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过节的时候,城里亲戚到乡下做客,有些农民却高兴不起来呢?

今年五一小长假,在外省奋斗多年的一位堂叔回乡探望亲戚,本来应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没想到最后有些不欢而散的感觉。

我老家在乡下农村,不是什么偏远山区,经济发展中规中矩,风土面貌和当前大多数的农村相差无几。

我的这位堂叔在村里很有名气,因为他从小父母早逝,读书全靠亲戚资助,没想到还考上了全国顶尖的名牌大学,毕业后更是事业有成,是村里走出去最成功的几个人士之一。

堂叔在外省的省会城市从事传媒行业,自己创业比较繁忙,加上老家没有直系亲属而且距离太远,算起来已经快十年没有回乡。

不过在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时候,遇到难得的五天假期,加上工作恰好腾出了空闲,堂叔便也有了回乡的打算,还计划带上他的老婆和孩子。

堂叔小时候和我家最为亲近,读书时受我爷爷的资助最多,所以这次回来除了看看老家的亲戚外,最主要就是探望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典型的农村老人,年龄越大越住不惯城里,我们只能由着他住在村里,父亲和几个姑姑轮流回村陪护。

虽然爷爷年事已高,但一直记挂着堂叔这个从小孤苦的侄子,听到他要回来的消息后非常高兴,早早地就给我们所有人打了招呼,让大家到时候都早点回乡下做准备。

5月1日当天,父母带着我一家子,几个姑姑姑父带着各自孩子,一大群人早早地回到了乡下,做起了各种准备工作。

许久未见的亲戚回乡探亲,自然应该要隆重招待,我们一大群人进行了分工,然后各自忙活起来。

父亲和几个姑姑在厨房做饭,当天中午计划了很多饭菜,而且大多都是硬菜,所以厨房的事情非常忙碌。

我和几个姑姑家的兄弟姐妹虽然都已经成家立业,但这时仍然是实打实的小辈,老老实实地负责打扫卫生、采买物品等事情。

忙起来时间过得很快,不过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丰盛的饭菜摆了两大桌子,到处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露天的院坝都拿水冲洗了一遍,只等着堂叔到了之后开饭。

因为回来的路程实在遥远,加上过节期间不可避免地堵车,堂叔虽然是4月30日出发,但直到5月1日中午一点左右才回到了乡下。

进门时的热闹不用多说,堂叔挨个和爷爷、父亲以及几个姑姑问好,并且将带来的礼物分送给大家,虽然他已经多年没有回乡,但对亲戚们绝对有着真感情,言语之间十分动情。

当然,爷爷和父亲姑姑也非常高兴,都顾不上招吃饭呼,一个劲地拉着堂叔叙旧,我和几个兄弟姐妹因为隔了一辈,而且没有太多和堂叔相处的经历,反而有些插不上话。

但也正因为此,我在空闲的时候发现,这场难得的亲人相聚,可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真正高兴。

这要从堂叔的老婆和孩子,也就是我应该称为堂婶和堂弟的两位身上说起。

堂叔年轻的时候忙于事业,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直到十年前才成家,堂婶的年龄不大,到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孩子也不到十岁,和我们几个平辈的兄弟姐妹差得老远。

这是堂婶和堂弟第一次跟着堂叔回乡,按理说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我却非常明显地看了出来,这两位眉宇间的神色十分勉强。

堂弟还是个小孩不用多说,将不情愿和不高兴都写在了脸上,堂婶虽然有所掩饰,但神色间分明带着疏离的感觉,打招呼都是浮于表面的客套。

当然,毕竟堂叔一家人是大老远赶回来,有可能是路上舟车劳顿太过辛苦,让堂婶和堂弟有些不在状态,所以我赶紧提醒大家开饭。

这时已经到了一点半,听到提醒大家赶紧招呼着上桌入座,父母姑姑等陪着爷爷和堂叔坐了一桌,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陪着堂弟坐了一桌,因为堂弟年纪还小,堂婶也到了这桌。

当天虽然是家宴,但大多是从城里买来的上好食材,而且菜式安排得也很有档次,即使味道比不了大饭店,品质却绝不逊色半分,而且更能显出大家的诚意。

看到这样丰盛的饭菜,堂弟脸上的不情愿果然淡了很多,带着些期待地正准备吃饭,没想到堂婶却突然叫住了他说:儿子,等一下。

说着话,堂婶拿出了一包湿纸巾,将堂弟和她的碗筷擦了几遍,这才示意堂弟开动,但又不忘补充了一句说:你在车上都吃好多零食了,记得少吃一点哈,免得长胖。

这年月谁还看不懂这些,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忍不住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诧和不悦,因为堂婶的举动分明有着几分嫌弃。

当然,堂婶可能是单纯有些洁癖,不一定是瞧不起农村的饭菜和卫生,但当天的饭菜其实非常精致,卫生也干干净净,甚至筷子都是新买的,所以她的举动就显得有些多余和刺眼。

但堂婶好歹也是长辈,而且远道而来,加上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最小的都上了三十岁,已经拎得清轻重,所以都没有表露出什么,干脆闷头吃起饭来。

相比堂叔那桌的欢声笑语,我们这桌就显得分外安静,堂婶挑选着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等堂弟又吃了几分钟后,就赶紧催着他也收拾下了桌子。

说实在的,这样的感觉让人相当不舒服,几个兄弟姐妹又交换了一下眼神,终于有人忍不住小声说:真当自己是城里人了,谁不是呢,有必要这样吗?

