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综合ICU vs. 专科ICU:同床异梦抑或殊途同归?(并非结语的结语) |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协和医院  杜斌

在Chest杂志上的争论已经告一段落,相信留给大家更多的是思考。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讲,大家都没有错。重症医学分会以及其他专科分会分别从希望促进重症医学或自己专科规范发展的角度出发,希望在各个层面扩大重症医学或各个专科的影响,这样的初衷无可厚非。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大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各个专科之间的矛盾主要来自于临床医生的固有观念,即把患者当作自己(专科)的私有财产(“势力范围”),绝不允许他人染指。

各个专科的患者病情进入到危重阶段,出现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衰竭,ICU医生理所当然地认为(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对于其他专科而言,有些专科医生(如消化科,内分泌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愿意把患者交给ICU医生处理,而另一些专科医生则认为器官功能损害是原发疾病进展的一部分,而自己也具有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处理危重病患者,如急诊科、呼吸科和麻醉科等。

毋庸讳言,重症医学的历史起源于其他传统学科,而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也的确应当是某些专科医生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但是,重症医学发展到今天,在国内外均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单独的临床学科,其内容并非其他传统专科能够涵盖。

因此,或许一名其他专科的医生已经掌握了危重病救治的部分理论和技能(如呼吸功能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他(她)就能够成为想当然的ICU医生。这一点对于呼吸科医生如此,对于急诊科医生如此,其实对于ICU医生也不例外。经过重症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正规培训是必由之路。

鉴于以上原因,我完全不反对其他专科的老师从事重症医学的临床工作。

但是,前提在于,首先应当认识到重症医学是不同于急诊医学或呼吸病学的独立学科,具有其自身的学科范围、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这一特点不仅要求其他专科的医生接受系统的重症医学培训,而且更需要医生全身心的付出,才能做好重症医学的临床工作,正如国内外工作成绩出色的专科ICU及综合ICU向我们所展示的那样。

其实,Mitchell Levy(内科ICU主任)、Chris Farmer(外科ICU主任)和Jean-Daniel Chiche(内科ICU主任)等虽然是专科ICU医生,仍然可以作为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或欧洲危重病医学会主席,在专业方面与国际和国内同行进行交流。

我个人认为,专科ICU与综合ICU之争可以休矣。各个医院内综合ICU抑或专科ICU的设置其实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并非一纸文件或倡议所能改变。在传统专科势力和实力突出的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显然难以取代专科ICU;而仅仅把呼吸科的名称改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也不足以保证危重病患者得到真正的ICU治疗。

重症医学在中国建立之初,传统科室对“势力范围”的顾虑导致1997年在中华医学会成立重症医学分会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从而催生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而在重症医学日益壮大的今天,是否我们会把昨日之已所不欲,强行施于今日之人?

应当认识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重症医学的学科地位在中国已经得到患者、同行和政府的认可。其他专业设置专科ICU,并不能真正危及重症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处理得当反而可以成为有益的补充以及共同发展的动力。综合ICU与专科ICU的发展其实并非零和游戏(即自己科室的发展不一定建立在其他科室停滞甚至消亡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自信和胸怀。

毕竟,只有团结所有从事危重病患者救治的力量,才能更好的促进重症医学的发展。

毕竟,世界之美在于其多样性而非同质性。

(After all,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lies in its diversity but not identit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斌:重症医学面临哪些选择?
回顾重症医学100年,有哪些进展和启发?
两年就跃居北京TOP3,这个ICU是怎么做到的?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新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之路
呼吸内科医师应对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承担重要责任
风景这边独好——访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马遂教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