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十岁老中医的降酶十方,肝炎、肝硬化都能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肝炎控制不好有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危险,八十岁老中医总结的降酶十法,值得学习。

(1)苦寒降酶法:适用于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属实、属热,血清ALT特高者。

主症:胁肋疼痛,口苦烦闷或有黄疸,脉弦数或弦滑数,舌质淡红,舌苔黄厚或黄燥。

基本方:苦寒降酶汤。龙胆6~9g,败酱草10~20g,板蓝根10~15g,重楼10~20g,炒栀子6~10g,川牛膝15~30g。

(2)甘寒降酶法: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反复发作,血清ALT稽留难降者。

主症:胁痛阵作,口干肢困,脉虚而数,舌红苔少等。

基本方:甘寒降酶汤。寒水石9~12g,淡竹叶6~9g,麦冬10~15g,南沙参10~20g,金银花15~30g,川牛膝10~20g。

(3)舒肝降酶法:适用于慢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血清ALT持续不降或降后反跳者。

主症:胁肋胀痛,腹胀嗳气,脉弦,舌苔黄白较薄等。

基本方:舒肝降酶汤。全当归10~20g,炒白芍10~20g,广郁金10~15g,制香附10~15g,软柴胡6~9g,川牛膝10~20g。

(4)化瘀降酶法:适用于肝硬化或其他类型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而难降者。

主症:胁肋刺痛或疼痛较甚,胁下痞块,皮肤血痣,或乳房增大,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厚,脉涩或弦滞等。

基本方:化瘀降酶汤。当归尾9~15g,草红花5~15g,川芎片6~9g,炒枳壳9~12g,桃仁泥9~15g,软柴胡6~9g,川牛膝10~20g。

(5)芳化降酶法:适用于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血清ALT升高持续不降者。

主症:腹胀便溏,纳呆,头昏,四肢困乏,脉滑弦,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等。

基本方:芳化降酶汤。广藿香6~12g,佩兰叶6~12g,薏苡仁10~20g,草豆蔻3~6g(后下),滑石粉6~12g,广郁金10~15g,川牛膝10~20g。

(6)健脾降酶法:适用于慢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血清ALT持续不降者。

主症:胁肋隐痛或胀痛,面黄倦怠,纳呆便溏,脘腹胀满,脉细弱或细弦,舌淡体胖,舌苔白薄。

基本方:健脾降酶汤。焦白术6~12g,云茯苓10~15g,太子参15~20g,广郁金10~15g,炒枳壳9~12g,制黄精9~12g。

(7)凉血降酶法:适用于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血清ALT特高或持续不降者。

主症:胁肋常痛,心烦鼻衄,尿黄便干,乏力倦怠,或有恶心,脉细数,舌质红或有裂纹,或舌苔剥落等。

基本方:凉血降酶汤。牡丹皮10~15g,京赤芍10~20g,炒栀子10~15g,重楼15~30g,细生地黄10~20g,怀牛膝10~20g。

(8)滋阴降酶法:适用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血清ALT高或特高持续不降,或经常反复者。

主症:胁痛隐隐,劳累身重,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口干目涩,眩晕多梦,颜面、颈、手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蟹爪纹络)、蜘蛛痣(血痣)、肝掌(朱砂掌)等,脉弦细或弦细数,舌质红或稍红,无苔或少苔,剥落。

基本方:滋阴降酶汤。枸杞子10~15g,麦冬10~15g,炒白芍10~20g,细生地黄10~15g,山茱萸10~20g,炮川楝子9~12g,五味子5~8g,粉甘草3~6g。

(9)化痰降酶法: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血清ALT升高或久高不易下降者。

主症:脘腹闷胀,痰多纳呆,乏力头昏,脉滑,舌质淡、体大,舌苔白腻或薄或厚。

基本方:化痰降酶汤。姜半夏6~12g,广陈皮6~9g,云茯苓10~15g,石菖蒲6~9g,广郁金10~20g,焦白术6~9g,粉甘草3~6g。

(10)导泻降酶法: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或肝硬化,或肝硬化腹水血清ALT高者。

