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心】杨琼/溥儒《论画》释读

溥儒《论画》释读

杨 

 

溥儒(18961963),字心畬,皇族后裔,现代诗文、书画大家。与张大千颉颃,世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齐名,世称“南吴北溥”。其谈论书画的文字主要见于《寒玉堂画论》和《寒玉堂论书画》,乃根据自身实践所得之总结。

《寒玉堂论书画》只有二篇文章,一篇是《论书》,另一篇是《论画》。其中《论画》一文不过二千字上下,但包含的信息量却不少,对书画创作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故试对文中部分关键词做简要释读:

画乃写意

为什么说画乃写意?因为画乃品格之表现,性灵之流露。自谢赫始,画方有逸品、神品、妙品、能品之等级之分。如何才能具体地描述或说明什么是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很难。因为这些都是抽象的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这些词语对应的是“写心”“写意”“抒情”“表现”,而不是像、很像、非常像、一模一样,等等。溥儒说:“画岂细事也哉!在于传神写意。”我认为,这里所说的“传神写意”大有内容。“传神”并非单纯指对象的精气神本身,而是对象本身所彰显的精神,就是对象的外延、象征及暗示,换句话说就是对象作为图画所具备的功能——认识的、教化的,甚或审美疗效的——的传播。所以,在说“画岂细事也哉!在于传神写意”之前,溥儒引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一段话——“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来作为阐述“传神写意”的前提。而“写意”则是画家对“传神”的一种认知和自我表达。可见,画不“写意”不足以“传神”。溥儒认为,写意不是粗率简易,写意是“神在象中,意在象外”,“凡神全气足,皆谓之写意”。他接着举例说明:汉刘褒作《云汉图》,人见之自然觉热,而转观《北风图》,热者复觉凉,神于写意而已。

其次,如何才能写意?溥儒说:“不能使转笔锋,有起伏变化之妙者,不足以写意。”换句话说,写意的基础在于如何用笔。溥儒从书画同体的理论出发,认为作画之用笔与书同。他在《论用笔》一文中就如何用笔指出:“用笔必曰中锋”;“笔锋不可拖曳,不可挥抹”;“转笔如御车南驰,欲折而东,必引马转辕缓旋”;“用笔中枢之力皆出于臂,而达于腕”。当然,仅仅掌握用笔还不够,画能写意还要做到一气运化,意气相连,气在意先,意在笔先,方能大成。

在《论画》中,溥儒还指出,今人写意不如前人。因为“古者无旧本传摹,依物写形,乃得其神理”;而今人总习惯临摹古人手迹,眼中全是古人,不知造化为何物,弱化了“依物写形”的功夫,因而作品“形留而神去”。古人“依物写形”乃是言写生,写生不是为了写对象之形,而是写对象之理,古人所谓写生“即写物之生意”。清·邹一桂云:“用意、用笔、用色,一一生动,方可谓之写生。”(《小山画谱》)。在对这一点的认识上,今人远不如古人。这是溥儒对现代中国绘画艺术的批评,亦是告诫,更是鞭策。

 

画重气韵

讲画重气韵,亦不是溥儒的创造。自谢赫始,气韵一词就成了评价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溥儒的贡献在于阐述气韵如何得来。溥儒认为,“气韵者,乃是画外之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欲得气韵,画家必具学问涵养。《礼记·学记》云:“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溥儒解释说:“聚则博识,问则明理。必也持志以养气,博文以明理,襟怀高尚,气韵自生,非笔墨之事也。”所以,明·李日华云:“画之一艺,定属慧业文人,非凡夫俗工可以仰希。”(《紫桃轩又缀》)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画家有此等涵养和襟怀,落笔而满纸皆活,气韵随之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溥儒讲“气韵自生,非笔墨之事”,并非把笔墨排除在获得气韵的途径之外。他说:“苏东坡曰:‘六畜有定形,山水无定形而有定理。’既通其理,然后变化之妙不可胜穷也。理犹体也,形犹用也。明于体用,若庖丁游刃而有余矣。古画雄古浑厚,不在形色而在用笔。”这是退而求次之的做法,非讲笔墨不重要也。而在形与理,即用与体之间,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形者,形貌也。理者,理式、规律也。溥儒说:“画山水花鸟,如身在画中,心悟神契体悟察微,如临其境。慎思明辨,必期一树一石无违于理。”“无违于理”就是指透彻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宋明理学认为,穷理就是格物,格物而后能致知。陆九渊认为,穷理在于明心。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与“心”的关系非常密切。南朝宋·宗炳曾在《画山水图序》中提出“澄怀味象”的美学命题,是对道家哲学思想的审美发展。“味象”就是“观道”,“味象”和“观道”是一体的,或者可是叫做“观象”、“味道”;由“象(形)”而“道(心、理)”,主客体高度交融,物象在我心中,我在物象形里,物非物,我非我。又,唐·张璪云:“外事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就是指外在事物的形态,“心源”则是指心性,是艺术表现的根本、源泉。明·王履云:“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目”只是作为中介把“华山”的具体的形态传递给“心”,而最后把信息传递给手中之笔的是“心”,不是“目”。可见,笔墨所表现的是艺术家的心性,而不是对象的具体形貌;写形最终还是要回到写意、写心上来。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心性,尊崇德行,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教人向善,所谓“太上有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也,“德”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周礼·六官》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形。”绘画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本质上也是以劝戒教化的社会功能为旨归的;山水花鸟画兴起后,劝戒教化的功能逐渐转向审美抒情,但仍强调心性、德行对绘画格调的决定作用。宋·郭若虚言“画乃心印”,如此而已。

