2.六君子汤脾胃气虚夹有痰湿,症见不思饮食、 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者,再加半夏以燥湿化痰。(陈夏六君)
3.香砂六君子汤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症见纳呆、嗳气、 脘腹胀满或疼痛、呕吐泄泻者,再加香附(现代多用木香)、砂仁以理气散寒止痛。
四物化裁1.圣愈汤:气血虚弱,气不摄血,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衰者,加人参、黄芪以益气摄血。
2.桃红四物汤血虚兼见血瘀,月经超前,量多, 色紫质黏稠,或有血块,腹痛,腹胀者,加桃仁、红花以逐瘀行血。
3.芎归胶艾汤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萸,以温通血脉;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或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者,加阿胶、艾叶、甘草,以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补益(二)
分类方名主治关键词功用趣味组方
补阴六味地黄丸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小儿五迟五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肝肾。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左归丸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脉细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大补阴丸阴虚 火旺证。骨蒸潮热,心烦易怒,足膝疼热和酸软,尺脉数而有力滋阴 降火百只地龟密集补阴熟地黄 龟板 猪脊髓 黄柏 知母 蜂蜜(培本清源)
一贯煎阴虚肝郁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滋阴 疏肝。当地一贯杀狗零卖沙参 麦冬  当归身 生地黄 枸杞子 川楝子
补阳肾气丸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脉虚弱而尺部尤沉细(亦治脚气、痰饮、消渴等因肾阳不足所致的病证)补肾 助阳 干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皮 桂枝 炮附子
右归丸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证。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脉沉迟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地黄丸化裁1.知柏地黄丸阴虚火旺而致 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者,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2.都气丸肾阴虚 气喘,呃逆者,加五味子滋肾纳气平喘。
3.麦味地黄丸肺肾阴虚, 咳嗽喘逆,潮热盗汗,加麦冬、五味子滋肾敛肺止咳
4.杞菊地黄丸肝肾阴虚而致 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者,加枸杞子、菊花养阴平肝,滋水明目。
肾气丸化裁1.《济生方》肾气丸:肾阳不足,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者,桂枝易为官桂,加车前子、川牛膝以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2.《济生方》十补丸: 肾阳虚损,精气不足,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赢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者,桂枝易为肉桂,加鹿茸、五味子以温壮肾阳,纳气归肾。
补益(三)
分类方名主治关键词功用趣味组方
气血双补八珍汤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少体倦,舌淡,脉虚细
益气补血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炙甘草(生姜 大枣)
炙甘草汤(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2)虚劳肺痿。脉结代,心动悸,舌光色淡,少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形瘦气短,虚烦眠差,咳吐涎沫,咽干舌燥,脉虚数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阿妈将卖地,贵大人干生气,气得脉结代来心动悸
炙甘草 生姜 人参  生地黄 桂枝 阿胶 麦冬 麻仁 大枣 (清酒)(又称复脉汤)。
阴阳双补地黄饮子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贵妇从远东赴沪,尝巴鱼熟味熟干地黄 山茱萸 石斛 麦门冬 五味子 巴戟天 肉苁蓉 炮附子  官桂
茯苓 菖蒲 远志
龟鹿二仙胶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腰膝痠软,久不孕育滋阴填精,益气壮阳 鹿角 龟板 人参 枸杞子
七宝美髯丹肝肾不足证。 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补益肝肾, 乌发壮骨。
八珍汤化裁1.十全大补汤:食少纳呆者,酌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开胃。神疲气短,自汗盗汗,四肢不温,以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或疮疡不敛者,加黄芪、肉桂,以温补气血;
2.人参养荣汤: 惊悸健忘,夜寐不安,虚热自汗,咽干唇燥,形体消瘦.皮肤干枯者,去川芎,可酌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橘皮、五味子等以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去川芎,吃五味白皮酸枣)
3.泰山磐石散:若屡有堕胎宿疾,或妊娠胎动不安,脉滑无力者,去茯苓,加续断、黄芪、黄芩、糯米、砂仁等以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安神剂、开窍剂
类别方名主治关键词功用趣味组方
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甚则胸中懊侬,舌红,脉细数镇心安神,清热养血老朱当皇帝
朱砂  黄连 生地黄 当归 炙甘草
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阴亏血少,神志不安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滋阴清热,养血安神(病位在心肾)三婶早博两冬无,当地接令住五院
生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 元参 人参 丹参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桔梗 当归身 柏子仁 酸枣仁 朱砂
酸枣仁汤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细。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令母熊找草
酸枣仁  知母 茯苓 川芎 甘草(茯苓益脾宁心安神;川芎调肝血而疏肝气)
甘麦大枣汤脏躁。 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苔少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凉开窍安宫牛黄丸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清热,豁痰解毒,开窍醒神【解毒力最强】
紫雪温热病,邪热内闭,【热盛动风】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有力。亦治小儿热盛惊厥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至宝丹【痰】热内闭心包证。 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亦治中风、中暑及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温开窍苏合香丸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亦治寒凝气滞,心腹猝痛,及痰厥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白术、诃黎勒(即诃子)防止走散耗损真气。白术 青木香 犀角(今用水牛角) 香附 朱砂 诃黎勒 白檀香 安息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荜茇 龙脑 苏合香 熏陆香(乳香)
安神剂、开窍剂
类别方名主治关键词功用趣味组方
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甚则胸中懊侬,舌红,脉细数镇心安神,清热养血老朱当皇帝
朱砂  黄连 生地黄 当归 炙甘草
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阴亏血少,神志不安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滋阴清热,养血安神(病位在心肾)三婶早博两冬无,当地接令住五院
生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 元参 人参 丹参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桔梗 当归身 柏子仁 酸枣仁 朱砂
酸枣仁汤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细。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令母熊找草
酸枣仁  知母 茯苓 川芎 甘草(茯苓益脾宁心安神;川芎调肝血而疏肝气)
甘麦大枣汤脏躁。 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苔少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凉开窍安宫牛黄丸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清热,豁痰解毒,开窍醒神【解毒力最强】
紫雪温热病,邪热内闭,【热盛动风】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有力。亦治小儿热盛惊厥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至宝丹【痰】热内闭心包证。 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亦治中风、中暑及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温开窍苏合香丸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亦治寒凝气滞,心腹猝痛,及痰厥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白术、诃黎勒(即诃子)防止走散耗损真气。白术 青木香 犀角(今用水牛角) 香附 朱砂 诃黎勒 白檀香 安息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荜茇 龙脑 苏合香 熏陆香(乳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寐的慨说与临床治疗方法
经方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体会
“烦躁”的经方
方剂讨论(3)-失眠
【丁光迪】以脏腑归经为纲的用药配伍◎之心
心悸证治——郝万山讲内科(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