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尧麻纸的制作技艺以优质天然麻为原料,沿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技艺方法,历史悠久

麻纸是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是一种大部分以黄麻、布头、破履为主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麻纸的特点是纤维长,纸浆粗(纸表有小疙瘩)纸质坚韧,虽历经千余年亦不易变脆、变色;外观有粗细厚薄之分,又有“白麻纸”、“黄麻纸”之别;其抄纸帘纹间距二三公分、三四公分、五六公分不等;有的横帘纹和竖帘纹相交,间距竖约一指半;背面未捣烂的黄麻、草迹、布丝清晰可辨;可作为可靠的古籍鉴定依据之一。隋唐五代时的图书(碑帖装裱)多用麻纸,宋元时已不占主要地位,明清时麻纸的使用更为稀少。麻纸后人伪造及难。

《新唐书·艺文志一》:“大明宫光顺门外,东都明福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南朝书家写字多用麻纸,麻纸别称布纸,就是用破旧麻布制造的纸。麻纸可供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写字,精美可以想见。”

西汉就有,东汉时蔡伦加以改进,使麻纸制造得到普及。由汉至唐,麻纸一直是产量最大的纸。自宋以后,由于造纸业的发展,麻纸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别的纸类所代替。麻纸有多种,如白麻纸、黄麻纸、麻布纹纸、桑麻纸等,但主要分白、黄两种。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但这都是蔡伦纸出现之后的麻纸。其实,麻纸的历史非常久远。在西汉时期,用于书写的最初的麻纸已经出现。

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出土了公元前49年的西汉麻纸;

1942年,居延查科尔帖也出土了西汉有字麻纸;

1957年,西安灞桥古墓中出土了公元前140--前87年的西汉麻纸----“灞桥纸”;

1973年,在甘肃居延汉代金关发现两张公元前52年西汉麻纸残片,称为“居延纸”。

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汉代窖藏中,出土了三张西汉时的麻纸“扶风纸”。

1979年,甘肃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两汉麻纸----“马圈湾纸”,

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的放马滩“纸地图”。

1990年,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有多张字麻纸,并被确认为武帝至昭帝(前140-前74)时物。

只是这些麻纸在制造上还比较粗糙,后来的麻纸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经久耐用,很受人们看重。

“麻笺”是临汾纸业的传统产品,已有近千年来的生产历史。西候村的水质独特,制作麻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帝尧麻笺”具有色泽光洁、纹理细密、吸水性强、渗墨自然、薄厚均匀、柔软性韧等特点,用“帝尧麻笺”所作的书画,墨色不褪、虫不蛀、折不断,可保存数百年以上。相传明清时代,“帝尧麻笺”就被指定为皇宫用纸,蜚声京华,当时各部大臣及地方官员向皇室呈文,大都用的是“帝尧麻笺”系列产品之一的“呈文纸”。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们生活中原有的那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的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生存困难和失传的考验。麻纸的制作工艺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手工技艺,传统手工麻纸在汉代就开始使用,麻纸的出现也就是造纸术发明的时期,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手工麻纸有着韧性好、不易碎、保存久等特点,在当时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人类日常需求、书写记事能带来使用和保存的方便,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山西手工麻纸造纸,一直延续着早期汉代用麻绳、麻布为原料制作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但是山西现在这一传统手工造纸工艺也将要面临消失。山西境内的邓庄西侯村“帝尧麻笺”作为手工造纸工艺的代表,继承手工麻纸的制作工艺、面对传统造纸工艺即将失传的危机,对山西手工麻纸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些相应的保护措施,首先是通过对制作手工麻纸的原料和技艺传承人方面进行保护,其次要从手工麻纸的造纸技艺本身做出保护,让手工麻纸在现实社会能有一个好的空间。

帝尧麻纸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造纸术精华的结晶,具有纤维长、拉力强、纹理细、光泽洁、吸水快、渗墨匀、不腿色、不走墨、韧性好、磨不破、虫不破、虫不蛀、可保存千年等特点,是纸张中的“钻石”。

帝尧麻纸的制作技艺以优质天然麻为原料,沿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技艺方法,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生产工艺古老而复杂,主要工序有拣货、泡货、铡赞、剁货、糙麻、蒸麻、淘麻、压麻、搅麻、捞纸、压纸、晒纸等十多道工序。

帝尧麻纸主要产品有:呈文、小呈文、方曰尺(契约用)、小尺八(学生写仿和帐篷用)、三五(糊窗及祭祀用)、满泊、官纸(烟坊包装用)、条廉子、条曰、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一丈二等十多种产品。每一种的制作都严格按照古法进行,是对邓庄麻纸制作技艺的保护,是研究我国造纸技艺发展的活教材,是传承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手段,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襄汾帝尧麻笺宣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17日。位于素有“麻纸之乡”的美誉的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西侯村。

邓庄麻纸被誉为“贡纸”、“府纸”自唐至清为皇家用纸。特点是:色泽洁白光亮,质地均匀细密,纤维细而长,拉力强而柔,吸墨性能好,保存时期长,不受虫蛀风蚀,不变颜色。宜于书写,糊窗户,裱顶棚、家具,包装鲜果、药材等。

西候村的水质独特,制作麻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帝尧麻笺”具有色泽光洁、纹理细密、吸水性强、渗墨自然、薄厚均匀、柔软性韧等特点,用“麻笺”所作的书画,墨色不褪、虫不蛀、折不断,可保存数百年以上。

相传明清时代,“帝尧麻笺”就被指定为皇宫用纸,蜚声京华,当时各部大臣及地方官员向皇室呈文,大都用的是“帝尧麻笺”系列产品之一的“呈文纸”。

“帝尧麻笺”曾得到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董寿平老先生、著名书法家卫俊秀等书画名家的高度赞誉,省委领导卢功勋、张文庆、省文联主席赵望进、日本友人森田康敬等多次来“帝尧麻笺”社考察,张大千、董寿平再传弟子、四川都江堰著名画家李代远曾来“帝尧麻笺”社考察,并题诗一首“平阳坊纸创金元,董公试妙题麻笺,画契千年无腐蛀,堪记文人翰墨篇”。

邓庄麻纸用料讲究,以废麻绳(俗称麻头)为原料。它具有纤维长、拉力强、色泽鲜的优点,又具有打浆易,价格低的好处。工艺流程合理,计有:铡货、折货、泡货、整货、剁麻、燥麻、蒸麻、碾麻、搅汗、抄纸,晒纸、整纸等12道工序。更兼该地水质适宜,水份含碱度高,”味苦涩,同样原料同样工序,与其他地产纸比,邓庄纸色微黄发亮,振动声响有力。

为了使传统工艺再现魅力,为了给书画界提供更好的,耐存储的书画用纸,基于“帝尧麻笺”的众多优点,无论从传统供应而言,还是从广阔的市场潜力而言,“帝尧麻笺”的开发是极具历史意义的,我公司立足于此,继承传统手工麻纸的制作工艺、面对传统造纸工艺即将失传的危机,从制作手工麻纸的原料和技艺传承人方面着手,从手工麻纸的造纸技艺本身进行研发,开发出纯手工制作,不加任何化学药品,无污染具有悠久历史的新型“帝尧麻笺”产品。并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帝尧麻笺”系列产品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纸制作技艺
楮皮纸制作技艺
北方手工造纸发展的探究
70岁老头在山洞里造纸,千年世外桃源,外国人争相购买
[非遗]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贵州丹寨:中国古法造纸之乡——石桥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