虽然这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但我们都赶紧制止他继续说下去,不过此刻堂婶毕竟已经下了桌,我们接下来倒也放开了吃饭,气氛重新活跃了起来。

饭后几个长辈继续叙旧聊天,我们几个年龄不小的小辈负责收拾,没想到才过一会儿时间,碗筷还没洗完,就又出了新的问题。

当时那位小堂弟在院里玩手机,玩到一半时突然叫了起来,跟着气冲冲地对堂兄说:爸爸,这是什么破地方,网络信号这么差,我都卡掉线了!

村里的网络信号确实比不过城里,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差,但堂弟因此将村子称为破地方,实在是显得不太礼貌,顿时让堂叔有些尴尬起来,压着声音斥责了几句。

然而这位小堂弟明显是在家娇宠惯了,听到堂叔的斥责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大声音地叫道:我早就说了不来,你非要我来,来了还要骂我,我不喜欢这里!

看到堂弟这样的表现,堂叔有些下不来台,不由得动了真火,好在这时堂婶将堂弟拉到了一边,局面终于安静下来。

不过因为这么一打岔,堂叔的兴致也没有了之前那么高昂,说话的话题也有了些变化,从叙旧变成了这些年的情况,还说了些在外奋斗的不易。

堂弟是个熊孩子啊,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又忍不住交换着眼神,但这毕竟是堂叔的家事,哪怕父母这辈也不好多说什么。

正因为此,我们几个只能继续默默地做着家务,同时关心着堂叔他们聊天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有种感觉,堂叔的探亲不会这么顺利。

果然,到了下午三点半左右的时候,我们正准备计划晚上的饭菜,却看见堂婶带着堂弟走了过来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去了吧?

一点才到,一点半吃饭,两点半下桌,吃完到现在才刚刚过了一个小时,就准备打道回府?路上都花了一天一夜呢!

我们都觉得非常诧异,下意识地挽留起来,不过这显然是堂婶单方面的决定,堂叔皱着眉头说:不是说好多玩几天么,这么早回去干什么,这个点走我们也只能赶到城里住下。

听到堂叔的话,堂婶也不顾很多亲戚在场,反驳说:来之前没想到这里的情况,这里竟然有蚊子,都把儿子咬出疙瘩了,而且这里没有酒店,晚上还不是只能住在城里。

农村里确实有蚊子,不过喷点防蚊喷雾可以驱赶,回城里住酒店也没关系,吃了晚饭再走都来得及,所以堂婶的理由其实都不算什么,只是她确实不想待在这里。

但堂婶既然已经明确摆出了立场,堂叔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否则在亲戚面前吵起架来就不太好看,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站起来和大家告辞准备离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对此都能理解,虽然都有些不舍得堂叔就这么离开,却也没有强行挽留。

不过就在这时,爷爷叫我取了几块老腊肉出来,包好之后拿给堂叔说:以前你最馋我家的腊肉,可是那时候穷谁都没有多的,现在富裕了你却又隔得太远,只能带几块回去尝尝了。

爷爷没有什么文化,但说的话非常质朴,这几块腊肉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却代表着真正的家乡味道。

看得出来,堂叔拿到腊肉之后也非常感动,但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能点了点头,跟着一步三回头地带着堂婶和堂弟走了。

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大家正有些伤感,身旁一位堂姐却突然说:堂婶又有些看不起那些腊肉呢,看着黑不溜秋的,可能她还以为是什么脏东西吧!

因为堂叔一家人已经走远,堂姐说话的时候没有压低声音,亲戚们都听了个清楚,不过没有人责备她说怪话,就连爷爷都只是叹了口气说:算了吧,都不容易。

堂叔回乡探亲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虽然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更多却是双方磨合的生涩和不适,最后双方都不是非常高兴。

事后我曾思索其中的原因,问题多半是出在堂婶的身上,虽然她跟着堂叔一同回乡,心里却始终处处以城里人自居,心态维持着高高在上。

这样的一种状况,自然很难融入农村的环境,与所有的亲戚格格不入,始终都是一个局外人,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感觉。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堂婶,毕竟她从结婚以来,还从未跟着堂叔回过老家,有陌生感和疏离感在所难免,想很快融入亲戚之中也有些强人所难。

写在最后:

话题回到最初:为什么过节的时候,城里亲戚到乡下做客,有些农民却高兴不起来呢?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从我堂叔回乡的事情中,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几点:

一是即使现在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很多人过得并不比城里差,但有些城里亲戚来到农村后,仍然免不了带着高高在上的心态,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二是也有部分农民的生活仍然比较紧张,但在城里亲戚来做客时,都会想方设法办好招待,可是这样不但会增加很多经济负担,城里亲戚也并不一定会感觉满意。

三是城里亲戚来做客后,走的时候难免会带一些土特产、蔬菜等等,有的时候还可能会挑肥拣瘦,即使农民朋友们都很热情好客,也有伤不起的感觉。

大致出于以上几点原因,造成了有时城里亲戚来做客的时候,其实是给农民朋友添堵,毕竟生活圈子和固有观念有所不同,凑在一起有时难免会有不愉快的地方。

但说到底,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民,既然是亲戚,那最重要的还是亲情,这是最平等最紧密的关系,只要大家都能摆正心态,自然可以融洽相处,谈笑风生。

谢谢朋友们看到这里,欢迎补充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戚为什么不那么亲了
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家族史,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散文】李梅||奶奶
做李太太的第5年,我亲眼见到现世报。
乡土的断裂和百岁老人的辛酸
卢建锋|老 房 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