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大人格测试 外向型、神经质型、尽责型、开放型和随和型 挡在两人之间的不是距离而是依恋类型
五大人格测试


  本测试出自丹尼尔·内特尔的著作——它包括5种不同的维度:外向型、神经质型、尽责型、开放型和随和型,每个人都在每一维度中占据一个位置,但大多数人会在某个维度上得到特别高的分数,从中就可以看出他/她天生的、由基因决定的人格。

  在阅读完下面各题之后为自己打分,答题前请仔细思考,并参考他人对你的看法。记住,答案越诚实,结果就越准确。分数最高的一项代表着你的天然人格。

  先在表1中列下你选择的分数,然后按照表2的方法,计算你在这5个维度的分数。然后,找到你分数最高的那一项——那就是天生的你。




测试结果


  ■ 外向型:游荡者

  虽然外向型人多擅长社交,但“外向型”这一维度所表示的却不只是社交能力这么简单。它能显示出你更关心自身还是更关注外界,以及你能在与人交往之中得到多少回报。分数较低者并不一定内向,只不过在社交活动中得到的回报较少;高分者则渴望与外界接触,并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情绪,如喜悦、激情、兴奋以及欲望。

  游荡者是这样的人:擅长社交,很活跃,充满能量。你的大脑中受多巴胺驱动的区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响应性,也就是说你喜欢追求刺激,被兴奋的感受与环境的变化推动着前进。

  对待工作:雄心勃勃,渴望得到认可与赞誉。你喜欢旅行,适合从事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的职业。

  对待他人:和你交往是有趣的。你喜欢社交场合,善于建立友谊,具有行动力,也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自我调整:要有活力,也要有长性。你容易感到无聊,也易轻言放弃。另外,你很可能被卷入有风险的活动,找个更好的方法,在安全、可以掌握的环境中满足你追求刺激的心理吧!







 ■ 神经质型:焦虑者

  比起其他人,在神经质上得到高分的人更容易受到消极刺激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更容易发现风险与问题。

  外向型人以积极刺激为动力,而消极刺激就是神经质型人的动力,比如恐惧、忧虑、内疚等种种负面情绪。

  焦虑者一般都比较现实,不会轻易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而在此项中得分较低的人,可能承担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焦虑者是这样的人:紧张、忧虑,同时也敏感,富有创意。你经常会为一个特定的问题而忧虑,并由此激发出创造性思维或优秀的艺术作品以及学术上的突破。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多为神经质型人。焦虑者也适合从事教育工作:你的忧虑能迫使你努力工作。

  对待工作:你会在半夜醒来,意识到其他人忽略了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你注重细节,留意潜在的问题。忧虑是你的动力,也可能使你获得成功。

  对待他人:你敏感而体贴,但你爱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你极端的忧虑。

  自我调整:焦虑者经常反省,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是错。你也经常被阶段性的沮丧和忧虑所困扰。尽量关注自己的情绪,克制忧虑,但也要承认忧虑给你带来的敏感与洞察力。






  ■ 尽责型:控制者

  这一维度表示的是对冲动的控制,以及为了达到目标而对自身的克制。高分表示你有纪律性与自我克制的能力,低分者则容易冲动,意志力相对薄弱。

  控制者是这样的人:制订计划、设置目标并严谨执行的人。你回避不当的决策,能够经受诱惑,喜欢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

  对待工作:你在工作中的表现高效、有条理、始终如一,卓有成效。但是你更适合有组织的规律环境,而非动荡的外界。此外,你对变动做出的反应不如其他人迅速。

  对待他人:你是一位忠诚可靠的朋友。但那些在严谨性中得到极高分数的人可能并不受他人欢迎:他们刻板的条条框框之中容不下他人的需求。

  自我调整:要开放地对待变化,富有弹性。极端的控制者很难学会放手,也缺少顺其自然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试着尽量放松自己吧,偶尔也让其他人做一回主。









 ■ 随和型:同情者

  虽然名字看起来比较直观,“随和”实际上指的是根据其他人的精神状态来调整自己。此类别中得到高分的人往往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关注其他人的感受;低分者则容易忽视他人,极端低分者甚至可能有自闭倾向。在大规模的调查中,女性在随和性中获得的分数多高于男性。

  同情者是这样的人:体贴、敏感,但可能过度无私,将他人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你善于理解他人的感受,但拙于摆正自己的位置。

