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残雪 | 如何阅读我的实验文学
“名作欣赏”
即可订阅

来源 |本文节选自《探索肉体和灵魂的文学——访美讲演稿(上)》一文,原文刊登于《名作欣赏(上旬刊)》2017年第1期


读我的实验文学不能像读现实主义文学或讽刺小说那样,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或背景去进行一般性的善恶区分。这种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作品里面没有任何恶人,所有的人物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流露出人性之美。即使读者看到的对那些肮脏、劣等的人物的描述,也是在以反讽的方式揭示残雪的艺术矛盾自我的张力,他们以含义深邃的表演来衬托出艺术自我之美。读这种小说要破除思维的常规定势,用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反复地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那种哲学或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沟通。因为对于残雪来说,人性就是也仅仅是善的和美的,假、恶、丑的事物不属于人性。假、恶、丑的出现是因为人身上的人性机制废弃了或没能启动所导致的。我可以在此宣称,残雪从早期写作一直到今天,所描述的全部是人的精神之崇高与人的肉体之美妙。对于读者来说,也许最大的问题在于磨砺自己的感觉,并训练自己的理性。要到现代主义文学以及那些有现代性特征的文学(如《圣经》故事,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悲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歌德的《浮士德》,卡夫卡的《城堡》,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等)的大海中去游泳,感受这种与海洋合为一体的自由感。多年来,我作为一名老练的读者在这个方面深有体会,并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当我们身处海洋之时,我们身上久经磨炼的理性就会让我们悟到天堂的方位,因为这个天堂是时时刻刻同我们在一起的。天堂在世俗中,或者说,天堂在“地狱”中,我爱这个地狱。

  

残雪


我在这里想举莎士比亚的悲剧《袭利斯·凯撒》为例。对于这部悲剧文本的阅读,我在博尔赫斯文论中只言片语的启示之下,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由此我相信,只有以这种全新的立场和方法来阅读经典文学,才是新世纪纯文学阅读的方向。我曾在中国发表过对这部悲剧文本的评论,我在评论中写道,莎士比亚在这部悲剧中表演的,并不仅仅是表面的历史事件、善恶冲突、某种文明的建立等。这是一部同时上演的两幕剧,在前台的幕后的黑暗中上演的那一幕才是事件的本质。这个本质演出所凸显的是人性本身或艺术本身的矛盾冲突和升华的壮观场面。从这种立场和高度去看这部悲剧,剧中所有角色都是崇高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演绎着一桩伟大事业中的某个阶段、某个方面,他们相互映衬和支持,用自身的血肉将美和自由的“罗马境界”昭示于大众,从而启发人民同他们一道来追求这种艺术境界、宇宙境界。勃鲁托斯在悲剧中是崇高理念的代表;凯撒则是英勇的人性矛盾的表演者,他以牺牲自己的肉体来使理念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凯歇斯则类似现实中的艺术家,他集善恶于一身,但他总能通过高超的技巧使两极的冲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达成抗衡。如果读者能看懂这个深层的演出,剧中的所有台词便获得了一种妙不可言而又深入肺腑的渗透力,你的灵魂将被震撼,你将在震撼中领悟“做一名现代人”意味着什么。现代剧演绎的是人类的,也是宇宙的矛盾,它绝不是那种没有答案的“为迷惑而迷惑”的后现代剧,它的崇高理想是在矛盾的突破与升华中展现出来的。所以阅读这类作品不但要有迷惑感,还要不断地产生“恍然大悟”的整体感和超越感。当我们在超越中赋予了各种情节以崭新的、创造性的含义时,我们就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了,我们通过与作者的沟通获得了我们自己的新的自我。

   


我的实验文学是一种召唤,它希望唤起读者一道来参加我们大家的表演活动,并且希望每个读者发挥自己的独特性来创造属于自身的文学图形。因为这种特殊的文学是通过每一位读者自身来完成的,如果读者不参加表演,我的作品就是未完成的,它就得在黑暗中继续等待。那么,什么样的读者有可能被这样的作品唤起表演欲望呢?成为这种实验文学的读者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素质呢?我通过自己多年的阅读实践总结出这样一些经验:它要求读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既要对物质性、肉体性的事物敏感,也要对精神性的事物敏感。也就是说,对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要敏感。除了先天素质的要求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训练加强自己这方面的素质。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深入阅读西方那些有现代主义元素的文学,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几位作家。此外,西方经典哲学的阅读对于解开这种实验小说之谜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顶尖级的文学已经同哲学合流,这类文学本身就已是深奥的哲学。我们要像读哲学书一样来读这种文学——好几遍、十几遍地来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带给我们肉体的敏感性,哲学则带给我们严密的逻辑性。而阅读我的这种极端的实验文学,两种素质缺一不可。所以我的这种实验写作绝不像后现代主义那样要抛弃理性,它反而是要在阅读实践中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只有那种能够将逻辑推理贯彻到情感描述中去,并从中看出事物的图型来的读者,才有可能解开《圣经》故事之谜,莎士比亚悲剧之谜,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谜,但丁的《神曲》之谜,卡夫卡的《城堡》《美国》之谜,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之谜,卡尔维诺的《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之谜,布鲁诺·舒尔茨的《沙漏标志下的疗养院》之谜,鲁迅的《野草》之谜等。缺少了逻辑性,读者的感受总是碎片化的,充满迷惑而又不能突破迷惑,因而达不到一种整体的大喜悦的幸福境界。当今世界文学思想的谬误就在于,认为初级的迷惑阶段就是阅读的真谛,人只要停留在那个阶段就可以了,不要去追求解谜或升华,因为实验文学是无解之谜,是非理性之谜。这种思想以后现代主义为其代表。我的看法同这正好相反,我认为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个谜,但这个谜是有谜底的,只不过读者要找出谜底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当然在同时,他也会获得很高的回报。我这样说倒不是要卖狗皮膏药,而是我多年里头通过艰苦的阅读所得出的经验,并且我自认为我的文学具有与那些经典作品类似的品质,所以阅读的方法也相似。


作者:残雪,当代知名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残雪:我所有的故事都指向现实的本质(2)
66岁的女裁缝,逆袭诺贝尔文学奖,残雪是谁?
残雪:一种快要消失的职业
残雪 | 自由表演的行为艺术就是我们生活本身
残雪的实验文学创作
残雪:把生活变成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