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态心理学认为空虚是个人价值的否认和社会交往的畸形


病态心理学认为空虚心理是个人价值的否认和社会交往的畸形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中说道:个人心理矫正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并非取决于社会所反映及体现人为价值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产生歪曲、扭曲心理,和对世界观、人生观并非看到正确一面的时候,自我的社会价值便得不到肯定,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很有可能激怒内心恐惧和愤怒,导致人身自残或侵害社会价值。



那么,所有心理学只能客观的分析论证,如何解决那就要靠自身的态度、看法、理解和心情,因为心理所涉及的问题,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内心的强大胜过一切,自我信任解脱一切。解铃还需系铃人!





为什么富二代会空虚


    18岁的胡某自恃家境殷实,终日游手好闲。“不差钱”的他为求刺激,撬烂摩托车尾箱盗窃里面的财物。为什么富二代要追求各种刺激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对于很多富二代来说,他们需要各种刺激的东西来弥补他们空虚的心。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又不喜欢,我为什么要继承呢?如果我不快乐,为什么非要把它绑在自己身上呢?所以,很多富二代都很迷茫。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到孩子身上,孩子的行为恰恰是成年人的一面镜子。一些孩子的家长,首先应该进行道德自省,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带个好头。一位社会学专家则指出,这些“生而贵胄”的孩子生来就过着富足的生活,很难懂得感恩的道理。所以当富二代出现各种各样的犯罪时,应该反思是不是和从小的教育缺陷有关。他们有一部分被父母管得很紧,他们过得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父母的强加给他们的。



另外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很小就送到国外,但是一旦送出国,父母就显得既没有管理能力也没有方法。所以当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时,你会发现他的交往圈子其实很小,交往对象单一,缺少跟正常社会之间的连接。他可能完全自我封闭。他过早地被扔到一个地方,但没有很好的国际国内关系,既不明白中国人的潜规则,也并不真正明白洋规则,在两个社会之间被边缘化了。



    说到富二代的培养问题,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方式。在美国富人家庭,塑造子女价值观念成为父母的一个责任,但他们更强调多元化和多样化。比如,家庭的其他成员、朋友、学校都是塑造孩子价值观念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这些家庭还很注重聘用专业顾问指导子女,以使子女的视野更开阔。对于美国的大富豪家庭来说,父母不能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我可以享受一切,因为我是“富二代”。虽然我可以享受一切,但要在成长中要培养运用财富和进一步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不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这样的“富二代”不仅会坑爹,最后也坑了自己。


有时候,独自一人,常常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低落情绪;有时候,与很多朋友在一起说说笑笑,突然会失去了兴致,感到身边有一层无法跨越的障碍,一种低沉的失落感挥之不去,这就是空虚心理的表现。空虚心理是空洞的,让人捉摸不定,也正是因为如此,空虚感常常让人束手无策;常常是越想弄清楚,越想解决它,反而越深陷其中。长时间处于空虚心理的状态中,就会对生活失去乐趣,产生孤独、焦虚的情绪,甚至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而去寻求刺激。

  对抗空虚,需要多务实,多做一些“实质”的活动。比如与人聊天时,要认真、专心;上街购物时,要仔细“挑剔”。总之,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务实不务虚,才能使自己从空虚走向充实。

  快乐风向标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指向成长,一条指向衰落。那些懂得善于发展自我的人总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长;而那些不思进取、任由时光虚度的人则只能一天天走向衰败,在无数次无奈与惋惜之中与成功擦肩而过。身体可以老去,而心灵可以选择永远成长。







空虚心理




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或沉溺于牌九,或酗酒吸毒,或卖淫偷盗,或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如同行尸走肉。




首先,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病态心理。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庸,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金钱关系,人的价值被利润、卖买所代替,人们之间存在的只是一种物质交易关系。许多人因此生活在一种压抑、紧张的环境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失业的威胁,今日不知明日事,许多人只好得过且过,用吸毒、放纵等方式来麻痹自己。



如今商品经济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它所具备的功利性与竞争性,又使得某些人为名利、竞争所累,这些人便成了金钱的奴仆。"笑贫不笑娼",只要有钱,什么都肯干,什么人格、国格、理想、贞操通通置于脑后。有些人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吃、穿、住、行都讲究豪华气派,但他们内心却十分空虚。拿某个体户的话来说:"我们穷得只剩下钱"。
其次,精神空虚的危害性非常大。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也即是说,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才能迎接一切挑战,有为于世界。然而精神空虚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岂不是一句空话?就连他们的家庭及个人生活都会无法正常维持下去。社会上游手好闲之辈、酗酒嗜毒之徒充斥于大街小巷,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问题。
精神空虚有碍于社会发展,也有害于人类发展,必须慎而待之。








2产生的原因
可以从社会与自我两个方面来讨论。
由于"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当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发生偏差时,常导致人产生空虚心理。具体说来,有以下这些情况:

社会精神支柱
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是大众在社会生活中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榜样。例如一些伟人及其思想论说;一种理想社会的模式;一些自幼在学校、家庭所接受的道德伦理,诸如"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等信念。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人不断进取,但是社会常常并不按照人们心目中想象的轨迹发展,理想的社会模式常常为一些捉摸不定的、难以适应的形态所取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往往取代了单一的、固定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情形下,原来的社会精神支柱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个人价值抹杀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群体意识和社会价值,但是社会价值和群体意识又是构建基础之上的。没有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作贡献的能力。如果社会不考虑个人价值的存在,或者过多地抹杀个人存在的价值,人就会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儿童,青少年若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成人的成就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都会导致空虚心理的产生。





