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具之后的欲望与孤独

非正常头骨研究中心按:在奥斯卡·王尔德主张文学创作中的“面具论”中,他认为文学创作者应是通过一张面具将自己隐藏起来,不是采取直接裸露地表达自我感情,应是以一种伪装、经过深思熟虑的方式,在面具的伪装下揭示一个个事实。这里提到的面具是一种比喻,但它在现实中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面具被佩戴在脸上,即处于一种“自我”与外界隔离的状态,除却浅层意义上的“自我保护”之外, 它实际上充满着一种对权力的隐喻以及异色性癖的欲望释放。面具紧紧捆绑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类身份的自我肯定和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渴望,却承载着人类最原始的情感。




文/阿 莫  

编 辑/大 石

《V字仇杀队》剧照


2005年,一名叫作诺曼·哈钦斯的英国男子由于无法控制对医用口罩的性迷恋而被起诉。为了获得快感,他经常靠谎称自己经营慈善活动而从医院和诊所获取口罩,在一次又一次的骗局中满足自己强烈的欲望。


哈钦斯的癖好在SM界并不算出奇。事实上,很多恋物者和SM爱好者都对口罩或者其他能够遮蔽全部或部分脸孔的面具类物品情有独钟,这种性心理被称为面具控/面具癖(mask fetishism)。


《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里,寂寞的女主角性幻想和一个身穿SM黑橡胶面具的男人做爱获得生理满足。

面具或多或少地象征着性经历中兽性与非人格的一面。当两个人的脸不再面对面,人的情感和社会性就会暂时消失。欲望变得更加纯粹。因此,现代性爱施虐器具中,一种装有拉链的皮制面具可以包住整个头,这使人格降到最原始的状态。


2002年,芬兰的肯尼斯·萨丹巴博士研究团队调查了184名SM爱好者的性癖好。研究表明,在过去的一年中,66%的人至少有一次用过口罩或眼罩的经验。除此之外,小丑性兴奋者(coulrophilia)热爱小丑面具;皮毛兴奋者(furries)会喜欢动物面具;性施虐狂更热衷皮革、PVC或橡胶材质的面具;其他还包括防毒面具、剑子手面罩、恐怖电影中的怪脸面具等等,以各种秘而不宣的古怪装扮激起性欲。


在大卫·林奇的电影《蓝丝绒》中,黑道混混弗兰克的古怪性虐癖也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他常常钻到桃乐丝的两腿中间,戴着氧气面罩大口呼吸。


美国性学家布伦达·拉伍在她的《非正常性行为百科全书》中对口罩和头套的性癖也有所解释。她指出,从性史角度看,面具是从18世纪的欧洲流行起来的。最开始,妓女最初使用它们隐藏自己的身份,后来面具在其中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间流行。或许正是这种根基所在,使得面具和色情的关系一直都暧昧不清。


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期间盛行一种羞辱面具(Schandmaske),用于惩罚长舌妇、造谣者等。这些面具大多由金属制成,配有抽象的动物头像来象征所犯之罪。女性犯人会戴面具游街,面具多坠有铃铛,铃铛发出响声引人围观,以达到羞辱惩罚的目的。男性犯人会佩戴面具栓在柱子上,围观群众可以随意对其进行肉体惩罚。


羞辱面具(Schandmaske),大部分来自德国


此外,面具对于情欲和性的意义不仅在于性行为本身,还在于性别身份和性别认同。英国《Channel 4》曾播出一部名叫《活动人偶的秘密生活》(Secrets of the Living Dolls)的纪录片,讲述了一群拥有变装癖的男人变身充气娃娃的故事。这种介于变装皇后(drag queen)和日常异装癖之间的,古怪的变装形式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我认同感。有学者认为,这种面具变装的生活方式是变装赔和女性身份认同的一个心理阶段,他们将自己认定为女人而否决自己的任何男性生理特征,而面具正好在提供匿名(脸孔遮蔽)的同时帮助确立了性别身份的肯定和自信。也许对于某些橡胶“芭比娃娃”来说,一副虚假的面孔才是最真实的自我。


