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脉神》脉学精彩摘要14

【师资介绍】

许跃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特色 医药学会脉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华医药科学院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研究脉学二十余年,著有《中华脉神》、《大医脉神》等著作。曾经应邀到美国加州、澳洲、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及国内各大中医药大学讲授“微观脉诊”,引起极大轰动。首次提出寸口脉的神经学与血液供应分属内容,提出摸“脉人”的诊脉思想,发现并确定了边脉、风脉、浊脉、潮脉、漾脉、奇脉、脉晕点等脉象,并试图规范兼脉的命名方式。脉象图的发现为脉诊提供了形态学内涵,认为脉象是人的体征,倡导摒弃门户之见、中西互补、六诊断病。通过脉诊,可以清晰地感知几毫米的结石、囊肿,芝麻大小的息肉、肿瘤,对未出现症状的脑梗塞做出正确诊断,其中不乏有第一次CT、MRI扫描没能诊断而经过脉诊定位后再次精细扫描确诊者。

(一)概述:细脉特指脉道细的单因素。

(二)细脉研究:历代脉学著作中以《脉经》最早把小脉、微脉规范为细脉,其载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在《脉经》以前许多脉学著作多是小、微、细脉不分或没有把细脉单元化。

脉象的大小,多与脉力的强弱、脉管径的粗细、脉位的浮沉、脉的长短互联。而脉细仅只是脉管径细的单因素。《脉经》以前以小代细只是对细脉的形象描述方式问题,细小的结合或弃小而独谓细或小微而综合为细,这将是细脉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古代脉学著作,将细脉加入许多附加条件的有之,但细脉最终还是扬弃了脉力、脉的流速、脉的弹性、脉的长短等附加条件而独成一脉。这些附加的条件则另成濡(浮柔细软)、弱(沉细无力)、微(细而无力、似有似无、在中位)等,这也证明中医脉学是一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学科。

另外:脉细也有泛言脉道不粗的意识,与细脉是二回事。

三、细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1、血液及体液的不足导致脉管不被充盈。

2、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减少。(以上多见脉力的减弱)

3、脉管的收缩。(多见脉力的增加)

4、神经支配血管的功能失调或神经系统病变而导致的血管神经性功能失调,也见长期精神紧张而导致的脉管痉挛。

5、缩血管药物的作用。

(四)细脉的指标

1、细脉的性质:特指脉道细的单因素。

2、细脉的指感:如触细线,如触头发。

3、细脉的兼脉:可组成细脉类和兼象于其他脉素。细脉可同浮脉、沉脉、滑脉、紧脉、涩脉、缓脉、短脉、迟脉、数脉、弦脉等兼脉。但不应再同濡脉、弱脉、微脉兼脉,因为这些脉象都是以细脉为主要脉素。细脉原则上不应同实脉、洪脉、浊脉等大脉类兼脉,也不应再同虚脉兼脉,事实上虚细脉也还是濡脉而已。

(五)细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细脉在临床上常见有:

1、血容量的不足,常见大出血,机体在严重失血的应急状态下,通过血管的收缩而达到血压的维持,一般出血量占总量的1/4时多可出现细脉。如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鼻出血,宫外孕出血,外伤性大出血等。

2、心脏低排血量性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瓣膜的高度狭窄,心包积液,狭窄性心包炎,严重的心肌病变及心力衰竭等病变。

3、早期的休克病变,如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的微血管障碍。

4、慢性病变,如慢性营养不良,长期的神经衰弱,肝脏的慢性病变,高肾素性高血压,剧烈的疼痛,精神紧张等。

5、神经系统的病变,营养血管的神经功能减弱而导致的血管变细。

(六)细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

细脉的是桡动脉管径的细,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桡动脉一般不会发生一段管径细,一段管径粗的怪现象。但临床上细脉脉道上会出现寸关尺三部脉气不等同的现象,这种脉气的不等同变化,实际上仅是细脉的脉晕点脉象的变化,详见脉晕点章。

