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所谓的Networking

大三暑假于德勤咨询实习,

现已拿到return offer,

毕业后将进入德勤咨询芝加哥办公室全职工作。


倘若现在的我再见到一个新的外国同事或者朋友,我一定会大方地走上前去,握手,问好,寒暄,聊天。我也能带着和周围美国人一样的微笑和自信,不卑不亢地去结识一个陌生人,无论他是实习生还是合伙人,是学生还是校长。


外人看来似乎我是擅长'Networking”的, 也有些学弟学妹开始来向我“求教经验”,但可能不会有人相信,一年多前的我面对职场的美国人,有多么尴尬和怯懦。我写下这篇文章,想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讲一讲在过去的漫长时间里,自己的挣扎、成长、收获和心得。


Networking

Networking is a process that fosters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 among individuals or groups that share a common interest. It may be for social or business purposes. Professionals connect their business network through a series of symbolic ties and contacts.


Networking指的是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交流沟通,交换信息和想法的过程。它也许是为了社交或者商业目的。职场人士通过一系列的纽带与联系,逐渐构建他们商业中的人脉网络。


这个词,对于一年前的我来说,

象征着恐惧和焦虑的来源。



溃败


故事从大二下学期说起。


那是去年四月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活动,针对非商学院但对金融感兴趣的学生,去纽约华尔街拜访在职校友。活动全程有四天,其中一个晚上是在纽约证交所举行的社交酒会,参加的全部都是在华尔街站稳脚跟的校友们,还有纽交所当时的CEO(同样是校友)和我们学校的校长。当然,还有我们这样的一些(穷)学生们

那是我参加的第一个正式的Networking活动。那时候,我不懂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来不怕被嘲笑,那时候我甚至连最基本的business穿着常识都不懂,穿了皮鞋之后穿了一双刚到脚踝的白袜子。


当我进到纽约证交所的时候,所有人或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或是礼服长裙光彩照人。精心打理的发型、精致的妆容,还有他们那自信而又点到为止的笑容,举手投足间仿佛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丝“华尔街精英”的高贵。他们端着酒杯,寒暄攀谈着,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或是自信地走进一群人中介绍自己,或是礼貌地握手言谢然后寻找下一个聊天对象,珍惜这宝贵的拓展人脉的时间。




我看着他,看着这个诺大的交易厅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如此自信和开心。而我站在一旁,从上到下打量一番自己。我像一个天鹅群中的丑小鸭,不懂得如何用天鹅的语言和周围的环境沟通。我像一个被人遗忘,丝毫不重要的,不会被任何人多看一眼的小透明。

我站在一边,就这么看着他们,我没有任何勇气去向任何陌生人介绍我自己,即便这就是一个专为Networking而设计的活动,即便他们都是我的校友。那时候我的心里在想,这些精英们大佬们凭什么愿意花时间听我说话


我和他们之间,隔着国内三线小城到纽约曼哈顿之间的距离。同时,我很难想象,没有任何中间人的介绍,没有任何共同参与的活动,我怎么可能直接走到一个人面前去握手和介绍自己。


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一切想想都觉得太疯狂。




所以我还是站在一边,就这么看着他们,我多希望有个人来跟我说说话,哪怕是做清洁的阿姨也好,让我不要显得这么不合群。当他们摇晃手中的红酒杯,觥筹交错相谈甚欢。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我开始去取食物,这样起码不会被人发现我是全场唯一一个落单的人。可毕竟我没办法永远装作拿食物,我必须要回去,回到我的尴尬和怯懦中去。

对,那是我第一次Networking的体会。


我非常不解,难道Networking不应该是像交朋友一样么?如果是交朋友的话,不应该是因为某些契机自然而然认识,为什么我要逼自己去和不认识的人聊天?去和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握手和自我介绍,聊一会之后就离开再去找下一个,这难道不算是“功利”么,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做这件在我看来不能理解的事情?