“我剪下了一损头发贴在我的身体上,这样显得更加逼真。”美国加州房地产企业家罗伯特(化名)说。70岁的他有一个业余爱好——用橡胶面具和套装武装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芭比娃娃”,当红唇媚眼的女性面具覆盖住他的脸部之后,罗伯特就成为了“雪莉”。“面具下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他说,“我一直告诉自己,我存在于一个女人的身体里。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坚持生活下去。'


《活动人偶的秘密生活》剧照

 

无独有偶,在台湾艺术家吴天章的作品中,给演员戴上了乳胶面具。“除去世俗婚姻的择偶条件,每个人对恋人都有一个完美的想象,我用光滑、没有毛孔的皮膜材质,来传达这种完美的想象”。他这样解释道。

《再见春秋阁》,吴天章。2015



即使在真实生活之外,面具的“性意味”也同样简单粗暴。电影导演库布里克深谙其中奥妙,在他的电影中不止一次出现面具这种重要道具。在《大开眼戒》里,由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医生,一边忧心忡忡地幻想着妻子出轨的场景,一边行驶过郁郁葱葱的森林,而下一刻他却出现在这场诡异又神秘的性爱派对中。人们戴着各式怪异的面具,有镰刀状的鸟喙乌鸦的头部、扭曲的鬼脸、色彩斑斓的笑魔和惨白的冷面。在这些或鬼或兽的面具群像中,他们得以纵情人生,阶级、身份、金钱、人际在这里通通被面具所消解了。下一刻交媾。


《大开眼戒》剧照,充满诡秘色彩的性爱派对仪式


当然,面具和身份联结的同时也和权力与地位联结。作家拉伍曾写道:头套和口罩的作用主要是制造出一个“非人化的性爱对象”。“面具”所代表的未知感和扮演感在性活动中带来了极大的刺激,因为“人脸往往代表着一个人,面具会让人的存在和身份都变得模糊和薄弱”,这也带来了一种权力上的变化和颠覆。


如果说《大开眼戒》性派对中的面具所强调的是隐藏身份所带来的刺激感和狂欢性,那么《发条橙》中主角犯罪时戴上的具有强烈性征意味的面具则和权力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长的鼻子剑拔弩张地竖起,强烈地暗示了男性性征,这种“脸上的阳具”充满了攻击性和占有欲,象征着他们对受害者的征服。


《发条橙》剧照,右边为库布里克


心理学家乔.马歇尔认为防毒面具因其可能引起对战争、执法、防暴警票等角色的联想而在

SM爱好者中受到欢迎。:防毒面具也经常用于意息式性爱的工具。”这将导致“一个不同寻常的,有点不舒服的感觉,这种面部束缚的感觉更接近局部的'幽闭恐惧症”。它允许一个占主导地位,用有绝对权力的参与者来另一个人的全部,从而达到一种别样的身体与精神体验。


恐怖的颤栗是被动的、受虐的,是对更高一级的压倒性力量的屈服,这种感觉会直接或间接的产生的性兴奋,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找机会去体验安全范围内的恐惧。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面具带来了未知。克苏鲁神话的缔造者,美国恐怖小说家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中说道:人类最原始最强烈的情结就是恐惧,而最原始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美国作家爱伦·坡在《红死魔面具》中描写红死魔令人心惊胆战的出场的片段:

(面具客)脸上戴的面具像极了僵尸的容貌,一点也不像戴着假面具,不仔细看,还以为有僵尸跑出来混入人群,现身舞会……他那宽阔的前额以及整张脸,不,应该说他脸上戴的这张面具,竟然全部布满了恐怖的暗红斑点。

在这里,红死魔的面具比红死魔本身还要摄人心魄。这可怕的面具和底下空无一物的罩袍一起,构成了一种无法抗争的可怖的虚无。


现代心理学家将这种恐惧感称为面具恐惧症(maskaphobia)。人和人交往的时候,几乎都是面对面,也就是通过观察对方表情、眼神来判断这个人的喜怒哀乐,判断这个人下一步要干什么。但面具的使用却把该信息来源屏蔽了,所以产生了不安全感,面具的使用对象因此变得神秘莫测。


