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叉神经、坐骨神经等的中医治疗
中医书友会第206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大家常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那么,当你在临床中,遇到有关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痛证时,一般会有哪些治法呢?欢迎大家多在评论区分享治痛经验~(编辑/徐艺萌)
中医对几种疼痛的治疗
作者/苏瑞君
一、三叉神经痛
众所周知,本病的病例尽管不算太多,却都因难治而感到棘手。
对于普通体质的病人通常使用葛根汤加苍术。如用浸膏剂型时则用葛根汤加五苓散。
可是,实证的病例并不太多,绝大部分是虚证的病例。最常用的是桂姜草枣黄辛附汤,它适应于胃寒,脉微弱,并伴有头痛、流鼻涕者。
采用浸膏剂型时,则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桂枝汤两个方剂合在一起使用,但附子的量需加大,通常炮附子末需增到3克以上,如果伴有颈部和肩部酸痛时用葛根加术附汤。采用浸膏时,在葛根汤和桂枝加术附汤合方中还要加大附子量,或者用葛根汤合五苓散加炮附子末。
二、肋间神经痛
只要不是由癌性引起的恶性疼痛,都是较为容易治疗的一种症状。
实证不太常见,用柴陷汤有效;虚实挟杂证比较多见,用柴胡桂枝汤往往有效;对于虚证,通常采用桂枝加术附汤多数是有效的。
不过,带状泡疹遗留的疼痛往往较难治,最常用的是桂姜枣草黄辛附汤。一般来说炮附子末加至3克以上,有时加至10克。
三、腰痛症
是常见多发病,也是中医治疗最易收效的一种疾病。
实证比较少见,一般伴有或左侧或右侧背痛,多使用大柴胡汤;虚实挟杂症,用柴胡桂枝汤加芍药即可,或用浸膏剂型时,柴胡桂枝汤加芍药甘草汤也可以;虚证病例比较多见,临床常用而且效果比较好的是芍甘黄辛附汤,本方是由大黄附子汤和芍药甘草汤组成的。做成浸膏剂的话,芍药甘草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末合用为好。以我所见,在芍药甘草汤中加细辛末2克,干姜末2克比加入附子效果会更好。
一般认为大部分腰痛是由于腹部受凉引起,特别用上述处方在腹直肌紧张度增高时多伴有效,相反,即使腹直肌不紧张也并非无效,此时用五积散常会奏效。
如果因大便溏稀,腹泻而出现腰痛,用当归芍药散合人参汤加炮附子见效较快。夏季,因过食生冷食物引起腹泻,用此方可治腹泻,同时也能治愈腰痛。
八味丸,多用于夜间尿频,且伴有下肢浮肿的腰痛症。小腹不仁(下腹部难受感)用此药当然合适,不过必须加炮附子。
对于因腰部过于受凉而自觉冒凉风,腰部沉重感的病例应该用苓姜术甘汤,若加入炮附子则效果更好,但是病例并不太多。
四、坐骨神经痛
患本病的多数人都同时伴有脊柱异常,故属难治之症,常用方剂仍然是芍甘黄辛附汤。
实证病例虽少,但有时也能见到,这种病例多半是由瘀血引起,故采用大小柴胡汤内加活血剂治之。
这种情况下一般用桂枝茯苓丸或者对右侧疼痛用大黄牡丹皮汤,而左侧疼痛用桃核承气汤;虚证挟实证者,采取柴胡桂枝汤和芍药甘草汤合用治疗。对于虚证病人怎么治也不见效时,用薏苡仁汤加炮附子末,如有下肢关节等处疼痛,肿胀、则是很好的治疗对象。
特别脉微弱,手脚经常发凉的病例往往难治,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坚持服用当归四逆合吴茱萸生姜汤加附子的方剂,有时可以见效。
疼痛常在冬季发作,且合并冻疮,或者具有雷诺氏症状者,都是良好的适应证。
[摘自《汉方研究》1984,(7):212(日文)。苏瑞君译、宋鲁燕校]
推荐阅读
任继学:认清疼痛,需在切、按上下功夫(附验方)
疼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陕西中医》1985年12期,作者/苏瑞君。编辑/徐艺萌,校对/凌风 、阿珓。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经络医学筑基班第九期招生
①教学动静结合:上午讲气化下午学察经;6组(12条)经络,分三天次第学习。
②用病案讲理论:每组经讲解数个病案,从临床帮你理解经络气化。
③示范诊断流程:每天都会示范经络医学“四诊-察经-辨经-选经”的诊断流程,让你临床有法可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师兄:三叉神经痛、面瘫是什么引起的?中医如何调理?(1)
经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山西省名老中医门纯德先生经验方
病例4 增强抵抗力,还有哪些方?
中医柴胡桂枝汤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医案...
甘草缓急止痛治胃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及腹型癫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