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恨与恐惧本来就是孪生的 因为恐惧而憎恨,又因为憎恨而更加恐惧。

恨与恐惧  恨与恐惧本来就是孪生的  因为恐惧而憎恨,又因为憎恨而更加恐惧。


大多数情况下恨是由于恐惧所致,当然不同类型的人或者不同的观念对恐惧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种族、性取向、宗教背景,以及其他一些不同准则的人之间容易互相憎恨。

当人们受到莫名的威胁,就会试图消灭心中的恐惧感,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大规模的伤亡、奴役,及其他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恨与恐惧

你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就如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恐惧,就如同没有无缘无故的欢喜。有时我想,恨与恐惧本来就是孪生的。因为恐惧而憎恨,又因为憎恨而更加恐惧。

记得小时候,许多的孩子都偏爱圆滚滚的熊猫宝宝,于是他们拥有熊猫宝宝的毛绒玩具。那种黑与白的动物,本是可爱的,然而我在6个月时第一次看见它时,据母亲回忆,眼睛里满是恐惧。当时的我在紧紧盯着它看了几秒后,一把把它抢过来,用尽全力撕咬。孩子的冲动往往都是本性的外露。我的举动吓坏了当时所有在场的人。他们不知道,一个孩子的恐惧竟来得这样突然,这样强烈。

是的,这大概确实是我本性的表现。我受不了那双黑洞洞的眼睛盯着我的感觉,它们把我心底最深的恐惧都完整地挖掘了出来。我一直害怕直视眼睛。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反正我知道,在吃鸡鸭时,父母是不会把头放在盘子里的,有时连脖子都不会出现,因为若是让我的筷子触碰到了那一颗颗圆圆的东西后,我会扔下饭碗,连同筷子都不会再用。

这种恐惧是真实而清晰的。每个人都有弱点,我想这就是我的弱点。在心底最深的恐惧被挖掘出来后,就只剩下挥之不去的阴影。莫名的恐惧加深了我对于这类事物的憎恨,如同对待熊猫玩具般的咬牙切齿,疯狂的发泄后,剩下的是被冲动洗劫后空白空虚的大脑。于是更加恐惧。恐惧无休止地复加,重叠。恶性循环。

其实有时我想,恨的感觉在加深加深再加深之后,是否就变得无缘无故了,连同恐惧一起。你在恐惧或是憎恨的时候,是否就会忘记它们最初的来处,忘记你唤起他们的初衷?比如在雨中泥泞的街道上赶路,看见一只瑟缩在墙角的猫,浑身湿漉漉的毛,你会不由自主地萌生狠狠踢它一脚的念头;比如你意外地捕到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它的翅膀在逆光看时会有眩目的光泽,你会不知不觉地撕下它的翅膀,看着这只没有了翅膀的丑陋生灵,流淌着无色的血液,在地上挣扎。

是的,很多人都会有过的经历。然而没有人愿意回想,因为不堪。

那是怎样一种感觉啊!你在嫉妒一个人的时候,会害怕他的才华掩盖你的光芒,于是你恨他,继而用无比恶毒的话百般地羞辱他,而后获得一丝畅快。然而你忘了,你最初只是因为害怕他,只是出于最原始的恐惧。

我想,我们都混淆了恨与恐惧。因为他们是如此地相象,简直就是孪生的。







 如果“羡慕嫉妒恨”不只是一句玩笑




  ◎采访:朱砂

  ◎专家支持:廖丽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专家调查档案

  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羡慕嫉妒恨”成为了一条流行语。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都会带着一点调侃,偶尔或许透着些酸溜溜的味道,却也无伤大雅。不过,若将这句流行语中的三种心态放到心理学范畴来解读,由羡慕到嫉妒再发展到恨,则很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事件回放】

  王博是周洲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两人关系很好。毕业工作后,两人还经常见面。每次两人一起吃饭,王博总是抢着买单,这让周洲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想到自己的家庭、工作都不如王博。他感觉王博每次抢着买单,是在向自己炫富,故意刺激他。一日,王博来到周洲的租赁房玩。王博上了一会儿网后感到疲惫,就躺在床上睡着了。看着熟睡的王博,周洲的心里突然涌上很多感触。他对王博既羡慕又嫉妒,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比不上王博:家庭条件、读书成绩、工作,心中堆积的嫉妒,化作怨恨,一下就爆发出来。周洲拿起菜刀向王博连砍数刀。王博当场死亡。 (来源 重庆晨报)

  

嫉妒是伤害、愤怒、恐惧的集合

  嫉妒总体来说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和羡慕相混淆,其实两者差异很多。当我们希望拥有别人所具有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羡慕别人。别人有很好的身材,我们很羡慕,于是通过减肥、健身等方式让自己拥有好身材。别人成绩好,拿到了奖学金,我们很羡慕,于是用功学习,争取在下一年度获得奖学金。面对羡慕,人们的行为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则是消极的。比如,看到当年一起淘气的同学如今出人头地,有很好的收入,羡慕的积极作用是让人加倍努力获得好的职位、高的薪酬,消极的作用则可能会产生一些破坏行为,比如在背后说一些坏话等等。

  嫉妒是伤害、愤怒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心态。廖丽娟分析说,伤害聚焦于自身,一般来自于期待、目标或者占有落空的失落;恐惧聚焦于结果,往往源自对失去的担心害怕;而愤怒通常聚焦于产生威胁的人。

  一般来说,羡慕不会产生多大的伤害性,但是嫉妒则不同。廖丽娟说:“因为有太多对可能失去的担心、害怕甚至愤怒,因此容易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比如,有的学生一直都是班级的第一名,现在有新的同学来了,新来的同学成绩很好,很有可能拿第一名,这个时候,原先的'第一名’在嫉妒心理的作用下,可能会不惜伤害对方,以免自己失去第一名。再比如在亲密关系中,当一方感觉到可能的危险的时候——出现了更有魅力的竞争者,有的人会对自己的伴侣进行很多的限制、跟踪以及示好,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攻击竞争者。这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对强大的竞争者的愤怒。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3%的谋杀案是配偶中的一方杀死另一方,其中嫉妒是最为普遍的动机。”

  

怀疑性嫉妒可能带来更大伤害

  通常来说,嫉妒分为两种,一种是反应性嫉妒,一般是在面对失去的威胁时,比如,导师把优秀论文的名额给了另外一个同学,这时,当事人可能会产生自己的努力、期待以及优秀论文可能带来的荣誉等等都化为乌有的感觉,并因此产生深深的嫉妒心理,这是一种反应性的嫉妒。

  另一种是怀疑性的嫉妒。回忆一下,自己或者身边熟悉的人有没有陷入过这样的状态——某个事情结果并没有公布,自己的努力不一定没有结果,或者伴侣没有背叛自己的实际行为,但是,自己却陷入了猜疑中。廖丽娟指出:“当个体猜测不符合事实的时候,就会产生怀疑性的嫉妒。怀疑性的嫉妒会导致个体的深深忧虑和不信任,会引起警觉和窥探,比如跟踪、窃听。更有甚者还会通过一些恶性行为来阻止可能的威胁,比如在自己的竞争对手吃的食物里面放进泻药,使得对方在面试当天不能出席,这样就很直接阻止了自己失去那个机会的威胁。”

  怀疑性的嫉妒往往对嫉妒者是很深的困扰和伤害,对那个“假想”的威胁者则会产生更大的风险。因为嫉妒者会为了减轻自己的忧虑和风险做出很极端的行为。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伤害、愤怒和恐惧的方式来对嫉妒做出反应。有时候,这可能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发展,因为这会引起对方的感情表达方式的调整,也会让对方更关注和爱护自己,但是更多时候,可能会给亲密关系带来破坏。因为产生嫉妒的人,往往以伤害的方式反击,以暴力的行为甚至侮辱性言辞报复,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越想保护却越伤害彼此的亲密关系。

