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致良知解决管理中的趋避式冲突

读《王阳明全集》 悟管理之道011

 

1 阳明先生五道奏折求免江西灾民税粮的故事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三十日对于阳明先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上了四道共近7000字的奏折:《擒获宸濠捷音疏》、《擒获宸濠捷音疏》、《奏闻益王助军饷疏》、《旱灾疏》,前三道奏折均为申请给宁王叛乱的有功人员以奖励。而《旱灾疏》则是为民请命,求请“暂将江西正德十四年分税粮通行优免,以救残伤之民,以防变乱之阶。”

但阳明先生领导平定宁王反叛的良好环境并没有给他带来解决《旱灾疏》的请求,平定宁王反叛的功劳反而给阳明先生带来麻烦,佞臣张忠、许泰等人,为了争夺平定宁王叛乱的战功,对阳明先生百般污蔑陷害。也许是因为这些陷害,《旱灾疏》没有得到准奏。

为了达成江西灾民税费钱粮的减免,阳明先生又分别于十五年三月二十日《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因以弭灾变疏》、五月十五日《水灾自劾疏》和《计处地方疏》上了三道奏折,最终在《计处地方疏》中提出把朱宸濠侵占百姓的田地房屋归还本主,变卖余下土地财产救助饥民和替代灾民交税,终于解决了江西灾民的饥馑问题与征收税粮的管理难题。

阳明先生最后还于当年的十二月初十日上《征收秋粮稽迟待罪疏》,一个人承担了秋粮征收稽迟的所有责任,让其他官员免遭处罚。

这一年多的时间,阳明先生还经历了“张许之变”,佞臣张忠、许泰等人,为了争夺平定宁王叛乱的战功,对阳明先生百般污蔑陷害。阳明先生前后五次上疏,从为民请命,到自己主动担责,为其他官员开脱责任。阳明先生身负污蔑,上疏免税,既不能触怒龙颜,又要救民于水火,阳明先生的仁爱与智慧在这五道奏疏中尽情显现出来。正如明朝施邦曜在《阳明先生集要》评《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因以弭灾变疏》一文时说:“婉转剀切,谈民疾苦处,令人心恻;谈利害处,令人神竦。真是大儒救世文章。”

从江西由头年旱灾到到第二年水灾而让百姓受困的过程,阳明先生不计个人政治风险,执着为民请命,不断反映了阳明先生致良知的高尚道德情操,也反映出阳明先生心学智慧在他自己的管理中的卓越应用。

2致良知与管理的趋避式冲突解决

阳明先生为江西灾民请求皇帝免除两年的税费钱粮是一个典型的管理趋避式冲突性问题。一方面,作为官员既要为民请命,而为民请命则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作这官员也要承担起为国家征收税费钱粮,以充实国库。履行征收职责,则可能得罪于灾难中的百姓,这也会给自己带来政治风险。如何解决这个双重趋避式的管理矛盾,需要有足够的智慧。然而阳明先生运用自己的心学方法给予了最终的解决。笔者以为,阳明先生之所以能解决这样的难题,源于阳明先生立志为民,心中良知清澈,一贯以致良知,并于事上磨练,始终知行合一,从而能让再难的难题也能得到最终的解决。因此,致良知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职业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趋避式冲突。这种冲突是指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有利也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如果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还是双重趋避式冲突。这对于管理者的意志行动是一种考验。

在职业管理上,解决趋避冲突可用致良知思维,这就要学习阳明先生在处理江西灾民乞免税粮上的“利他而不是利己”的致良知精神。“良知者,心之本体。”“致良知”即以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阳明先生《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困以弥灾变疏》等五篇疏文可谓做职业管理中解决难题时“民本思想”的精神基石。阳明先生主张的“民本思想”折射出职业管理中德行的举足轻重,用“致良知”思考职业管理,致良知也让管理功夫“简易真切”。阳明先生在《寄安福诸同志》中说“凡工夫只是要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纵观五道奏疏,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民本思想”的体现,就是一个致良知过程的知行合一实践。

3 从五道奏疏中看阳明心学智慧

1)《旱灾疏

《旱灾疏》文字简练,不足400字,“本年自三月至于秋七月不雨,禾苗未及生发,尽行枯死。夏税秋粮,无从办纳,人民愁叹,将及流离。……续该宁王谋反,乘衅鼓乱,传布伪命,优免租税。小人惟利是趋,汹汹思乱。……江西之民亦已废耕耘之业,事征战之苦;况军旅干啬旱,一时并作,虽富室大户不免饥馑,下户小民得无转死沟壑,流散四方乎?设或饥寒所迫,征输所苦,人自为乱,将若之何?……暂将江西正德十四年分税粮通行优免,以救残伤之民,以防变乱之阶。”

2)《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因以弭灾变疏》

《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因以弭灾变疏》由长达1700余字,开头重复了《旱灾疏》的内容并提及“具题请旨,未奉明降”。

奏折的第二段,阳明先生用了不少的笔墨委婉地描述了平定宁王之乱后皇帝御驾亲征,官军滞留数月所带来的百姓与官吏的困难,让江西灾情更添人祸。阳明先生说:

“夫荒旱极矣,而又因之以变乱;变乱极矣,而又竭之以师旅;师旅极矣,而又竭之以供馈,益之以诛求,亟之以征敛。当是之时,有目者不忍睹,有耳者不忍闻,又从而朘其膏血,有人心者而尚忍为之乎!”