(七)细脉的鉴别

细脉应当与微脉、濡脉、弱脉进行鉴别,因为它们同属细脉类。鉴别点在于它们的脉位不同和脉力不尽相同。

1、细脉:脉位居中,脉细如头发,触感明显。

2、濡脉:脉位居浮,脉细柔软,轻触可得,按之则无。

3、弱脉:脉位居沉,脉细柔弱,沉取始得,举之则无。

4、微脉:脉位居中,脉细无力,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的脉感。

(八)细脉兼脉的临床意义

1、浮细脉:见于机体脏器血供不佳,体能低下,外寒内热的病人,神经功能紊乱等。

2、沉细脉:慢性消耗性疾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的恢复期,慢性胃肠疾病等。

3、细滑脉:见于神经衰弱、癫痫、脑部感染、脑外伤及中毒、肠胃不佳等。

4、细涩脉:见于各种阴虚血亏和血滞,如各种贫血等。

5、紧细脉:见于各种寒痛、痉挛、风湿等。

6、细缓脉:见于慢性肠道疾病,风湿病,下肢酸寒,妇科炎症等。

7、细短脉:见于气血双亏,如慢性贫血、消耗疾病、糖尿病等。

8、细迟脉:见于部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皮质功能失调,肠胃功能及子宫宫缩乏力等。

9、弦细脉:神经官能症、精神症,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脾肿大;如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白血病,伤寒,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炎,胃十二指肠炎,胃溃疡,胃癌,食道痉挛等。

10)细数脉:各种贫血,结核,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膈肌痉挛,心脏疾病,胃部疾病,血液病,脚气病等。

(九)传统医学对细脉脉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1、血虚导致脉管不能充盈;2、气虚无力鼓动于脉;3、湿邪困阻脉道。故脉细如线,软弱无力。

(十)细脉脉诀歌

脉细如线沉浮显,阴阳气血虚衰观。

少壮春夏此脉病,老弱秋冬可见平。

寸细沉见胸闷痰,中焦虚炎细沉关。

寸关皆细尺脉短,气血亏损四肢寒。

久痢下寒左尺细,右尺脉细寒肾元。

缓细胃肠关节痛,短细血亏气不充。

滑细中枢多有痰,紧细疼痛关节挛。

弦细失神迟细疼,数细正虚多感染。

神经官能脉细线,寻医求药无功返。

(十一)细脉脉诀注释

1、细脉如线应指明显,主诸虚。

2、年轻人在热天有此脉多为病脉,而老年人在秋冬出现该脉,多见正常脉。

3、寸细沉可见胸闷、久痰,关细沉多见中焦炎症、脾胃虚寒等。

4、寸关脉细尺脉短多见气血双虚,四肢怕冷。

5、左尺脉细见于慢性肠炎,右尺脉细多见肾元寒。

6、脉缓而细多见胃肠不佳,四肢关节不好。

7、脉滑而细多见神经系统病变,脉细而紧多见疼痛诸症与关节不好。

8、脉弦细多见神经系统病变,脉迟而细见诸疼痛,脉细而数见正气不足。

9、神经官能症常常脉细如线,不易治疗。

——六天学习,享用终身,象脉脉诊无需基础,但需学习者有悟性(定性、静心、不浮躁)

中华特色医药学会、中华医药科学院、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全国第8届脉象脉诊研修班于2014年10月18日举办,10月17日报到,共计六天。热忱欢迎您报名参加。

【招生对象】 凡医务工作者及脉学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

【培训时间】2014年10月17日报到,10月18日至10月23日授课及实操,共计六天。

【报到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南京中医药大学5号楼218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悟《脉要精微论》,开启整体脉诊学习(下)
28种脉像总结大全
细脉(小脉)
《中医脉学辅导》赵绍琴著
四诊合参与脉学
中医参考:中医28种脉象的特征与鉴别(附中医脉学三字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