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粉虱
种类介绍
粉虱

茶树黑刺粉虱

学名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桔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分布江苏、安徽、河南以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成虫体长0.96—1.3mm,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蛹椭圆形,初乳黄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着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10对。

粉虱

棉粉虱又叫烟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子”,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棉粉虱呈逐年加重为害趋势。

棉粉虱一年可发生11~15代,以卵、若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棉田内出现为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期。以成虫或若虫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棉株汁液,虫口密度大时,棉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引起蕾铃大量脱落;同时,成虫或若虫还大量分泌蜜露,使棉花叶、铃污染变黑,纤维品质下降。

粉虱

烟粉虱

学名:Bemisia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

异名:B.gossypiperdaMisra、B.10ngispinaPreisneretHosny.

分布: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非洲、北美等国。

寄主:棉花、烟草、番茄、番薯、木薯、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褪绿萎蔫或枯死。

银叶粉虱

粉虱

银叶粉虱(BemisiaargentifoliiBellows&Perring)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自1989年侵袭台湾本岛,危害之作物种类愈来愈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经济重要性遽增,盘踞14年,已蜕变成超级害虫。其食性杂,园艺作物如蔬菜或花卉等均受其害,危害作物超过700多种,本虫体型小,世代短,一年可发生十几代,繁殖快,且抗药性也强。依作物之不同,其危害状及栖息习性各有特色,目前危害之潜力与对象不断超越记录,除了取食作物养液外,更为多种病毒病之重要病媒昆虫。尤其春秋二作,台湾为园艺作物蔬菜、花卉与杂粮之盛产期,食物丰富,气象条件适合,常因银叶粉虱之猖獗而废耕。

形态特征
粉虱

粉虱成虫体长1mm,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蛹长0.

55一0.77mm,宽0.36一0.53mm。背刚毛较少,4对,背蜡孔少。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胸部气门褶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侧背区微皱不宽,尾脊变化明显,瓶形孔大小0.05—0.09×0.03—0.04(mm),唇舌末端大小0.02—0.05×0.02—0.03(mm)。盖瓣近圆形。尾沟0.03—0.06mm。

粉虱

生活习性
粉虱

亚热带年生10—12个重叠世代,几乎月月出现一次种群高峰,每代15—40天,夏季卵期3天,冬季33天。若虫3龄,9—84天,伪蛹2—8天。成虫产卵期2—18天。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多产在植株中部嫩叶上。成虫喜欢无风温暖天气,有趋黄性,气温低于12℃停止发育,14.5℃开始产卵,气温2l一33℃,随气温升高,产卵量增加,高于40℃成虫死亡。相对湿度低于60%成虫停止产卵或死去。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非灌溉区或浇水次数少的作物受害重。

寄主:茶、油茶、柑桔、枇杷、苹果、梨、葡萄、柿、栗、龙眼、香蕉、橄榄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防治方法

(1)培育无虫苗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先彻底消毒,幼苗上有虫时在定植前清理干净,做到用做定植的棉苗无虫。

粉虱

(2)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株棉有粉虱0.5—1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

(3)注意安排茬口、合理布局在温室、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

(4)早期用药在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粉虱

(5)生育期药剂防治l一2龄时施药效果好,可喷洒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

(6)棚室内发生粉虱可用背负式或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采用此法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7)对来自热带、非洲各岛屿及印度的木薯插条,必须进行灭虫处理,以防该虫传播蔓延。

(8)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

相关资料

9月以来,在“秋寒”过后回暖时段,江汉平原一些地方的人们总会在空气中,看到三五成群的白色漂浮状小飞虫,尤其在艳阳天,它们更加活跃,委实大煞风景!

这一不速之客叫烟粉虱,来自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是危害最大的入侵物种之一,对许多农作物都会造成毁灭性危害。一项由中国和澳大利亚完成的研究显示,其交配行为能致危害性较小的土著烟粉虱灭绝并取而代之。它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侵入我国,取食蔬菜、棉花等叶片汁液,传播病毒,殃及多种农作物。烟粉虱有许多不同遗传群或“生物型”,而B型烟粉虱可能起源于小亚细亚——地中海一带,已传播到世界大多数地方,被认为是危害性最大的农业害虫。

烟粉虱具有寄主广泛、体表蜡质、世代重叠、繁殖迅速、传播途径多、对农药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对其防治困难大,因而必须采取农艺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综合防治措施。当前要特别加强冬季保护地的防治,如在物理防治上,烟粉虱对黄色、特别是橙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可在有烟粉虱的地方和温室内设置黄色板诱杀成虫。通常采用纤维板或硬纸板,将其表面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黏性油(可用10号机油),每667平方米设置30块至40块黄色板,置于与作物同等高度的地方。在7天到10天后,当黄色板粘满虫或黏性降低时再涂油,如此反复,可有效除虫。

相关词条
飞蛾 黄守瓜 马陆 叶蜂 黄蜂 独角仙 法老蚁 恙螨 草鞋虫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昆虫百科 展开收起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昆虫纲Insect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  
江北水城创建,苏州拽小子xinwayukawataiyouchw百科小神仙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州天禾作物解决方案】柑桔类作物害虫图谱与防控(2-2)粉虱、天牛、瘤螨
芝麻三点盲蝽防治
薄荷的白色小飞虫如何除掉?
[农业]地下害虫--黄地老虎
紫薇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是什么造成了植物叶子发白、褪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