第三段则根据朝庭的宽恤赈济法令与政策来说服皇帝同意免除江西灾区的钱粮税赋:

今朝廷亦尝有宽恤之令矣,亦尝有赈济之典矣,然宽恤赈济,内无帑藏之发,外无官府之储,而徒使有司措置。措置者岂能神输而鬼运?必将取诸富民。今富民则又皆贫民矣!削贫以济贫,犹割心脔肉以啖口,口未饱而身先毙。且又有侵克之毙,又有渔猎之奸,民之赖以生者,不能什一,民之坐而死者,常十九矣。故宽恤之虚文,不若蠲租之实惠;赈济之难及,不若免租之易行。今不免租税,不息诛求,而徒曰宽恤赈济。是夺其口中之食,而曰:“吾将疗汝之饥”;刳其腹肾之肉,而曰:“吾将救汝之死。”凡有血气,皆将不信之矣。

第四段则特别强调“民者邦之本,邦本一摇,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并劝慰“皇上轸念地方涂炭之余,小民困苦已极,思邦本之当固,虑祸变之可忧

阳明先生还比较了宽恤赈济的方法及所带来的影响。“故宽恤之虚文,不若蠲租之实惠;赈济之难及,不若免租之易行。……夫免江西一省之粮税,不过四十万石,今吝四十万石而不肯蠲(注:捐),异时祸变卒起,即出数百万石,既已无救于难矣。

3)《水灾自劾疏》

在上疏不能得到准奏的情况下,江西又发生水灾,此篇《水灾自劾疏》正是阳明先生以退为进为民请命的努力见证:

“夫以江西之民,遭历宸濠之乱,脂膏已竭。而又因之以旱荒,继之以师旅,遂使丰稔连年,曲加赈恤,尚恐生理未易完复,今又重以非常之灾,危亟若此……

静言思究,臣罪实多!何者?

宸濠之变,臣在接境,不能图于未形,致令猖突,震惊远迩,乃劳圣驾亲征,师徒暴于原野,百姓殆于道路。朝廷之政令因而阏隔,四方之困惫由是日深。臣之大罪一也。徒避形迹之嫌,苟为自全之计,隐忍观望,幸而脱祸。不能直言极谏以悟主听,臣之大罪二也。徒以逢迎附和为忠,而不知日陷于有过;徒以变更迁就为权,而不知日紊于旧章;徒以掇拾罗织为能,而不知日离天下之心;徒以聚敛征索为计,而不知日积小民之怨。此臣之大罪三也。上不能有裨于国,下不能有济于民,坐视困穷,沦胥以溺,臣之大罪四也。

4)《计处地方疏》

为了能解决江西灾情的宽恤赈济,在上《水灾自劾疏》的同一天,上了《计处地方疏》,把朱宸濠侵占百姓的田地房屋归还本主,变卖余下土地财产救助饥民和替代灾民交税。阳明先生再次强调了“惟财者民之心也;财散则民聚。民者邦之本也;本固则邦宁。故文帝以赐租致富乐之效,太宗以裕民成给足之风。君民一体,古今同符。”

5)《征收秋粮稽迟待罪疏》

为了承担江西因灾宽免钱粮税款的责任,阳明先生于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上了一道长达2640余字《征收秋粮稽迟待罪疏》,文中叙述了民众不肯缴纳与官吏难以追征的各自的三个原因。阳明先生说:“窃照江西钱粮,小民所以不肯输纳,与有司所以难于追征者。其故各有三,而究其罪归则责实在臣。”而在难于追征的第三个原因,阳明先生是这样叙述的:

“夫背信而行,势已不顺,若使民间尚有可征之粟,必不得已,剜剥而取之,忍心者尚或能办也。而民之疮痍已极矣,实无可输之物矣,别夫离妇,弃子鬻女,有耳者不忍闻,有目者不忍睹也。如是而必欲驱之死地,其将可行乎!”

    当其他官员因稽迟钱粮征收而被问责,阳明先生挺身而出,在此疏中主动担责:

“昔之人固有催科政拙,而自署下考者,亦有矫制发廪,而愿受其辜者,各官之以此获罪,固亦其所甘心。但始之因叛乱旱荒而为之奏免者臣也;继之因水灾兵困而复为申奏者臣也;又继之因朝廷两有停征赈贷之旨,而为之宣布于众者,亦臣也;又继之虑恐激成祸变,而谕令各官从权缓征者,又臣也;是各官之罪,皆臣之罪也。今使各官当迟慢之责,而臣独幸免,臣窃耻之。

……

伏望皇上悯各官之罪,出于事势之无已,特从眚灾肆赦之典,宽而宥之,则法虽若屈,而理亦未枉。必谓行令之始,不欲苟挠,则各官之罪实由于臣,即请贬削臣之禄秩,放还田里,以伸国议。如此,则不惟情法两得,而臣亦可以藉口江西之民免于欺上罔下之耻矣。臣不胜惶惧待罪之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河上下 | 《水兮湖湘•击水》之五•停湘州逋租 ——明代以前湖南救灾史传
致良知专栏5 | 虽死亦甘为之
西汉遭遇天灾王莽是如何救灾的?灾民竟住上新房
三年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的大灾 清末“丁戊奇荒”
古代官员灾年德政的故事五则
中国的一次特大灾荒,饿死一千多万人,老人们说两百年来没有的灾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