  对待工作:你很适合从事关怀类的职业,如医药、咨询等等。但是实例证明极端的同情者在职场中普遍居于劣势,他们总不情愿主动给自己谋求升迁的机会,却煞费苦心地使其他人得偿所愿。

  对待他人:对待他人关切而敏感,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极少与人翻脸。你很难被激怒,而且容易宽恕他人。喜欢近亲与密友的陪伴,并把他们置于首要地位,为你爱的人们提供支持。

  自我调整:要注意你自己的需求。你一向先人后己,使得其他人很难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极端的同情者可能怀有怨气,也可能因此而限制了自己在职场上的发展。










  ■ 开放型:诗人

  这一维度用以衡量你对新体验、新想法、新概念的开放程度,所以诗人是我们之中最具想象力,也是最难于理解的。艺术家与学者在开放性方面易得高分。低分者则务实、疑心重,不愿接受奇怪的或基于推断的想法。

  诗人是这样的人:聪颖,有创造力。在这一维度里拿了高分的你可能是很有趣的伙伴,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都极具魅力。但如果在这方面走极端,就会成为大多数人眼中古灵精怪、不可理喻的人。

  对待工作:你可以在需要创意的行业里获得成功,也可以为其他行业带来新思路、新概念、新理论。但是在极端的情况下,你可能被当作“怪物”。

  对待他人:在别人眼中,你是个迷人的人,或者也可能是浪漫的人。虽然你谈吐有趣,其他人却可能依旧觉得难以和你长久相处,因为相对来说你与现实是脱节的。

  自我调整:学会克制那些古怪、没有条理的想法。要明白,过于特立独行只会让他人视你为异类。










挡在两个人之间的不是距离,而是依恋类型


   

很多人经常会问为什么我就不懂得怎样和别人交往,为什么我就不能很好地建立一段亲密的关系呢,是不是我情商太低了,其实情商不是关键,关键的地方还要从早期童年经验讲起。

                     

1973年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和其同事通过陌生情境实验①研究婴儿对抚养者的感情依恋类型Mary Ainsworth和她的同事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对2岁以内的婴儿进行“测试”。

首先,让母亲与婴儿一起进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之后母亲鼓励孩子玩玩具和探索环境,当孩子玩的时候,母亲陪伴在身边。

然后,一位“陌生人”(即研究者)走进房间,先保持沉默,再与母亲交谈,然后接近婴儿。

之后,创造“分离情景”,即让母亲离开房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感,让陌生人安慰和引导婴儿继续玩。

最后,母亲重新回到婴儿身边。

Mary观察婴儿在此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总结出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对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来讲母亲的存在让其很有安全感,在母亲离开的时候婴儿会感到很沮丧;而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会很开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静下来。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房间的时候很少哭泣,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并不会表示出高兴。当母亲离开的时候焦虑型依恋的婴儿会大哭,但是当母亲回来并想靠近婴儿的时候,他们又想亲近母亲,又会表现出抗拒。据统计,大约70%的婴儿属于安全型依恋,20%的婴儿属于回避型依恋,10%的婴儿属于焦虑型依恋,其中安全型依恋是“好”的,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属于“混乱的依恋类型”。

研究发现,当婴儿长大成人时,他们的依恋类型会迁移到和周围人的关系中,依恋类型可以决定亲密关系的发展。

安全型的人比较容易建立起一段亲密的关系,而且能享受这段亲密关系,在关系中表现出热情和忠诚;他们不会过度地担心亲密关系,会冷静地处理人际关系,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读懂对方的情绪信号,并且能主动和对方分享自己的成功,告诉对方自己遇到的困难,并且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能够支持对方并和对方站在一起。

焦虑型的人一般会沉溺于一段关系中,但对关系具有不确定性,他们需要经常确定对方和自己的亲密度。在伴侣关系中,焦虑型的人常常会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对对方的一些小的变化都会很敏感;当失去对方的消息时会很焦虑,不停地给对方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当对方出现在自己身边时,却故意忽视对方;当两个人有矛盾的时候,焦虑型的人会威胁对方要离开但是内心强烈希望对方挽留自己。

 回避型的人比较难以和别人建立较紧密的关系,常常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感让回避型的人不用暴露很多自己的想法,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对方拒绝或抛弃。我们的依恋类型源于婴儿时期,那是不是意味着这种模式就会固定不变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25%-30%的依恋方式是可以改变的,而且随着亲密关系的建立,自己不健康的交往方式也会逐渐得到提升,促进健康的交往方式的发展。所以不要畏惧,勇敢的去和别人交往吧,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3岁之前: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

