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禽戏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五禽戏是在三国志里的华佗传。三国志里说“(华佗)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翻译一下就是,华佗通晓养性之术,当时的人觉得他活了应该接近一百岁了,但相貌依然像壮年。

三国志不说养生,而说养性之术。可见还是古人明白,只有性是生命本身固有的,生不过是生命的外在表现形式。养生就是养皮毛,养性才是养根本。

最让人惊讶的是华佗都快一百岁了,相貌还是壮年三四十岁的样子。

华佗传最后一节说的是华佗传授弟子吴普五禽戏的事情。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华佗告诉吴普说:人的身体必须进行一定的活动才行,但不应该活动过度。肢体动摇那么新陈代谢加快,人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就容易消化吸收,代谢加快血脉就会流行通畅,就很难得病了。好比门容易朽烂,但门轴因为经常活动而不容易朽烂一样。所以古代成神仙的人精通导引之术,如熊攀树而悬空拉伸脊柱,鸟伸长下肢而拉伸肌体,伸长弯曲腰部和躯体,活动周身的关节,就能延缓衰老。我有一个法术,叫五禽戏:效仿虎、鹿、熊、猿、鸟而活动身体。可以祛除疾病,有益手脚,功用相当于导引。身体感觉不舒服,做一个五禽中的一禽的动作,身体微微出汗,然后用粉扑到汗上,就会身体轻便,胃口大开。

里面谈到导引之术。这说明导引之术古已有之,而且可以增寿延年。其中说熊颈鸱顾,出自庄子。汗出著粉,古代有一种出汗敷粉的方法来止汗。

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吴普练五禽戏九十多岁还耳目聪明、齿牙坚固,自己练五禽戏却没有效果呢?

因为练完五禽戏效果不一样。按照华佗所说,练完一禽之后,要全身微微出汗才行。不但要微微出汗,还要出透汗,不然就不用著粉止汗了。而你练五禽戏,做个花架子而已,怎么会有效果呢。

赵医生一直有这样的设想,导引之术与五禽戏之类都相似,都是与现在的瑜伽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是否可以假设中国古代导引术被传到印度得以保留而形成瑜伽之术呢?

其实五禽之戏,本就应该归结于导引一类。导引,导的是气,引的是体。而今天的五禽戏即无导气又无引体,自然难有功效。

引体与花架子无关的,与活动肢体也无关的。引体是类似于瑜伽类的,一个缓慢的动作却能让你淋漓大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禽戏益寿壮骨
十分锻炼腰部的熊戏,五禽戏你练了吗?
五禽戏,说来话长
什么是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的古代文献记载和传承发展
华佗五禽戏[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