  除了夫妻、恋人之间因为嫉妒带来伤害的事件,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在媒体上,在周围人的闲聊中,我们还常常会听到发生校园中的由于嫉妒的伤害性反应带来的悲剧。对此,廖丽娟分析指出,因为住在同一宿舍中的学生,未必感情亲密,未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生活状态却很亲密,这个时候,如果嫉妒产生,一方面没有积极的情感来进行消融和浇灭,另一方面,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最终就可能导致一些可怕的结果。这和夫妻关系中的爱恨交织不同,室友间的生活亲密状态,往往更脆弱,也更具有冷酷性,一旦深深嫉妒,就可能深深伤害。

  

自立自足让人远离嫉妒

  心理学在研究哪些人容易产生嫉妒的时候发现,那些相对自立和自足的人往往较少嫉妒,也不会因为嫉妒困扰了自己并伤害别人。所以说,面对各种关系,首先能经营好自己,能依靠自己找到生活的快乐而不总是依靠别人,能依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而不总是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扶持,能让自己远离嫉妒的困扰。

  “事情的成败的确有很多因素,如果我们不总是仰赖于他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而为,就比较能减少嫉妒,而获得一种无怨无悔的满足感。在同学关系和职场关系中都是这样。”廖丽娟说,“在亲密关系中其实也是,我们的确需要亲密无间的爱,但是我们同样需要那种靠自己也能生活得幸福的自豪感,当我们能经营美好的关系,也能找到一个人独处的幸福的时候,即便我们感受到亲密关系可能受到的威胁,会难过会害怕,但往往不会那么愤怒,因为不是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这个关系。”






基本的情绪元素——爱与恨

1. 什么是“基本的情绪”
化学家发现,用其他金属合成金的努力是徒劳的,因此确定金是一种元素。他们认为,水是一种化合物,因为我们可以用氢和氧合成水,而心理学家无法照本宣科地在试管中把一部分气愤和一部分恐惧进行合成。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如何识别或确认作为元素性质的“基本情绪”呢?有以下五种流行的看法:

一是基本情绪必须在人类之中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一种情绪是基本的,除了婴儿以及脑损伤和基因突变的人群,它应该在所有社会的所有人中发生。例如,几乎任何一种文化和语言都包含类似于幸福、悲伤、恐惧的词语,它们至少是基本情绪的良好备选答案。

二是一种基本情绪必须能够促进对特定的、典型的生活事件——或叫做“先行事件”的功能性反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共享一种情绪,我们必须进化出感知它的能力;如果我们具有这种能力,它必须对解决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是有用的。例如,在我们知道的所有文化中,悲伤是依靠丧失的反应,如亲人的离世。它是功能性的,因为悲伤能带来来自他人的社会性支持。恐惧是对于危险的反应,它有助于个人从险境逃脱。以此类推,你可以尝试找出导致惊奇、气愤、快乐以及其他几种情绪的生活事件。

第三种看法是,基本情绪应该在生命早期就明显表现出来。新生儿在听到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或其他婴儿哭泣时会大哭。如果我们要给这种表达贴上一个简单的标签,那么它将是“依恋”。

四是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情绪是基本的,那么人们应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方式来表达它,如通过面部表情或声音语调。此外,与第一种看法相一致(跨文化的相似性),如前文所述,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能够识别同一种面部表情并以相似的方式整合它们。

第五种说法最具说服力,即基本情绪应该有它自己的生理机制,即被假定的是脑或自主神经系统的某些特定活动。

英语中有将近200个词汇是与情绪有关的,而中国的语汇中情感色彩的词汇更多,因为东方人的词汇有更多的暖昧色彩,中国的方言基本上就是各种情绪表达的载体。这说明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通过将情绪放在一个轮状物上,心理学家对我们体验的情绪进行了分类。其中一个模型是普拉切克(Robert Plutchik,1980)提出的。他认为,情绪有4个维度:(1)积极的或消极的;(2)基本的或混合的;(3)很多都具有两极对立性;(4)有强度变化。例如,你可以想想,考试时意外得到A时的狂喜,或对本周末足球比赛的狂热,这些都是积极情绪。相反,再看看某些消极情绪,如亲人去世后的悲伤,被人言语攻击后的愤怒。积极情绪可以增强自尊,消极情绪则降低自尊。积极情绪可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而消极情绪则降低朋友关系的质量。普拉切克认为,情绪和颜色是类似的。光谱上的每种颜色都可以通过三原色混合而成,而快乐、厌恶、惊奇、悲伤、生气和害怕似乎就是基本情绪。悲伤和惊奇的混合就产生了失望,而嫉妒则是由爱和愤怒组成的。普拉切克的情绪轮状模型(见图2-1)揭示了彼此相邻的基本情绪是如何产生其他情绪的。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某些情绪是彼此对立的,如爱与悔恨,乐观与失望。很多理论学家认为,情绪是一种不太需要认知解释的先天反应,这是一种进化的观点。

还有一种取向主要按照两个维度对情绪进行分类,即消极和积极的。积极情感作用(Positivee affectivity, PA)主要指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爱和兴趣。消极情感作用(Negative affectivity, NA)涉及一些消极情绪,如焦虑、愤怒、内疚和悲伤。积极情绪有助地于为的推进。换句话说,积极情感可以增加个体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可能性,还可以增强个体或其所属物种对适应性活动的卷入。积极情绪可以开阔人类的视野,增加个体资源。例如,喜悦可以产生对竞争、超越局限和创新的强烈需求,扩大人类视野;兴趣可以激发探索、吸收新知识和经验以及扩充自我的动机,消极情绪如害怕则有益于退缩行为,因此在有生命威胁的情境中,具有直接的、紧急的适应性意义。但是,积极情绪通常会扩大个体的注意力,而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沮丧,即使在无威胁的情境中,也通常会使注意范围变得狭窄。

2. 爱是什么,情为何物
爱是什么?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

更加复杂的是,爱的对象本身也很可能很复杂。例如,在整个爱恋过程中,你会感到挂念、感激、依赖、外表吸引力、温暖、还有对你的恋爱对象感到的其他感情。哪一种感觉最重要呢?每个人之间是不同的,每次恋爱也是不同的。一对夫妻也许是因为激情而走到一起,而其他人或许更强调信任和温馨。

有人回答说:爱是一种基本情绪。然而,当心理学家列出基本情绪时,一定不包括爱。爱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体验。同样,恨本身也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经历,它夹杂着生气、蔑视、恐惧。

然而人们还是普遍认为,爱是人类最崇高、最强烈、最美丽、最妙不可言和最富意义的一种情绪体验。美国的《爱的科学》作者安乐尼?华尔士认为:我们因爱而得以生到这个世界,我们通过爱而使生命得以延续,我们为了爱而乐于牺牲生命本身。爱围绕着孩子,使他们无忧无虑,爱给年轻人不定期带来快乐,爱给老年人送来安逸以安度晚年。爱能疗疾治病,爱能使跌倒者重新站立起来,爱能给被折磨者带来安慰,爱能激发音乐家、画家和诗人的灵感。爱是“大自然的第二个太阳”,爱“使人们的心中永远是春天”,爱“能使太阳和星星移动”。伯拉图称爱是众神的第一种创造,心理学家弗洛姆则说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众多问题中的最后一线希望。

华尔士又进一步发挥说,摧残人精神的,不是死亡、疾病、磨难和贫穷,而是对孤独和在这个世界上得不到爱的恐惧。只有既为人所爱而又能报之以爱,我们才能体会到作为人的完整性。没有爱,我们便是不完整的个人,我们便会渴望与他人结合。与他人的结合一旦并不完美的话,我们便会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感到空虚。除了受制于我们生物本能的纯粹生存需要外,对于这种动物来说,爱的重要,远超于其他一切事情之上。对爱的渴求不但涵盖了我们作为个人的、生物意义上的、性方面的和社会意义上的需要,而且还涵盖了我们在精神意义上的需要。我们一旦拥有了它,幸福感、完美感和勃勃生机感便会油然而生。无论在哪一方面,它使人生添色,使存在充满活力,使人性变得高尚,使生活更加充实,同时又使我们的心灵体味到人生的圆满。爱,的确是“大自然的第二个太阳”,因为我们的一切需要,无论是急切需要的还是纯属渴求的,都是围绕着它而转动。