主症:胁痛腹胀,便干尿黄,口臭乏力,脉弦滑或弦数,舌质红或淡红,舌苔黄厚或黄燥。

基本方:导泻降酶汤。川厚朴6~9g,炒枳实6~9g,牵牛子6~10g,生大黄5~15g(后下),重楼10~15g。

案例分析

曾治患者袁某,男,24岁,工人。1974年11月20日,以“间断右胁胀痛、乏力、口苦3年半”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1971年5月患“肝郁”,经治好转,近因过劳复发,周身乏力,纳呆食减,口苦且黏,咽喉干痛,右胁胀痛,小便色黄,大便稀溏,每日2次,遗精多梦,脉弦滑而细,舌边尖红,舌苔白腻。

查体:腹软,肝上界第6肋间,肝大,剑突下2cm,锁骨中线肋下触及质软,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肝功能:脑磷脂(+),麝香草酚浊度10U,ALT 493U/L。中医诊断:胁痛(肝郁脾虚型兼有湿热)。西医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

治法:疏肝健脾,清利湿热。

药:软柴胡9g,广郁金9g,全当归12g,炒白芍15g,嫩茵陈蒿30g(后下),重楼24g,云茯苓24g,净连翘15g,茅苍术、焦白术各9g,制香附12g,粉甘草3g。6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温服。

11月24日二诊:药稳症缓,上方加嫩黄芩9g。

12月1日三诊:右胁胀痛、口苦咽干均较前减轻,舌边尖稍红,苔白厚,脉弦滑而细。上方加茅苍术、焦白术各3g。

12月8日四诊:药后诸症渐消,舌质淡红,舌苔白,脉弦滑而细。守方继进6剂。

12月15日五诊:口苦、便溏、胁痛咽干消失,食香量增,唯夜梦多,偶尔遗精,舌苔薄。脉象变化不大,肝功能好转,脑磷脂(-),麝香草酚浊度10U,ALT 250U/L。根据肝郁日久多夹血瘀的原则,宜疏肝、清热、活血通络。

处方:嫩茵陈蒿30g(后下),净连翘15g,广郁金12g,紫丹参24g,草红花9g,全当归18g,重楼18g,板蓝根24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薏苡仁30g。

以此为基本方,稍有出入调理2个月余,症状逐渐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巩固治疗2个月余,于1975年4月出院。之后全日工作,1975年6月、1976年10月及1979年8月多次化验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转归及预后与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药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的疗效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中药,称为免疫性中药。

这些药物对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的可激发免疫反应,有的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

1.增强免疫反应的中药

一般认为此类药物可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过程的不同环节发生作用或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白细胞数量,或增强细胞免疫或增强体液免疫,有的对多个免疫环节发挥作用。

一、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中药

补气药:黄芪、人参、党参、灵芝、白术

滋阴药:沙参、五味子、玉竹、麦冬、首乌、生地、女贞子、枸杞子、茯苓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穿心莲、鱼腥草、山豆根、野菊花、白花蛇舌草、黄连

多糖类植物:香菇、菌类、蘑菇等

二、增强细胞免疫反应的中药

增强T细胞比值的药物有:党参、黄芪、人参、黄精、白术、鹿茸、灵芝、山药、地黄、旱莲草、五味子、菟丝子、天门冬、女贞子、淫羊藿等。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药物有:桑寄生、旱莲草、地丁、水牛角、麻黄、黄连、黄芩、五味子、白芍、云芝、猪苓、何首乌、当归、阿胶、淫羊藿、黄芪、薏米、枸杞、莪术、地黄、鹿茸、菟丝子、扁豆、女贞子、茯苓、萸肉、桑寄生、桑枝、仙茅、锁阳、肉桂等。

三、激活体液免疫反应的中药

促进抗体生成的中药有:淫羊藿、仙茅、巴戟天、黄芪、肉苁蓉、补骨脂、锁阳、黄精、肉桂。

延长抗体存在的中药有,鳖甲、天冬、玄参、沙参、麦冬等;

人参、地黄、何首乌等有促进抗体产生提前的作用。

2.抑制免疫反应的中草药

活血化瘀药:桃仁、当归、川芎、赤芍、大黄、丹参、益母草、穿山甲、虻虫、水蛭

清热解毒药:黄芩、丹皮、茵陈、银花、黄柏、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贯众、虎杖、鱼腥草、白花蛇舌草

补气药:甘草

理气药:木香、枳实

解表药:细辛、麻黄、柴胡、桂皮、苍耳子、蝉衣、荆芥、苏叶

利湿药:防己、地肤子、桑白皮、瞿麦、车前草等

合理应用调控免疫的中药对提高抗病能力、促使疾病康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既往对中药调控免疫的研究已取得许多可喜的成果,前景是广阔的,但是,应该看到,这些研究仍然是比较粗略的,也是较为局限的,另有许多领城尚未涉足,筛选药物与辨证用药的矛盾亦未得到很好解决。

