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算机六十年”喜迎博友6000位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今天下午17时许,迎来关注博友第6000位。

      对于热门网络,这仅仅是人家的一个零头,但是作为一个专业性的回顾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历程的交流平台来说,值得可歌可泣,并继续努力。

                                              徐祖哲

                                              2023年8月18日

《溯源中国计算机》展现中国精神  

 60年之前,“中国计算机”出人意料地开创了一个罕见的科学传奇,“计算机技术“异军突起,与当时的重点:炼钢、机床、发电、铁路、坦克、大炮、拖拉机等常规产业并列,新学科得到国家更大的关注和投入,大获成功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持续数千年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刚刚开始工业化建设,因为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的英明远见与果断决策,中国不失时机地加入到全球计算机科技发展的队列,掌握了计算机技术与生产应用,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是国家实力和潜力的展现,也是国家意志、建国精神和民族追求的弘扬。

   时光茬苒,现在全国城乡融入网络,全民享受着数字生活、工作方式,而持续了二代人的创业往事,却淹没在此起彼伏的创新成果后面,少为人知。

     《溯源》一书用48万字和400余张老照片,如实反映了1952——1982年的计算机事业发展,突出了科学家的经历和理想、创业成就与科技队伍的成长与成就,全书洋溢着敬业创新、催人奋进、强国强军的精神,也通过若干日常工作片断,体现出前辈们是如何精益求精地将成千上万的器件、部件组合成庞大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描述了他们的辛劳与喜悦。《溯源》回顾了历史,展现了中国计算机人的来源与成长,已由三联书店出版。

   二战之后,欧美各国全力发展高新技术,原子弹和计算机是两个重大发明,前者轰轰烈烈,后者悄悄地开创了“用机器减轻脑力劳动的一个新时代”。

   1952年秋,华罗庚在中科院数学所组织了只有3个人的第一个计算机研究小组,1954年初,计算机小组转到钱三强任所长的中科院物理所发展。

   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直接组织实施的“十二年科学远景发展规划”和中科院、二机部、总参谋部协同执行的“紧急措施”,推行了“先集中,后分散”的方针,使原本完全没有基础的计算机学科通过全面学习苏联,推行“借助外援,不依赖外援,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的方针”,“订规划、育人才、建机构、立工业、造机器、促应用”一气呵成。1958年8月1日,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仿制成功。

   “十二年科学规划”和“紧急措施”,调动全国力量,将单个部门不可能完成的计算机迅速研制出来,聂荣臻、陈赓、李李农、张劲夫、王诤、刘寅、蒋南翔、李强、吴有训等直接参与部署,领导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工业建设、设备研制和普及推广,中关村和酒仙桥一片兴旺。

  《溯源》从科学规划大局着手,描述了与苏联的关系与成功实现技术转移,分章节叙述了人员培训、高校专业创建、科研机构筹备和工业基地筹建。

  在15年左右的时间中,中国计算机事业初步形成了管理、科研、教育、工业和应用的一体化。1966年,已建立了近万名科技人员的计算机科研、生产队伍,研发了多种计算机,承担了多项国家重任。在国外的严密封锁中,用双手研制了一大批现在看来性能不高的电子计算机,奇迹般地完成了“两弹一星”等众多国家急需的高难度课题,为科技、教育、经济与国防腾飞提供坚实保障,数字大道从此开启。

   创业伊始,适逢1958年的“大跃进”和“三年困难”,但在严格的科学态度支撑下,计算机的国家发展规划执行中没有产生虚假冒进,经过“质量整顿”,工业化生产严格规范,计算机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溯源》讲述了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员成长并攻克难关的片断,领跑者的队列仅仅是计算机大军中的一个板块,大队人马此起彼伏不断超越,为“中国力量”不断增添了新的动力。

   早期计算机的设备性能和指标都已成为历史,但从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的视角来说,现有装备总是赶不上任务和形势需求,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部队都要对科研人员和教师培育这种跨越意志和追赶精神,而计算机事业前辈的科学思维、创业能力与人生追求永远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随着老一辈领导干部、科学家陆续退休、去世,这些重大成就的决策过程、创新攻关,尤其是项目决策,协同组织大多不为人知。绝大部分早期国产电子计算机已经销毁,只在曲阜保存了一台700只电子管的计算机,还待进行文物评定。政府部门主管、师生大多不知道这一阶段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与贡献。在“跨世纪教材体系”的大学计算机概论课中,绝大部分教材没有中国计算机科学家的创业事迹与经验总结,至今没有部委建立计算机博物馆。

   中国要实现复兴梦想,就要认真总结自己发展中的成绩与不足,科学领域不仅需要尖端人才,也需要坚实的团队和有畅想、有理想、有梦想的青年一代。

  《溯源中国计算机》将众多在计算机机柜后边长期隐身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推到前台,他们是实现中国梦想的突击力量和一代楷模。作者希望使用电脑与网络的公务员和青年一代都知晓他们的奉献,更希望他们的形象能够走上影视荧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巨型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
1973年8月26日 (癸丑年七月廿八),中国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试制成功。
诗朗诵《携手创新 共筑辉煌》(节选)
54年前夏培肃研制出我国首台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