 

画山水要博大浑厚

“画山水不难于险峻,而难于博大;不难于明秀,而难于浑厚。险峻、明秀者,笔墨也。博大、浑厚者,气势也。笔墨出于积学,气势由于天纵。”在溥儒看来,“笔墨”不过是表现的手段,是在书斋内学习积累可以经验的,以经验来描绘山水的具体形象——险峻、明秀——对于画家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天纵”则是画外之功,是画家涵养与襟怀的体现,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可得。宋·郑刚中《北山移文》有云:“胸中有气味者,所作必不凡;而画工之笔,终无神观也。”“气味”者,意趣、情调、襟怀是也。

宗炳《画山水序》云:“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在“竖划三寸”和“横墨数尺”的窄小的三维空间里,能让高深千仞、广远百里的自然山水跃然纸上,这就是气势的作用。与宗炳同时代的王微在《叙画》里指出:“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

溥儒认为,宋元以后,气象雄厚的山水作品就越来越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溥儒没有明说,但从前后文的关系中可以窥见其一二。其一,古人“依物写形,乃得其神理。后人转摹其前迹,形留而神去。”其二,后人用笔“皆不精八法,不求笔势”,故“因物写形,益不及古者”。其三,博识明理之学问,襟怀之高尚,今人不及古人。说到底,山水画的气象和格局由画家自身的涵养和襟怀决定。其四,今纸不及古纸(当然,这一点并非造成今画不如古画之必然,不过其中之因素罢了)。关于这一点,溥儒说:古纸用藤用楮,或用麻布,这样的纸坚韧光滑;元时始用生纸,稍显粗涩,日久画面易因纸而变;再后来用竹草作宣纸、棉连纸,虽也光净,但难作画。

 

设色用笔

“设色,定理也。”溥儒认为,绘画设色,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人物的服饰,花鸟的羽毛,还有亭台楼榭,舟只车马,等等,皆是有固定色彩的。因此,想把色彩画得与真的一样是不难的。但是,这不是重点。溥儒似乎要强调的是山水画的设色。因此,他接着说:“惟山水无定色,朝晖夕霏,晦明变化,春山明翠,秋山苍暗。草木荣枯,云霞掩映,山色因之而变矣。”山水的色调是不固定的,春夏秋冬,朝夕阴阳,四季不同,早晚各异;阴雨天气时一个样,阳光普照时一个样,云霞掩映时一个样。故前人言“饱游沃看”、“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要熟知事物的形态特征,掌握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溥儒的经验是:设色要由浅而深,这是通常的法则。他指出:“由浅则易匀,遽深则易滞,滞则难救。……由浅至深,则深不滞。”此外,傅色时要色少水多,这样才能匀净;要一层一层加上去,宜轻则轻,宜重则重,这样才能层次分明。

溥儒始终强调绘画的写意本质,所以他似乎更喜欢墨画的墨分五色。他说:“鸟之羽翼、花叶之浅深皆以墨分之,风韵转胜于设色。”为什么墨色比丹青设色更胜?溥儒认为,鸟的羽翼、植物花叶,乃是天然之色,丹青设色,难以表现其光彩辉焕。“故古人以水墨写生,如雾中看花,得其神理意态为胜。”而晕形布色,比物求似,只是人工,不合自然。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对象的形貌如实地描摹出来,而是要取得对象的“神理意态”。

一方面既要强调真实,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写意,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还是要回到中国文化的本质上来。中国画家强调的真实是心灵的“真实”,而非眼见的“真实”。前者指向的是“理”,后者指向的是“形”;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前者是生命,后者是枯相。故图画者,“妙于生意能不失真”,(宋·董语)如此便能尽其技,亦能尽其性矣。

溥儒关于用笔的文字,我在“画乃写意”一节已有简单说明,现再作相应补充。

溥儒认为,相对而言,在图画中,笔的作用要比墨的作用重要。所以他说:“与其无笔,宁可无墨。”因为笔用得好,起伏轻重明暗就已经分清楚,再稍加渲染就足够了。这与溥儒强调学画“必先精书法,而后画始有笔墨客观”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溥儒还说:“用笔贵刚柔相济,互得其用为妙。”指出坚硬之物必用刚笔写之,嫩弱之物必用柔笔写之。“刚而无柔,则易妄生圭角;柔而无刚,则纤弱而力不足。凡折笔为刚,转笔为柔,阴阳变化之道也。”用笔致工,可通于道,乃强调用笔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溥儒论画,以自身经验为经验,以书画同体为出发点,要求画家要博识明理、涵养用敬,进而强调图画的写意作用。所谓气韵、用笔、墨画、设色等,无非是对“写意”的诠释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溥心畬:襟怀高尚,气韵自生,非笔墨之事也(附高清作品集)
溥儒——论画
溥心畬:寒玉堂论画
他画山水,笔墨纯熟,钟秀隽永!溥伒的山水也是用笔纯熟,钟秀隽永,
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 —— 易山水 王延军
由写实到写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