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接灭金 间接灭宋——成吉思汗改变世界的遗嘱(四)

成吉思汗临崩谓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言讫而崩,寿六十六,葬起辇谷。

这便是《元史》卷一中记载的成吉思汗第三道遗嘱。

成吉思汗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恢弘事业。他令人惊奇地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竟如此清晰地说出一个关系着蒙古、金、南宋三个大国生死存亡的战略战术。

这一道最后遗嘱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制定的作战方案,非常完备,其主要策略是避实击虚、以逸待劳、联宋灭金,而隐含的策略还有假道灭虢,即先借宋朝的道路灭掉金国,然后返回头来再灭宋。不仅如此,成吉思汗还非常具体地指出了出兵的路线,并按照南宋与金国的关系,指出方案可以实施的现实依据。

说完这道遗嘱,成吉思汗就升天了。可是,曾经异常强大的大金帝国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崛起于黑龙江流域,曾一度辉煌,灭辽国、灭北宋,同时也迫使蒙古各部落向其称臣,接受其苛刻的领导与无情的摧残。成吉思汗的祖先就曾被金人所杀,所以与金国有不共戴天的世仇。而作为一个战略家,成吉思汗伐金的更大目的是入主中原,为蒙古汗国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

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日益强大的时候,大金帝国则因为内部斗争而走下破路,这为成吉思汗攻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1211年,成吉思汗开始南侵金国,他在出师之前登上高山,向长生天祈求帮助,说:“长生之天,阿勒坛汗(即金国皇帝)辱杀我诸父别儿罕、俺巴孩二人,脱汝许我复仇,请以臂助;并命下地之人类以及善恶诸神联合辅我。”(《多桑蒙古史》)祈祷完毕,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以迅雷之势攻占抚州(今内蒙古兴和境)、浍河堡(今河北怀安东)、金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等重镇,并攻占金国西京大同府(今大同西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11月,蒙古先锋军直抵金国首都燕京(当时称为中都,即今天的北京),久攻不下,再加上天气寒冷,于是撤军。1212年秋、1213年秋,成吉思汗两次大举南侵,均获得优厚的战略品。1214年春,蒙古大军围攻中都,金国皇帝宣宗向成吉思汗求和,献纳人口财物,并将歧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许和,退军。金宣宗害怕蒙古军队再来,赶紧逃离中都,迁都南京(今开封)。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中都,留守中都的金国宰相完颜承晖自杀。此后,蒙古军队继续与金军作战,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蒙古军多占优势。但金国毕竟是大国,根基很厚。1222年,金宣宗病死,金哀宗即位,他停止南线对南宋的侵略战争,集中兵力抵抗蒙古。1226年、1227年间,金军进攻河东,连续收复绛州(今山西新绛)、平阳、太原府等地。当时,成吉思汗主要在对付西夏,所以金军才有此战果。

等西夏被灭后,金国感受到强大的压力,于是遣使向成吉思汗求和。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在金国使节面前使了一个障眼法,对群臣说:“朕自去冬五星聚时,已尝许不杀掠,遽忘下诏耶。今可布告中外,令彼行人亦知朕意。”就是说,让金国知道,他蒙古大军将不再杀掠,以此来麻痹金国。而事实上,成吉思汗将金国所献的珠宝分赠于将领的同时,又对将领们说:“他们杀死了我们的祖先,应该把他们的男子做我们的仆役,把他们的女子做我们的侍女。”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已下决心灭掉金国,但由于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一愿望只好寄托在继承人身上。深思熟虑之后,成吉思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已经成熟的计划告诉了他的儿子及亲信。这便是成吉思汗第三道遗嘱的主要前因。

窝阔台

至于此遗嘱的后果,则出现在窝阔台继位后。1231年,窝阔台与拖雷商定了征服金国的计划,又派人对察哈台说:“朕坐在父汗成吉思汗的现成的大位上,岂不要被人说:凭什么能力坐上大汗?咱们的父汗尚未把汉地百姓的金国皇帝完全征服,如果察哈台兄长同意,朕如今就去出征金国。”察哈台迅速回应,发兵相助。这样,蒙古大军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志,发动了对金国空前强大的攻势。

窝阔台还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派使者前往南宋,商议宋蒙合作事宜。果然如成吉思汗预料,南宋君臣中虽然有人相对理性,面对迅速崛起的蒙古政权,担心一旦金国被灭,会出现历史重演的悲剧:当年金联合北宋灭辽后,北宋反而受害。然而,南宋君臣普遍有仇视金国的情绪,认为机会难得,联蒙灭灭金后,宋朝正好可以恢复中原。最终,宋理宗答应了蒙古的要求。金朝皇帝金哀宗得知宋蒙达成联合协议后,也派使者到达宋朝,竭力劝说宋理宗:“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既是为我们,也是为了你们。”但宋理宗拒绝与金朝合作。

整个战略部署也完全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进行。

蒙古大军兵分三路。窝阔台亲率中军,由山西南下,渡过黄河,攻占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转攻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左路军由斡陈那颜率领,进攻济南府。最有力的右军队由拖雷率领,他们得到南宋的帮助,穿行宋境,从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渡汉水,进入金朝唐、邓地区,与中路军、左路军成南北夹攻之势,兵锋直指金朝都城南京(即大梁,今开封)。

在强大的压力下,金国皇帝果然沉不住气了,下诏令枢密副使完颜合达与副使移剌蒲阿率潼关重兵支援邓州。当时,拖雷部蒙古兵不满四万,再加上一部分由窝阔台派来的军队,兵力仍远低于万颜合达率领的十五万金兵。但拖雷部正是利用成吉思汗遗嘱中所说的金军“千里赴援,人马疲弊”的弱点,在三峰口(今河南禹县南)发动袭击,将金军主力全部消灭。这便决定了金国的灭亡。公元1234年,金朝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自缢而死,享国120年的大金帝国宣告结束。

蒙古军队借道南宋消灭金军后,南宋成为蒙古大军的下一个征服对象。在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治时期,南宋最终灭亡。忽必烈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应该说,成吉思汗的遗嘱中并没有提到要攻打南宋,然而,事态的发展,南宋的灭亡,确实与成吉思汗的遗嘱有着间接的却又非常重要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河川之战:30万精锐尽失,金朝大势去矣
金国是如何覆灭的?为何曾经不可一世的金朝,会衰落得如此之快
蒙古风云18 金朝的灭亡 三峰山之战(一)
长城为什么挡不住游牧民族南下? | 循迹晓讲
蒙古和南宋联军灭金国:南宋史上的无奈与悲剧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39——西夏桓宗李纯祐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