幸运的是,那天我遇到了一个天使般的好人。一位女士的出现拯救了我不断累积的痛苦和尴尬,让我心怀感激一直到今天。

她走到我面前,主动介绍自己,然后让我做自我介绍。紧接着就开始对我的自我介绍提出建议,告诉我

“ 如果想要更好地让别人了解你,你的自我介绍应该这么做.....”


她耐心地给我讲解应该如何走到陌生的职场人士面前去介绍我自己,告诉我

“握手要有力,这样对方才能感受到你的自信。”


她告诉我,

”在这里你不需要通过俯身来显示自己的尊敬,而是应该表现出你的风格。


她帮我,

你应该给自己设定好一个目标今天至少要去和三个人聊天,让他们记住你。你看到那个蓝色领带的人了么,他是XX银行的高级经理,你应该去和他聊一聊。”


最后她还说,

”把我的名片拍下来,回去之后给我发邮件,我想我有可能能帮到你。”


我木讷地接连点头表示我在认真听,而我的心里却是阵阵波澜。一方面我难以相信竟然会有校友这么好地来热心地帮助我这只白天鹅群里黯然无光的丑小鸭;另一方面,关于Networking的信息量太大,我一时间难以消化。

我后来在领英上搜到她是Goldman Sachs(高盛)的一个Vice President,在JP Morgan和BlackRock都有数年的管理经历。这么一个也许人人都想要去上前介绍自己的“成功人物“,竟然会主动地走到我面前,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最重要的帮助和鼓励


从那一刻开始,我开始真正地感激一句”Go badger“背后的情怀和含义,开始真正相信校友之间团结与互助的情谊。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暗自告诉自己,如果有一天我的羽翼丰满,从怯懦变得成熟,我应该用同样的心尽同样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像当初的我一样无所适从的后来人们

不过回到当时的那第一次Networking经历。它算是一个启蒙,你若是那时候问我关于Networking的感受,我会说,我真的太太讨厌Networking,它让我浑身上下,写满了尴尬。



尝试


紧接着大三,秋招季开始。如果Networking是一门课程,那么秋招并没有给我足够的学习时间就把我送上考场。为了考前临阵磨枪,我开始去请教一位可能是学校里最有经验的学长。学长非常耐心地跟我讲解Networking到底是什么,跟我分析双方的心态,告诉我为什么我不应该觉得别扭。


”以交朋友的心态去,就是好奇对方在做什么,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倾听和学习。”


”美国的职场里有Networking的这种文化,那些现在在岗位上的人,曾经肯定也经历了作为一个菜鸟不断请教然后成长的过程,所以现在他们到了这个位置,也会觉得自己同样应该去帮助更多后来人,把这种互助传承下去。”


”你不要有心理压力,就算是尴尬,不成功,也没事啊。本来就是陌生人,最坏情况大不了就是再也不见呗。”




听学长传授经验的时候,我暗自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大一的时候我逼过自己一次,去选了Ballroom dance(交谊舞),明明是和美国人连招呼都不敢打的人,一下子要和原本不认识的同学手牵手跳舞。可这次,我觉得让我去和陌生人约一个30分钟的见面/电话聊天机会,简直比和同学跳舞还要难为情。跳舞是因为在上课,大家结对子也是在互相帮助。可一个职场人已经那么忙了,凭什么让人家花半个小时跟我一个陌生学生打电话? 想想我都觉得不好意思问出口。

但我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当时最喜欢的一家公司给了我一轮面试,我必须要通过Networking来了解信息和建议来准备我的面试,尽管当时我不认识这家公司的任何一个人,我也不得不逼自己一把

我鼓起勇气写了很长一条消息来和校友约一个见面机会:前两句先寒暄套近乎,想尽办法夸夸对方,紧接着讲讲自己的过往经历,找找共同点,然后在某个节点,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想要多聊聊的意思,紧接着再使劲感激一遍。我删了又添,添了又删无数遍,直到达到我所满意的委婉。

