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

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MS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
3.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4.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与防治。
5.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6.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及分类。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夹、库等。
4.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1)桌面外观的设置,基本的网络配置。
(2)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
(3)掌握文件、磁盘、显示属性的查看、设置等操作。
(4)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5)掌握检索文件、查询程序的方法。
(6)了解软、硬件的基本系统工具。
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Word的基本概念,Word的基本功能和运行环境,Word的启动和退出。
2.文档的创建、打开、输入、保存等基本操作。
3.文本的选定、插入与删除、复制与移动、查找与替换等基本编辑技术;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4.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文档页面设置、文档背景设置和文档分栏等基本排版技术。
5.表格的创建、修改;表格的修饰;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6.图形和图片的插入;图形的建立和编辑;文本框、艺术字的使用和编辑。
7.文档的保护和打印。
四、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Excel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建立、保存和退出;数据输入和编辑;工作表和单元格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移动;工作表的重命名和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
3.工作表的格式化,包括设置单元格格式、设置列宽和行高、设置条件格式、使用样式、自动套用模式和使用模板等。
4.单元格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和复制,常用函数的使用。
5.图表的建立、编辑和修改以及修饰。
6.数据清单的概念,数据清单的建立,数据清单内容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合并,数据透视表的建立。
7.工作表的页面设置、打印预览和打印,工作表中链接的建立。
8.保护和隐藏工作簿和工作表。
五、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
1.中文PowerPoint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关闭和保存。
3.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基本操作(版式、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
4.幻灯片基本制作(文本、图片、艺术字、形状、表格等插入及其格式化)。
5.演示文稿主题选用与幻灯片背景设置。
6.演示文稿放映设计(动画设计、放映方式、切换效果)。
7.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打印。
六、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和应用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网络硬件和软件,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应用中常见的概念,如域名、IP地址、DNS服务等。
2.能够熟练掌握浏览器、电子邮件的使用和操作。

  考试方式
1.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软件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2010办公软件。
3.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20分)
(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10分)
(3)Word操作。(25分)
(4)Excel操作。(20分)
(5)PowerPoint操作。(15分)
(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10分)

一级计算机基础及WPS Office应用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WPS文字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WPS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WPS演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
3.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4.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与防治。
5.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6.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及分类。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夹、库等。
4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1)桌面外观的设置,基本的网络配置。
(2)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
(3)掌握文件、磁盘、显示属性的查看、设置等操作。
(4)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5)掌握检索文件、查询程序的方法。
(6)了解软、硬件的基本系统工具。
三、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WPS文字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文档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3.文档的保存、保护、复制、删除、插入。
4.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5.WPS文字的图形功能,图形、图片对象的编辑及文本框的使用。
6.WPS文字表格制作功能,表格结构、表格创建、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及表格样式的使用。
四、WPS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WPS表格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与退出。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
3.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更名、保存等基本操作。
4.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5.工作表数据的处理,数据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分类汇总,数据合并。
6.图表的创建和格式设置。
7.工作表的页面设置、打印预览和打印。
8.工作簿和工作表数据安全、保护及隐藏操作。
五、WPS演示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WPS演示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与退出。
2.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3.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演示页的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等对象的插入,演示页的插入、删除、复制以及演示页顺序的调整。
4.演示页版式的设置、模板与配色方案的套用、母版的使用。
5.演示页放映效果的设置、换页方式及对象动画的选用,演示文稿的播放与打印。
六、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和应用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网络硬件和软件,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应用中常见的概念,如域名、IP地址、DNS服务等。
2.能够熟练掌握浏览器、电子邮件的使用和操作。

  考试方式
1.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软件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WPSOffice2012办公软件。
3.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20分)
(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10分)
(3)WPS文字的操作。(25分)
(4)WPS表格的操作。(20分)
(5)WPS演示软件的操作。(15分)
(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10分)

一级计算机基础及Photoshop应用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了解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
  3.了解Photoshop CS5软件的工作环境和界面操作。
  4.掌握选区创建、编辑与基本应用的方法。
  5.掌握绘图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图像色调的调整方法。
  6.掌握图层及蒙版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图层样式。
7.掌握文字效果的基本制作方法。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二进制的概念,整数的二进制表示,西文字符的ASCII码表示,汉字及其编码(国标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
3.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病毒的防治。
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5.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概念及基本配色原理。
2.像素、分辨率;矢量图形、位图图像等概念。
3.颜色模式、位深度的概念及基本应用。
4.常用图像文件格式的特点。
三、Photoshop软件的工作界面与基本操作
1.Photoshop工作界面(工具箱、菜单、面板、文档窗口等)的功能。
2.文件菜单的基本使用。
四、选区的创建、编辑与基本应用
1.选区工具及其选项设置。
2.选择菜单的使用。
3.选区的基本应用,包括拷贝、粘贴、填充、描边、变换和定义图案等。
五、图像的绘制、编辑与修饰
1.绘图工具(包括画笔工具、橡皮擦工具、渐变工具、油漆桶工具等)的使用。
2.图章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和图案图章工具)和修复工具(污点修复工具、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和红眼工具)的使用。
3.修饰工具(包括涂抹工具、模糊工具、锐化工具、海绵工具、减淡工具、加深工具)的使用。
4.图像菜单的基本使用,包括模式、图像大小、亮度/对比度、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替换颜色、裁剪、裁切。
六、图层及蒙版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1.图层菜单和图层面板的基本使用。
2.图层蒙版的基本使用。
3.图层样式的使用。
七、文字效果
1.横排文字工具和直排文字工具的使用。
2.字符面板和段落面板的使用。
3.文本图层的样式使用。
.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55分(含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20分,Photoshop知识与操作部分35分)。
Photoshop操作题45分(含3道题目,每题15分)。
2.考试环境
Windows?7。
Adobe?Photoshop?CS5(典型方式安装)?。

二级MS Office 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
  3.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
  5.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中熟练应用。
  6.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
  7.掌握Excel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
  8.掌握PowerPoint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3.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4.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7.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Word的功能和使用
  1.Microsoft 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
  2.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3.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
  4.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5.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
  6.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
  7.文档审阅和修订。
  8.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
  9.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
  10.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
  三、Excel的功能和使用
  1. Excel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
  2.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
  3.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
  4.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
  5.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6.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
  7.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8.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
  9.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
  10.数据模拟分析和运算。
  11.宏功能的简单使用。
  12.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
  13.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 文档中。
  四、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
  1.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和使用。
  2.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
  3.幻灯片中文本、图形、SmartArt、图像(片)、图表、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对象的编辑和应用。
  4.幻灯片中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链接操作等交互设置。
  5.幻灯片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
6.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PowerPoint 文档中。

