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诲泛舟

1摭谈语文教学中内驱力的激发

原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91第五期   

 

内驱力是指有机体内部或外部刺激唤起的并能引向某种目标的内部力量,以内驱力原理为依据的教学方法,在当今学校中居于优势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内驱力有五种常用方式。

一、“目标”激发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行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有了动机才能驱使人去从事某种活动,目标是动机的组成部分。采用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内驱力,已引起教师足够重视。为了使内驱力持续稳定,我们认为既要向学生揭示期待他们应具备的能力,还要提出实在的,确定的到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有序分解,分层落实,逐层递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和较为稳定的状态。以作文教学为例,中学语文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应当使学生能写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是初中三年的总目标,要求学生一下子达到是不可能的,必须遵循训练序列分步训练,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每个训练点的任务。

二、“兴趣”激发

“求知兴趣的首要源泉和头一个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采取的处理方法中。”(《情绪心理学》)这告诉我们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对学生求智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面前揭示某种新的知识,使他们感到好奇,对新生事物抱着积极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采用启发想象引趣、设疑引趣、竞赛引趣等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学生学习说明文是比较枯燥的,怎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呢?魏书生老师应邀在四川南充上了一堂很好的课。他讲的是《死海不死》这篇课文,首先提出“死海,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倒霉的名字”?这一风趣而又幽默的设疑就引发了学生兴趣,进而思考死海为什么不死?让学生去研究死海的特征,探求死海不死的成因,然后让学生领会神话传说、数字在说明中作用等。学生就带着一种好奇心理学习,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本课应该学习的知识点。为了保持学生强烈的求智欲望,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使学生多思、深思、爱思、会思,每释一次疑让学生获得一次成功的喜悦。

兴趣的产生要经过“好奇、求知、爱好”三个过程。我们将这个规律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会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充满愉快,不受折磨,不知疲倦。

三、“竞争”激发

在学校和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竞争都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大动力,通过竞争活动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能培养人坚韧和刻苦的意志。相对的优秀在社会中得到奖励,竞争力都是在学校中开始培养起来的,语文教学的每一项活动,每一堂课都可以在竞赛中进行。竞赛就是角逐竞争。这种角逐竞争置学生于乐趣中学习,学生思维更加敏捷活跃,思维品质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组织个体竞争,还应多组织群体竞争,使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去帮助别人,并同时又获得个体的成功。比如学习《老杨同志》一课,可分三组竞赛,三个组分别分析老杨同志在老秦家,在打谷场的语言行动所表现的品质,比赛哪个组找得最准,概括得最好。把三个组的分析综合起来,学生就完整地掌握了老杨这个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品质,这种形式的竞赛运用了群体有互相依赖的特定形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四、“需要”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兴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步消失,求知兴趣也会与一道熄灭。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设计,要提供学生满足需要的场地,帮助学生达到成功。如推荐学生习作到刊物上发表,或办墙报,手抄报,搜集优秀作文集子,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以满足他成功的需要,踏上成功者的道路,他们的思维就可以变得好钻研,不平静,产生无可比拟的自豪感:知识在我们手中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具有使人高尚起来的力量,很难找到比这种感觉更强烈的刺激来推向求知欲望了。学生在直接进行研究并有所发现时,便会产生最强烈的知识主宰者之感。

五、“焦虑”激发

“焦虑,按照学习理论,它被看作激发性驱力和继发性强化的来源。”(《情绪心理学》)这种焦虑心理运用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有学期、学年、毕业、升学等几个不同的阶段的考试。这些考试的威协情景在学生心理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虑焦,形成了学生上课,做指定作业和迎接考试的内驱力。

运用考试焦虑激发内驱力必须适度。初中学生,学业失败的情境威胁要小,对学生的成绩有促进作用;而对高中学生中保持中等程度的焦虑作为学习的驱力以激励学习,才是最佳的。应该注意的是状态焦虑水平对考试直接影响,较低的考前状态焦虑对考试的水平发挥才有好处,特别是毕业考试,升学考试,考生的心理调控,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中焦虑激发的另一种方式是鼓励学生立定志向,比如毕业后准备考什么学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向什么人学习等,从第一学期一开学就要求学生提出。从立定志向奋斗目标与自身水平差异产生焦虑,促使学生产生好似一个饿汉需要获取食物一样的行动。

总之,研究语文学习心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内驱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内驱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作用,是可取的一种教学手段。

 

注:本文原发表于《语文教学论坛》(沈阳)1991第二期,后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91第五期全文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覃遵松: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与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学科竞赛展风采 素养提升促成长 ——莲塘一小开展学科素养竞赛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激发孩子兴趣
奥数到底要不要学?家长先要搞清楚一件事:你是否愿意承认孩子普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