对,委婉。当时觉得,当然得委婉一点。


然后我拿着我的消息去请教学长,想让他给我些指导意见。结果学长把我一大长段的消息简单粗暴地删成了三句话,基本表达的意思就是:我是谁,为什么我想找你聊,我什么时候有时间+我的电话是多少

看完之后我无比诧异。Whhhhhat?为什么我想要求着别人施舍我点时间和我聊聊,我还要用这么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竟然还留下自己电话让人家给我打过来?感觉这也太不尊敬前辈了。

然后学长说,

“人家一天都快忙死了,收无数封e-mail,谁有空看你写这么多在这抒情?让对方用最短的时间明白你的意思,才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


一语中的,我恍然大悟。那天我学到的重要一课就是——在职场的Networking里,向原本不认识的在职人士请求一个电话或者见面聊天的机会,基本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套路,对美国的职场人和求职者双方来说也是一种常态,双方都很清楚目的、流程,所以无需啰嗦,无需矫情,直奔主题就是对双方时间的尊重




几天后,我心跳加速,无比紧张地接起来人生中的第一个Networking电话聊天。说实话,因为紧张,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我无法真正注意聆听对方的每一句话,因为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我接下来要问什么问题才能不让这个电话冷场。结束之后,我发了一封follow up的感谢邮件。同样也是人生第一封Networking邮件

这次经历,虽然在过程当中依旧非常紧张,但我明显感到克服了内心的一重巨大的障碍。在这次电话之后,再加上之前暑假担任New Student Leader整个暑假每天都在说英语的魔鬼式锻炼,我终于从一个不敢主动张口介绍自己的人,到开始敢和比自己更位高权重的人聊天,在Networking这门课上慢慢开始及格

无比幸运的是,最终最喜欢的这家公司给了offer,我终于不用再逼自己Networking了。

那时候你若是问我关于Networking的感受,我会说,”我还是不习惯主动,但是如果不得不的话,我也不再害怕“。尽管我明白如何去约coffee chat和打电话,对我来说依旧是一个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

新常态


时间的车轴接着往前转,到了暑期实习开始的时间,对我来说它也象征着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Networking从一个并不经常发生的行为,变成了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了一种常态

我需要通过Networking来结识不同级别的办公室同事或领导,需要Networking我的客户公司的团队,需要通过和各个不同部门的人之间的Networking来解在公司的更多可能, 来了解有什么我能参与和贡献的项目。 有时候会有种感觉, 所有事情都是围绕着Networking,它就是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也许是当人没有选择的时候,就不得不开始勇敢地往前走,去逼自己做一些本来会退缩的事情。在上学时,学校里有2000多中国学生,我有我的中国朋友们就足够,可是现在的工作同事里基本找不到能说中文的人,我没有选择了




我开始主动找同事聊天,从校友开始,从最面善的开始,从同样是国际学生背景的开始。慢慢地我发现我开始喜欢和这些美国办公室的同事们聊天


我和他们聊过去,听这些有趣的人如何一步步选择专业,选择行业,如何一步步确定进入这家公司,如何一步步理清楚人生的迷茫、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我和他们聊现在,聊他们正在做什么项目,客户所在的是什么行业,项目主要用到的是哪些科技和技能,这个项目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聊他们上周又出差去了哪里,有没有吃到什么好吃的东西。 和他们聊未来,他们想象中五年之后的自己会在哪里,他们人生里最看重的事物是什么。


我发现当我抛下所有顾虑和压力,不带任何目的,单纯地想要了解对方,聆听故事经历,Networking的时间竟然变得那么美妙。随着一次又一次张口主动聊天,我结识到一个又一个有趣有料有实力的同事们,他们中有些人给了我作为实习生非常需要的指导和帮助,有人让我觉得相见恨晚,有人让我视为目标甚至偶像。每个人都非常友好,非常聪明,非常积极上进,都有讲不完的旅行经历和做项目的故事。