确实如此,爱情中的亲昵接近赋予人的精神以兴奋,加强他意识中的更新过程。这主要是由于种种感受在情绪上达到了白热化,使情感达到了炽烈化。极其温柔的、体贴的相互关系气氛,以其特殊的激动在半是现实、半是幻想的令人陶醉的爱情世界中创造了适于情侣交往的气候。

爱情中的情绪和情感是十分不同的。它们综合起来也可以被看作“高级的”和“低级的”,因为它们既表现性欲,同时又表现道德、审美方面的高尚感受的总和。


3. 《神雕侠侣》中的“绝情谷”
脍灸人口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与其说是一部武侠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言情小说。这部作品将人物情、仇、爱、恨等推演到了极至,可以作为案例来分析。

《神雕侠侣》的开场词是:“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结尾还是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不散,寒鸦栖复惊。相知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写的都是个人的情感与心态,离秋别绪,情在景中,全是多情伤怀之意。

《神雕侠侣》中最先出现的人物,却是武三通和李莫愁。一个是满脸皱纹,满头乱发,疯疯癫癫;一个是身穿道袍,年轻貌美,痴痴怨怨。二人看似冰炭不容,实际上却是异曲同工,都是为“情”而来。作为小说开篇的引子,两人都是单相思患者,一个为情而发疯,一个为情而成魔,他们各自寻找的对象恰恰是一对早已过世的有情夫妻。他们的出现,非不得已,而是情不自禁,是谓“风月无情”。而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也正是紧紧扣住主人公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情生情变、聚散离合。

小说中言情的最重要的场所,以及扣人心弦的情节是对“活死人墓”和“绝情幽谷”的描写。

《神雕侠侣》最突出的创造之一,是“复活”了“乾坤五绝”中的中神通、天下第一高手王重阳,揭开了他活死人墓的秘密,从而使得活死人墓成为小说上半部中最重要的情节结构的枢纽,同时也是书中最重要的两大象征性处所之一。

关于王重阳与林朝英的故事,书中描述道:“王重阳与林朝英均是武学奇才,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佳偶。二人之间,既无或男或女的第三者引起的情海波澜,亦无亲友师弟间的仇怨纠葛。王重阳先前尚因专心起义抗金大事,无暇顾及儿女私情,但义师毁败、枯居古墓,林朝英前来相慰,柔情高义,感人至深,其时已无好事不谐之理,却仍落得情天长恨,一个出家做了黄冠,一个在石墓中郁郁以终。此中原由,丘处机等弟子固然不和,甚而王林两人自己亦是难以解说,惟有归之于'无缘’二字而已。却不知无缘系'果’而非'因’,二人武功既高,自负益甚,每当情苗渐茁,谈论武学时的竞争便随伴而生,始终互不相下,两人一直至死,竞争之心始终不消。”这当然是对小说的主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的一种解释,或一个重要的例证。

但书中的活死人墓及其古墓派的出现,除了对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故事作追根究源的补充之外,主要作用,当然还是在于为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提供一个处所。

杨过逃出全真教,惟有近有咫尺的古墓可去,于是杨过便成了小龙女的弟子,继而成了她的爱人。进而,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自然又成了王重阳与林朝英的故事的一种对照。王重阳和林朝英没有任何外力干扰,却始终不能成为真心爱侣,以至于咫尺天涯;而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自走出古墓的那一天起就障碍重重、劫难纷纷,但他们却钟情不变,天涯比邻。

而“绝情谷”的情节则更为震撼人心。从作品的发展线索上看,从第十七回书写到杨过与小龙女在此重逢开始到第三十九回书杨过与小龙女再次重逢以及重出幽谷,绝情谷一地成了书中许多关键性情节的发展枢纽和重要场合。

4. 无爱而恨还是因爱生疯?
爱的反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恨。这两种情感不是对立的元素。一个被爱遗弃的人,开始产生恨的情绪,如果几十年都不变,则说明他或她当初爱得太深,太多,以至无法自拔。现在的“恨”只不过是“爱”的一种变异或延长线,因为这种“恨”和“爱”都让人刻骨铭心,无法忘怀。

爱的反面,是淡忘和遗忘,也就是一种引不起兴奋,或消亡了的情感。

人为什么会恨?一种假说是因为受了伤害,进而引起了敌意的感情。但也有些人,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他也会无缘无故地迁怒、仇恨某些没有关系的事物,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研究者又解释说,这是由于对一些不愉快、不公平而且又不可能改变的事情或情境,日积月累造成的压力而导致的,这种“恨”是一种特异反应。因此,这种说法又称之为“挫折—攻击假说”。即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或者要做什么事情,任何妨碍你的东西都会激起你的仇恨。无论那个妨碍因素是特定的还是模糊的,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你没得到你想要的,你就感到受挫,会做出仇恨或攻击的意识及行为。

这种说法也就是:认知—新联结主义的理论模型:即目标受阻或受挫。导致的“无归因的仇恨”,它与人的自我认知、感觉、环境系统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新的观点是认为:恨的情绪产生是因为人们没有爱,缺少爱,或者失去爱,被遗弃,被背叛而导致的一种病态心理。这里仍然可以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为例,分析一下另一个人物——大魔头李莫愁。

小说一开始描写李莫愁因爱强求不得,因伤情而变态,因嫉妒而成魔头。她残忍地杀害一位姓何的老拳师一家老幼男女二十余口,仅仅是因为这家人与她的情敌同是姓何;在沅江上连毁六十三家货栈船行,也只是因为它们的招牌上有一个“沅”字。

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出现她与陆展元热恋时的情形,作品一开始,男主人公便已与他的妻子何沅君一道魂归黄泉。而活着的李莫愁则已成了不可理喻的情魔。她为了报复陆展元的“不爱之仇”,居然要将陆家庄的老少全部杀死。

小说中没有说明陆展元对她的态度,但从一些情况推测,陆展元恐怕并没有对她表示过爱意,既无“始乱”也就不存在“终弃”。相反,是李莫愁一厢情愿,而且纠缠不休,在陆展元、何沅君的婚礼上她就要大闹一场。这也就是说,在她的悲剧中,陆展元没有什么责任,一切都是她的性格使然。

其次,陆展元不爱她这不是什么罪过,爱何沅君更属自然,没有谁规定陆展元非爱李莫愁不可。然而在李莫愁而言,“不爱”便是“仇恨”乃至就是“该死”。这正是她的不可理喻之处。

再次,更加不可理喻的是,何沅君得到陆展元的爱,与李莫愁本不相干,但李莫愁却对何沅君恨之入骨,乃至将无辜的“何”姓老拳师一家以及“沅”江上的许多船行、货栈杀得血流成河,只因一个“何”字与一个“沅”字。谁要在她面前提起“何沅君”三个字,那更是大祸临头,非死不可。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一开头,与李莫愁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位男性疯子武三通。他也是因情而疯,且暗恋的对象恰恰是何沅君。他也要去挖何沅君的墓,为的是要“见她一面”。可他还没有疯到滥杀无辜的程度,这恐怕是男疯子与女魔头最大的一点不同。为此武三通还曾与李莫愁打了一架。之后,武三通的疯病被他妻子的舍命相救而感动至愈,即为爱所拯救,然而李莫愁则在疯之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最后葬身火窟。





恐惧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精神分析治疗神经症技能培训
恐惧症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1 恐惧情绪的处理
    2 恐惧的防御分析
    3 恐惧的动力分析
            
