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6岁男子因智齿疼住进ICU,差点没命!牙齿龋坏一定要及时处理

古语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其实牙疼也是病,还有人因为牙疼住进ICU,切气管引流。下面给大家讲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56岁男子在10余天前感觉自己右侧智齿发炎疼,在当地诊所购买口服止痛药物和外贴膏药,没想到过了几天出现了右侧面颈部肿胀,疼痛,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不见好转,肿痛加重,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后来转院到一大型医院,值班医生详细检查后以“右侧面颈部间隙感染” 收入口腔科。

一个小时后,男子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经过耳鼻喉科医师会诊,因为患者右侧脸部肿胀比较严重,左侧也开始肿胀,已经影响到呼吸,所以对他进行紧急的气管切开及双侧面部切开引流,经过医护协作,患者一天天好转,长达半个月的时间才好转出院!

看过这个病例,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一个牙疼能严重到这种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定不要小看一颗小小的牙齿,不爱护它,可能会给你带来致命的麻烦。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大多数继发于智齿冠周炎,感染部位多为嚼肌间隙、颊间隙、颌下间隙、翼颌间隙,这与智齿冠周炎的扩散途径有关。

腺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主要与区域淋巴引流有关。

口腔颌面部大部分淋巴引流到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口腔颌面部的感染极易引起颌下、颏下淋巴结的炎症;同时少儿免疫系统不健全,淋巴结屏障功能的主要结构网状结缔组织未完全形成,淋巴结感染后易穿破被膜向周围扩散形成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都有哪些?

1、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 颌骨骨髓炎等;

2、腺源性感染,可由 扁桃体炎 、 唾液腺炎 、 颌面部淋巴结炎 等扩散所致,在 婴幼儿中多见。继发与创伤、 面部疖痈 、口腔溃疡和血源性感染者已少见。

3、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四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少见。

4、血源性感染: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口腔颌面部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多继发于全身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病情常表现得较严重。

5、医源性感染:在进行口腔内局部麻醉、外科手术、局部穿刺等创伤性操作时,由于消毒不严,将细菌带入机体内,而引起的感染。


如何预防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牙源性感染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即多数感染发生前常先有龋齿、牙周化脓、智齿发炎、牙痛、张口受限等,然后才有颌面部的肿胀、疼痛、脓液形成。故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预防,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1、及时治疗松动、龋坏的牙齿:牙齿烂掉主要是由于细菌聚集,产酸,使牙齿脱钙、脱矿,牙齿软化后,逐渐崩溃,细菌逐步侵入,到最后牙齿就整体坏掉了;

2、处理颌面部外伤、上呼吸道感染;

3、避免对局部感染部位,特别是鼻根部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形区域(俗称“危险三角”)、单

4、一个或多个毛囊及其附件的“疖、痈”热敷、挤压,以免感染向临近间隙扩散,甚至向颅内扩散。


牙齿龋坏一定要及时处理,尤其智齿

智齿是人类进化史上BUG。智齿这东西,时而发发炎,肿上十天半个月,再可口的美食都难以下咽;时而咬咬肉,磨破口腔粘膜,生个口腔溃疡,让人疼的半夜睡不着觉。

如果智齿龋坏,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龋齿可以补以外(仅限张口度较大,器械可以进入到口腔深部且有咬合关系),那些邻接面龋齿,以及蛀的很深,乃至需要根管治疗的,请及时拔除拔除,杜绝后患。

据一位医生叙述,曾经,一位患者就因为智齿,对,就下面这颗,导致重症间隙感染。最终入院治疗。

罪魁祸首-智齿


患者急查曲面断层片



可以看到智齿已经龋坏,根尖部有炎症。这也就是病灶(病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正确预防及应对口腔问题
半夜突然牙疼怎么处理?这份紧急处理攻略请查收
夜间如何面对口腔急诊问题
这颗牙齿不拔竟会病变(1)
牙疼,别只知道用甲硝唑!
一元钱自制药水竟快速止牙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