考试方式
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
考试时间:120分钟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
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2010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20分)
2.Word操作(30分)
3.Excel操作(30分)
4.PowerPoint操作(20分)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2.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3.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4.能够使用Access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字段,域,值,关键字等。
3.关系运算基本概念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4.SQL命令
查询命令,操作命令。
5.Access系统基本概念
二、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1.创建数据库
2.建立表
(1)建立表结构
(2)字段设置,数据类型及相关属性
(3)建立表间关系
3.表的基本操作
(1)向表中输入数据
(2)修改表结构,调整表外观
(3)编辑表中数据
(4)表中记录排序
(5)筛选记录
(6)汇总数据
三、查询
1.查询基本概念
(1)查询分类。
(2)查询条件。
2.选择查询
3.交叉查询
4.生成表查询
5.删除查询
6.更新查询
7.追加查询
8.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四、窗体
1.窗体基本概念
窗体的类型与视图。
2.创建窗体
窗体中常见控件,窗体和控件的常见属性。
五、报表
1.报表基本概念
2.创建报表
报表中常见控件,报表和控件的常见属性
六、宏
1.宏基本概念
2.事件的基本概念
3.常见宏操作命令
七、VBA编程基础
1.模块基本概念
2.创建模块
(1)创建VBA模块:在模块中加入过程,在模块中执行宏。
(2)编写事件过程:键盘事件,鼠标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时间。
3.VBA编程基础
(1)VBA编程基本概念。
(2)VBA流程控制: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3)VBA函数/过程调用。
(4)VBA数据文件读写。
(5)VBA错误处理和程序调试(设置断点,单步跟踪,设置监视窗口)。
八、VBA数据库编程
1.VBA数据库编程基本概念
ACE引擎和数据库编程接口技术,数据访问对象(DAO),ActiveX数据对象(ADO)。
2.VBA数据库编程技术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
操作题60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
2.考试环境
操作系统:中文版Windows 7。
开发环境: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熟悉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阅读简单的程序。
4.在Visual C++6. 0集成环境下,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C语言程序的结构
1.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2.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以及程序中的注释。
3.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4.C语言的风格。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1.C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无值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3.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C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三、基本语句
1.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正确输入数据并正确设计输出格式。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2.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3.选择结构的嵌套。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for循环结构。
2.while和do-while循环结构。
3.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
4. 循环的嵌套。
六、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2.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七、函数
1.库函数的正确调用。
2.函数的定义方法。
3.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4.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5.函数的正确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6.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八、编译预处理
1.宏定义和调用(不带参数的宏,带参数的宏)。
2.“文件包含冶处理。
九、指针
1.地址与指针变量的概念,地址运算符与间址运算符。
2.一维、二维数组和字符串的地址以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变量的定义。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3.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4.返回地址值的函数。
5.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
十、结构体(即“结构冶)与共同体(即“联合冶)
1.用typedef说明一个新类型。
2.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和成员的引用。
3.通过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结点数据的输出、删除与插入。
十一、位运算
1.位运算符的含义和使用。
2.简单的位运算。
十二、文件操作
只要求缓冲文件系统(即高级磁盘I/ O系统),对非标准缓冲文件系统(即低级磁盘I/O系统)不要求。
1.文件类型指针(FILE类型指针)。
2.文件的打开与关闭(fopen,fclose)。
3.文件的读写(fputc,fgetc,fputs,fgets,fread,fwrite,fprintf,fscanf 函数的应用),文件的定位(rewind,fseek函数的应用)。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操作题60分(包括填空题、改错题及编程题)。
考试环境
Visual C++6.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VB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熟悉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2.了解Visual Basic中对象的概念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特性。
  3.了解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4.能够编写和调试简单的Visual Basic程序。