慢慢,我真的开始发自内心地享受去认识每一个同事的过程:伸出双手给一个有力的握手,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认真倾听对方介绍自己,然后或是倾听,或是讲述。 所谓的Networking再也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新鲜感的来源,和不同的人沟通就好像品尝不同的糖果,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口味是什么。他们的故事或许给你惊讶,感动,鼓舞,当然也偶尔有可能给你沮丧,压力,但每个人的经历都那么不同。在听了一段又一段经历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方向也多了很多的坚定




为了配合锻炼自己能够张口就和陌生人聊天,暑假里大部分上下班的Uber我都会坐到前排,和司机聊,询问他们的Uber司机之外的职业,聊对于这座城市的想法。因为我遇到的Uber司机大多都是移民,所以我也会聊他们什么时候来到美国,为什么选择来到这里,来了之后有什么喜欢的地方,受过什么委屈。我还给自己设了一个更大的挑战,跟他们要自拍。恰恰是因为要自拍是一个比较难说出口的请求,因为毕竟才见面10分钟而已,所以我把它当成一个完美的训练方式。要到要不到本身没有任何关系,有价值的是锻炼自己不断鼓起勇气,直到完全把它当成一种习惯。 


让我没想到的是,不仅至今为止还没有遇到任何拒绝我自拍请求的Uber司机,而且通常自拍之后他们都主动跟我握手Say Goodbye,而且我Uber的评分也一下从4.68变成了4.84。

公司组织的每一次Networking活动,对我来说也都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个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的机会。虽然聊多了还是会觉得有些累,尤其是在Bar里或者Happy hour比较嘈杂的环境,但是我已经能比较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喜欢这个交流的过程。

在Networking这件事上,我终于觉得,自己合格了





后记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下的文字我想聊一些我的观点。当然很可能偏颇,毕竟我也是刚刚开始了解和体验美国的职场,想法可能幼稚。


我想说的是, 无论是和级别悬殊的职场大佬,还是日常生活中的Uber司机,无论目的是促进职业伙伴关系,还是去要一个自拍,在我眼里其实都算是Networking,它的本质没什么不同,就是和一个原本不认识的人试图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关系。我觉得最能帮助到这个过程的,就是真诚和好奇

无论是在求职的过程中还是正式实习期间,我眼里正确的Networking逻辑都是:”我很好奇你的经历/知识/项目/故事/背景,所以我想要和你聊聊,如果这个过程也正好让你对我有所赏识,那是意外之喜“,而不是“因为你能带给我XXX,所以我想跟你搞好关系“。


有学弟问过我 ”Networking的时候,怎么聊才能让对方愿意给我内推”。

事实上,抱着这么强的个人目的来开始Networking的,可能并不会走的最远。而很多抱着比较平常心开始的人,最后反而获得了意外的被欣赏。 请大家不要误会这个点,我没有说,Networking没有目的性。 Networking中最有目的性的行为,就是“认识”。如果认识一个人的目的更加单纯,可能会让我们的压力小很多,也感到更加自然和舒服。


实习后期听过一个公司高管的演讲,非常认可她的一个观点:Networking for a simple reason: knowing these people makes me happy。她所提倡的,就是Networking的时候目的更加单纯:就是认识这些人之后,每次看到他们,和他们在一起,让你觉得有归属感,觉得更开心了。

不可否认,在很多特殊时间节点,功利心超强的Networking是没办法的,但是希望它不要成为大家的常态。




我对这件事的理解是这样的:

Networking,就好像这个词本身所揭示的那样,就是像编制一张网络,通过连接越来越多的节点,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够互通信息资源,互相帮助,让这个网络越来越强大,坚韧,有力。同样地,Networking可以帮助这张网络上的不同节点传输和了解人才需求的信息,使得公司招聘的信息资源在公布给外人之前就已经经过了最大程度的内部消化。

