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务虚说花境



无论是花境的设计、施工与维护,都是一个实打实的技术活。之所以“务虚说花境”,是想说点超脱具体技术措施的想法,也算是给发展花境“暖暖场”。


花境与花镜,花境与其他


说到花境,社会上甚至业内总有人联想到花镜。有人以为这两者是一回事,也有人知道这是两回事,但不一定都能说得准确。


1、花境  我们在这里说的花境,是一种植物景观。花境,常用的英语为Flower border。

陈有民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中这样表述:花缘(Flower border),一种花坛,用比较自然的方式种植灌木及观赏草本植物,呈长带状,主要供一侧观赏之用。英语“Flower border”一词,也可译作花境或花径。

吴涤新先生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 观赏园艺卷》中这样表述:花境是通过适当的设计,种植以草本为主的观赏植物使之带状,多供一侧观赏的自然式造景设施。花境多用于林缘、墙基、草坪边缘、路边坡地、挡土墙垣等装饰边缘,故又称境边花坛、花径或花缘。

综合上述权威专家学者的观点,参考国内外其他资料,给花境几个关键词:多年生植物,花境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植物材料构建的植物景观。“边缘,花境一般位于林缘、墙垣、路缘、绿地边缘或滨水河岸。“模仿,花境模仿自然林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生长状态。“艺术,运用艺术手法设计,旨在表现花卉的自然美与群体美。(插图1)


插图1 英国海德公园花境作品



花境具有“自然、丰富与低碳”的特质。“自然”,指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景观自然而不失设计感。“丰富”,指景观丰富。既有平面上植物组团勾勒的自然斑块,又有立面上植物勾勒的高低错落、相互呼应的层次。既有和谐植物群落下的群体美,又有特有植物群落演绎的季节美(或称季相美)。“低碳”,指与其他由草本植物为主构建的植物景观(如花坛、花海)相比,花境景观维持时间长、维护的频率低、植物更换比例小,节省养护成本,符合低碳理念。


2、《花镜》 。《花镜》是中国清代一部以观赏植物栽培技艺为主的综合性专著。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作者:陈淏子,字扶摇,生平爱好栽花,成书时已77岁。


3、花境与其他。花境与其他植物景观,尤其是以草本植物为主构建的植物景观之间,尽管在现实中似乎难以断然区分,但在设计、营造的理念与手法上,直至景观特质和后续养护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分。

花坛插图2),尤其是节日花坛,一般多用处于盛花期的开花植物,构建一些特定写意或抽象的图案,花谢后,或撤除,或整体更换。


插图2 天安门广场的节日花坛



花海(插图3),占地面积大,以单一或少数几种开花植物构筑类似花田的植物景观。花海景观视野开阔,场面宏大,多数只观赏一季。



插图3 大丰荷兰花海



花境,则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以组团形式栽植,形成高仿自然的植物景观,并稳定3~5年或更长时间。花境这一特质,也明显区别于野花组合(插图4)、植物雕塑(插图5)等植物景观。


插图4 野花混播



插图5 植物雕塑




为花境寻找合适的植物


花境景观的自然性、丰富性和低碳性,首先来自于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的观赏植物。业内已经有这样的共识:选择合适的植物,是花境成功的一半。

与花坛、花海等植物景观相比,相似面积的花境,其所用的植物材料的种类(或品种)要远远高于花坛、花海。据上海市统计资料,花境景观所用植物材料的种类是花坛的5倍,有的甚至达到8倍或更高。这就要求,首先可供花境选择的植物材料种类(或品种)要多,商品化程度要高。其次,其实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选择到适合花境的植物材料。



