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年250万人吃错药住院!这7个用药错误,千万别在宝宝身上犯!



我国每年大概有250万人因用药错误或者药物不良反应生病住院,其中有高达20万人死于用药不当或者用药错误。


实际上,多数用药问题并不是药物本身质量不过关,而是由于选择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


家长给宝宝用药的选择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宝宝的生命健康。下面是@冀连梅药师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指出家长给宝宝用药时最容易犯的7个错误。



来源:冀连梅药师


1.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 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


例如,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


泰诺(通用名:酚麻美敏)是复方成分药品,含4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由于收益不大,而且可能会有风险,现在不主张给小儿使用复方感冒药。



对于儿童高烧不退,单一退烧成分的泰诺林是适合的选择,而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则可能反而会给儿童带来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药品包装的混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同一家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


例如,儿童常用药泰诺林滴剂、美林滴剂和艾畅滴剂,是同一个药厂生产的3种不同药品,但它们的外包装很像,不仅尺寸大小相似,连颜色都一致。


如果家中有长相相似的药物,家长就需要格外小心,在给宝宝用药前切记仔细核对,必要时找人核对,以免拿错药、用错药。



2.过多、重复用药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就把多种药物一股脑儿地都给宝宝服用。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和肾脏来代谢排泄,儿童的肝肾功能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太多种药物,以免造成肝肾损伤。


即使确实有必要多药同用,也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留意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必要时向专业人士咨询。


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而这其中最值得警惕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


退烧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同时也存在于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如果退烧的同时还服用复方感冒药,就有可能导致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


此外,抗过敏药氯苯那敏在很多复方感冒药里也存在,如果家长们不知道俗称的扑尔敏就是氯苯那敏。


给宝宝服扑尔敏的同时也服用了含氯苯那敏的感冒药,很容易造成扑尔敏过量,抑制中枢神经,导致宝宝昏睡不醒,严重者可造成意识丧失。



3.弄错剂量


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单位,比如毫升(mL)、毫克(mg)等。有的时候,一些医生还喜欢用简写,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家长们一定要仔细识别。


例如,抗过敏的西替利嗪滴剂,两岁以下儿童每次用的剂量是0.25毫升(相当于2.5毫克),有些医生喜欢写2.5 毫克。


如果把这里的2.5毫克错看成2.5毫升,那给孩子服用的量就达到中毒量了,严重者会导致儿童死亡,美国就曾报道过这样的例子。


泰诺林在中国市场上有两个浓度的产品,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是160毫克/5毫升,而滴剂是500毫克/5毫升,如果家长不仔细核对浓度,很容易给错剂量。




4.保健品当糖吃


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红火,不少家长怕宝宝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


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宝宝,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宝宝可能会把保健品当成了零食。


例如,不少妈妈给宝宝海淘了一种做成小熊软糖模样的复合维生素,这种维生素糖果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孩子们都很爱吃。


但是,营养素补充剂毕竟不是普通的糖果,在过量服用时也有造成中毒的可能。


国外报道过多个服用维生素软糖过量的案例,都是儿童趁父母不注意误服导致的。


家长们应该告诉宝宝这不是糖果,并且应该把它们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保管。



5.滥用抗生素


宝宝感冒发烧,家长们常会担心疾病发展成肺炎,于是便从家里翻出抗生素给宝宝吃。


而事实上,感冒发烧并没有那么容易就发展成肺炎,用抗生素来预防肺炎也不合理。


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也会加剧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这样一来,宝宝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时,药物可能就不再起作用了。


如果需要预防肺炎,接种肺炎疫苗会是更好的选择。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还有一些误区需要注意:


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


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


要求使用更新更“高级”的抗生素:抗生素并不是越新越贵的就越好,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致病菌,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才是明智之举。


比如对于皮肤软组织感染,一代头孢菌素就很有效。



6.迷信“纯天然”


一些家长可能会觉得“纯天然”、“植物成分”的药品和保健品比化学药物更安全,不仅有病时用它,没病时也拿来给宝宝“强身健体”,但这样的做法也有隐患。

化学药物由于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所以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


而很多天然药物和膳食补充剂在这方面还缺乏可供参考的数据,未必更加安全有效,不能仅仅因为它们源自“天然”就放松了警惕。



7.洋货一定好过国货


由于担心国内的药品安全,一些家长会选择通过网络海淘药品给宝宝使用,但这里面其实存在很大风险。


第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清楚地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


比如网络上流行的紫草膏,一些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


但实际上,这种产品在美国只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并且仅限两岁以上人群使用,每天最多使用3~4次,两岁以下宝宝使用要咨询医生才行。



紫草膏里面的主要 成分提取自紫草科植物,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曾就它的口服补充剂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


这种药膏不适合给宝宝口服,外涂时也最好避开溃破的皮肤。


第二,由于对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海淘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


例如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标明含苯佐卡因。


事实上,这个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都曾发出过警告↓


不要给两岁以下幼儿使用含苯佐卡因成分的药膏,应该选择牙胶或用手指按摩牙床来缓解宝宝出牙不适。


- END -


相信每位父母,都会关心宝宝的健康,关心宝宝是否有先天性疾病不能吃的食物、药物以及生活禁忌,比如:


为什么有的宝宝吃正常的食物会变弱智?

为什么有的宝宝一巴掌就能打聋?

为什么有的宝宝打某些疫苗,或用某些药会致残?

我的宝宝,也有这些风险么?


如果你也在关注这些,不妨看看华大基因的安馨可™新生儿及儿童基因检测。它包含了耳聋基因,蚕豆病基因,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基因、苯丙酮尿症基因……等87种常见遗传病相关基因检测,32种药物敏感性检测,34种个体体征预测,并提供宝宝的基因身份证(防拐用),无论是刚出生的宝宝,还是大宝宝都可以做,堪称宝宝的第一次全面基因体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吃药常见十大误区
妈妈请留意,儿童用药最容易犯的7个错误
仅用错一次药,让女孩彻底变聋,提醒家长:3类药用错容易致聋
新妈妈哺乳期感冒发烧尽量选择单一成分药品
宝宝腹泻最好选用不易吸收的药物
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32%!常见病的正确用药,是你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