因为每个人的Networking网络来说,选择网络上已知的点,即原本认识的人,都要比去尝试招聘一个新人更低很多很多的风险和成本。或者说即使A的Networking网络上没有合适的人选,A的网络连接了B,B连接了C,如果C是一个合适的人选,那么B就会把C推荐给A。因为这张网络的互助本质和社交力量,C会比任何一个这张Network网络之外的人更加优先被考虑。因为只要是在这个网络上的点,即意味着相对而言对等的实力,和相对较低的风险。

还有就是,我不认为Networking等同于找关系,我也不觉得Networking有什么功利,它本质就是人作为社群动物所需要的一种交换、互助和合作。 一切这些误解,其实本质上还是来源于我们习惯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我们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美国职场的这种文化和思维方式。

鉴于Networking在美国求职和职场环境中的重要性,对于想要在这里发展的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没有逃避的途径,只能学习和适应。 





留学生在美国求职难已经算是一个热点话题,分析原因时,大部分人会提到中国学生不擅长Networking,在真正需要找工作的时候缺乏帮助。我觉得说的很对,我觉得再往下剖析一层原因,有这些条:


  • 文化的不同导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学习的途径,适应的过程和练习的机会。理解这种Networking的文化,以及它背后的潜在规则和逻辑,非常重要,而且花费时间。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帮大家跨越这一条。


  • 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足够的勇气,逼自己迈出第一步。


  • 我们没有太多可聊的共同话题,比如我们没法在美国职场的Networking里聊我们朋友圈里讨论的热火朝天的社会话题,我们没法聊那些双方都有很多共鸣的东西,这某种程度上是被不同的文化和环境所限制的。


  • 有时候,英语不够好。


在我看来,除了以上四条外,不应该再有任何其他理由。 有口音,性格内向,这些统统不能算。Networking要求你能够勇敢表达自己但不要求英语完美,也不要求必须性格外向,大大咧咧。


对于上述四条,在我眼里最难最痛苦的是第三条。 因为第一条可以读和学,第二条可以像玩蹦极一样让自己或者别人逼自己一把,第四条可以慢慢练。

而第三条,有时候为了Networking与融入,代价可能是一点一点地流失掉自己的特性。举个例子,可能每次和美国人聊起来听歌的时候,我都会诚实地说我最喜欢的大部分都是中文歌,然后这个话题就很难再继续了。所以可能某一天,我会为了能有更多共同话题,而去放弃我原本喜欢的中文歌,去听更多英文歌。 或许我的精力会慢慢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事件上分出来一部分,去关注更多我本来不喜欢的橄榄球、棒球等等,为了能有更多话题可聊。 


人的确可以同时关注多件事物,但同时精力也是有限的。就仿佛水一共就那么多,这个池子放多了,另一个就得少一点。关于美国这部分的identity越来越多,可能会让人在美国社会的社交Networking越来越如鱼得水。它潜在的背后,也可能是你正在一点一点,流失中国的那部分identity、特性和关注点

在我眼里关于Networking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把握这个平衡,既能和同事们有话聊,又能保持着自己最真实的兴趣和想法观念,而不是为了Networking或者融入而虚构一个自己或者把自己变成一个并不那么让自己舒服的样子。

这些问题,就留给我们共同去思考吧。




备注:

以上仅是作者个人在现阶段的一些观察和想法,如有偏颇之处还请各位见谅。作为一个新人,我觉得本不应该班门弄斧,对于自己其实还很陌生的职场发表观点。但之所以还坚持写下本文并且发表出来,是因为我相信还有很多很多同龄人、学弟学妹们,在为不知如何与美国环境中的人Networking而感到焦虑或者困惑,就像曾经的我一样。 我希望他们看完之后,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并且鼓起勇气,去结识更多有趣的人,拥抱更大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该如何积累人脉
虽然没有成为很厉害的人,但也努力认真的活着。
【干货】原来这才是行业精英的制胜法宝?
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很重要的LinkedIn上的networking,到底怎么弄?
中年妇女的下半场该怎么走
学姐学长说|留学生如何在暑期找实习找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