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列维纳斯:每一次死亡都是一次轰动
列维纳斯
哲学家介绍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出生于立陶宛考纳斯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犹太哲学家,通过融通思考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通过对传统认识论和存在论的批判,他为西方哲学提供了思考异质、差异、他性的重要路径,从而揭示了从伦理的维度重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同时也是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伦理学家,他最为彻底地反对自古希腊以来的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激进的真正意义上的“他者”理论,成为当下几乎所有激进思潮的一个主要的理论资源。
 
列维纳斯这位哲学家的众多重要作品都还没有译成中文,但近年已出现了很多解读和评介。本期“无处不哲学”分享两篇有关列维纳斯的文章,第一篇“每一次死亡都是一次轰动”摘自于列维纳斯本人所著讲演稿集《上帝.死亡和时间》,第二篇“从'磨难-死亡'到'他者-时间'——列维纳斯逃脱出海德格尔的阴影”摘自<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作者王恒,供哲迷们阅读了解。

每一次死亡都是一次轰动
摘自《上帝.死亡和时间》列维纳斯著

    黑格尔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死亡之虚无;虚无已经是开端,就像所有的终结(断定、确定)都是开端那样,这就仿佛存在绕着圆圈地掌握着它的进程。腐败与一种繁殖相关,而繁殖也与一种腐败相关。在存在物的存在中,并不包含着死亡。
 
  在黑格尔那里,虚无一方面已经是存在(这一命题有一种思辩的意义,它也只是有思辩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即时精神中,死亡是向血或土的要素的回归,因为死者回归到了这些要素中。亡故者回归到要素的简单存在之中,但是,他同时仍被幸存者的有意识行为从这要素中拉脱出来,因为幸存者以曾经有意识者的名义完成了他的有意识行为,它不再是把亡故者从自然的此在中拉脱出来的埋葬行为。葬礼把死者转变为活生生的回忆;生者就这样与死者有了一种关系,他们也就被回忆所确定。
 
  出于同样的精神,黑格尔在论宗教的那一章中把死亡王国视为等同于命运王国。与死亡的关系出现在悲剧中,悲剧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还是这一意义表演的场所。真实的东西必定要遭到知本身的毁灭,它有现实性:知是暖昧的,它引导英雄走向毁灭。
 
  把死亡解释为向深底的回归是合法的吗? 深底与死亡相称吗?这一深底,这一万物的深层(Urgrund)能不能够被思想?黑格尔是不是从一种象征中抽取出一种并不脱离世界模式的意义?一切似乎都按照生者与死者的关系模仿。在土中,血缘亲属完成了埋葬;土是在现实中的某种特殊的物(黑格尔把土称作原素的个性)。但是,同时,土不是特殊的物,而是原素,在这原素中,有着不是物的别的物。万物都由固体、液体,等等构成;它们与那个不可以被叫做物的范畴不同,它们掩盖了它们的原素性。土既不是工地,也不是田地,也不是山;它归结到一种基础所在,一种稳定的基础,土的定义恰恰就在于此。由此产生出把万物之基础当作存在之基础的欲望。埋葬被解释为向着基础的回归,而土之基础被解释为存在之基础。另一方面,家庭本身被当作是在分离之前聚集的东西。家庭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跟土与构成土的物质的关系是同样的:亲属相互之间都是他人,但是同时,他们又不是他人,因为他们有相同的血缘。由此,就有了从土的现象范畴到土的非现象范畴的过渡,从万物之基础到存在之基础的过渡口


       就这样,死亡在世界中被设想为自我对自我的把握的一段时刻。黑格尔总是在一种对幸存者行为的解释中瞄着死亡。世界显现之时刻,死亡是可以被理解的。
 
  在芬克(Eugen Fink,1905年-1975年,德国哲学家。“无处不哲学”注)那里,论说死亡的困难,被表现为它的可理解性本身。必须于静默中迎接死亡,尽管哲学可以说出这一静默的理由。我们认识死亡,但是,我们不能思想它;我们认识它,却不能思想它。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它是真正的断裂,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它必须在静默中被迎接。
 
  在芬克那里,如同在海德格尔那里,智性与可说的东西、与寓言、与可以被讲述的东西相符合。言语由存在之领会——即人类存在——所描绘。言语属于存在,作为存在于世,它是智性。哲学是存在于世的自动领会,它是对世界之行为和领会方式。

        芬克排列了存在于世的种种不同方式。有如下各项:
  ——劳作,经济;
  ——战争,斗争,强权意志,作为实体性的自我之肯定;
  ——情欲,它被表现为如同与世界的关系,在这里,他人的被领会要从世界出发;
  ——游戏。

  这些活动是存在之领会,而存在之领会则是存在的一种方式。它在语言之中,而语言则可以按照它的态式(劳作、战争、爱情、游戏)讲述领会,这些态式是一些在存在中的、面向存在的行为。

死亡之虚无如不转化为物质世界之内的结构,死亡难道可以被论说吗?死亡难道不是包含有存在之领会的一种断裂吗?它难道就仅仅是物质世界内部消亡的一种特殊情况吗?每一次死亡都是一次轰动,都是第一次死亡;芬克说得好,死亡是没有种类的,没有对总体概念的接近。

  存在之领会归入在存在的结构之下,后者被领会成如同是一种存在者。此在是一种存在者,一种存在实体。作为存在之领会的人归落于这种领会的范畴之下。人重新发现自已成为一种存在者,成为一种有理性的动物。
 
  从中产生一种倾向,把死亡当作一种涉及到一个存在者的事实(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而死亡刚能被想到的特殊性涉及到存在之领会本身。死亡是使得能被想到者变成能被想到的那个东西的终结,正是因为这个,它是不能被想到的。人们甚至不能再说死亡就是虚无,因为,虚无与存在都涉及到领会。
 
  哲学、存在之领会都对物化提出异议,而特别强调人所不是的、但具有尊严的东西。但是,在实际上,在存在之领会的各种方式中,已经有着存在在存在物中的居留。正是在世界之中,我们来到世界,正是在世界之中,我们离开世界。在世界中,我们早已归入在物质世界之下。没有什么拯救。
 
  通过一种否定的人类学而隐蔽在主体性中的倾向——寻求一种超验的人的概念,寻求一种先于存在的思想——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错误,或者一种简单的游荡,而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发现这一先于思想之存在一样不可避免。
 
  当死亡不涉及到作为一种屈从于消亡的存在物的人,而涉及到存在之领会本身时,死亡的问题是无法领会的。这一终结在智性中找不到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何新:黑格尔《逻辑学》杂记(1)
矛盾螺旋:罗素的前半生
梳理并了解西方哲学史之后,读哪一位哲学的著作比较好。我本人比较喜欢黑格尔,弗洛伊德和萨特?
(译)与德里达关于消化力的局限的对话
叶秀山:“哲学”“活在”法国
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三)——道德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