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荷健康
基本信息
男,64岁
疾病类型
急性脑梗死,脑萎缩
治疗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甲)
治疗方案
中药,针灸,康复训练
治疗周期
2月
治疗效果
基本自理,可以日行一万步,手部基本能握物
一、初识患者
患者年过60,素有高血压病史3年,平时靠降压药维持,大脑,颈动脉及下肢多处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肪肝。2020年8月初,起床后出现头晕,呈头部昏沉感,伴有左侧肢体无力,严重时伴有恶心,伴有行走不稳及持物不稳,在当地医院按非脑出血(CT未发现脑出血)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同时来理疗科会诊。当时症状为,左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手部持物不能准确完成一周,伴有言语不利2天,头晕可间断缓解。饮食可,大便干,睡眠及精神一般。行颅脑MR:诊为急性脑梗死(定位:右侧脑桥;TOAST分型:小动脉闭塞型)。遂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行理疗治疗及中药治疗,其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如下:
二、患者的治疗过程
1.主要内容
患者在急性脑梗的前期阶段,以影像学检查及西医常规治疗,降脂降压扩血营养脑神经的基础上,确定病情稳定后,即行中医治疗。此时患者主要症状为左侧上肢下肢无力,偶有头晕,言语欠利索,但是神志清,比较配合治疗。高血压3年,收缩压最高160mmHg,平素使用氨氯地平5mg,血压控制不详,入院时血压:158/98mmHg。查体时:
左侧肢体屈,伸,内收,外展等肌力均不到5级。右侧正常。左侧肢体反应迟钝,无法完成站立。
西医诊断为:1.急性脑梗死(定位:右侧脑桥;TOAST分型:小动脉闭塞型) ;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3.高脂血症 ;4.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5.颈动脉粥样硬化 ;6.下肢动脉粥样硬化;7.脂肪肝 ;8.肾结石
舌淡暗苔白,脉弦大。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兼肝阳上亢型)。遂开始治疗。
遂于2018年下旬,开始了,行40次针灸中药30余剂,。
2.治疗详情
(1)住院中医治疗方案。
2020年8月到9月上旬,治疗方案如下:
针灸治疗:每天一次,住院约2周余,约15次。取穴以太阳 攒竹 上关 率谷 外关,阿是穴及风池,肩井等。每次用10到15穴,毫针普通针刺,加用两组电针,留针30分钟,以红光治疗照射。
低频脉冲电治疗:每次20分钟,治疗部位为左侧上下肢。
内科推拿:主要治疗部位为左侧上下肢。
中药熏药治疗(含药物调配),主要治疗形式以全身薰蒸和手足熏蒸交替进行。
中药以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补气化瘀通络:
患者住院期间服用中药约10剂。
(2)门诊治疗方案:
2020年9月初到之后3周。 出院后第一周,治疗方案与住院时相同。出院后第二周,行针灸,推拿,药熏治疗,中药治疗,最后一周进行针灸治疗,中药处方调整。口服,每天两次。
合计住院及门诊期间行针灸约35次,推拿15次,中药熏蒸15次,低频脉冲治疗10次。
3.针灸中药的康复意义科普
本例脑中风患者素有中风发病的4种高危因素,
第一,高血压,由于全身的小血管痉挛,致使全身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人体的本能反应,就是通过升高血压来促进供血,于是形成了高血压。
第二,多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下肢,颈部,大脑都有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患者血管弹性下降,且管腔狭窄,为人体气血阻塞,可能出现脑梗塞提供了条件。
第三,脂肪肝及高脂血症。患者体形并没有明显很胖,轻度腹部肥。但患者的脂肪肝及高血脂表现患者血中的脂代谢废物过多,一方面加重了血液运行的负担,另一方面,脂肪肝及腹部肥胖,可以推想其内脏如大肠小肠之间的脂肪,可能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运行,从而为脑供血不足提供了条件。
第四,患者年龄超过60岁,已经到了脑梗塞的高发年龄,因为年龄越大,血管越易硬化,大脑易供血不足,当脑血流缓慢堵塞,可能会出现脑梗。由于脑组织氧气及营养断供一段时间,会出现脑组织坏死。
【科普知识点1】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各种不同针具(通常指毫针,也有微针,埋针等)按照各自需要角度刺入相关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各种手法,来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治病目的。我们本案例用红光的热效应模拟灸法,中药熏蒸模拟灸法,因为血得温则行,且中药熏蒸的成分中包含的川乌,桂枝,伸筋草等,对改善患者的血循环,很有益处。用电针模拟中医行针手法。由于病人的大脑的梗阻主要表现为,左侧肢体无力,和言语欠清,所以针灸取穴以左侧上下肢为主,配合头面部的穴位,本例病人选穴20个,可达到刺激经络的需要。针灸所选穴,无论离大脑远近,都能产生痛,麻,胀等感觉,可以促使患者将大脑注意力集中于穴位,而且电针的持续刺激,相当于从人体的皮下深处,对大脑进行了特殊的体操训练,从而加强了气血疏通力,利于恢复。所以,针灸虽然引起一定疼痛,但痛后带后来的正能量,值得为了健康和幸福做些吃苦准备。