  刚出生的婴儿,生活在一个感受弥漫的世界之中。他们的情绪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伴随着某种身体感受而产生。肚子饿了,屁股湿了,小手小脚碰到冰冷坚硬的东西不舒服了,孩子都会用哭泣和叫喊来表达自己恐惧和焦虑。

  因此,处在这一阶段的父母或其他养育者,需要尽可能敏锐地对孩子的各种不良情绪作出及时回应,以现实的行动解决孩子的焦虑源。

  父母在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自身“消化焦虑”的能力反复借给孩子使用,帮助孩子及时从每一次的焦虑状态顺利回复平静。在这样互动过程中,将促进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在孩子的内心播种下“焦虑是可以处理的”的基本信念。这种健康的人格基础,正是一个人成年之后发展和完善各种能力(包括情绪管理能力)的必备基础。

  这里的关键,是要父母自身首先可以平静地面对孩子的哭闹,而不是急得乱作一团,反过来加剧孩子的焦虑。举一个理想的情景为例:母亲听到孩子的哭声,发现尿布湿了,就马上熟练地给孩子换尿布,同时温柔地对孩子说:“等妈妈给你换好尿布,你的小屁屁就舒服了……”即使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听不懂这些话语,但母亲温柔的声音和逐渐放缓的呼吸,也足以很好地安抚孩子的情绪。





  3~5岁:帮助孩子命名自己的情绪,并体察这些情绪

  等到孩子更大一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发展,我们就可以开始借助言语交流,对孩子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情绪管理”教育。这个时期父母的主要工作,是增进孩子对于各种情绪“体验的”和“知识的”的双重理解,让他们领悟到情绪是我们对应外界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

  首先要帮助孩子命名情绪,以便他们可以将某个时刻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感受,作为一种可观察的对象去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在为孩子准备牛奶的同时对他/她说:“宝宝饿了,所以宝宝着急了。”也可以在孩子被新年的鞭炮声惊吓时对他/她解释:“宝宝被鞭炮声吓到了,宝宝害怕了。”

  等到孩子对于某种情绪的名称已经十分熟悉,就可以带领他们更深地体察这种情绪,理解它更为广泛的外延。比如“害怕”。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亲自经历的事件,或者是故事、图书来告诉他,害怕这种情绪有很多种。遇见大狗、独自在房间里、身边有人吵架,或者是站在高高的小桥上,都可能让不同的人感到害怕。

  不要去否定和控制孩子的情绪。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三五岁的孩子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自控力,这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对于情感暴露产生羞耻感。对着哭闹的孩子大喊“不许哭了”不是个好办法,不如去问问他/她“如果哭过一会儿之后不那么伤心了,就停下来好吗?”如果还能专心听听孩子为何如此悲伤,那是最好不过了。



  5岁以后:让孩子尝试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

  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开始教育孩子做情绪的主人,以及尝试去理解别人的心情。父母要帮助孩子知晓,我们可以对同一种情绪采取不同的行动反应,其中有些反应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有一些则会让我们感觉更糟。有些孩子在冲动的时刻会动手打人,另外还有一些则会伤害自己。这时,父母首先要制止孩子的伤害性行动,然后告诉他/她,其实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可以表达愤怒,比如:你可以大声说出“我生气了!”再找张白纸把内心的愤怒统统画出来,撕个粉碎。

  有些孩子需要比其他小朋友更长的时间,才能掌握这种自控能力。父母可以在他/她激动的时刻握住他/她的小手、小脚,这样说:“我知道,你经常发现很难管住它们的乱蹦乱跳,但是下一次,请到我们这里来寻找帮助。”任何情绪本身都不应该受到惩罚,需要孩子们去努力控制的,是放纵情绪时作出的错误行为。

  当然,所有的孩子都一定不会长成大人想要他们“被教育”出来的模样。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长成从小看到的那个人。在情绪管理的问题上,父母自身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实际上恰恰正是孩子无意识参考的模本。