    恐惧症个案治疗时间的长短和效果,是视其恐惧的性质、程度以及个体的基础情况(如人格素质、领悟力、经济力等)而不同。一个较完整的疗程包括三个阶段:直面——恐惧症状、与症状相关的对应模式;解析——恐惧的深层原由;再直面,即容纳——恐惧所指的实相。
    考虑是否将恐惧作为症候处理?
    1,恐惧情绪的处理
    我们知道,作为引发紧张的情绪,恐惧症一般具有较固定的恐惧对象,而焦虑症却没有。所以,一个人的恐惧达到恐惧症之程度,必然有其粘附着的恐惧之物,随时诱发他恐惧。过激的恐惧情绪本身,会妨碍人正常地思维。所以面对恐惧症患者,初期是要考虑对恐惧情绪的处理。
    目标任务:直面症状,改善对症状的排斥态度。
    所有手段性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症状是有效的,包括抗焦虑xing药物。如:
    在重度恐惧下,可用阿普唑仑等抗焦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以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恐惧情绪程度的判断,可籍现实功能的影响度、睡眠情况、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为依据。
    在受恐惧情绪控制期间,可通过躯体疗法——如自体疗法、音乐或舞蹈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呼吸放松疗法等,以达到情绪的释放。
    在冥想放松的背景下,通过想象去触及和直面——恐惧场景。这类似意象疗法或想象训练技术。正因为,创伤的想象是可怕失控的想象,所以通过想象训练以达到:提高对可怕失控感的承受力;重复习得的积极想象可改变既往不稳定的失控感,激发内在的积极资源。
    在恐惧感得以缓解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到达澄清、认识以下内容——
    对症状常用的反应模式是什么?所起到的效果怎样?
    对应恐惧的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之后的情绪怎样?
    对症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如埋怨、自责、克制或控制、消除或消灭、或是其它什么?
    澄清恐惧对象的现实性和想象性。即,恐惧对象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存在?是过去的实在,还是目前想象的实在?
    一切对恐惧对象的澄清和认识,是为了能走近恐惧的深层心理,以解析恐惧之本质的前期工作。或者说,一切有形的技术路线,都是以认识无意识为目的,让无意识最大程度成为意识为最终目的。
    注:在此所针对的恐惧为神经症性的,而非重大创伤所致的恐惧。后者是那些在重大应急下,导致神经防御系统(位于低级脑部组织的惊恐系统)的部分损害,其治疗只适合提供躯体照顾和情感支持的“稳定化治疗”,而不适合上面所讲的那些治疗。
 
    对恐惧的精神动力学分析:
    恐惧症跟焦虑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害怕的东西。
    抑郁症和强迫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憎恶的东西。
    这一重要的心理动机区别,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神经症的精神动力进行准确深入的解析。
    2,恐惧症的防御分析
    所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都关心理病症出现的内外部条件的初级条件,即,最原始的心理或外部创伤事件。但,恐惧症的形成并不只是取决于初始条件反应,而也由于继发条件反应所形成。继发条件反应,指对初始条件反应所报持的种种态度与行为。
    分析的任务:认识“继发条件反应”是什么,有哪些?觉知“继发条件反应”防御了什么?
    继发条件反应,是问题形成的次因。犹如某些犯罪“案子”的形成,有其主谋也有其同谋一样。
    举例:一例社交恐惧症,女,18岁,主要表现为见陌生人时,害怕自己的表情抽搐(可视为表情恐惧)。经过了解和分析,清楚了她表情恐惧的原始心理事实是:刚上初一时在班级作自我介绍,口误把自己的性别说成“男”而引得哄堂大笑,回家后照镜子,发现自己表情僵硬,嘴巴有抽动,难看极了。这一事件和事件在她内心造成的羞怯和耻感,是女孩有人际恐惧的主因,即病症的初级条件;而女孩自那以后所表现的反复照镜子-害怕照镜子、经常逃避上学、完全回避集体活动,不与人交流,尤其是让她报持这些反应的内心想法或叫主观意念——如“自己的确不会说话”“自己的表情的确难看”“我不想别人知道我有人际交往障碍”“无法想象我再受到哄笑会怎样”等自我否定思维,这些是女孩形成人际恐惧症的继发条件反应,即病症的次因。
    象征说,原始的心理创伤事实,是女孩患人际恐惧的主谋,女孩后来害怕再受伤的防范观念和行为,是女孩固着人际恐惧的同谋。
    一个刀割伤,单有主因——不小心被刀伤,充其量只是刀划了一个口子的疼痛,伤口本可以自愈,而只有向伤口撒盐的做法(如用脏手挤压、脏水擦洗、用脏布包扎)才会化脓感染,酿成病灶。对应一个孩子的犯错,当他第一次犯错或犯错本身,并非问题,而父母对孩子犯错所采取的——人格否定性斥责、打骂等态度,以及这些态度在孩子内心所产生的“坏自我认同”,这些继性发原因才是导致孩子习惯性犯错,或者成为问题孩子的关键。
    继发条件反应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反过来又强化着恐惧症的恐惧感受。从这一角度看,继发条件反应是恐惧症的真正元凶,是主谋。
    继发性的条件反应,实际就是避免焦虑的种种防御反应。之所说它是恐惧症的元凶,是它重重防卫着“预期恐惧心理”。而恰是预期性恐惧,使得患者内心产生着无限重复的恐惧性担心,由此形成越是担心,担心就越重的恶性循环。
    因此,对防御分析的目标,是让恐惧者认识到这一恶性循环,是怎样被他的防御性条件反应所致。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望患者考虑改变对恐惧感的反应模式。如他可能会考虑,不再重视症状,而重视对症状的承认和接纳态度。
    在这样的前提下,可望对隐蔽性防御模式作进一步分析。所谓外显的防御形式有逃跑、躲避、不停地说话或做事、不停地洗手等等,隐蔽的防御模式有压抑、隐忍、意象外化、投射性认同等等。
    恐惧症最常见的隐蔽性防御是意象外化。意象外化的概念解释:一种主观的意象变成了客观的真实。
    常见的恐惧症有疑病恐惧、绝症恐惧、恐高、恐过马路、心脏恐惧症、意外恐惧等,这些恐惧症都无一例外地,无意识地将他内心的恐惧意象外化了。比如,害怕癌症的恐惧者,是癌症这一象征死亡观念激活了他早期生命受威胁的恐惧体验,即将这一原发性恐惧意象——死亡外化为了癌症。恐惧过马路的患者,是过马路的情景会唤起他曾遭遇凶险(如亲临或目睹车祸、抢劫、丧亲等)的丧失性恐惧体验,将这一原发性恐惧意象——“灾祸降临”外化为了过马路。
    其实,所有神经症的原始恐惧,是在他记忆深处以其象征保留下来,并形成了症状。当症状再现时总会以转换的形式表达。比如,有一位强迫性呕吐的学生,他既害怕自己的呕吐也害怕自己对呕吐的不能控制。但他并不知道,呕吐这一表征,早已是他道德和精神上恶心的象征。有强迫性格的人,无意识驻着一个强大的超我,时不时地以躯体惩罚诉求它被压抑的需要。     
    治疗师对防御的分析,是需要当事者在呈现他对恐惧情景和恐惧体验的前提下,让他自己解读到,他内心的恐惧所指是怎样变成了外在可怕之物?或是,解读到他内心的恐惧所指如何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外显恐惧之物的。




