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切时尚都是荒谬的,但是你无法挣脱

为什么时尚的裙子变得更短?因为它们一直都是长的。

当朋友圈和餐馆的大屏幕开始被最新一期维密天使们刷屏时,无可否认,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已经是时尚世界的子民。

选择一双鞋, 在杂志上寻找购物的建议, 看哪个台的电视节目, 现代人所做的一切无不被这个世界的时尚驱遣。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普通人像今天的人一样害怕落伍。自文艺复兴以来,时尚已经是对西方文明——或者应该说是现代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现象。这也成为今日商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2010年,挪威学者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的著作《时尚的哲学》出了中译本。作者在这本书里做得更多的是梳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发散,虽然没有太多原创性的东西,但是Stevenson引用了许多哲学家和艺术家的观点,将思考的自由留给了读者。

在Stevenson看来,时尚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审美哲学,它跟政治、艺术、哲学之间的关联耐人寻味。作者充满睿智地揭示了时尚标准的虚妄,充满趣味地分析了时尚的强迫性和个人风格之间喋喋不休的争吵背后的动机。

透过时尚,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自己,以及商业的未来。

时尚,就是为了变化而变化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挪威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学系副教授。他的作品包括:《邪恶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vil)以及虽有争议仍受热捧的《恐惧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Fear)、《时尚的哲学》(Fashion: A Philosophy)和《无聊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Boredom)。

与哲学家们晦涩的著作不同,《时尚的哲学》并不声称要把所有人从哪个时尚的世界中拯救出来,他只是在进行自己特有的尝试,一种用理性解释感性的尝试。

还记得标题的那个问句吗?为什么裙子会越来越短?

作者给的答案是,因为它们一直都是长的。

这个问题隐含了时尚的一个基本原则:新颖。新颖在其他地方也许是标准之一,但是在时尚里,它几乎是最强标准。除新颖性之外,一个时尚物品不需要任何其他特殊性质。

在史文德森看来,消费者走入购物中心,为自己挑选了一件衣服或者一双鞋,并不是因为以前的都已经完全不能使用,只是因为他们想要一个新的。

而时尚的原则,就是对新无止尽的追求,为了新而新,而这一点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购买,它更深地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对生活节奏的感知。新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凡是新的,就约等于好的。

这是一种现代病,这种病症最严重的地区,当然正是时尚。

时尚的逻辑就是变化,为了变化而变化。这种倾向正在几乎所有领域流行,越来越多的领域时尚化了,艺术是首先和时尚站到一起的,变变变,不变你就落后了。

“年轻”不再是一个专门描述某个特定年龄群体的词汇,而倾向于变成一种描绘对待生活的“态度”的词汇。时尚产业的工作者亦将哲学意义加之于它,于是事物有了符号的作用,有最新颖的符号的事物被称为时尚的。于是,美也不再是审美标准的中心地位,被追求新颖取而代之。

所以,时尚每季都要推新品,新品是否漂亮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与以前的都不一样。所以,维密每年都要推出一场新的内衣秀,而且要有不一样的模特,因为这是时尚。

这是荒谬的,但你无法挣脱。

时尚,是自我麻醉的符号

作为“肤浅”的代名词,极少有哲学家愿意把时尚作为研究的蓝本。但时尚的兴起,实际上是与个人主义在哲学史上地位的提升并行的。

个人主义在解放了我们的同时,也交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塑造并展现个性。

由于个人主义的影响,一个人被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就是必须成为自己,实现自己独特的特性。现代人的角色不在于实现某种既定的品质,而在于通过创造自我来实现自我。

个人主义的兴起意味着个体的文化解放,但也意味着个体为自己获得了新的责任,去成为他自己。在集体性社会中,只要个体参与其中,他便就自动获得了认同。而在后现代社会中,认同基于一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维持一种生活方式要比维持一种社会阶级成员的身份难,因为它要求持续的活跃性。

当商品、知识与技术开始统治人类,人已经被他自己所创造的客体性精神呼来喝去,玩弄于鼓掌之间,个体“越来越由非人性的内容构成,并且这些非人性的内容试图取代真正的个人特点与性质”时,个体会试图强调自己是特别的,以保留这些最私人化的特点与性质,因此,展现个性也是符合我们内在的诉求的。

