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0二三年春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科目: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组长:         

         

              二0二三年春学期

一、学情分析:

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简析:

科学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全册教材包括了冷和热地球、月球与太阳昆虫繁殖生物与环境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期总教学目标:

(一)学期目标与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进度安排及具体教学目标要求

起止

周次

教学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4

1

冷和热

4

1、知道温度的概念及计量单位,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2、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认识融化和沸腾现象,并利用曲线图分析温度变化规律。

4、认识凝结和凝固现象,并利用曲线图分析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理解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知道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方法,能合作完成热对物质影响的各类实验操作。

5-7

2

地球、月球与太阳

3

1.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

2.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8-10

3

昆虫

3

1、能通过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会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2、能通过饲养昆虫(比如蚕或菜青虫),知道昆虫一生的发展变化。

4、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能通过有顺序的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能运用文字、数据、图示、列举等方式,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能有意识地关注昆虫,提高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11-13

4

无处不在的力

3

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

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14-16

5

生物与环境

3

1、认识生物的共同特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2、运用调查、比较、推理的方法,发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

3、思考人类生活生产给动植物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4、感受现代科技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

理解并能描述出植物、动物的主要特点。

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

初步认识生物和非生物的密切关系。

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17-18

1-5

复习考试

2

期末考试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设想

1、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四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2、教师操作。

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3、自我提升。

开展一帮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4、家庭协助。

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的年终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初二年级组会议-----月考质量分析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怎样培优转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