1、什么是“合适”  合适,首先要切合花境的主题;其次要适合花境所在的环境;再次要适合构建和谐的植物群落。

花境的主题是用植物语言来表达的。仅从色彩来说,暖色调的热烈,冷色调的静谧;深色调的庄重,浅色调的轻松;单色调的纯洁,杂色调的丰富,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来表达。植物材料的色彩,不但来自于花朵,还来自于叶片等其他器官。植物的色彩,又是随着生长阶段和季节而变化的。这既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花境选用的植物材料,要适合花境所在的环境。只有植物生长良好,才能景观美好。“适生”是“合适”的应有之义。从这一点讲,乡土植物应成为花境首选的植物材料。以乡土植物为主构建的花境植物群落,是低碳养护的基础。为提升花境景观的可观性,选用新优植物往往是花境设计者的首选。但不是所有的新优植物都适合你的花境。如果对新优植物没有较好的认知和较高的把握,建议尽量谨慎选择。

花境展示的是植物的群体美。植物群落和谐而稳定,是美丽景观的基础。因此,“合适”也包括不同植物之间具有更多的相生和尽可能少的相克。也就是说不但要为花境选到合适的植物,还要为植物选到好邻居。合适的植物群落,还包括一个花境作品中,除多年生草本植物外,一二年生草花、花灌木和小乔木所占的比例。学术型花境理论认为,除多年生草本植物外,花境中其他植物应越少越好。商业性花境理论认为,花境的本质特征是用植物营造高仿林缘自然生境的植物景观。因此,在尽可能选用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应该允许使用一定比例的一二年生草花、花灌木和小乔木。实践中发现,自然禀赋好、园艺技术水平高的地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比可高达85%甚至以上,如上海。反之,则一二年生草花、花灌木和小乔木占比接近50%。

“合适”还包括一个作品应用植物种类(或品种)的数量上的恰到好处。由于花境景观的丰富性主要来自于植物材料的多样性,于是有人片面认为,一个花境作品中所用的植物种类越多越好。有些花境作品,不管面积大小,动辄就是上百甚至更多植物种类(或品种),把花境当成品种展示会,业内戏称其为“东北烂炖”。在众多植物材料中选择到合适的植物材料,又是对花境设计者和营造者专业水平的考试。

“合适”还包括对植物材料生育阶段、商品形式的选择。植物材料的形态自然,是花境景观自然的基础。用小苗建造的花境景观,无论是平面还是立面上,都无法达到自然的要求。用小苗列阵式栽植,是构建色块的主要手段。但这手段不适合于花境。花境对植物材料形态和生育阶段的要求是“基本成型”,即从形态上讲,能基本体现该植物种类(或品种)的自然形态特征,如直立型或松散型、塔型或椭圆形等。从生育阶段上讲,多年生开花植物进入孕蕾或初花期,小灌木处于开花前期。鉴于此,用于花境的植物材料最好采用容器栽培,既可以满足“基本成型”的要求,又便于运输和施工栽植。



2、如何选择“合适” 选择“合适”植物材料的路径,无外乎“意在笔先”和“因材施艺”。 “意在笔先”,类似于做命题作文,根据花境所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因材施艺”,类似于打开“八宝箱”,根据现有材料,通过巧妙构思和独特技艺完成作品。这两者,都考验花境设计者和营造者的专业基础和艺术素养,也在考问一个区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多寡与商品生产能力。


用植物营造美的花境


选择到合适的植物是花境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用艺术+技术的手法,运用这些植物材料营造出一个最美的花境景观。

从技术层面上讲,花境营造阶段主要包括花境土壤的改良、植物栽植的方式、植物姿态的调整、花境边缘的处理等。



1、地形与土壤 花境是一次栽植多年观赏的植物景观,对立地条件和土壤基础的要求,要明显高于花坛、花海等。业内专家甚至说,假如立地条件和土壤基础不能满足做花境的要求,宁愿不做花境。微地形改造,既是营造景观的需要,更是植物良好生长的需要。微地形的饱满与排水,为江南地区营造花境之必须。

花境的土壤基础,直接关系到花境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的可持续时间。尽管花境植物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但30厘米甚至更厚的熟土层和足够的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是必须的。但并不是说土壤肥沃程度越高越好,因为有些植物,特别是某些观赏草容易因肥料过多而徒长倒伏。