人们想要获得“高品味”的评价。但品味是分等级的,因为品味要获得正当性,就要拒斥另一种品味。与每一个等级的社会位置相对应。都有一种习惯,或者说一种品味,它不完全是“内在的”东西,它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规训所培养出来的。我们所选择的,其实很可能是强加给我们的。

在这里,时尚与恐怖主义相似,都以带来人脑海中持久的恐惧为己任。后者赖以为生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前者是对缺乏、被遗弃和不能被满足的恐惧。

因此,反思性自我动员成为人们的精神习惯。如果一个人要追得上时代,就必须不断评估,到底在何种程度上,还要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或者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反思性自我”不可避免要在选择中持续寻找另外的可能性,并成为一种习惯。时代是一条鞭子,抽着人流往前行进,鼓励大多数人走它认同的大道。

人们想出越来越多的标签来进行自我标识:喜欢红色的人是热情的,喜欢粉色的人是纯真的;喜欢牛仔的人比较随意,喜欢丝绸的人比较温柔……服装的语言更多的是通过符号化来传递的。时尚通过符号表现人的生活态度,试图赋予其哲学和精神意义,融入到人的生活中。已经绝对个体化的、无法求助于任何集体性的人们,会在触手可及的符号价值中去寻找认同,通过购买拥有符号价值,尽管符号只是来源于你自己的想象。

于是,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我们被交予定义自己的义务,但后现代的多维空间最终成功地超出了人类个体定位自己的能力范围。

品牌不过是一个符号,广告所做的就是在给这个符号注入更多的语义,而我们在消费时,也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成为哪一种自己。

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人占有什么样的符号,就是在说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这是荒谬的,但你无法挣脱。

时尚,是资本与“小资”共谋的帮凶

现代社会的发展至今,形成了两种背道而驰而又相辅相成的思想观念,一种是体现于文化和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另一种是追求进步和理性的现代资本主义。这两者在消费社会中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调和。在它们的共谋下,时尚成为“帮凶”。

想要彰显个性的消费者依赖新产品的不停流入来满足他的欲望。幻想中的产品与真实的物体之间、想象中的对象与真实的对象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一种“持续的欲求”,正是这种欲求推动了消费。

当消费者不停地购买新东西,资本主义便能继续运转。

从前,消费很明确地隶属于道德标准。孔夫子教导我们要勤俭持家。而现如今,我们已经脱离物质贫乏的时代,那些道德和社会标准也不再具有有效性。因为如今一个人的生存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不再是由生存需要所决定,而是根据“时尚”来决定。比如这个夏天,一个20-25岁生活在都市中的女孩必须有一条波西米亚风的长裙。

这必然会推动非理性的发展。如果人们每件事都照理性的标准来做,那必定将遏制消费。并且物质化、感官化的人们也不愿意被理性所束缚,因为生活的精彩程度和多样性大多是由感性冲动而提供的。

在古典时代,感官被认为是不可信的,而今,感官是获得认知和经验最可靠的方法,欲望是合理的,因此追随时尚成为人的本质需求之一。

由此形成了新时代消费的本质:不能抗拒和永远不能达到的时尚。

市场文化是总体的、完全的,它养育了这些男人和女人。他们是自己所鄙视的世俗系统的必需品。他们为市场提供能量和定义,受市场驱动,他们在世界市场中被交易。这就是他们存在的理由:为这个体系提供活力,让它永远运转下去。

这是荒谬的,但你无法挣脱。

如果你是一名时尚追随者,你也许会对上述的观点感到失望,因为我们并没有讨论实际的时尚设计,流行趋势或搭配技术,反而说了时尚的一堆坏话。

不过,如果你愿意克服一点心理障碍,了解一些《时尚的哲学》,未必没有好处。因为,它谈的是去掉外衣后的时尚本身。尽管其对时尚的评价可能你并不喜欢,但却更有助于你操纵时尚,或者说从时尚中获益。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Lind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自觉的荒谬——《如此而已的哲学》第七讲
个人主义中的鬼混哲学—柯灵
三元哲学:Triad Philosophy
PHILOSOPHY-TV丨《尼采: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
可不可以不那么的“个人主义”?
【政治哲学】丛日云:什么是个人主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