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科又爆满!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怎么躲过这一波?

火火兔

千万家长青睐的儿童智能玩具品牌

关注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雨水渐多,正是病毒繁衍滋长的季节,然而这个时候最易发生的传染病之一就是手足口病了。

手足口病最爱挑6月龄~5岁的小宝宝下手,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每年春末夏初的4至7月是其高发时期,相比其他病,手足口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医院儿科挤满患病的宝宝和焦虑的父母。所以今天,兔姐想给大家多学一些应对知识,好好聊聊手足口病的那些事儿。

手足口病感染症状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手足口呢?

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

看到这里,兔粉们也许疑惑了,怎么手足口病看起来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那么像呢?

手足口 & 疱疹性咽峡炎

是一对「堂兄弟」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一对「堂兄弟」,都是出自同一个家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肠道病毒

引起这两种传染病的病毒,有很多是重叠的,所以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极为相似,亦有所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手足口病的一种,多了咽部有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来得更凶猛,会让家长慌了阵脚,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要更危险。

疱疹咽峡炎很少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却有1%左右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近几年,由柯萨奇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也越来越多,其症状也不同:

1. 发热更严重,会持续高热;

2. 皮疹也比典型手足口的更严重,可以蔓延全身,甚至形成糜烂、大疱、溃疡;

3. 皮疹的持续时间更长,平均12天,病后1~3周出现手脚脱皮,1~2月出现指(趾)甲脱落。

2个方法判断病毒

01

从疱疹的位置

相同处: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

不同处:感染手足口的宝宝,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还会长有斑疹,斑丘疹或囊泡性皮疹,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02

从症状上

相同处: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处: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 ℃左右,发热时还可能伴有抽搐,随后就诊时发现口腔有泡疹,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发热时间会持续3~5天。

大多数的手足口是先发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宝宝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兔粉们如果发现宝宝手脚长水泡,疑似手足口后,就需要密切观察宝宝有没有重症表现,特别是3岁以下的儿童。

宝宝有这4种情况

建议及时就医

01

持续高热

出现持续高热,温度39℃超过24小时,或者已经给宝宝吃了退热药但是体温还是下降不明显。

02

体温正常的时候精神状态差

如果在宝宝体温恢复正常的时候,精神很差,比如嗜睡、很长时间不吃东西、烦躁,甚至连哭闹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建议带宝宝去就诊。

03

咽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

有的宝宝咽痛明显,喝不下水也吃不了东西,导致脱水严重,嘴唇干裂、眼窝深陷、精神萎靡,且在清醒状态下6小时以上没有排尿。

04

出现肢体抖动、呼吸增快、口唇发青

如果宝宝出现四肢抖动,肌肉抽动或口唇发青、震颤、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等情况,即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注意,呼吸增快也要及时就医,因为手足口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时呼吸会增快。

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

这样做最靠谱!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原则基本一样,基本上是通过病菌进入口腔传播的。如何避免细菌、病毒进入宝宝嘴里,这才是预防重点。

01

勤洗手

家长要给宝宝勤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除此之外,记得帮助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不仅仅是宝宝,大人外出回家后,也要先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宝宝。给宝宝换完尿布,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做饭或照顾其他宝宝。

提醒一下兔粉们,清洁洗手并不代表要消毒,应避免消毒产品(湿纸巾、酒精、紫外线等)使用,避免消毒剂的慢性摄入及肠道菌群、自身免疫力的破坏。

02

日常用品多消毒

宝宝喜欢把什么东西都放进嘴里。如果玩具、家具表面有病菌残留,那病毒就悄悄溜进宝宝嘴里,所以定期消毒还是很重要的。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消毒。

03

少凑热闹多通风

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防止病毒一直在室内传播。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时,宝宝在幼儿园要时刻关注健康情况。

04

疫苗打起来

目前预防手足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

一般建议,6月龄~5岁的宝宝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次接种

由于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例的主要病毒。因此,EV71疫苗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防止重症手足口的发生,故建议适龄孩子最好接种。

对于5岁以上的宝宝,由于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发病率显著降低,目前暂不推荐接种。

看到小宝贝浑身长满水泡,当妈的能不心疼吗?不过大家不能太惊慌,需要冷静下来,想办法让宝宝能更舒服一些。等过了一两周以后,那个白白净净爱笑的宝宝就又回来啦!

最重要的是,提前给娃做好预防,希望宝宝们都可以安然度过这段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

今日互动留言:

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留言给兔姐哦~

 · end · 

文案编辑 | 兔小妹

编辑整理 | 兔  姐

图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科又爆满!新型手足口来了,怎么躲过这一波?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居家防治指引(2017年完整版)
这种病进入高发期!家有2014
又爆发!专挑5岁以下的宝宝下手,这个病要小心!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居家防治指引(2018年完整更新版)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有这份指南,就一点都不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