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陪伴


一、独处与陪伴

在与人相处时,我常会遭遇一种尴尬,那种尴尬是相对无言的寂寞,感觉有如一阵冷风在两个人之间的地带上穿行,所到之处一片茫然无措,阴冷肃杀。比如,因为工作关系,第一次见面的同事。你们有一项工作要讨论,于是约一起吃饭,谈事情。正经事在菜还没有上桌之前就谈妥了,接着你们无话可说,四周的人在聊天,但是你们两个人的空气中却很寂静,仿佛一杯放久的豆浆,上面凝结了一层冷膜。沉默没有维持多久,你们就打破沉默,开始聊天,你明显地感觉自己和对方都在刻意没话找话说,你们谈今天的天气,讲最新的社会新闻,比如扶梯惨案,公交车爆炸事件,虐待儿童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所有的社会新闻都谈得差不多了,你们的菜终于上来了,你感觉彼此都轻呼一口气,内心轻松许多。"来,来,来,吃菜,吃菜。"你们埋头吃菜,多亏了筷子和嘴巴的运动,彼此的尴尬被消融了许多,但是也有的时候,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吃美味的菜肴,而是在咀嚼尴尬,这尴尬味同嚼蜡,你恨不得赶紧吃完饭,回家看电影上网去。如果当你们聊了许多社会新闻,菜还没有上来时,你们的话题就开始进入更加个人的领域。询问对方以下问题:是本地人吗?如果不是,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多少年?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没结婚的就谈谈没结婚的几个原因。结婚但没孩子的,就谈谈两个人结婚多久,如何认识,交往时候的一些趣事。有孩子的就谈谈孩子的活泼可爱,也许对方还会拿出手机,让你看看孩子的照片,夸夸孩子的活泼可爱,你心里想着:妈的,菜怎么还没有上来?

有一类人,无法独处,无人陪伴就抓狂,他们充分依赖他人的陪伴和周围喧嚣的环境,没其他人在身边,他们会感觉寂寞又孤独,甚至有的人因无法忍受独处会抓起手机,挨个儿的给朋友打电话,以求得一丝丝内心的慰藉。周国平说,独处是一种能力。"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他对此的解释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类人则醉心于独处,喜欢独处更甚于陪伴,他们逃避亲密关系和人群,有人陪伴会让他们感觉不自在,浑身不舒服,总想逃离陪伴的关系。我自己的解释是:这类人也在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社会学里有个镜子理论。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是人在与社会的互动、对话、行动中长出来的东西,我们透过"关系""他人"的映照来认识自己。他们逃避关系,其实是在逃避自我。另一个解释则是他们害怕依恋的关系,害怕在关系中受伤,所以宁愿选择不建立关系。当然,选择独处是避免受到伤害的方式之一,但如果仅仅因为预期的痛苦而避免依恋,就"不能使一个人活出存在意义上的完整性",他也无法拥有充实的生活与人生。

与这两类人相比,我更偏向是后者。也许由于长时间的独立生活和乐于独处,我已习惯一个人,上餐厅吃饭遇到服务员问:小姐,几位?我都可以微笑又大方地说:一位。就像阿桑歌里唱的:"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爱情,原来的开始是陪伴。但我也渐渐地遗忘,当时是怎样有人陪伴。"一个人习惯独处,并独处得如鱼得水般,不记得陪伴的滋味,也不适应陪伴的状态,有人陪伴对他而言,反而成为一种需要去努力学习和适应的状态。当有人陪伴着一起做事还好,当无事可做又无话可说的时候,对这类人反而是一种不自在的煎熬。我就是如此,即便在和男友相处时,在与最好的闺蜜相处时,我们虽然彼此熟悉又亲密,但是这种不自在偶尔还会出现。我写过好几篇关于"一个人""孤独"等字样的文章,也蛮受读者喜欢,但是却从未写过有关陪伴的文章,因为我对独处很在行,而陪伴于我则比较陌生和不在行。陪伴有时于我而言就像冬天的蒲扇,夏天的暖炉,多少觉得不合时宜。想象一下,在7月酷暑的天气里,当你面对一个暖炉时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一个字:逃。