考试内容
一、Visual Basic程序开发环境
1.Visual Basic的特点和版本。
2.Visual Basic的启动与退出。
3.主窗口:
(1)标题和菜单。
(2)工具栏。
4.其他窗口:
(1)窗体设计器和工程资源管理器。
(2)属性窗口和工具箱窗口。
二、对象及其操作
1.对象:
(1)Visual Basic的对象。
(2)对象属性设置。
2.窗体:
(1)窗体的结构与属性。
(2)窗体事件。
3.控件:
(1)标准控件。
(2)控件的命名和控件值。
4.控件的画法和基本操作。
5.事件驱动。
三、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1.数据类型:
(1)基本数据类型。
(2)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2.常量和变量:
(1)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2)变体类型变量。
(3)缺省声明。
3.常用内部函数。
4.运算符与表达式:
(1)算术运算符。
(2)关系运算符与逻辑运算符。
(3)表达式的执行顺序。
四、数据输入、输出
1.数据输出:
(1)Print方法。
(2)与Print方法有关的函数(Tab,Spc,Space$)。
(3)格式输出(Format$)。
2.InputBox函数。
3.MsgBox函数和MsgBox语句。
4.字形。
5.打印机输出:
(1)直接输出。
(2)窗体输出。
五、常用标准控件
1.文本控件:
(1)标签。
(2)文本框。
2.图形控件:
(1)图片框,图像框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2)图形文件的装入。
(3)直线和形状。
3.按钮控件。
4.选择控件:复选框和单选按钮。
5.选择控件:列表框和组合框。
6.滚动条。
7.计时器。
8.框架。
9.焦点与Tab顺序。
六、控制结构
1.选择结构:
(1)单行结构条件语句。
(2)块结构条件语句。
(3)IIf 函数。
2.多分支结构。
3. For循环控制结构。
4.当循环控制结构。
5.Do循环控制结构。
6.多重循环。
七、数组
1.数组的概念:
(1)数组的定义。
(2)静态数组与动态数组。
2.数组的基本操作:
(1)数组元素的输入、输出和复制。
(2)ForEach. . . Next 语句。
(3)数组的初始化。
3.控件数组。
八、过程
1.Sub过程:
(1)Sub过程的建立。
(2)调用Sub过程。
(3)通用过程与事件过程。
2.Function过程:
(1)Function过程的定义。
(2)调用Function过程。
3.参数传送:
(1)形参与实参。
(2)引用。
(3)传值。
(4)数组参数的传送。
4.可选参数与可变参数。
5.对象参数:
(1)窗体参数。
(2)控件参数。
九、菜单与对话框
1.用菜单编辑器建立菜单。
2.菜单项的控制:
(1)有效性控制。
(2)菜单项标记。
(3)键盘选择。
3.菜单项的增减。
4.弹出式菜单。
5.通用对话框。
6.文件对话框。
7.其他对话框(颜色,字体,打印对话框)。
十、多重窗体与环境应用
1.建立多重窗体应用程序。
2.多重窗体程序的执行与保存。
3.Visual Basic工程结构:
(1)标准模块。
(2)窗体模块。
(3)SubMain过程。
4.闲置循环与DoEvents语句。
十一、键盘与鼠标事件过程
1.KeyPress事件。
2.KeyDown与KeyUp事件。
3.鼠标事件。
4.鼠标光标。
5.拖放。
十二、数据文件
1.文件的结构和分类。
2.文件操作语句和函数。
3.顺序文件:
(1)顺序文件的写操作。
(2)顺序文件的读操作。
4.随机文件:
(1)随机文件的打开与读写操作。
(2)随机文件中记录的增加与删除。
(3)用控件显示和修改随机文件。
5.文件系统控件:
(1)驱动器列表框和目录列表框。
(2)文件列表框。
6.文件基本操作。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
基本操作题18分。
简单应用题24分。
综合应用题18分。
2.考试环境
Microsoft Visual Basic6.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2.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3.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4.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5.能够使用Visual FoxPro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考试内容
一、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2.关系数据库:
(1)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
(2)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3)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3.Visual FoxPro系统特点与工作方式:
(1)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
(2)数据类型和主要文件类型。
(3)各种设计器和向导。
(4)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视化操作)和程序运行方式。
4.Visual FoxPro的基本数据元素:
(1)常量,变量,表达式。
(2)常用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数值计算函数,日期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测试函数。
二、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修改与有效性检验:
(1)表结构的建立与修改。
(2)表记录的浏览、增加、删除与修改。
(3)创建数据库,向数据库添加或移出表。
(4)设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级规则。
(5)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
2.多表操作:
(1)选择工作区。
(2)建立表之间的关联,一对一的关联,一对多的关联。
(3)设置参照完整性。
(4)建立表间临时关联。
3.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
(1)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与修改。
(2)视图文件的建立、查看与修改。
(3)建立多表查询。
(4)建立多表视图。
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1)CREATETABLE-SQL。
(2)ALTERTABLE-SQL。
2.SQL的数据修改功能:
(1)DELETE-SQL。
(2)INSERT-SQL。
(3)UPDATE-SQL。
3.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1)简单查询。
(2)嵌套查询。
(3)连接查询。
内连接外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完全连接
(4)分组与计算查询。
(5)集合的并运算。
四、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
1.使用项目管理器:
(1)使用“数据冶选项卡。
(2)使用“文档冶选项卡。
2.使用表单设计器:
(1)在表单中加入和修改控件对象。
(2)设定数据环境。
3.使用菜单设计器:
(1)建立主选项。
(2)设计子菜单。
(3)设定菜单选项程序代码。
4.使用报表设计器:
(1)生成快速报表。
(2)修改报表布局。
(3)设计分组报表。
(4)设计多栏报表。
5.使用应用程序向导。
6.应用程序生成器与连编应用程序。
五、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1.命令文件的建立与运行:
(1)程序文件的建立。
(2)简单的交互式输入、输出命令。
(3)应用程序的调试与执行。
2.结构化程序设计:
(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3.过程与过程调用:
(1)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2)过程与过程文件。
(3)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4.用户定义对话框(MESSAGEBOX)的使用。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操作题60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题)。
2.考试环境
Visual FoxPro6.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2.熟练掌握有关类与对象的相关知识。
  3.能够阅读和分析C++程序。
  4.能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路和方法编写应用程序。
  5.能熟练使用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编写和调试程序。
  
考试内容
  一、C++语言概述
  1.了解C++语言的基本符号。
  2.了解C++语言的词汇(关键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标点符号等)。
  3.掌握C++程序的基本框架。
  4.能够使用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编辑、编译、运行与调试程序。
  二、数据类型、表达式和基本运算
  1.掌握C++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指针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了解C++的常量定义(整型常量,字符常量,逻辑常量,实型常量,地址常量,符号常量)。
  3.掌握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4.掌握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5.熟练掌握C++表达式类型及求值规则(赋值运算,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指针运算,逗号表达式)。
  三、C++的基本语句
  1.掌握C++的基本语句,例如赋值语句、表达式语句、复合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和空语句等。
  2.用if 语句实现分支结构。
  3.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4.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5.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6.用do. . . while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7.转向语句(goto,continue,break和return)。
  8.掌握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各种嵌套使用。
  四、数组、指针与引用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访问,了解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访问。
  2.了解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3.熟练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数(strlen,strcpy,strcat,strcmp,strstr 等)。
  4.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指针与数组。
  5.引用的基本概念,引用的定义与使用。
  五、掌握函数的有关使用
  1.函数的定义方法和调用方法。
  2.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3.形式参数与实际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4.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周期。
  5.递归函数。
  6.函数重载。
  7.内联函数。
  8.带有默认参数值的函数。
  六、熟练掌握类与对象的相关知识
  1.类的定义方式、数据成员、成员函数及访问权限(public,private,protected)。
  2.对象和对象指针的定义与使用。
  3.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4.静态数据成员与静态成员函数的定义与使用方式。
  5.常数据成员与常成员函数。
  6.this指针的使用。
  7.友元函数和友元类。
  8.对象数组与成员对象。
  七、掌握类的继承与派生知识
  1.派生类的定义和访问权限。
  2.继承基类的数据成员与成员函数。
  3.基类指针与派生类指针的使用。
  4.虚基类。
  5.子类型关系。
  八、了解多态性概念
  1.虚函数机制的要点。
  2.纯虚函数与抽象基类,虚函数。
  3.了解运算符重载。
  九、模板
  1.简单了解函数模板的定义和使用方式。
  2.简单了解类模板的定义和使用方式。
  十、输入输出流
  1.掌握C++流的概念。
  2.能够使用格式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
3.掌握文件的I/ O操作。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操作题60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题)。
2.考试环境
Visual C++6.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Java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Java语言的特点、实现机制和体系结构。
  2.掌握Java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特性。
  3.掌握Java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和结构。
  4.掌握Java语言编程的基本技术。
  5.会编写Java用户界面程序。
  6.会编写Java简单应用程序。
  7.会编写Java小应用程序(Applet)。
8.了解Java语言的广泛应用。