2、栽植方式 组团栽植是花境与花坛、花海的重要不同之处。花境植物材料,特别是多年生草本,以5~7(9)株组团栽植是构建自然景观的重要手段。组团内的株间距离,既要考虑到栽植的即时景观效果,又要考虑植株继续生长的空间。在这两者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应宁愿牺牲景观的即时效果,也要给植株留足生长空间。不同植物组团之间的边界,应该是交错和模糊的。


3、栽植调整  既包括对个别植物或植物组团的平面布局调整,也包括对植物个体的姿态调整。现场适度调整,既是对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是对设计方案的尊重。业内专家有“按图施工,就是按图纸精神施工,而不是按图照搬”的经验总结。这一点,在某些设计师还不够熟悉植物材料特性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也是对施工者业务素质的考验。


4、边缘处理 也可以称为边缘优化。花境的边缘,尤其是花境面向观赏者一侧的边缘,是花境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花点时间去处理。除了保证花境边缘线条的平整、流畅之外,还要考虑边缘与所处环境的关系。例如,花境边缘与草坪、花境边缘与道路、花境边缘与绿篱等的关系。


让花境景观之美更持久


一个成功的花境,其最佳景观观赏期至少应在3~5年,甚至更长。上海有些公共绿地的花境,观赏期长达10年以上,每年的可观赏天数达到280天以上。因此,营造景观可持续花境已成为业内的追求。


1、景观的可持续性,首先来自于和谐而稳定的植物群落。花境的设计者和施工者,都要站在“十年大计”的角度来设计和施工。尤其是在选择合适植物的环节,一定要有“走一步,看三步”的前瞻性视野,为景观可持续花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2、景观的可持续性,其次来自于“及时、适度、有效”的养护。及时,是建立在准确预判基础上的。哪些植物的侵占性强,需要加以抑制?哪些植物生长势弱,需要人为扶持?哪些植物茎干软弱,需要支撑?哪些植物花后需要修剪?要做到心中有数,甚至未雨绸缪。适度,就是采取的措施要恰到好处,避免一劳永逸式的过头措施。有效,就是施行措施后能见到预期的效果,避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一切养护措施,都要建立在尊重植物自身习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强行加予,为所欲为。


其实苏州也需要花境的


花境,这一独特的植物景观,是150年前英国人借鉴中国“道法自然”的哲学观与审美观而倡导、推广、发展起来的。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引进花境,但发展较慢。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6年杭州G20峰会,为这三个城市推广花境提供了机会。目前这三个城市率先将花境推广到公共绿地,成为城市植物景观中的闪光的“珍珠”(插图6、7、8)。合肥市从2016年起,以每年新建200~300个花境的速度进行推广,并提出“要以绣花的功夫打造花境”。


插图6 上海闸北公园花境作品 —— “气象万千”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专门设置“花境景观国际竞赛”,2017年在银川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设置花境专项评审。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从2016年起,每年举办中国花境论坛,还举办中国花境大赛,宣传和推动花境的普及与提高。


插图7 上海清涧公园花境作品



苏州是甲天下的古典园林城市,又是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苏州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和苏州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苏州发展花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苏州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景观提升中,一定也有花境的一席之地。


插图8 杭州“三角地”花境作品



无论是花境的设计、施工与维护,都是一个实打实的技术活。务虚是为了更好地务实。不重视务虚,甚至鄙视务虚,其实无异于“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在务虚的基础上如何务实?另找机会讨论。

仅以此文,表达一个园艺、园林工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对苏州园林与绿地景观“锦上添花”的祝福。



本文刊于《苏州园林》杂志2018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境的设计与赏析 园林景观技术专题
没有花的'花境'[浅谈中下层植物设计]
长效型花境——四季荣衰 生生不息
月季花的景观应用
灵动的芳香植物!
北京花讯|常见的秋海棠属植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