【科普知识点2】中药:本例中药也以行气活血,促进增强大脑的血供为核心思想。为了疏通经脉,且配合患者有的几个对血液运行不利的因素,进行中医辩证。
故患者年老体衰,可能患有肾虚,骨质疏松等证,要补肝肾强筋,以巴戟天、骨碎补、牛膝、淫羊藿强壮其腰膝,使其有运动康复的物质基础。另外,患者腹部肥胖,高血脂及脂肪肝,属中医的气虚痰湿,当用白术、陈皮、茯苓,以化运五脏六腑之温,用黄芪、党参补气,以增加化湿活血的动力。由于血液与经脉得温则行,经络湿去则通,所以加了桂枝,当归、羌活、独活等药,以使药力可达于四末,疏通活动不灵的手足。又因为患者素有高血压,肝阳偏盛,故以天麻,平肝潜阳,以舒张痉挛的头部血部,利于大脑血供恢复以全愈。中药不仅能活血通络,平肝潜阳,益气补血,还能补肾填精,增强人体筋骨活动能力,化湿以减肥降脂,以促进中风后大脑的功能恢复。
【科普知识点3】推拿的原理,不仅挤压局部肌肉血管,促进血循环,而且推拿产生的轻度痛感刺激大脑通过神经体液的形式,调节人体新代代谢,放松肌肉,软化血管。
【科普知识点4】低频脉冲由电产生的震动感,柔和而持续,利于肌肉,血管,神经放松,使血循环重新调整,从而收到解痉通络的作用。
三、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建议在中风后的三个月的黄金时间,投入充足的物力,财力,精力以达到最快,最佳的治疗效果。每次针灸,药熏前,尽量不要空腹,不要过度疲劳,因为每一次针灸药熏推拿,其实都相当于给全身的血管来了一次疏通经络及测试体力的考验,因此越是身体素质好的,越耐受消耗体力多的理疗,所起的通络效果越好,越是体力差,特别是心脏功能差的,不适合强刺激,身体的正气激发不起来,恢复的也慢。服中药则要求患者一般要在早饭前及晚饭前,用开水冲服,搅拌融化后,放至温度适合时服用。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2020年8月时,住院治疗的第一阶段,肢体力量已经开始渐渐恢复,患者已经在家人搀扶下,可以行走1000步,言语的流畅度,恢复较慢。2020年9月,门诊治疗期间,已经可以脱离轮椅,中药及针灸治疗后的最后一周,基本能生活自理,唯有手的精细度操作欠准确,嘱其每天练习抓手训练,患者正在信心十足的坚持进行中风后康复训练。
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如果自觉症状有所加重,建议患者及时进行针灸及中药治疗一个月左右,以疏通气血,促进大脑血供氧供。如果感觉良好,则建议坚持科学康复训练(带瑜伽成分佳)。锻炼方法以拉筋压腿,增加关节灵活度,挤压清洗血管,如直腿前屈。以半倒立过渡到倒立借重力促进大脑的血供。以俯卧撑进行心脏收缩力和心率训练,达到加强血循环的作用。超过60以上的,做俯卧撑困难者,量力而行,学些促进大脑供血的训练体式。
六、医生感悟
脑中风的致死率,致残率高。稳定期后,身体体力,灵活度,自理能力可能不如病前,又由于家庭及社会地位下降,或工作不再胜任,可导致抑郁,自暴自弃,或拒绝医疗。本病人虽然年过60,不喜言语,但康复决心很大
②通过本病例中医治疗过程发现,患者家属配合,子女孝敬,且患者有一定经济条件,且不怕中药苦,因此坚持近60天的治疗过程。
针灸在疏通全身经络,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针灸作用点在经络深处,且其伤口细小,极易恢复。因此,易被接受,立即可见效。针灸疏通经络的原理,可以比喻为下水道堵塞后,即使用小小的牙签,只要能塞到下水道,可能对堵塞有改善,就像几根头发足以引起堵塞。
方中天麻舒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相当于熄风。中药的茯苓、黄芪、白术、甘草等益气,加强气血推动力,当归、桂枝、红花等活血温阳通络,另有菟丝子、枸杞、淫羊藿等补肾通经络,羌活,独活去风湿通经络,诸药合用,既能益气补血,平肝补肾,疏通血脉,且全蝎,蜈蚣走窜力强,能改善动脉硬化,促进大脑的血供,利于恢复。
对患者、家属具有提醒、警示意义的要点或需要科普的知识:患者与病人家属,医生都要站在尽力抢救性康复的角度去执行治疗方案。家属需要用心监督服中药,针灸及向医生学习康复运动训练体系。特别是运动康复的原理,是尽可能促进全身和大脑的血供实现人。家属及病人都要理解运动是心脏要达到一定的心率,关节肌肉要通过拉伸拉筋等方式,锻炼灵活性,通过肌肉收缩及其静止训练增加难度,积极的康复训练,每天建议走6000步,反复抬手抬脚外,还要学习专业的体式增加训练量。我制定了专门训练计划包括多项瑜伽成分的柔韧,力量,倒立等,但可惜该病人年纪大,脑萎缩,多处动脉斑块,只能以走路为主要训练方法,幸亏病情较轻,收到了较理想的疗效。患者正在努力的训练中,为年过60的中风患者做了榜样。愿老年中风者,利用一切条件,走向康复,过好自己的晚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眩晕症治疗案例看中医诊疗思路与方案
脑梗塞嗜睡怎么办啊。。真怕。。
「实用」冬日中风患者增多,中医预防有妙方
顽固性失眠不求神医也能治愈
脑梗 右半身瘫痪 针灸加中药治疗
中药、针灸、运动,哪种治疗方法才是解决“小中风”的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