二、沉默的陪伴

确实如此,我常常逃避陪伴,也逃避亲密的关系,只觉得一个人最自在舒服,无人对我有要求有期待,我对他人也无要求无期待,这就免去了许多麻烦与失落。我有的时候甚至觉得陪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直到我爷爷病重和过世,我对陪伴才有了重新的认识。他得肺癌病逝前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去陪他一段时间。对一个躺在床上即将走到生命尽头又在受着病痛摧残的人而言,时间是相当漫长的,过日子成了一种折磨。爷爷在床头摆了一个小闹钟,总是时不时地抬头看下时间。他需要我奶奶一直陪伴在身边,如果奶奶离开,去洗头或者做饭,没有跟他说一声,他会生气和抱怨:"你去哪里了,去了那么久?!"我爷爷子孙众多,所以我有一个大家庭。每天晚上7点以后,一大家十几个人都会来到他的房间陪着他。我和叔叔以及堂哥堂弟几个会轮流帮助他按摩肩背,以缓解他因为消瘦和缺乏翻身而引起的肌肉麻痹。大家聚在他的房间里拉家常,说一些电视新闻,村民八卦,田间地头的趣事,家长里短,他听我们大家聊这些,就很开心。那时,他一直靠吸氧机帮助自己呼吸,说话已不大方便。有的时候我们说到远房的一个亲戚想不起名字,他还会着急地补充一下。

记得立春那天夜晚,爷爷的呼吸忽然变得很急促起来。在我们乡下,节气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离开和改变,很多小孩和老人在节气更替之际容易生病,病重的老人会在节气更替之际过世。我们大家都很担心爷爷熬不过这一晚,整个家族的人都陪在他的身边。一开始大家还聊天,深夜两点以后,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陪着他。让大家舒心的是,爷爷平安地度过立春夜。春节期间,因为更多子孙的归来和陪伴,爷爷的气色也好起来,他过了一个很开心的春节。在元宵节过后不久,他握着奶奶的手,在家人的陪伴下闭上了眼睛。

子曾经曰过:"未知生,焉知死?"先贤早就教导我们,学习如何好好活着也就是学习如何去死,同样,学习如何去死也就是学习如何好好活着。爷爷对待病痛和死亡的态度,教会他的子孙如何面对生存与生活。在一天天和大家陪伴爷爷的日子中,我认识到爷爷教给我关于陪伴与爱的功课。他并不是真的需要大家给他讲故事或者陪他聊天,他需要的只是陪伴,亲人在身边的陪伴,哪怕我们默默地坐在他身边不说一句话的陪伴都很好,这种陪伴就是爱,让他免于孤独,让他看到自己走过的这一生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帮助他克服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还有一件小事,也加深我对陪伴的认识。我父亲因为去看爷爷的时候,不是在他在睡觉时去看他,就是看了一会就离开,所以爷爷会向奶奶抱怨,说他不够孝顺。父亲听后感到很委屈。爷爷和父亲的心理我都能体会。爷爷觉得我父亲不愿意花时间陪他。我父亲则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和自己病重的老爸面面相觑,他觉得尴尬无助又焦虑。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自己仅仅沉默无言地坐着都是一种付出,表达着对父亲的爱和关怀。

三、安心很重要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是如此害怕沉默的陪伴。与不熟悉的人相处常有沉默时不自在的感觉,在与熟悉的朋友,甚至亲密关系中也会存在这种沉默时的不自在。有一男性朋友曾对我说:我受不了和女朋友在一起,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的时候。不说话的时候我们用吃饭和做爱来填满,不做爱的时候,我们用吃饭和谈话来填满。也许这种状态正印证了那句话:真不知道男女约会除了吃饭还能干吗?

我们与朋友或恋人在一起,不是不停地说话,就是不停地找事做,希望以此塞满沉默的空间。一沉默我们就感觉尴尬,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不是刻意没话找话说,就是急于想摆脱这种沉默的尴尬。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什么都不做的陪伴也是一种付出,也是爱。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不到什么都不做还能安心自在。什么都不做还能安心是一种非常高的心境,需要不断地修行。

我看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龙的不少书,其中在《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这本书上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亚龙有一位敬爱的老师,年岁很大了,患有老年痴呆症,住进疗养院,亚龙经常去看他。最后一次他和朋友去看老师,可是老师病情加重,不记得他了。他跟老师谈了许多他们过去的事情,老师才终于记得起他来。

他友善而充满深情地问老师:"杰里,对你来说,坐在这里跟你不能确定是谁的人一起谈话,那会是怎样的感觉呢?"他总是能够关注当下得体验!杰里听懂了他的话,并对他的问话里所表达的关心做出回应:"我喜欢这种陪伴,"他说,"你知道,情况并不是那么糟。我每天醒来,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鲜花,我很高兴看到它们。情况并不是那么糟。"