社会交往畸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交流沟通与友谊,但交往有平等的原则,地位相等、志趣相同者才会有真正的友谊。在社会变迁中,有些人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一跃而起。地位的变化使得一些故友之间出现了鸿沟,原来无话不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新的社交圈正在形成。




"有钱的人常常是孤独的",因为经济地位高的人,商品意识往往特别强,并极易将这种意识渗透到与别人的交往中去,因而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这种种非功利性的比较平等真诚的友谊。他们常常怀疑别人与他们交往的动机不纯,是为了钱而来交朋友。


有一位25岁的男青年很有钱,但个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周围不乏出色的女孩追求他,但他老是为她们是爱他的钱还是爱他这个人而思虑不已。此外,有钱人在外界常常是一副强者的形象,他们不愿让外人看到自己也有难处,因而羞于启齿向人诉苦,只能把烦恼埋在心里,从而加重了所固有的孤独、空虚感。





从个人角度来说,空虚心理源于以下方面:
缺乏自信。
个人的早期生活不幸、父母早逝或生活在离异家庭,从小得不到温暖与关怀,犹如"瓦上霜,路边草",自觉低贱,自暴自弃,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社会上的流浪儿,闲杂人员多半属此类。



错误的认知。
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将社会看得一无是处,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不尽社会义务。当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份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万念俱灰", 这种情形在青少年与一些成人中间较为普遍。





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


人有许多需求,大致有生理需求、物质需求、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几方面。一般而言,生理需求与物质需求满足较易,后两种满足较难。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与积攒财富,但是财富与财富带来的快乐并非成正比例。当财富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对金钱则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快乐感和满足感,甚至会对之产生麻木乃至厌倦。而当生活没有了往日奋斗追求的动力,人生也就失去了目的与意义的确定,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百无聊赖中度日,或者设法寻求一些更新更强的刺激。一些豪赌、纵欲的个体户就属此类情况。



3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丧志综合症
即缺乏作出决定或根据自己作出的决定去行动的能力。这种病态行为的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例如一些犯罪团伙及迷信团伙的成员,之所以受团伙头目的操纵、摆布,就是因为空虚丧志,不能自控。



否定一切
这在青年中较为常见。心理学家汤姆利尔茨认为,儿童向青年期转化,便带来了青年人对过去对外界关心的逐渐减弱,而将注意力逐渐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时向内部世界的转移是由青年内在的性本能萌动所致,青年在这个时期一下子落入了暴力性的不安之中,因而有所谓青年的反抗、蛮横、怠慢、见异思迁、冷淡等心理表现,他们不但否定了外在世界,也否定了自己。汤氏将青春期称为"否定期"。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被称为"孤独的、骚动的青春一族",行为上自然是"虚无主义"。



富贵病
多见于社会的"款爷"和"富豪"。由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较为显赫,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例如对生活的厌倦,对孤独的感慨,对财富与生命安全的忧虑等等。为了解除这些烦恼,有些人不是将财产投入再生产,而是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欢乐,这也是一种空虚行为。
"混日子"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态行为,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倭给别人,自己则老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混混儿"心理自然也是空虚的。
由于精神空虚,一损国家;二害集体;三害自己。必须见其危害,通过社会努力与自我调适加以克服。




4自我调适方法:
根据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只要个人主观努力,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精神空虚是可以克服的。
1.对社会存在抱有一种较为现实的认识。社会是由许多组织、群体、个体组成的,社会的跨地域性、跨时空性,决定了它存在着许多亚文化。主体文化与亚文化构成了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复杂化。换言之,社会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就要看主流、看社会发展的方向,绝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社会的消极面,从而不求上进、萎靡不振,而应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接受现实,正视现实,改造现实。
2.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事要有恒心,做人要有理想与抱负,正确对待失误与挫折,在逆境中锻炼成长。顺境中的人们也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经济追求与享乐上。
3.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正确认识自我,不时反思自我,记录自我的人生轨迹与心理变化轨迹。从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了解困惑与决择的得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确立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除去无精神追求的心态。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学习琴棋书画。实践长才干,实践出成绩。成绩能强化个人价值,满足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的需要。有成就动机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从而为个体行为不断增添新的动力。同时,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儿童与老人的合法权益。
5.运用音乐来调节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军乐曲、进行曲能使人的斗志昂扬、情绪高涨,而旋律悠扬的乐曲能使人情绪安静而轻松、愉快。如轻音乐能使人增加生活的乐趣和 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增进人对生活的能动性和自信心。
6.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深入认识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目标。从而在各方面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真确认识自我才能从自身方面去摆脱空虚心理。
对较严重的精神空虚症可以采用音乐式的自我心理疗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摘录:精神世界的各种空虚
纠正空虚病态心理 保持身心健康
社会与个人都需要的精神财富
把全网逼疯的“心疼白茶”事件:比穷更可怕的,是精神贫穷
低调富豪高调征婚”是社会病态
摘录:鲁迅 野草集《风筝》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