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是何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李仁贵珍藏版)

在古代,最好的家境是“耕读传家”,也是被称为是最正道的路,然而,读书不是一般人能读得起的,只有地多钱多的主,才能请来先生办起私塾来供子孙读书,以便沿着读书做官这条路向上爬。就大多数人而言,一生追求的也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有田、有地、有家,也就心满意足了。

五谷丰登是世人的期盼

然而实现和保持“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日子,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在古代,生产力相对较弱,农业设施落后,旱灾、水灾、蝗灾等时有发生,到了灾年,为了不被饿死,只得向财主借钱借粮,以求度过饥荒,然而借来的钱和粮,往往都是以高利贷的形式借来的,利滚利,越还越多,有的人根本就还不起,只得卖田、卖房、卖女,来还债。

人总是期望好日子会到来的,也为此不懈努力着,于是,在变卖田产时,就有了“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之说。

古式大门

其实,“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这句俗语,还有下半部分,即“卖女不卖儿,卖地不卖坟”。

1.卖房不卖门。意思是卖掉了房子,也要把大门留下。为什么房子都卖了,还要留下大门?大门是家的门面,世人认可这个“家”,主要是认可这家的门面的。因而,保住了大门,就是保住了这家的家风,而且希望通过勤劳和奋斗,东山再起,把卖掉的家重新买回来,把门重新按上,即便是原来的院子买不回来了,建的新家按上原来的大门,也向世人展示了这家重新兴旺起来,岂不扬眉吐气。

耕牛古画

2.卖牛不卖绳。在农耕社会里,耕田主要靠的是黄牛或水牛,那时家家户户养牛,就是为了耕田。万般无奈的情形下,被迫将牛卖了,也要将牵牛的绳子留下,就是希望有钱了还要把牛买回来。

古画儿孙满堂

3.卖女不卖儿。在旧时社会,贫苦家庭,由于受地主的盘剥,家中实在无法生下去了,经常有被迫卖孩子的事。为了沿续家庭香火,也由于男尊女卑的旧思想影响,被卖掉的多是女儿,留下的多是儿子。在旧时社会,有的男人甚至把妻子卖掉,也要留下儿孙。

古代清明节

4.卖地不卖坟。旧时社会,多数的家庭除置有耕田外,也会选块风水好的地用来葬坟。穷人家的坟地,除葬坟占用的部分,其它部分也是会用来种粮的。当日子到了被迫卖地的地步,宁愿卖掉良田,也要留下坟地。这主要因为:一是旧时社会是讲“孝道”的社会,宁愿卖掉别的,也不能卖了祖宗的根基,不愿忘记根本;二是过去人们认为家是阳宅,坟是阴宅,脉气好的阴宅可助家族兴旺,这当然是迷信。

田野的希望

*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卖女不卖儿,卖地不卖坟。这涵含着血泪,也涵含着世人对美好生活永不放弃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卖?
俗语:“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为什么门和绳子不能卖?
俗语说“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是何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啥意思?老祖宗的告诫,不妨看看
农村俗语“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啥意思,老祖宗为啥这样做?
农村俗语“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牛绳和门为什么不能卖?有什么道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