"我喜欢这种陪伴"这回答的多令人感动。单单是陪伴就已然足够了,不管陪伴你的人你是否能确定彼此的关系。

上周我上心理学的课,老师让我们体验了两种极端的类型的来访者,一个是喋喋不休的来访者,一个是沉默无语的来访者。老师问我们面对沉默无语的来访者的时候,内心什么感受。大家说得都差不多:尴尬,无助,无奈,如坐针毡,觉得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老师问了我的感受,我答:仿佛置身在一个沉默的密室。有的同学选择给来访者倒水、放音乐等。其实这些并不是满足来访者的需要,只是满足心理咨询师自己的需要,他仿佛在说:你看,我都为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怎么也得说一两句话吧?!这是一种互惠的策略,同时彰显自己多体贴,多关怀,并醉心于此。还有的同学指着自己的手表说:你看,已经过去好几分钟了,你一句话都没说,不管你说不说话,钱我可是照收的。这则是一种威逼利诱。老师说,当他自己面对这样的来访者也会沉默不语,等着来访者自己打破沉默。这让我想起《心灵捕手》中的咨询师西恩。在他与威尔最初的两次治疗中,威尔长时间地陷入沉默中。威尔沉默时,西恩也一样沉默。他绝不先开口,而是等待威尔开口。甚至在他面前打起了瞌睡。这种沉默有两层意思:一是你有沉默的权利。二是我不会诱惑或者对你施加压力让你说话。在玩了很长时间的"瞪眼游戏"后,威尔主动开口讲话了。有的人觉得打破沉默的这个时候治疗才开始,在我看来,当他们彼此沉默陪伴时,治疗已经开始了。

接着老师谈到他认识的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面对沉默不语的来访者是怎样做的,他对来访者说:也许你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要说些什么?那也没有关系。我很高兴在这里陪着你。我听了也很受触动,单单这几句话就包含了共情,无条件的接纳和耐心的陪伴。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做到这一点,我想单是他陪伴来访者坐着就能让来访者感到安心。

在《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一书,对心理咨询师河合隼雄的评价,用村上自己的话说:"不过,在那样的状态下,与河合先生面对面谈着各种事情时(几乎没有谈到小说的事),头脑里却感觉到好像痒痒的逐渐放松似的不可思议的温柔感。要说是'疗伤'或许太过于小题大做,总之好像整个松一口气。河合教授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和河合先生面对面谈话,我每次都很佩服,他绝对不会像要以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对方的样子。反而是很小心注意,不要去妨碍对方的思考和自发性动向。应该说,反而是配合对方的动向,一点一点地在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例如知道我那时正在写小说,便断然停止可能会诱导我(或我的作品)的发言。并几乎都在谈一些毫不相关的话题。因此结果,为我启发提示了几种自然思考的可能性,让我可以在那前方,自己发现方向。因此我想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受到他相当多的鼓励。"

我对河合隼雄先生真心佩服。后来,看了他的《心的栖止木》才明白他修炼了一颗安心。什么都不做,容易,但心安则极难。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抱负和欲望要满足,我们的心一刻都不曾止息。真正的爱不是去努力做些什么,而是努力不去做些什么。河合先生努力不去做会诱导村上有关写作小说的发言,就是一种真正的爱。他在《幸福和安心》一文中说道:与其思考"幸福",不如"安心"更重要。能够做到"安心立命"的人,彷佛"实实在在扎根于大地之上,只要去到他身旁,他就会让你感到安心"。他又说:我在美国就见到很多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对一切都充满自信。可是却完全缺乏"安心"。在他们身旁,好像连你也坐立不安起来,甚至焦躁慌张起来。

如果你足够安心,当你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也觉得安心时,无论你身边陪伴着的人是谁,你也能够让他感到安心。也许可以这么说:当你心中有光时,才能照亮他人,点亮别人心中的光。所以,当沉默再次降临在你们之间时,请不要恐惧沉默,不要逃避沉默,试着不去打破这份沉默,试着不去做些什么,不去说些什么,而只是选择沉默的彼此陪伴,试试看,也许你能感受到这沉默中蕴含的爱与安心,并在这其中"看见"自己,"修炼"自己,在沉默中修炼自己活在此时此刻的安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种能力,才是治疗起效的关键
不宜忽视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
孩子越大越跟自己疏远?多半是妈妈,没有建立好“亲子依恋关系”
如何让宝宝长大后变得更浪漫?
母亲的情绪,对孩子有多严重的影响?
清醒记 | 见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