考试内容
一、Java语言的特点和实现机制
二、Java体系结构
1.Java程序结构。
2.Java类库结构。
3.Java程序开发环境结构。
三、Java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特性
1.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类的基本组成和使用。
3.对象的生成、使用和删除。
4.包与接口。
5.Java类库的常用类和接口。
四、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
1.变量和常量。
2.基本数据类型及转换。
3.Java类库中对基本数据类型的类包装。
4.运算符和表达式运算。
5.字符串和数组
五、Java语言的基本语句
1.条件语句。
2.循环语句。
3.注释语句。
4.异常处理语句。
5.表达式语句。
六、Java编程基本技术
1.输入输出流及文件操作。
2.线程的概念和使用。
3.程序的同步与共享。
4.Java语言的继承、多态和高级特性。
5.异常处理和断言概念。
6.Java语言的集合(Collections)框架和泛型概念。
七、编写用户界面程序基础
1.用AWT编写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技术。
2.用Swing编写图形用户界面的特点。
3.Swing的事件处理机制。
八、编写小应用程序(Applet)基础
1.Applet类的API基本知识。
2.Applet编写步骤及特点。
3.基于AWT和Swing编写用户界面。
4.Applet的多媒体支持和通信。
九、Java SDK 6.0的下载和安装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操作题60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题)。
2.考试环境
NetBeans。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Web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理解Web工作原理,了解Web技术基础。
  2.理解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基本概念和模型,掌握HTTP的消息格式、常用消息头、请求消息和常用请求方法、响应消息和常用响应状态。
  3.熟练掌握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文档的结构、常用文档元素的含义和基本使用方法。
  4.理解样式表语言CS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CSS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
  5.掌握脚本语言JavaScript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掌握JavaScript对常用HTML文档元素的操作方法;了解文档对象模型DOM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6.了解主要动态网页技术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一、Web技术基础
1.Internet与Web技术的基本概念
2.Web技术的主要组成
3.Web浏览器与服务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4.Web应用开发构架和开发技术
二、HTTP协议基础
1.HTTP的基本概念与交互模型
2.HTTP消息格式
3.HTTP请求消息和常用请求方法
4 HTTP响应消息和常用响应状态
5.HTTP常用消息头
三、HTML基础
1.HTML文档的基本结构和语法
2.HTML常用元素及其基本属性
3.HTML表单与常用控件
四、CSS基础
1.CS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CSS的基本语法和基本使用方法
3.CSS的层次及其作用优先级
五、JavaScript程序设计基础
1.JavaScript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
3.JavaScript常用内置对象
4.浏览器对象模型BOM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5.文档对象模型DOM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六、动态网页技术概述
1.Java Servlet和JSP基本概念和原理
2.ASP.NET基本概念和原理
3.PHP基本概念和原理
4.AJAX基本概念和原理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 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
操作题 60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题)
2.考试环境
NetBeans中国教育考试版(2007)
IE6.0及以上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二级MySQL数据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熟练掌握MySQL的安装与配置。
  3.熟练掌握MySQL平台下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交互操作。
  4.熟练掌握MySQL的数据库编程。
  5.熟悉PHP应用开发语言,初步具备利用该语言进行简单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6.掌握MySQL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与方法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3.数据模型
4.数据库设计方法
二、MySQL平台下的SQL交互操作
1.数据库、表、索引和视图的相关概念
2.数据库、表、索引和视图的创建及维护方法
3.数据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定义及使用方法
4.表和视图的查询及数据更新操作
三、MySQL的数据库编程
1.触发器、事件、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的概念及作用
2.触发器的创建及使用
3.事件的创建及使用
4.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的创建及使用
四、MySQL的管理与维护
1.MySQL的安装与配置
2.MySQL用户账号管理的作用及方法
3.MySQL账户权限管理的作用及方法
4.MySQL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概念及方法
5.二进制日志文件的使用
五、MySQL的应用编程
1.PHP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
2.MySQL平台下编制PHP简单应用程序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 4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
操作题 60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题)
2.考试环境
开发环境:WAMP 5.0及以上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5.5
编程语言:PHP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 E-R 图,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10道选择题,占10分。

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网络系统规划、管理方法;
  2.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的基本技术;
  4.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基本技术;
  5.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一、网络规划与设计
  1.网络需求分析。
  2.网络规划设计。
  3.网络设备及选型。
  4.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5.接入技术方案设计。
  6.IP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7.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二、网络构建
  1.局域网组网技术。
  (1)网线制作方法。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3)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4)交换机VLAN配置。
  (5)交换机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2)路由器接口配置。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4)RIP动态路由配置。
  (5)OSPF动态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级功能。
  (1)设置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协议。
  (4)配置IPSec协议。
  (5)配置MPLS协议。
  4.无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三、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
  1.网络环境配置。
  2.WWW服务器安装调试。
  3.E-mail服务器安装调试。
  4.FTP服务器安装调试。
  5.DNS服务器安装调试。
  四、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
  1.网络安全。
  (1)网络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
  (2)网站系统管理与维护。
  (3)网络攻击防护与漏洞查找。
  (4)网络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5)其他网络安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网络管理。
  (1)管理与维护网络用户账户。
  (2)利用工具软件监控和管理网络系统。
  (3)查找与排除网络设备故障。
  (4)常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五、上机操作
  在仿真网络环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内容:
  1.交换机配置与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3.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4.网络管理与安全设备、软件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考试方法
  上机考试,120分钟,总分100分。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操作。
  3.具备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4.掌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5.掌握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
  6.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设计、开发过程。
  7.熟悉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8.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3.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
  1.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
  2.索引技术。
  四、数据库编程技术
  1.一些高级查询功能。
  2.存储过程。
  3.触发器。
  4.函数。
  5.游标。
  五、事务管理
  1.并发控制技术。
  2.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六、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数据完整性。
  2.数据库安全性。
  3.数据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参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1.对象数据库。
  2.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3.XML数据库。
  4.云计算数据库。
5.空间数据库。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嵌入式系统、微电子技术、数字媒体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2.熟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功能特点,初步掌握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熟悉嵌入式系统硬件的组成,掌握常用I/O 接口和I/O 设备的控制技术
  4.熟悉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本架构,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掌握其移植和配置方法
  5.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常用工具,掌握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技能
  
