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完100场医疗官司后,她建议避开这些雷
userphoto

2022.12.04 北京

关注



朱丽华律师:“所谓的坑其实也不是坑,是我们的法律意识不足,这些坑才会存在。”




撰文丨沈小北

从21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的医学模式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健康与疾病,更加尊重人和社会生存状态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然而,新的医学模式对传统医患关系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上医疗技术的发展、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近些年新型医疗纠纷层出不穷,所涉及的医疗法律问题也更为复杂,这就需要许多医生掌握法律相关知识。

近日,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的朱丽华律师做客“医学界”直播间,聊一聊医务工作者们如何在法律领域避雷。朱律师从2008年开始从事专职律师工作,一直致力于医疗法律事务、药品及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案件。

朱律师在自己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不仅代理过医方,也代理过患方,因此对医患双方心态都有一定了解,也更能帮助医务工作者们“对症下药”。


医疗纠纷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目前,一些文章对医疗纠纷的趋势进行了分析,表明医疗纠纷数量正在逐年同比减少。但朱律师表示,医疗纠纷的情况并不乐观,整体趋势仍然是逐年上升。

为什么看起来医疗纠纷数量逐年减少了呢?原因有3点。

第一,检索对象不全面。部分文章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仅把“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作为检索对象,然而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也在逐年增加。因此,仅纳入前者进行的数据分析并不准确。

第二,受疫情影响,近几年就医人数有所减少,这一点也会导致所统计的医疗纠纷数量有所变化。

第三,医疗纠纷解决途径改变。以往解决医疗纠纷的手段主要是诉讼,近年来通过调解进行解决的案件也在逐年上升。以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例,2021年共受理2400余件案子,与往年相比数量大幅增加,初步估计,2022年会突破更多。

主要原因是医生对患者告知不足

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是医务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朱律师介绍了一项前几年的数据,42%的医疗纠纷发生于医生对患者告知不足。

以告知患者替代医疗方案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中提到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

然而,部分医生没有注意过这一点,或者没有经历过相关纠纷,很有可能忽视这一项,并且有的医院病历模板上也没有设置替代治疗方案一栏。一旦患者对此提出疑问,医生可能就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除了上述的问题,在去年的统计中,“医生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延误诊疗”居于首位。这一点也体现在专科医院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忽略了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以心脏专科医院为例,心脏手术完成得非常漂亮,但如果患者发生了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医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处理不及时,延误了患者最佳救治时间,导致患者发生了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医院就很有可能面临调解、诉讼或者赔偿。


注意病历书写规范
这是保护我们的有力“武器”

许多医生认为书写病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朱律师强调,在诉讼中病历是一项重要证据,病历可以体现医生是否尽到注意义务、该采取的措施是否到位等。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我们所书写的病历能成为保护自己的一个有力“武器”。

如果因为病历书写的问题导致一些关键信息缺失或错误而承担了责任,这也是十分无奈的。朱律师就曾接手过这类案件。

一位产妇到医院进行引产,手术结束后医生告知产妇孩子已经死亡,但该产妇的丈夫复印病历时发现,病历上记录的是“孩子出生后有微弱哭声”,于是将医院告上法庭。最后的判决是医院承担一些精神损害赔偿,但没有死亡赔偿金。因为产妇引产时使用了依沙吖啶(利凡诺),鉴定法医认为孩子即使有微弱哭声也是濒死状态,无法存活。

这一案件中,涉事医生在引产手术操作中可能没有问题,但在后续的告知、及书写病历时却没有认真对待,导致患者及家属拿到病历后产生质疑,最终采取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结语

虽然综合医院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医院,但随着近年来双向转诊政策的推行,许多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基层医疗机构也将面临此类问题。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们需要做的是学习法律知识,防患于未然。

最后,朱律师叮嘱大家,在与患者的沟通中要放下专业的傲慢,态度真诚,把最真实的信息告诉对方。


朱丽华律师


法学硕士,律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执业研究方向:医事法。北京市律师协会医药卫生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民事研究会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会员。

2008年开始从事专职律师工作,主要为医疗机构、患方等提供日常法律顾问、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调解与诉讼、非诉等专业医事法律服务。服务机构包括地处北京的诸多三甲医疗机构,及其他涉医、药单位。曾参与编写《医事法律律师实务》、《医事非诉法律实务》及《医事法纂解与疑案评析》等书籍。



来源:医学界智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助,在线等,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遇到过.......
医疗侵权诉讼的若干法律问题
医院总是打不赢官司 看看律师怎么建议
医疗纠纷10大败诉原因总结
医疗机构病历风险管理指南——病历的保管
律师代理患方在医疗纠纷调解案件中的作用(第100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