    前面讲到,恐惧症跟焦虑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害怕的东西,而强迫症跟抑郁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憎恶的东西。背后不一样的什么,正是有助我们认识患者保持神经症症候的深层原由,也即是保持症候所在的精神动力根源。
    比如,恐惧症的行为背后是害怕什么,隐喻着他与恐惧所指的人或物之关系,是分离性关系,而强迫症的行为背后是憎恶什么,隐喻着他与憎恶所指的人或物之关系,是纠结性关系。
    分离性关系,在无意识层面的心理机制上,其动因是丧失性创伤记忆,是紧张、焦虑、害怕的情感体验。其防御模式是否认、置换、分裂、外投射。在意识层面,凭对恐惧对象的敏感与警觉,靠意志而始终保持着回避行为。
    对分离性关系的治疗方向,是要恐惧症者(排除有分离障碍的恐惧症)能够面对他恐惧所指的对象,最终能与恐惧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或联接的关系。
    纠结性关系,在无意识层面,其心理动机是深厚的依恋或依赖情结,是渴望爱的依恋情感体验,或丧失爱的嫉恨情感体验。其防御模式是压抑、理智化。在意识层面,是靠超强的理智或意志力,强迫性追求着他总也达不到的关系目标。
对纠结性关系的治疗方向,是如何将恨(恨他人,恨自己,恨世界)之能量转化为爱的力量,如何建立起与他人与自我的友善关系。
    恐惧症的深层动力主要来于两大焦虑:死亡焦虑,阉割焦虑。而阉割焦虑(害怕存在丧失,精神剥夺性体验)是神经症的恐惧核心。
   “人类是从根本的虚无出发的。他必须学会点燃木材,懂得不要到很深的地方去。”用拉康的经典语言来理解恐惧的动力来源,孩子在必须借助外力才能生长的过去,是在各种行为体验中获得满足或匮乏的经验,并以此获得掌控对愿望的主宰。
    但,如果在幼儿期,经历着风险的威胁(生命威胁、抛弃、强暴、虐待等),这种恐惧经验作为充满恐惧的记忆图像保存在幼儿的记忆中,一旦受威胁之讯息再次出现,这种载有记忆图像的恐惧能量会被唤起,并竭力在感觉中抵制那种恐慌感。尤其那种持久地经验着抛弃感的孩子,在他的心理结构中充满着黑暗、渺小、被害、无助的感觉材料,心理注意力几乎朝向保存生命安全,生活的基本动力是如何“不出事”而不是“出人头地”。
    恐惧本身就是动力。只看它把你推向哪里。
    比如,你对自己在工作上有无能为力的恐惧,这种恐惧要么会成就你继续无能,从而满足你潜意识不想长大(依赖情结)的动力,要么会成为你誓改变无能而发愤图强的动力,从而远离那份无能为力的恐惧。
    比如,你对虚无很恐惧,这种恐惧要么成为你为躲避虚无而寻求刺激麻醉自己的魔力,要么成为你为填充内心而寻求人生目标的动力。
    比如,你对婚姻有恐惧,这种恐惧要么成为你建好婚姻关系的破坏力,要么可成为你有勇气过快乐单身的动力。
    比如,你对自己的缺陷有恐惧,这份恐惧要么成为你回避他人回避社会,甚至是回避责任的原由,要么是成就你在某些方面有超常才能的动力(补偿动机)。
……太多的比如,呈现了恐惧动力的辩证法。
    恐惧症者,生活中绝大多数行动是出于防卫,内心取向是以自我保存为动力。
    维系恐惧症候的力量来于:对恐惧的神经症性防御,和害怕改变习惯性的防御模式。卸去神经症性防御,既是关键也是难关。因为恐惧症内心总有“被击倒和被覆没”的不安,是靠不断意象外化和回避外界的防御措施,才使他不至于陷入“覆没”感而才有立足之感的。
    但不管难关多大,都必须直面难关口的方向,一步一步面向“回避”的反方,一步一步走向“癌症恐惧”所象征的“无法挽回的某种不幸”。即是,恐惧症的治愈,意味着当事者能够彻底接受那“无法挽回的某种不幸”。
    精神动力性分析的目的,正是卸下对恐惧的防御模式,并找到恐惧者那隐藏未露的恐惧——无法挽回的某种不幸所指的真相。
    恐惧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心理能量。如何觉知又如何看待自我内心的恐惧,是生活于世的人最大的生活主题。      
    这个世界,我们会不停地遭逢来于自然、社会带给人的灾难与冲突。可是,作为社会人,面对自然之灾难,人们并无恐惧或憎恶,倒是社会或家庭非人性的专制、压制、邪恶之风,才让人处在不安全的恐慌与冲突中。康德说过,“人在经历许多冲突后,在经历了某些失败之后,头脑的力量会逐渐取胜;不停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具有无可比拟的最高权威的上帝与永恒……因而服从法律的绝大多数行动是出于恐惧做出的,少数行动是出于希望做出的,没有任何行动是出于义务做出的。”可我们还是能看到有出于义务的行动,比如献血、捐款、舍己救人之行动。很奇怪,那只能在人遭逢自然伤害之时(如在两年前的汶川地震和当前的玉树地震),人们的行动纯然出于勇气和大爱。而平常人们面对社会、家庭、自我的压力时,为人行事却显得那么的紧张焦虑,或盲从、机械,或犹豫不决,或歇斯底里,或惶惶不安,或暴力冲突……为什么呢?
    当我们冷静去感受生命与世界的关系时,你会发现,恐惧症者最大的恐惧并非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死之前那种预感到要死的恐惧。普通人最大的恐惧,也不是死亡,而是在死前对生活感觉空虚无聊的恐惧。换句话,人最怕的不是死去,而是死之前没有好好地活,或说,人们最大的恐惧是心怀恐惧地活着。
    因此人要思考:死亡的话题,以及怎样无畏地活?
   


恐惧症的希望——拥抱恐惧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为啥“吃了五谷生百病”?又为啥“啥病没有却成天恐慌得要命”?人们似乎很能接受,人在面临地震、洪水、传染病等自然灾害时的恐惧不安;但却很难理解,生活在安全而优越的环境里,为啥有人会见人恐惧、见广场恐惧、见小狗恐惧、喝水恐惧、想到“癌症、艾滋病”就恐慌得发抖、出汗、晕厥?如今,各类型的恐惧症似有蔓延之势,让许多人觉得真不可理解,也让患恐惧症的人更添几分恐惧。不管恐惧的表现有多少形式,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缺乏内心安全的反应。

    恐惧症的心理现实

    1、当美丽是“祸”时。这里的美丽泛指美的东西,比如美的想法和愿望、美丽的外表、美食、美好善良的举动等等;祸泛指有害的,比如遭遇麻烦、挫折、禁止、惩罚、伤害等等。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英,26岁,长得非常漂亮、有气质,也很有工作能力。但她从没认为自己长得好看,反而觉得自己难看。她长期恐惧见人,尤其见到熟悉的男性就心慌、脸红。在她6岁读幼儿园时的某一天,有个男孩指着她的脸骂她“你是马脸!马脸!”然后一群男孩围着她起哄。当时的她害怕得不知所措,脸羞得通红。回家后她伤心地对妈妈哭诉:“同学骂我是马脸”。尽管妈妈解释说“马脸就是鹅蛋脸,很好看”,但不能解除她的伤感和怀疑,她反复对着镜子照看,心理反复嘀咕:马脸就是难看,不然他们为什么起哄我?从此以后,“马脸”的印象留给小英的是伤心、自卑和愤怒,整个学生时代,她一直回避跟男生接触。我的另一位来访者刘先生,38岁,5年前曾有一次玩小姐经历,之后患上了恐惧症(恐患艾滋病)。他除了工作,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回避人际交往,接触任何东西格外小心,生怕感染艾滋病。不过,他那次玩小姐是诱因,根源性的致病因素是在他的儿童时代,其父母对他的包办和恐吓性的教育,比如父母认为他不听话时,常常是用棍棒打他、威胁他“你再这样,我就关你黑屋子!”这种教育下,使他的个性极为内向、胆怯、毫无自主性。他6岁时,有一次横穿马路差点丧命于车祸,当时吓得尿裤,觉得自己真的死了一样,落魄的软弱感很久才恢复过来。他高考填报志愿时,违背自己的心愿(学英语)而顺从了父亲的要求(学计算机)。进大学后,他经常出现莫名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慢慢地他陷入一种“我高考时填报的志愿到底对不对”、“我的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的强迫性思维中。

    我想形象地说,小英的人际恐惧,是基于她幼儿时那美丽的“鹅蛋脸”被丑化为“马脸”的伤害;刘先生的恐惧症,是根源于他幼年时的惩罚恐惧,以及他的愿望挫折。从他小时候起,就没有过自己的愿望,当他有了美好的愿望时,又不敢表达。这因为,他如果坚持自己的愿望或意见,就有遭到严父的不满(或有失父爱)的风险。他后来的恐惧艾滋病,是“艾滋病意味着死亡”的观念激活了他曾经(6岁时)生命受到威胁的恐惧情绪。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已经成为某种“症”的神经症性表现,并非绝对是他某次事件所造成的,某次事件仅是一根导火线,诱发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过去的伤害、或恐吓、或抛弃、或侮辱等经验所留下的后遗症。它使人在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危险存在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极度不安和高度警觉,并可以不惜代价而避免再出现什么伤害性的风险,比如恐惧坐车的人,任何情况下都不惜花时间或让脚吃亏,也坚决要徒步行走;恐惧人的人,宁愿忍受寂寞和孤独,也不和任何人来往。这无疑都是回避性的行为。因此,恐惧症的外在回避性表现,是他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心理现实。