考试内容
  一、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
  1.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分类、发展与应用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EDA、SoC、IP核等技术的作用和发展)
  3.嵌入式系统与数字媒体(文本、图像和音频/视频等数字媒体的表示与处理)
  4.嵌入式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数字通信与计算机网,TCP/IP协议,互联网接入技术等)
  二、嵌入式处理器
  1.嵌入式处理器的结构、特点与分类(不同类型的典型嵌入式处理器及其特点,嵌入式处理器分类等)
  2.ARM处理器内核的体系结构(工作状态,工作模式,寄存器组织,异常,数据类型与存储格式等)
  3.典型ARM处理器内核(ARM9,Cortex-A,Cortex-M,Cortex-R等的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
  4.ARM处理器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集,伪指令,语句格式与程序结构,ARM汇编语言与C的混合编程等)
  三、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
  1.嵌入式硬件组成与嵌入式处理芯片(组成,特点,类型,ARM的AMBA总线,嵌入式处理芯片的选型)
  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层次结构,分类,性能指标;片内存储器,片外存储器,外部存储设备等)
  3.I/O 接口、I/O 设备以及外部通信接口(GPIO、I2C、SPI、UART、USB、HDMI等;键盘、LED、LCD、触摸屏、传感器等;RS-232/RS-485、CAN、以太网和常用无线通信接口)
  4.基于ARM内核的典型嵌入式处理芯片(S3C2410/S3C2440芯片的内部结构,如片上总线、DMA、时钟控制、中断控制、GPIO、UART、I2C、SPI、Timer、RTC、WDT及其他硬件组件)
  四、嵌入式系统软件
  1.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与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软件组成,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实时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微内核与宏内核,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仿真平台等)
  2.板级支持软件包(BSP)和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硬件抽象层HAL,BSP的功能和移植,Bootloader的执行过程,U-boot及其移植等)
  3.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的发展和自由软件,嵌入式Linux内核的结构、系统调用接口,常见嵌入式Linux等)
  4.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基本特点、代码结构、任务管理与调度、任务通信、中断处理、移植等)
  五、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工具(开发步骤,交叉开发平台和工具,系统的调试工具等)
  2.系统开发工具软件(ADS、RVDS的特点与使用,GCC的常用命令与参数)
  3.以S3C2410/S3C2440为背景的应用系统开发(硬件接口及部件的综合使用;无操作系统环境下的系统开发;μC/OS-II环境下的系统开发)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包含:选择题(40分)、填空题(40分)、综合题(20分)

三级信息安全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了解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实践方法
  2.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3.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安全和应用软件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信息安全设备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的基本方法
  5.了解信息系统安全设施部署与管理基本技术
  6.了解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原理与方法
  7.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考试内容
  一、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1.信息安全保障的内涵和意义
  2.信息安全保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实践方法
  二、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
  1.密码技术
  (1)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
  (2)哈希函数
  (3)数字签名
  (4)密钥管理
  2.认证技术
  (1)消息认证
  (2)身份认证
  3.访问控制技术
  (1)访问控制模型
  (2)访问控制技术
  4.审计和监控技术
  (1)审计和监控基础
  (2)审计和监控技术
  三、系统安全
  1.操作系统安全
  (1)操作系统安全基础
  (2)操作系统安全实践
  2.数据库安全
  (1)数据库安全基础
  (2)数据库安全实践
  四、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基础
  2.网络安全威胁技术
  3.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防火墙
  (2)入侵检测系统与入侵防御系统
  (3)PKI
  (4)VPN
  (5)网络安全协议
  五、应用安全
  1.软件漏洞概念与原理
  2.软件安全开发
  3.软件安全检测
  4.软件安全保护
  5.恶意程序
  6. Web应用系统安全
  六、信息安全管理
  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3.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七、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1.信息安全标准
  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
  3.信息安全从业人员道德规范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包含:选择题(40分)、填空题(30分)、综合应用题(30分)。

三级软件测试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熟悉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及软件质量保证的基础知识。
  2.掌握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掌握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掌握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5.了解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6.了解面向对象软件和WEB应用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7.掌握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
  8.熟悉软件测试的标准和文档。
  9.掌握QESuite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平台和QESat/C++软件分析和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考试内容
  一、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软件质量的概念。
  2.软件测试的目标和原则。
  3.软件测试的心理学。
  4.软件测试的经济学。
  5.软件质量保证。
  二、软件测试的类型及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1.软件开发阶段。
  2.规划阶段的测试。
  3.设计阶段的测试。
  4.编码阶段的测试。
  5.验收和维护阶段的测试。
  三、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
  1.桌面检查。
  2.代码走查。
  3.代码检查。
  4.同行评审。
  四、覆盖率(白盒)测试
  1.覆盖率概念。
  2.逻辑结构的覆盖测试。
  3.路径覆盖测试。
  4.数据流测试。
  5.程序变异测试。
  6.基于覆盖的测试用例选择。
  五、功能(黑盒)测试
  1.边界值测试。
  2.等价类测试。
  3.基于因果图的测试。
  4.基于决策表的测试。
  5.基于状态图的测试。
  6.基于场景的测试。
  7.比较测试。
  六、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1.单元测试的目标和模型。
  2.单元测试策略。
  3.单元测试分析。
  4.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5.集成测试基本概念。
  6.集成测试策略。
  7.集成测试分析。
  8.集成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七、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概念。
  2.系统测试方法。
  3.系统测试的实施。
  八、软件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1.软件性能的概念。
  2.性能测试的执行。
  3.软件可靠性的概念。
  4.可靠性预计。
  5.可靠性分析方法。
6.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执行。
九、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
1.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问题。
2.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模型。
3.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策略。
4.面向对象软件的单元测试。
5.面向对象软件的集成测试。
6.面向对象软件的系统测试。
十、Web应用测试
  1.应用服务器的分类和特征。
2.Web应用系统的特点。
3.Web应用的测试策略。
4.Web应用系统测试技术。
5.Web应用系统安全测试。
十一、其他测试
1.兼容性测试。
2.易用性测试。
3.GUI测试。
4.构件测试。
5.极限测试。
6.文档测试。
十二、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
  1.软件测试过程概念。
2.测试组织管理。
3.测试计划的制定。
4.测试步骤的确定。
5.测试环境管理。
6.软件测试风险分析和成本管理。
7.测试文档管理。
8.测试的复用与维护。
十三、软件测试自动化
1.测试自动化的原理、方法。
2.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3.测试执行自动化。
4.测试结果比较自动化。
5.测试工具的分类和选择。
6.测试工具的主流产品介绍。
十四、软件测试的标准和文档
1.软件测试的标准。
2.软件测试的文档。
十五、软件测试实践
1.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1)软件测试过程管理概念。
(2)测试的设计。
(3)测试的准备。
(4)测试的执行。
(5)软件问题报告和软件问题生命周期。
(6)测试的总结。
(7)QESuite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平台。
2.白盒测试实践。
(1)被测程序说明。
(2)静态分析。
(3)被测程序的插装和动态测试。
(4)QESAT/C++白盒测试工具。

