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交河故城(西域之行九)
 
 
            访交河故城(西域之行九)
                                 

       一直喜欢旅游,且喜欢每到一个地方就去探访那附近

的古城、古街、古村落。观赏故城却还是第一次。“古城”

与“故城”不同,古城是古老而现存生命力的城市,故城则

是古老而现在已经废弃了的城市遗迹

  听到“交河”,只觉得既熟悉又遥远。熟悉,是因为在许

多诗词里见过提及;遥远,是因为它只出现在古人的感慨中。
 “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据介绍交河故城就在吐鲁番以西13公里处,它曾是世界上

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城市,是我国保存唯一的汉代城市遗址

,它坐落在一个呈柳叶形的孤岛台地上。交河故城的传奇之

处:它是在两河交汇黄土山上挖掘出来的。

 “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

台废址几春秋。”

   到了交河故城,酷热难捱,八月底的气温还在43度左右,

我们将身上裸露的地方都涂上了高指数的防晒霜,将头缠裹

上了纱巾、又撑起了遮阳伞,全副武装起来。但是,当我踏

到了这块土地,看到眼前那个阵势,不禁震惊、称奇......

令我竟忘记了头上还顶着毒辣的太阳、脚下还踩着如火的土

地。见这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雕沙蚀的故城然挺立在这

西北边陲的黄土高坡上。

   交河故城形成于唐代,它的建筑技法独具特色。建筑多分

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是窑洞式,是在土层下直接掏挖而成

地上部分则是用干打雷的方式建成。现在虽然已是断壁残

垣,但其形状各异,痕迹清晰犹存。在这里,有街道、有房

舍、有佛寺、有古井...... 在这里,仿佛看到了它们曾经鲜

的生命,仿佛看到了它曾有过的辉煌、繁华和昌盛。

  一路赏读这片荒凉城市遗址映照着的历史,寻找残骸中曾

经的繁华,猜测着它梦里的千秋,想象着它千百年来经历的

沧桑。走在那深邃的巷道里,犹如在穿越时空,似回到几千

年前,又似见到在那丝绸之路上,南来北往的商人和戍边的

将士,行色匆匆,人马倥偬(倥偬:急迫匆忙)...... 交河

故城还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亦

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从公元前108年到公元前60

年,西汉和匈奴为争夺交河城,进行了五次大的战役,历史

上称作“五争车师” 。直到十三世纪末,被摧毁在蒙古人的

铁蹄下。是连年的战火摧毁了这座城市,最终废弃,走完了

它的生命历程。

           白日登山望烟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尔泪眼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是唐朝诗人李颀的诗赋《古从军行》。这里着意抒发

了士兵们在征战中的艰辛与痛苦,通过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

抨击,以讽刺唐玄宗的长年开边用兵。(黩武:形容极其好

战。)

  这更让我感触到:交河故城,这个黄土塑成的城市,就

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个废弃了的黄土房舍都有一个过往的故

事;都有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也是一副画卷,彰显着它那

苍凉残破的美,让我不停地感叹、感动、感悟着...... 

    就这样,一路上忘记了酷热、干渴、劳顿,不停地赏读

着每一个古迹、拍摄记录着点滴...... 在返回的路上,朋友

之间仍在意犹未尽地不停议论着,感慨故城废墟那份古老残

缺的美,感慨古人聪慧和别出心裁的建筑风格,感慨故城

曾经的繁荣昌盛...... 也设想在这里若没有发生过战争,

 三千年后的今天交河故城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交河故城,这片看似不起眼的废墟始建于3000多年前,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土建筑古城,最早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也曾是唐朝初期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所在地。
      吐鲁番年均仅16毫米的降水量,才使得这些夯土建筑遗迹得以保存 
     五个世纪的战火之后留下了永远的伤痕,这长期的战争让人类已无法忍受,被迫无奈离开家园,一切的苦难就留给这座城市来承担,然后让长久的时间来冲刷。
      行走在不宽的街道,居民区的袅袅炊烟,手区作坊区的热闹喧哗都曾鲜活真切地存在,然而,沧海桑田,历经千年的风雨后,一堆废墟让人感慨万千。
    一座故城,一个黄土塑成的城市,就像一尊尊墓志铭,题写着故城的过往和以来,注释着它的兴盛和衰败,为后人留下未知的思索和联想。
       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
     这长期的战争让人类已无法忍受,被迫无奈离开家园,一切的苦难就留给这座城市来承担,然后让长久的时间来冲刷。 
     古城遗址保存相当完好,城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建筑布局也是别具一格,很有特色。
        如今的故城已是满目荒凉,一片废墟。 手扶残墙,我想象着它的曾经......   
   交河故城现存遗址奠基于麴氏高昌,形成于唐代。 它的建筑技法,独具特点。建筑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是窑洞式,是在天然土层上直接掏挖而成。地上部分则采用干打垒方式建成。
        城内房屋院宇建筑构思非常奇妙,一半在地面构筑,而另一半却是在地下挖掘而成,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格式,应该是聪明的交河城民为了抵挡炎夏的酷热高温而设计的吧!
      这座城市如同堡垒,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城的两侧都有侧门,当时的人们据说都是在城里居住然后到城外的田地中去劳作。我想象着如果没有战争如今的交河城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可是历史是不容假设。 
      从公元前 108 年到公元前 60 年,西汉和匈奴为争夺交河城,进行了五次大的战役,历史上称作“五争车师”。最后的结果,汉朝的势力在吐鲁番盆地立稳了脚跟。  
       走到的官署附近,这里有一个婴儿墓群,追其原因,只能随意猜测。有的说是一场瘟疫导致婴儿集体夭折,也有说是古车师人祭祀供养的需要,更有种说法认为,是战乱中的交河国民不堪忍受战败的羞辱,而将自己的孩子全部杀害。任何的说法都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这永久是一个未解之谜。在我的心里更希望这是一场灾难造成的,而并非是人类的愚昧残忍。   
      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
                                                                有水就有生命   
      “阴山若雾埋高垒,交河古月照连营”。唐代,中原霸主唐王朝同西域霸主西突厥第一次公开的武装较量,也在吐鲁番盆地拉开帷幕。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诗歌首先写出古代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将士鞍马戒备登上山丘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黄昏时候没有战事才敢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休息。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谁能料到,繁荣昌盛的交河城会在13世纪末叶,毁于蒙古贵族的叛乱战火之中。  
    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护性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座地下寺院和车师国贵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
     “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一座故城,一个黄土塑成的城市,就像一尊尊墓志铭,题写着故城的过往和以来,注释着它的兴盛和衰败,为后人留下未知的思索和联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庞贝城:高昌故城
古代车师人留下的城池遗迹,竟然在新疆吐鲁番?
沉落王城的往日辉煌
新疆这座古城已有两千多年,唐朝最辉煌,最终毁在蒙古人手中
转载:丝路之旅(十二)—吐鲁番交河故城(诗配画)
张纪平:新疆纪行之故城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