    2、当内心缺安全时。人的一切回避行为背后都有让人厌恶或害怕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人、还是物;是经验、还是思想,只要那些东西一直威胁(不管威胁是否存在)着某人,而他又无能力去解决,他就只好选择最简单的办法:逃避。时间久了,他会尽一切力量躲避它们。这便是恐惧症患者的处世哲学:我惹不起,但我躲得起!躲藏与逃离是他们的心理趋势和心理现实。

    弗洛伊德说过,恐惧症的发病机制是收回自己的保护性能量发射,或者说撤回对对象的里比多。问题是,他为何要收回?为何要撤回?我认为那只有一种理由,就是保护生命。人遭遇外部危险时,本能地要么逃离、要么反抗。我们以打仗为例,两峰交战,一方若处于明显弱势并有生命危险,明智的选择是收兵、或撤退以保存实力。但这是暂时的收或撤,等有力量时还得想办法反击,直到消灭敌军,才可能保证自己永久地安全。而恐惧症患者,是在没有外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总是逃避。我想也只能有一种解释:保护内心安全。一个人的自我到底害怕什么内部危险,尚不能确定,我们只知道这是属于被覆没和消灭的危险。这跟人处于外部危险时的反应是一样的,必须撤回里比多能量以保护自己。所以,要理解恐惧症患者为什么不能社交、不能去关照和爱别人,是因为他内心处在“有被击倒和覆没”的恐惧中,他感觉软弱而有风险,他顾不了那么多,他必须紧紧地抱着自己,或关起门来、或回避所有象征风险的东西。

    恐惧症的希望之路

    我们正常人中,有些之所以那么苦苦地忍受“好累好累”的生活,那一定意味着苦与累生活的背后,有着某种快乐目的的期望。只是在追求(期望)的过程中,体验的更多是手段的不快乐,甚至完全不知道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了,故而找不到意义,也感觉不到快乐。恐惧症的人,之所以那么害怕风险或威胁,那也一定意味着风险和威胁的背后,有着某种愿望或刺激,只是他抗风险和威胁的勇气不足而已,哪怕某种愿望很低级、或是一种因创伤事件而想报复的愿望。因此,要消除人们的恐惧而重新体验生活的快乐,希望在于找回恐惧背后的失落与勇气。

    1、处理过去的恐惧。恐惧症患者是生活在过去的恐惧经验与对未来的恐惧担忧之中的,其公式是:现在=过去(实际的恐惧)+未来(想象的恐惧)。

    人们常说,在整个人生中,出生乃是人的第一危机。精神分析理论把这第一危机看作“是日后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各种危机的原型。这一原型经验在人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烙印,并一再造成被称之为焦虑的情绪表现,人们对这第一危机有着莫明的恐惧感”。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的恐惧症,源于他在胎内时母亲的恐惧和抑郁情绪的感染,或者在他婴幼儿时经历了饥饿、冷漠、恐吓等不安全体验,这样的恐惧症的恐惧,将是在“第一危机原型”基础上的无限泛滥。如果一个人的恐惧症是基于过去创伤事件的阴影,那说明是在重复体验以往事件的恐惧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过去的恐惧情绪进行处理。

    处理过去的情绪是很棘手的事。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已成历史,我们无法选择要与不要,但我们可以对过去事件(情绪)进行重新评估、正本清源。首先,需要接受事实,比如曾经有过失落,不管是贫穷带来的羞辱、歧视,还是被父母冷落、抛弃过,还是经历过冤屈等等,对此,我要把它呈现出来、亮相在我面前,我要正视它和接受它:我过去曾是懦弱的、渺小的、甚至是不光彩的。

    其次,要表达感受和情绪。有很多的人际恐惧,是因为过去在某人的否定或伤害时,自己没有作适当的反击、把敌意情绪给压抑了,以致后来越来越不敢在需要表达敌意时正常地表达情绪。当在“亮相”了与我的恐惧情绪有关的人物时,要把当时该表达而没有表达的意思和情绪对他(她)道出来。方式可以是“空椅对话”、可以是书写、可以向替代对象倾诉、更可以是与相关的人对话。

    第三,正本清源。恐惧症患者,如果是因为早期人际环境的不安全所致,就需要正视自己个性的局限,重新培育人格素质;如果是因为童年或青少年的创伤经历所致,比如遭受过诬陷或性强暴,就需要重新澄清自己和与恐惧经历有关的他人:那并非我的错,错的是某某人对我的态度或行为;受惩罚的不该是我,而应该是某某人。也许你会说:“我知道错不在我,受罚的也不该是我,而是他人。但我还是难受”。这就是最需要澄清的,为啥受罚(恐惧本身也是自我惩罚的体现)的是自己而非他人?我们对许多恐惧症稍作分析会同意这样的看法:任何人经历了创伤事件后都会陷入一段时间的痛苦反应,但并不一定会发展到人际恐惧症。如果受到创伤的人有一种内在力量,并能进行正常的还击,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事后,至少为抚平内心伤痕、洗雪人格的受辱而去做点什么,他就不至于被过去事件恐吓倒。但是否能这样去做点什么以平衡自己,又取决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这个人是外向型而有攻击性力量的人,创伤性事件也许是不可预料中降临,但他会对此作出反应性处理。而缺乏这种人格力量的人,会在受威胁时不知所措,受威胁伤害后,会归因自己命运不好,并陷入悲观、恐惧的心境,而不断惩罚自己。所以,恐惧抑郁的人,如果能认识到有自己的个性弱点和处事方法的问题,这本身也会减轻来之过去事件的压抑情绪。

    2、解读恐惧的意义。恐惧的荒诞之处,在于它表面上的不正常;它的严重之处,大多在于它的不可捉摸。心理治疗要帮助恐惧症患者走出恐惧的阴影,需要我们陪着他去面对和解读恐惧的意义,去帮助他体验到现在被压抑的东西。

    我们知道,恐惧和抑郁总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当内心深处有一种毁灭性的恐惧产生,并有吞没我们的危险时,人内心拥有的“抵御机制”就开始起作用。常用的是压抑、推延、转换等机制,使人能应付难以忍受的经历。帮助患者解读恐惧,就包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应付恐惧的抵御机制,即他是以何种方式在逃避恐惧?这有助于认识恐惧的本质。

    许多人内心的恐惧像火山一样在演变,他们难以领会的。而那变化着的、不明确的恐惧心情,总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附着的具体事情,以一种无大碍的恐惧发泄出来。例如,某人曾因外伤作过缝合手术,成为了担心消毒不严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的理由,从而发展成为疑病恐惧症;低血压引起的体位性晕厥,会成为担心大脑神经出问题的理由,而发展成为恐高症;胸部长期不适、心慌心累,会成为害怕心脏出问题的理由,从而发展成为心脏恐惧症等等。这样的好处是,患者手里总能抓住一些什么,有了一个解释他内心恐惧的假理由,它可以让患者和周围的人理解并关注他的胆怯、头晕、心脏症状而避免探询原来的深层恐惧。这些可以理解的假理由,就是表面上的遗忘(压抑)、疾病获益(转换)等防御机制所发挥的作用。

    通过象征意义来解读恐惧,可以让我们明白:

    ——艾滋病(癌症)恐惧症患者,象征性地表达了他害怕丧失自我、害怕生活失去意义和价值、害怕死亡。

    ——广场恐惧症,象征着早期亲子关系的缺陷,比如被抛弃过;或象征他心中有难言的秘密怕暴露。

    ——恐高症患者,象征着某种愿望的夭折。

    ——心脏恐惧症患者,象征着“害怕做亏心事”的某种欲望与禁忌的冲突。

    ——恐惧男人的女性,象征着对处女与贞洁的捍卫。

    ——恐惧女人的男性,象征着对女人忠诚的怀疑;或象征有luanlun冲突。

    ——动物恐惧症患者,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某种关系人物或某事物的厌恶和敌意(不同动物的象征各异)。