影视作品中的恐怖角色所佩戴的面具带来了未知,未知让已知变得更加可怕。


戴着人皮面具的影视经典恐怖角色《德州电锯杀人狂》,取材于真实事件“平原镇屠夫”

《月光光心慌慌》中塑造的杀人魔面具,是由《星际迷航》柯克船长角色面具改制而成。

《十三号星期五》杀人魔所戴面具来自冰球守门员

《没有面孔的眼睛》的父亲为了给女儿一张面孔,诱拐少女剥除她们的脸皮……


人们将一切可怖有害事物归咎于一张恐怖面具的观念,来自于其自身与外部世界不分彼此并互相影响的观念与习俗,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称之为(人与物之间的)“互渗”,并认为即便是在今天高度文明化的人心中依然保存着这样的感觉。纵观上述戴着面具的杀人狂魔,每张面具的背后基本都有一个无比孤独和备受排挤甚至凌辱的灵魂。报复是他们唯一宣泄情感的出口,出口之外,血流成河。


三岛由纪夫在《假面自白》里写道:

所谓恶魔性的东西,都是天生在所有人的内部,走向自己的外部,驱使人超越自己,走向无限境界的不安定的东西……恰似自然从其过去的混沌中,把某种不应除去的不安定的部分,留在我们的灵魂里。



面具的功能不仅仅是遮蔽,还有重塑。传染恐惧的方法除了表明末知以外,还可以用奇特的外表展现陌生感和排异感。


《V字仇杀队》剧照,面具是以16世纪英国革命英雄Guy Fawkes(盖·福克斯)的脸为原型而创造,在片中被赋予抗争的含义。


《变脸》中的经典画面:特拉沃尔塔照镜子,镜面里的却是凯奇。抛开片中堆砌的一切吴宇森的经典元素,这其实是部文艺片,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互换面孔之后角色身份的迷失。


《睁开你的双眼》: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路上发生了车祸导致后者毁容……他在朦胧中签订了一份协议,院方的新设备奇迹般恢复了塞萨尔的容貌,但他却发现自己无法区分梦境与现实,一次次惊恐着虚幻中睁开双眼....


《他人之颜》中的男主人公奥山在一次事故中,灼伤了脸,致使其面目全非,在丧失容颜的同时也丧失了自己。整日缠着绷带不愿揭下,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奥山的妻子也不愿同其温存,这让他的愤怒达到顶峰。 奥山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出于实验的目的,为奥山量身打造了一张足以引起人嫉妒的面具。在适应了这具他人之颜后,面具在无形中操控了奥山本人,复仇之旅也开始了....


《他人之颜》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我可以大量生产它们,一张容易取下的脸,一个没有家庭、朋友或敌人的世界,将没有犯罪,因为将没有罪犯,没有人会渴求自由,因为我们都将是自由的,没人会逃跑,因为他们将没有可逃离之地,孤独和友谊将合二为一,在人与人之间,信任将没有必要继续存在,将没有猜疑或背叛。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种种客观条件下不能随意发泄的欲望,在重塑形象之后,面具豁然变成了一个出口,它会彻底毁灭所有人类的道德,名字、地位、职业……所有这些标签都将不再重要,彼此之间都会感到陌生。独自一人是人生的常态,没必要为此感到焦虑。


面具之后,也许藏着就是人类可能拥有的最不道德的欲望和无法忍受的孤独。


如夜的黑瞳。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抖音里面那个戴面具唱歌,抖音直播可以戴口罩吗
小姐姐的一副“卡通眼睛”火了, 当她摘下面具后一夜圆粉百万
我们卸下了面具,却戴上了口罩
日本动漫中,那些关于面具的秘密......
戴着面具,你累吗?
你管这玩意儿叫口罩?!好想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