考试方式
一、上机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软件测试工程实践部分考试要求:
1.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实践。
(1)给定一个被测系统的描述,要求建立测试项目组、分配人员角色、进行系统功能分解、编写测试用例。
(2)执行测试,对于发现的测试问题填写软件问题报告。
(3)作为测试/开发人员,追踪并处理问题报告的状态转换,直至问题的解决。整个过程通过QESuite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平台进行。
2.白盒测试实践。
(1)对于给定的C语言被测程序,编写测试用例。
(2)使用QESAT/C++白盒测试工具进行静态分析并插装被测程序。
(3)执行测试用例,进行动态测试。
(4)使用QESAT/C++白盒测试工具检查测试覆盖率,直到达到所要求覆盖率。

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四级网络工程师考核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及中小型网络的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掌握局域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TCP/IP及其相关协议。
  4.掌握Internet基本服务类型。
  5.掌握较为新型的网络技术应用。
  6.理解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原理。
  
考试内容
  一、网络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分组交换技术。
  4.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5.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二、局域网技术
  1.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2.共享式以太网。
  3.高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
  5.无线局域网。
  三、Internet基础
  1.Internet的构成与接入。
  2.IP协议与服务。
  3.IP地址与IP数据报。
  4.差错与控制报文。
  5.路由与路由选择。
  6.组播技术。
  7.IPv6协议。
  8.TCP协议和UDP协议。
  9.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Internet 基本服务
  1.应用进程通信模型。
  2.域名系统。
  3.远程登录服务。
  4.FTP服务。
  5.电子邮件系统。
  6.Web服务系统。
  五、新型网络应用
  1.即时通信系统。
  2.文件共享系统。
  3.IPTV。
  4.VoIP。
  5.网络搜索技术。
  6.社交网络应用。
  六、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
  2.网络安全基础。
  3.加密技术。
  4.认证技术。
  5.安全技术应用。
  6.入侵检测与防火墙。
  7.计算机病毒。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题型及分值: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操作系统原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运行机制。
2.深入理解进程线程模型,深入理解进程同步机制,深入理解死锁概念及解决方案。
3.掌握存储管理基本概念,掌握分区存储管理方案,深入理解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4.深入理解文件系统的设计、实现,以及提高文件系统性能的各种方法。
5.了解I/O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I/O软件组成,掌握典型的I/O设备管理技术。
6.了解操作系统的演化过程、新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考试内容
一、操作系统概述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特征、分类
2.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3.操作系统发展演化过程,典型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结构设计,典型的操作系统结构
二、操作系统运行机制
1.内核态与用户态
2.中断与异常
3.系统调用接口
4.存储系统
5.I/O 系统
6.时钟(Clock)
三、进程线程模型
1.并发环境与多道程序设计
2.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控制块(PCB)
3.进程状态及状态转换
4.进程控制:创建、撤消、阻塞、唤醒,fork()的使用
5.线程基本概念,线程的实现机制,Pthread线程包的使用
6.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信号量及PV操作,管程
7.进程间通信
8.处理机调度
四、存储管理方案
1.存储管理基本概念,存储管理基本任务
2.分区存储管理方案
3.覆盖技术与交换技术
4.虚存概念与虚拟存储技术
5.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五、文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1.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
2.文件目录的基本概念,文件目录的实现
3.文件的操作,目录的操作
4.磁盘空间的管理
5.文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文件系统的性能问题
7.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UNIX的文件系统
六、I/O设备管理
1.设备与设备分类
2.I/O硬件组成
3.I/O软件的特点及结构
4.典型技术:通道技术,缓冲技术,SPOOLing技术
5.I/O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案
七、死锁
1.基本概念:死锁,活锁,饥饿
2.死锁预防策略
3.死锁避免策略
4.死锁检测与解除
5.资源分配图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试大纲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核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维护、管理与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数据库原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2.掌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主要数据模型。
  3.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系统。
  4.深入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深入理解关系数据理论,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
  6.深入理解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库系统实现的核心技术。
  7.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库方法的主要特征。
3.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成分。
4.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二、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基本概念和主要成分。
2.数据模型的抽象层次和相互关联。
3.各抽象层次的主要数据模型。
4.概念数据模型——ER模型。
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数据独立性。
三、关系数据模型
1.关系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2.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术语。
3.关系操作的特征、关系代数。
4.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四、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SQL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2.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3.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4.SQL的数据修改功能。
5.SQL的数据控制功能。
6.SQL中视图的概念、定义、操作、意义。
7.SQL中存储过程、触发器、嵌入式SQL、动态SQL的概念和作用。
五、关系数据理论和数据库设计
1.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2.函数依赖的定义和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
3.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oyce-Codd范式。
4.多值依赖的定义和第四范式。
5.关系模式的分解,模式分解的等价标准。
6.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六、数据库管理系统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成分。
2.数据存储组织和基本索引结构。
3.查询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查询优化的主要方法。
4.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的主要方法。
七、数据库技术发展
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2.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而发展的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3.随着数据库技术发展和数据库应用发展而发展的新的数据模型。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主要活动。
2.理解需求获取和分析建模的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技术和面向对象分析技术。
3.理解软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4.理解程序设计风格和编码规范的思想,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5.理解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思想。
6.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知识领域,以及它们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7.了解软件过程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I。
8.理解软件质量和软件质量模型的含义,了解度量软件质量的方法,包括产品的质量和过程的质量。
9.了解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验证和确认技术、软件审核方法、软件评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10.了解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和作用,以及软件文档的分类和作用。