    3、请你跟恐惧的意义拥抱。此文的标题是“恐惧症的希望——拥抱恐惧”,并非是说让恐惧症患者去拥抱艾滋病、拥抱你恐惧的男人或女人,而是指去拾起恐惧背后的失落。比如,当你明白了恐惧艾滋病的背后实际是害怕死亡,并总为“人为什么要死”、“我还没有活够”等问题所纠缠时,你就应该“对症”去解决你的问题,也就是去与它们拥抱:接受“人总要死”的观念、谈论死亡的意义、做出一件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人际交往恐惧者,请你跟这样的对象和内容拥抱:你内心那个无能而柔弱的小孩、你那纯真的本我、你的理想自我、被你压抑的攻击冲动、被你丢失的表现欲望。

    解读所有恐惧的意义,是让我们透过恐惧的表象,认识自己正真恐惧的是什么?才能找到“对症”的出路。

    4、感知并拥抱恐惧背后的愿望。其实,大多数恐惧症、强迫症,之所以恐惧或强迫,都因为他们内心有许多愿望无法满足。愿望有些是美好而正常的,有些是有害的(比如想消灭权威而取代权威、或想占有许多女人)。不管是那种愿望,我们都需要去感知它、承认它、然后以合适的方式,适当地去满足它。

    我们会发现,恐惧症和强迫症患者的生活就像一句谚语说的:“一个人还未活到100岁,就在为1000年后发愁”。一个人,若要消除愁容、看到你的笑脸,请你与这位曾是恐惧症患者(52岁的学者)对《未来、生活的意义、死亡、上帝》的感想共勉:“今后我肯定会更有意义地去生活,这样当我死了以后,能留下一些恒久的东西。死亡会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因为充实、满意地生活过之后再死去,肯定比因恐惧不能实现很多简单的愿望而留下遗憾来得轻松愉快。”

    最后,我想用公式来表达恐惧与愿望之间的关系:

    恐惧=愿望压抑

    治疗恐惧=修复愿望创伤

    恐惧被消除=某种愿望已实现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 玲












心灵成长:如何告别恐惧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当你在读下面这番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你生活中最基本而始终关切的事是什么?如果撇开那些拐弯抹角的答案,直接了当地面对这个问题时,你会怎么回答?难道答案不是“我自己”吗?如果我们够诚实的话,大部分人都会如此回答。我关心我的发展、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所住的那一小块天地,我想要争取较好的职位、享有更好的特权等。我们大部分人主要的兴趣都在自己身上,这个假设应该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们不该对自己有那么大的兴趣,我却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对,只是我们很少有人敢诚实地承认罢了。即使我们敢承认,仍然难免带有几分愧疚之情。总而言之,一个人基本上是关心自己的,因为各种传统或理念,却又认为不该如此。但是一个人怎么“想”并不是关键所在,那只不过是一些概念和想法而已,事实的真相是:人基本上永远是对自己最感兴趣的。你也许会说,帮助别人比为自己着想更能带来满足。那又有什么差别?你所关心的仍然是自己。如果帮助别人能带来更大的满足,你关心的仍然是那件事能否带给你更大的满足。为什么要把意识形态扯进来?为什么要制造矛盾的想法?为什么不说:“不论在性行为、帮助他人、成为伟大的圣人、科学家或政治家的追寻之中,我真正想要的就是一种满足。”它们都是相同的过程,不是吗?我们所要的就是一种满足感,不论它所展现的方式是明显的,还是细微的。我们声称自己是在追求自由,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自由能使我们得到各种美好的满足感,而最终的满足当然是“自我实现”这种怪异的想法了。我们如何能在本来就没什么不圆满中去寻找圆满?
 
    我们大多数人都怕成为无名小卒,总想在社会地位上寻求满足,因为我们的社会就是如此现实,有地位的权贵就备受尊崇,没有地位的人就被踢来踢去。世上每个人都想在社会、家庭中争一席之地,甚至还想坐在上帝的右边,这个地位还必须是众人共同向往的,否则就算不上什么地位了。我们似乎必须永远站在舞台上。由于我们的内心经常陷入痛苦和不幸的漩涡中,因此外在如果能受人重视,就算是最大的安慰了。这种对地位、权势的追求,希望在某方面被社会视为卓越的心理,都不过是一种驾奴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本身就是某种形式的侵略性。圣人想要以他的德高望重来获取社会地位,那种侵略性和院子里到处啄食的小鸡有什么两样?造成这种侵略性的原因何在?不就是内心的恐惧吗?
 
    恐惧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之一。陷入恐惧的心,通常是困惑而矛盾的,因此必定会变得凶暴、扭曲而充满攻击性,但是它又没有勇气挣脱旧有的思维模式,于是就变得极其虚伪。除非我们从恐惧中彻底解脱,否则我们只有继续追逐最高的的目标,制造出各种神祗来解救我们脱离黑暗。我们活在如此腐败而愚蠢的社会,从小接受的全是鼓励竞争与制造恐惧的教育,因此,我们全都背负着莫名的恐惧,就是这可怕的东西使我们的日子变得怪癖、扭曲而阴沉。身体的恐惧是由动物性遗传而来的自然反应,我们此处所谈的乃是心理上的恐惧。惟有先了解那根深蒂固的心理上的恐惧,我们才能对付动物性的恐惧;反正,如果我们先探讨动物性的恐惧,就无法帮助我们了解心理上的恐惧了。恐惧绝不是抽象的,我们的恐惧通常都和某个事物相关。你是否认识自己的恐惧?怕失去工作,怕衣食金钱匮乏,怕邻居或大众对你的评语,怕成就不够大,怕失去社会地位、被人讥讽歧视,或是害怕痛苦和疾病,怕受人控制,怕没有爱与被爱的因缘,怕失去妻儿,怕死亡,怕活得像行尸走肉,怕寂寞无聊、不能活出别人对你的期待、失去信仰等。那么,你知道自己的恐惧是什么吗?通常你会如何处理它?你只想逃避,不是吗?或发明一些理念及影像来掩饰它们。然而,愈想逃避,愈助长了恐惧的威势。
 
    形成恐惧的主因之一,就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真相。因此,除了认识恐惧的心理过程以外,我们还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发展出来的逃避自我的网络。如果包括大脑的心智只是一味企图克服恐惧,而用压抑、锻炼、控制、曲解种种方法,必将引发摩擦和挣扎,而耗散我们的生命力的,就是这些挣扎的活动。首先我们该问自己,到底什么是恐惧?它是从何而生的?我们所用的恐惧这个字眼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要问的是恐惧究竟是什么?而不是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我过着某种生活,我有某种思考模式,我相信某种信念和教条,我已经扎根其间,所以不想让这种存在的模式受到任何干扰,因为任何的变动都会使人进入一种未知的状况,我不喜欢那种滋味。如果你要我忍痛远离我所熟知的事物和信仰,至少我应该对将去之处有几分把握。由此可见,我们的脑细胞早已建立起一种模式,它们拒绝再造另一个不太确定的模式,从有把握变成没有把握时,就产生了所谓的恐惧。在我安坐于此的当下,我并不害怕,现在,一切都很平静,没什么好怕的,既没有人威胁我,也没有人想抢劫我。但是在这一刻的背后,我的内心深处正挂虑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或者担心过去发生的某件事会卷土重来。因此,我所害怕的就是过去和
未来。正因为我把时间分为过去和未来,思想念头便乘机提醒我: “小心不要让它再度发生。”或者“你应该防患于未然,前途可能有危机,虽然你现在拥有有些东西,将来却很可能失去它。也许你明天就死了,也许你的妻子会抛弃你,也许你会失业,也许你永远也无法成名,也许你会变得很孤独,因此,你最好为明天多做一些准备。”
 
