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我是一名基层中医》作者朱勇的信(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学堂日报10.11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回《我是一名基层中医》作者朱勇的信

时间:2023109日晚
地点:五经富中医普及学堂
缘由:这个节日,收到从北京寄来的《我是一名基层医生》,朱勇作者的这本书,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精品,小小本的书,却能感受到朱勇医生为基层医生发声,十年磨一剑的厚重积累。
记录人:曾舒佳
朱勇,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常年跟基层医生打交道,走中医技术全国推广工作。因此,了解了大量基层中医人的生存、发展、成长,他就发了一个愿:要为基层医生立言传名,把他们的故事,分享传播。
这十年下来,跟几万基层医生打交道,他们有些因病学医,有些隔行学医,有些祖传医学,有些是乡村赤脚医生,更有些大隐隐于市、和光同尘,还有些通过奋斗,一路扶摇直上,开诊所、医院,带动更多医生,他们没有赫赫有名,却一直默默贡献!
时代不缺乏精彩,只缺乏记录,这本《我是一名基层医生》,是为时而作,是关心基层医生的应时之作,正如书中讲到:村里的老先生,像老水牛那样,一直不停的奔走忙碌,一天天,一年年,一人一药箱,从青春一直走到白首。他无数次帮人转危为安,却没有镜头对准他,他们才是大圣无名、大义无功,却人登寿域,这些故事不应该被遗忘。
还有跨界行医的党员,只要人民需要,就努力去学,即使隔行如隔山,我也要将万座青山登攀!这种换了岗位,不换初心的人品,高悬在尺五天上。
还有带头捐款救水灾的基层医生,自己再苦再累,也不忘世上苦人多,平时无论多么辛苦,面对患者绝不讲泄气的话,正如芭蕾舞演员,脚下千疮百孔,舞姿却花样绽放!这种基层医生的德,足以跟皎洁的月色媲美!
还有自己懂得治痛经敷贴疗法,就立马要写成书,生怕同行不知道,攻克鼻炎,经验不保守,如竹筒倒黄豆,一颗不留,全盘托出,不为己身谋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被人称为先生菩萨!这种无私相授的基层医生,是中华脊梁;更有才帮家人镇住痛,又为了奔往讲台,而跨省演讲,为促进基层中医交流,不惜长途跋涉,千山万水在所不辞啊,将病看好,还要将经验传出去。
还有从护士到医生,从西医到中医,有些还从大医院到小诊所,像教师支教那样,回归家乡进入深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服务,中午困了累了,在推拿床上,倒头就睡着,只要将病人治好,晚上做的梦都是甜甜的。只要患者还有丝毫痛苦,焚膏继晷,付出百倍努力研究攻克!诚如佛,若有一众生未离苦,我佛终宵有泪痕!
还有这样的基层医生,相信金子是炼成的,锦绣是染成的,天天苦练针术,日日熏染诗书典籍,带着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寂寞,成就了手到病除,针去痛减;谁都看到春风得意,谁知背后十年风雨!更有从基层医生到销售能手,扬言:把最难销的药物,跟别人最不愿去的地方交给我。凭着虔诚与耐心,还有爽朗的性格,硬生生开辟出医药一番新天地,到最后归乡报本,还不忘记文人读书梦。
还有各种少数民族的医学,居然从县里最差的,干到省里优秀乡村医生!这期间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江湖夜雨十年灯,才有春风得意一壶酒。从来没有放假、没有双休、没有节日,最终技术登峰造极,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所学的中医,救了自己的父亲、救了自己的朋友,那一天终于露出了微笑,一切努力都值得,收到了国家送的匾额地方赠的锦旗,时代加的荣誉,,整个人生,都值了。
基层医生,是国家底层老百姓的守护神,可以说守住基层医生,就守住了中医的根,乃至医学的根、人道的根。《医家座右铭》:医乃仁术。人道主义在医疗事业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些基层医生在山里采药,自己摔成了重伤,还不忘先将药为患者送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白求恩的精神、雷锋的行动,在基层医生的身上,时时上演着,又是谁的笔头对准他们、镜头瞄准他们。在国家人民看不到的穷乡僻壤,他们始终相信药王菩萨看得到!