考试内容
一、软件工程概念
1.软件与软件工程概念。
2.软件工程过程与软件生存周期。
3.软件工程方法学。
4.软件过程模型。
5.软件工具概述。
二、面向对象概念与UML
1.面向对象系统的基本概念。
2.统一建模语言UML概述。
3.UML的模型元素。
4.UML的图。
三、软件需求分析
1.系统工程概念。
2.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原则。
3.软件需求获取技术。
4.结构化分析方法。
5.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6.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四、软件设计
1.软件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2.结构化设计方法。
3.软件的过程设计。
4.面向对象系统设计方法。
5.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6.对象设计。
7.软件设计说明与评审。
五、程序实现
1.程序实现的任务。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4.程序设计风格与编码规范。
5.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6.程序复杂性度量。
7.程序调试。
六、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任务和原则。
2.软件测试的方法。
3.软件测试的策略。
4.人工测试。
七、软件维护
1.软件维护的任务。
2.软件维护的活动。
3.程序修改步骤和修改的副作用。
4.软件的可维护性。
5.软件演进与再工程。
八、软件过程
1.软件过程的概念与分类。
2.软件过程的建模。
3.软件过程的成熟度模型CMM/ CMMI。
4.软件过程改进。
九、软件项目管理
1.软件项目与项目管理概述。
2.软件项目计划与集成管理。
3.软件项目度量与工作量估算。
4.软件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
5.软件项目人员与沟通管理。
6.软件项目风险管理。
7.软件配置管理。
8.需求管理。
十、软件质量保证
1.软件质量与质量模型。
2.软件质量度量与度量模型。
3.软件质量计划。
4.软件质量保证。
5.验证和确认。
6.软件评审。
7.审核。
十一、软件工程标准与文档
1.软件工程标准及标准化。
2.软件工程标准的分类与分级。
3.软件文档的作用与分类。
4.对文档编制的质量要求。
5.软件工程文档概要。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四级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考试大纲

四级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考核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接口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理论、逻辑电路基础以及嵌入式系统中的信息表示与运算、评价方法等基本技能。
操作系统原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运行机制。
  2.深入理解进程线程模型,深入理解进程同步机制,深入理解死锁概念及解决方案。
  3.掌握存储管理基本概念,掌握分区存储管理方案,深入理解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4.深入理解文件系统的设计、实现,以及提高文件系统性能的各种方法。
  5.了解I/O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I/O软件组成,掌握典型的I/O设备管理技术。
  6.了解操作系统的演化过程、新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考试内容
  一、操作系统概述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特征、分类
  2.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3.操作系统发展演化过程,典型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结构设计,典型的操作系统结构
  二、操作系统运行机制
  1.内核态与用户态
  2.中断与异常
  3.系统调用接口
  4.存储系统
  5.I/O 系统
  6.时钟(Clock)
  三、进程线程模型
  1.并发环境与多道程序设计
  2.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控制块(PCB)
  3.进程状态及状态转换
  4.进程控制:创建、撤消、阻塞、唤醒,fork()的使用
  5.线程基本概念,线程的实现机制,Pthread线程包的使用
  6.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信号量及PV操作,管程
  7.进程间通信
  8.处理机调度
  四、存储管理方案
  1.存储管理基本概念,存储管理基本任务
  2.分区存储管理方案
  3.覆盖技术与交换技术
  4.虚存概念与虚拟存储技术
  5.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五、文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1.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
  2.文件目录的基本概念,文件目录的实现
  3.文件的操作,目录的操作
  4.磁盘空间的管理
  5.文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文件系统的性能问题
  7.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UNIX的文件系统
  六、I/O设备管理
  1.设备与设备分类
  2.I/O硬件组成
  3.I/O软件的特点及结构
  4.典型技术:通道技术,缓冲技术,SPOOLing技术
  5.I/O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案
  七、死锁
  1.基本概念:死锁,活锁,饥饿
  2.死锁预防策略
  3.死锁避免策略
  4.死锁检测与解除
  5.资源分配图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计算机组成与接口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理解微型计算机结构;
2.掌握微型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掌握微型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接口芯片应用的程序设计技术;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和哈佛结构计算机的特点。
2.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3.CPU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指令流水线技术和8086CPU的编程结构及时序。
4.数据的表示和运算;数制与编码、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5.指令格式;指令的寻址方式、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
二、存储器
1.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层次结构、高速存储技术、虚拟存储技术。
2.地址映射技术、替换策略、Pentium处理器的存储管理。
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4.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方法。
5.辅助存储器;硬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8086汇编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
2.程序设计技术。
四、计算机中断技术
1.中断基本概念、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和中断服务程序。
2.中断接口控制器8259A的程序设计方法。
五、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交换技术
1.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2.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的程序设计方法。
3.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的程序设计方法。
4.计数器/定时器8253的程序设计方法。
六、模/数、数/模转换技术
1.模/数转换技术。
2.数/模转换技术。
七、人机接口
1.鼠标及键盘的工作原理。
2.数字显示技术。
3.打印机及接口。
八、总线
1.总线的概念和功能。
2.流行PC总线;ISA 总线、PCI总线和USB通用串行总线。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四级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

四级信息安全工程师考核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网络攻击与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操作系统、路由设备的安全防范技能。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掌握局域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TCP/IP及其相关协议。
  4.掌握Internet基本服务类型。
  5.掌握较为新型的网络技术应用。
  6.理解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原理。
  