    现在,就找出你个人特有的恐惧模式,然后面对它。注意自己的反应,看你能不能毫无逃避、辩解、谴责,或压抑地正视它?你能不能正视恐惧而不加上任何引起恐惧的字眼?譬如,你能不能注视着死亡,而不加上任何使你害怕死亡的字眼?字眼本身就会带来恐惧,即使“爱”这个字,也会引发特别的恐惧意象。现在请注意你心中的死亡意象和你所见过的各种对死亡的记忆,以及你与那些事件的关系,是否就是那些意象制造了恐惧?还是你真的害怕结束生命,而不是怕想像中的结局?究竟是死亡这个字眼,还是真正的结局让你害怕?如果只是字眼或意象使你害怕,那并不是真的害怕。譬如你两年前生过一场大病,病中的痛苦到现在都还记得,这个记忆就会对你说:“小心,别再生病了!”于是记忆和它的联想就开始制造恐惧,其实那并非真正的恐惧,因为此刻的你健康得很。思想永远是陈旧的,它是来自于记忆的反应,而记忆永远是过去的旧事。思想随时制造一种不合实情的恐惧感,而实际上你好得很,可是存在脑海里的经验,就会形成记忆,然后不断激起“小心!别再生病了”的念头。
 
    由此可知,恐惧是由念头引发的,那么,除了这类恐惧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恐惧存在?我们也许害怕死亡——那个在明天、后天或时候到了自然会发生的事情。具体的事实和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两者是有差距的。然而思想一观察到死亡,就会根据这个经验说:“我也会死。”这种念头就带来了对死亡的恐惧。如果不是它,还有没有其他的恐惧?恐惧真的是由念头造成的吗?如果是的话,念头既然是陈旧的,那么恐惧也应该是陈旧的。如同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在我们认出它的那一刻,它已经是旧的了。因此根本没有“新的念头”
这回事,过去的恐惧虽然会反射到未来,其实我们只是怕旧事重演而已。因此,该为恐惧负责的就是念头,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不妨亲自观察一下。当你正在专心应付某种危机时,你并没有恐惧,等到念头一起,恐惧才由心生。
 
    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问自己,人心可不可能完全地、彻底地存活于当下?只有在这种心智状态下,恐惧才无从生起。若想深入了解这种状态,就必须先了解念头、记忆及时间的结构才行。这种了解不是出自理性或口头上的,而是发自内心和肺腑的了悟,然后你才能从恐惧中解脱出来,那时我们的心才能自由无惧地思想。思想和记忆一样,确实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是我们用来沟通和工作的惟一工具。思想是记忆的反应,记忆则由经验、知识、传统、时间累积而成,我们就是在这些记忆的背景下,不断产生反应,而这个反应就是思想。思想在生活的某些层面确实是必要的,然而它一旦变成一种瞻前思后的心理反射以后,就会造成恐惧及快感,心智便因此而迟钝下来,于是怠惰就难免了。我不得不问:“为什么?为什么我明知道念头会造成恐惧,我还是怀着快感及恐惧的心情瞻前思后?我们可能停止这种心理的投射吗?否则恐惧就永远无法停止。”思想的运作之一,就是随时都装满了东西。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心能装满东西,然后就可以不必去面对真相了。我们不敢让脑子空下来,因为我们害怕看到自己的恐惧。表面的恐惧你可能注意到了,但是你有没有注意过那些在内心深处的恐惧?你如何能发现那些极其细微而隐秘的恐惧?恐惧究竟有没有显意识与潜意识之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心理分析的专家们总是把恐惧分为深浅不同的层次,如果你随着心理学家或我所说的人云亦云,就算你懂得我们的理论、教条与学说,你仍然不懂得自己。你无法按照弗洛伊德、荣格或我的学说来认识自己。他人的学说根本不重要,你必须问“你自己”,恐惧到底有没有显意识和潜意识之分?还是,恐惧只有一种,我们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它罢了,就好像欲望只有一种,那就是“你想要”的欲望。欲望的对象虽然时常变化,但欲望本身却是同一个。因此恐惧也只有一种,你虽然害怕各种事情,但恐惧却是同一个。
 
    你一旦认识恐惧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蒙蔽了心理分析家的潜意识问题,便立刻可以抛诸脑后。恐惧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己。如果你看到这些活动的本身,而不是活动所投射的对象,那么,紧接而来的更深一层的问题就是:你如何才能盯住它而不被支离破碎的心念所牵制?
 
    既然只有一个整体的恐惧,支离破碎的心如何能观照出它的完整面貌?它能吗?我们生活的本身就是支离破碎的,我们也只能靠这支离破碎的思考过程来观察那整体的恐惧。我们所有的思考过程就是机械化地将每件事分解支离——我爱你,我也恨你。你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仇敌。我的特质和性格。我的工作、我的地位、我的权势、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的国家和你的国家。我的上帝和你的上帝——通过这些支离破碎的思想来看恐惧的整体面貌,所得到的也只是破碎的片段而已。因此,我们会发现只有思想停止活动,我们的心智才能看见恐惧的完整面貌。你能不能注视着恐惧,既不加以判断,也不以你所累积的知识来干预它?如果你不能,那么你所看到的便只是陈旧的往事,而不是恐惧。如果你能,那么这是你首次不受往事的干预而真正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只有在内心平静时,你才能看见恐惧。如果你的心不再和自己对话,不再为自己的困扰和焦虑喋喋不休,你就能听见别人所说的话。你能不能以同样的态度正视你的恐惧,而不去设法解决它,或提起勇气克服它?或者只是面对它而不逃避它?假如你说“我要控制它、除掉它、了解它”,你其实是想逃避它。你通常能平静地观赏一片云、一棵树或河水的流动,只因为它们对你无关紧要。然而观察自己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自我的要求过于具体,反应又太过于迅速,因此,当你赤裸裸地面对恐惧、绝望、孤独、嫉妒或其他丑陋的心态时,你能不能心平气和地透视它?
 
    你的心能不能直接觉察到恐惧的全貌,而不是你所害怕的种种事物?如果你只是观察到恐惧的细节,或是一件一件地解除恐惧,你就永远也进步到核心问题,即如何学习与恐惧共存。如果想和恐惧这样活生生的东西共存,需要一颗极其微细的心,它不下任何定论,因此才能随时盯住恐惧的行踪。你只要观察它,和它共处。要想了解恐惧的本质,连一天的时间都不需要,在分秒之间你就能看清楚了。你一旦能够完全和它共处,不可避免地你就会自问:这个与恐惧共处的本体是谁?是谁在观察恐惧?是谁一边观察恐惧的各种形式,一边还能觉察到恐惧的真相?这观察者是不是一个死的本体、静态的生命,累积了一大堆有关自己的知识?那个一边观察、一边与恐惧共存的东西,它到底是陈旧的,还是活生生的东西?你的答案是什么?不要答复我,只要答复你自己。你这个观察者是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正在观察一个活的东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讲,这两种情形都有可能。
 
    观察者本来是想去除恐惧的检查者,观察者又是那些恐惧经验的整体,于是观察者和他的恐惧就形成两个分别的个体,两者之间因此有了距离。观察者一直不停地设法克制或逃避恐惧,因而形成自我与恐惧之间无止境的斗争,一生的精力就这样耗尽了。其实,你如果彻底观察就不难发现,那观察者不过是一堆概念或记忆,没有任何实质和效力,恐惧反而实在得很。如果你不断想以抽象的方式理解事实,当然不可能办到。那个在说“我害怕”的观察者和被观察的恐惧本身到底有没有任何区别?你会发现原来观察者本身就是恐惧,你一旦了悟这个事实以后,就不会再枉费精力去斩除恐惧了,于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时空距离,顿时消失与无形。你一旦认清自己就是恐惧,和恐惧无二无别,自然会停止所有的斗争,然后恐惧就完全止息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宫斗剧火爆的背后,影射的是人们内心深深的“恐惧”?!
测测你是否有社交恐惧症?内向害羞并不是哦!
哪种人易患社交恐惧症 怎么治社交恐惧症
拿什么拯救你,无处安放的灵魂 |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熊玲:如何应对社交恐惧
什么是密集恐惧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