还有研究了中药敷贴,用最便宜的方法,救治了儿科咳嗽、腹泻等基层常见病,为国家节省资源,为老百姓减轻经济负担,掌握了这种技术,居然立马走上推广之路,从不藏着掖着,这样的基层医生足以让老百姓感动得泪流满面!真是倚天扶正道,出剑为苍生啊。
还有基层医生每天看病像打仗,人满为患,即使天热得像火炉,为了不耽搁患者时间,自己居然不喝水,尽量不上厕所,争分夺秒为十里八乡的病患节约时间,这样的基层医生,他已经是名副其实人民的保护神,他们持药卫道,拿着最低的保障钱粮,却干着最艰苦的活!真是老黄牛!
还有那些技术炉火纯青,抓药不用称,熟能生巧,巧能生妙的老药翁,炼得百子柜(中医药存储柜子)也能目光如电,双手似箭,身体像蝴蝶穿花,脚步风驰电掣,眼神是那么自信,嘴角还对患者露出笑容,所有的药包,最后一称,不多不少正好,这是医药行业里的匠人精神、庖丁精神。
还有基层医生成功后,立马为家乡学校捐凳子椅子,为家乡民众修道路,为家乡乡亲看病不收钱,最后不单没有居功自傲,还感慨的说'是乡里乡亲养育了我,是国家栽培了我,寸草报不了春晖,人生难酬家国。’还有药店转型到诊所的基层医生,那真是付出他人十倍的努力,百折不饶,所愿终成!
还有勇敢走自己路的基层医生,始终相信中医绿色疗法,结果屡起沉疴被登报宣扬;更有为老百姓省药钱的基层医生,居然在家乡教乡人炼导引、健身,结果老百姓少得许多病,节省许多钱,虽然诊所生意没那么红火,而乡间的口碑,却获得非常好,真如古书上讲:
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
只要世间人少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更有学医不是为自己,是为整个家族乃至后代人学,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儿子、传给孙子,把自己人脉患者圈传给后代,这种致力于百年传承的基层医生,他们从不为自己将来担忧,他们把患者当成父母,把病痛当成自己的,从始至终,日日精进,不忘使命。
医乃仁术,良相同功。
立志当坚,宅心宜厚!
还有专拣疑难杂病治疗的基层医生,治不好不灰心,秉烛夜读,屡败屡战,最后成功战胜疾病;还有送外卖的到基层学医,最后成为好医生,那是多么珍惜这种能医病救人的机会啊!所以,每一页医书,都像琼浆玉液那样,细细品味。身心,见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
更有家人生病,家徒四壁,白手起家,学不好就饿死,治不了病就羞死,帮不了人就穷死,结果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成为极其优秀的基层医生。这都要感谢朱勇医生,他十年磨一剑,持续关注基层医生,记录他们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底层小人物的耀眼星光!
你为老百姓造福,我为你记录!
你奋不顾身造福天下,我全力以赴书写你们的光华!
朱勇医生说,他不单以前做,现在做,未来还要一直做,他的愿,就是不断的发现、聆听、整理基层医生的故事,笔耕不辍,把他们的光,散发到需要的地方去,或许这就是大国医药、中医、西医,基层医生的共同出路,他们是看不见的螺旋桨,却推动着这艘巨舰勇往直前!
我们有太多基层医生在无私奉献,我们太少记录之笔,去为他们扬光彩、传声名,朱勇便是这样基层医生的代言人,笔锋所指,白衣战士!持剑卫道,不休不止!希望更多人融进来,共同守卫中华之根、生命之根、人类之根,乃为朱勇医生作一联:
朱颜绿发生尘俗,
勇魄仁心振杏林。
(朱颜绿发:青春年少。尘俗:世间、基层、底层、红尘。)这些基层医生从年轻就像莲藕,扎在病痛苦海的患者群中,给他们送去芬芳的笑容、自信的安慰、方便的善巧。是基层医生的勇魄跟仁心,振兴着中国杏林,他们没有高高山顶立,他们始终深深海底行!那种一根针一条心一辈子的基层医生精神,必定千古馨香,万载流芳,而朱勇这份事业,为基层医生书写光辉,也必将感动时代,成就浩然!
致敬《基层光辉》!
来信如下: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医生感言
“经方”廉价有效 年轻中医却不会用不敢用
基层中医医生交流开方(转楚天都市报)
从商业回归中医,他如何驾驭医生、讲师和创始人的三栖角色
中医偏方治好了我们四人的顽固荨麻疹!
民间中医亮相绝技绝活,不求广为人知,但求合法行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