考试内容
  一、网络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分组交换技术。
  4.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5.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二、局域网技术
  1.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2.共享式以太网。
  3.高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
  5.无线局域网。
  三、Internet基础
  1.Internet的构成与接入。
  2.IP协议与服务。
  3.IP地址与IP数据报。
  4.差错与控制报文。
  5.路由与路由选择。
  6.组播技术。
  7.IPv6协议。
  8.TCP协议和UDP协议。
  9.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Internet 基本服务
  1.应用进程通信模型。
  2.域名系统。
  3.远程登录服务。
  4.FTP服务。
  5.电子邮件系统。
  6.Web服务系统。
  五、新型网络应用
  1.即时通信系统。
  2.文件共享系统。
  3.IPTV。
  4.VoIP。
  5.网络搜索技术。
  6.社交网络应用。
  六、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
  2.网络安全基础。
  3.加密技术。
  4.认证技术。
  5.安全技术应用。
  6.入侵检测与防火墙。
  7.计算机病毒。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题型及分值: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操作系统原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运行机制。
2.深入理解进程线程模型,深入理解进程同步机制,深入理解死锁概念及解决方案。
3.掌握存储管理基本概念,掌握分区存储管理方案,深入理解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4.深入理解文件系统的设计、实现,以及提高文件系统性能的各种方法。
5.了解I/O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I/O软件组成,掌握典型的I/O设备管理技术。
6.了解操作系统的演化过程、新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考试内容
一、操作系统概述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特征、分类
2.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3.操作系统发展演化过程,典型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结构设计,典型的操作系统结构
二、操作系统运行机制
1.内核态与用户态
2.中断与异常
3.系统调用接口
4.存储系统
5.I/O 系统
6.时钟(Clock)
三、进程线程模型
1.并发环境与多道程序设计
2.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控制块(PCB)
3.进程状态及状态转换
4.进程控制:创建、撤消、阻塞、唤醒,fork()的使用
5.线程基本概念,线程的实现机制,Pthread线程包的使用
6.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信号量及PV操作,管程
7.进程间通信
8.处理机调度
四、存储管理方案
1.存储管理基本概念,存储管理基本任务
2.分区存储管理方案
3.覆盖技术与交换技术
4.虚存概念与虚拟存储技术
5.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五、文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1.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
2.文件目录的基本概念,文件目录的实现
3.文件的操作,目录的操作
4.磁盘空间的管理
5.文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文件系统的性能问题
7.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UNIX的文件系统
六、I/O设备管理
1.设备与设备分类
2.I/O硬件组成
3.I/O软件的特点及结构
4.典型技术:通道技术,缓冲技术,SPOOLing技术
5.I/O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案
七、死锁
1.基本概念:死锁,活锁,饥饿
2.死锁预防策略
3.死锁避免策略
4.死锁检测与解除
5.资源分配图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核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两门课程。测试内容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软件测试的规范及标准,以及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选择测试工具、执行测试并分析评估结果等软件测试的基本技能。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主要活动。
  2.理解需求获取和分析建模的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技术和面向对象分析技术。
  3.理解软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4.理解程序设计风格和编码规范的思想,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5.理解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思想。
  6.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知识领域,以及它们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7.了解软件过程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I。
  8.理解软件质量和软件质量模型的含义,了解度量软件质量的方法,包括产品的质量和过程的质量。
  9.了解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验证和确认技术、软件审核方法、软件评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10.了解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和作用,以及软件文档的分类和作用。
  
考试内容
  一、软件工程概念
  1.软件与软件工程概念。
  2.软件工程过程与软件生存周期。
  3.软件工程方法学。
  4.软件过程模型。
  5.软件工具概述。
  二、面向对象概念与UML
  1.面向对象系统的基本概念。
  2.统一建模语言UML概述。
  3.UML的模型元素。
  4.UML的图。
  三、软件需求分析
  1.系统工程概念。
  2.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原则。
  3.软件需求获取技术。
  4.结构化分析方法。
  5.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6.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四、软件设计
  1.软件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2.结构化设计方法。
  3.软件的过程设计。
  4.面向对象系统设计方法。
  5.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6.对象设计。
  7.软件设计说明与评审。
  五、程序实现
  1.程序实现的任务。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4.程序设计风格与编码规范。
  5.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6.程序复杂性度量。
  7.程序调试。
  六、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任务和原则。
  2.软件测试的方法。
  3.软件测试的策略。
  4.人工测试。
  七、软件维护
  1.软件维护的任务。
  2.软件维护的活动。
  3.程序修改步骤和修改的副作用。
  4.软件的可维护性。
  5.软件演进与再工程。
  八、软件过程
  1.软件过程的概念与分类。
  2.软件过程的建模。
  3.软件过程的成熟度模型CMM/ CMMI。
  4.软件过程改进。
  九、软件项目管理
  1.软件项目与项目管理概述。
  2.软件项目计划与集成管理。
  3.软件项目度量与工作量估算。
  4.软件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
  5.软件项目人员与沟通管理。
  6.软件项目风险管理。
  7.软件配置管理。
  8.需求管理。
  十、软件质量保证
  1.软件质量与质量模型。
  2.软件质量度量与度量模型。
  3.软件质量计划。
  4.软件质量保证。
  5.验证和确认。
  6.软件评审。
  7.审核。
  十一、软件工程标准与文档
  1.软件工程标准及标准化。
  2.软件工程标准的分类与分级。
  3.软件文档的作用与分类。
  4.对文档编制的质量要求。
  5.软件工程文档概要。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操作系统原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运行机制。
2.深入理解进程线程模型,深入理解进程同步机制,深入理解死锁概念及解决方案。
3.掌握存储管理基本概念,掌握分区存储管理方案,深入理解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4.深入理解文件系统的设计、实现,以及提高文件系统性能的各种方法。
5.了解I/O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I/O软件组成,掌握典型的I/O设备管理技术。
6.了解操作系统的演化过程、新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考试内容
一、操作系统概述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特征、分类
2.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3.操作系统发展演化过程,典型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结构设计,典型的操作系统结构
二、操作系统运行机制
1.内核态与用户态
2.中断与异常
3.系统调用接口
4.存储系统
5.I/O 系统
6.时钟(Clock)
三、进程线程模型
1.并发环境与多道程序设计
2.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控制块(PCB)
3.进程状态及状态转换
4.进程控制:创建、撤消、阻塞、唤醒,fork()的使用
5.线程基本概念,线程的实现机制,Pthread线程包的使用
6.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信号量及PV操作,管程
7.进程间通信
8.处理机调度
四、存储管理方案
1.存储管理基本概念,存储管理基本任务
2.分区存储管理方案
3.覆盖技术与交换技术
4.虚存概念与虚拟存储技术
5.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五、文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1.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
2.文件目录的基本概念,文件目录的实现
3.文件的操作,目录的操作
4.磁盘空间的管理
5.文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文件系统的性能问题
7.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UNIX的文件系统
六、I/O设备管理
1.设备与设备分类
2.I/O硬件组成
3.I/O软件的特点及结构
4.典型技术:通道技术,缓冲技术,SPOOLing技术
5.I/O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案
七、死锁
1.基本概念:死锁,活锁,饥饿
2.死锁预防策略
3.死锁避免策略
4.死锁检测与解除
5.资源分配图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 永远的北邮人 - 新浪BLOG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5
学生通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考试大纲(2008年最新版)==通过二级|计算机二级考试|计算...
如何应付新大纲二级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