我们应当在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治法学规律和某些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最终寻找出辨证论治与免疫调节药物合理、协调地配合应用的最佳方案来。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治少阳阳明合病之方。当今辨证治疗胆道疾患如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等,每收捷效。肝胆相为表里,甲胆乙肝同属于木,不仅于病理上可互相影响,且治法与谴方用药亦多相通之处。如大柴胡汤治黄疸肝炎,其利胆退黄之力恒在诸方之上。乃因黄疸肝炎不仅热郁肝胆,且兼肠胃湿浊蕴结,木土同病。或竟缘脾胃湿热、熏蒸肝胆,反侮其所不胜而成病,故治法亦宜兼顾肝胆脾胃,既行清肝解郁,亦泻阳明里实。据于此种机理,则大柴胡汤自属不易之方。

余治陈媪,曾患无黄疸型肝炎,经西医治后因症状消失,遂不介意。越数年忽发黄疸,全身色黄如染柏汁,急送某医院,入院仅数日即通知出院。于是转入专科医院,化验血清胆红素为567μmol/L,GPT150u/ml(其余化验数据不详),该院诊断为阻塞性黄疸肝炎。经用多种最新高效药物及激素,黄疸持续不下。病房主任谓乃夫曰:“进来容易出去难,生还希望仅50%。”佣工为其擦身,盆水色呈深黄,家属深为忧虑到处奔走求治。得余友人之助,一再强余为治。余允勉为尽力,未许必效。

诊见患者全身肤色金黄,神疲乏力,愠愠泛恶,胃纳尚可而脘腹不舒,头痛心烦,右胁痞满,大便数日一行,情绪压抑,畏恐特甚。左脉大而兼迟涩,右脉按之软,舌淡苔白而干,中心至舌根呈灰黑色。据此脉证为肝胆湿热蕴结,疏泄之令不行,以致肝郁气滞,犯胃则脘胀便秘,侵脾则中气消损,运化失健。治法当疏肝清热、利湿退黄、兼益气扶中、健脾化浊。拟大柴胡汤加减。方为:

生黄芪15g,太子参9g,柴胡9g,生大黄6g(后下),赤芍9g,炒枳实9g,姜半夏9g,郁金9g,茵陈30g,厚朴6g,黄芩9g,白英30g

上方服6帖后血清胆红素由567μmol/L下降至480μmol/L。皮肤黄染明显消退,眼结膜黄色消退过半。胃纳转佳,精神愉悦,舌上灰黑之苔亦除。惟上下腹胀满不适。在上方中加入莱菔子、苏梗、山豆根(9g)等,服7帖后胆红素下降至203μmol/L。但见两手振颤难以持物,于原方中减去山豆根,振颤即止。以后随证加减,服16帖胆红素降至97μmol/L,以后逐渐下降。

患者于治疗期间曾出现较为严重之中枢神经症状,头痛、失眠、心烦易怒、惊恐畏惧,甚至闻及雷声而钻入床下。因而不得不更方予服数周。神经症状控制后,右眼球结膜充血严重,又经三星期始得渐消。黄疸消退后胃纳极佳,难免进食海鲜,致化验数据曾多次波动于正常值上下。总之该患者之治疗颇费周折,方药之中大黄有斩关夺隘之应,药后大便日行二、三次,成形而质软,通畅无阻,则自觉胸腹宽转,舒适异常,一日不便则腹中闷瞀。曾有一度大黄用至9g,也不更衣,不得已加芒硝1.5g冲服,大便即畅,如芒硝加至3g,则觉腹痛。

山豆根一药,医刊报道加入对证方中消除黄疸极有效用。本例患者两次加用皆见大效,然两次均见双手振颤,停用后振颤即止,其中原因尚待探索。此外,方中白英不惟清热解毒,亦擅利胆退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法十方治肝炎(下)】(6)健脾降酶法...
肝炎、肝硬化都能治!降酶十方之六健脾降酶法
【十法十方治肝炎(上)】(1)苦寒降酶法...
腺苷脱氨酶(ADA
患上肝炎,肝细胞已经受损,日常多喝这种水,降酶保肝为时不晚
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正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