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剧谈史| 光绪皇帝明明肾亏,太医却不敢说

《延禧攻略》中有一节,太后被皇后插一扛,急火攻心,气得半死。皇后一方用孩子威胁张院判,让他把太后治死。但太后却在迷糊中用手指暗示魏璎珞,张太医有问题。于是他们想办法,让信得过的太医叶天士男扮女装混了进来。叶天士看了张院判的方子,笑了几笑,说这药看着都是有用的,实际治太后的病,却没有什么用。在魏璎珞他们问原因时,他不无讽刺地笑着说,“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

那么,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叶天士剧照)

其实就是嘲讽翰林院的文章和太医院的药方,听起来名头很响,实际上并不中用。糊弄糊弄,治不死人就万事大吉了。

不过,这几句话,却非他的发明。也非清朝才有的现象。

明朝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有这样的记载——

京师向有谚语云:“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盖讥名实之不称也。

而且,还不止这四个如此——

儒生之曳白(本义指卷纸空白,只字未写,引申为白痴),无如国子监;官马之驽下,无如太仆寺;历学之固陋,无如钦天监;音乐之谬误,无如太常寺;帑藏之空乏,无如太仓库;士卒之老弱,无如三大营;书法之劣俗,与画学之芜秽,无如制诰两房、文华武英两殿。

可见,这京城之中,吓人的东西多,真正能吓到人的,可就少咯。

不过,有时候也不能全怪太医无能,毕竟,太医们给皇帝、太后、嫔妃们诊病,还真不是他们说了就算的。

光绪末年,帝后皆病重。太医们也束手无策,后来请了民间名医杜钟骏入京看病。此君当然最终也没能救得了光绪和慈禧,却写了一篇《德宗请脉记》,透露出很多秘辛。

(光绪皇帝剧照)

其一需要避讳的多,不敢说实话。

杜钟骏第一次诊脉,光绪问,我这脉象如何?

杜钟骏答到——皇上之脉,左尺脉弱,右关脉弦。左尺脉弱,先天肾水不足,右关脉弦,后天脾土失调。

这些专业术语,光绪怎懂?杜钟骏却有他的理由——

两宫意见素深,皇太后恶人说皇上肝郁,皇上恶人说自己肾亏,予故避之。

看病还要避这避那,怎么能治得好?

其二是诊脉之人多,开方莫衷一是。他记载——

先一时许,有太监匆匆而来曰:“老佛爷请脉。”拉吕、施二同事去。脉毕而出,两人互争意见,施欲用乌梅丸,吕不谓然。施曰:“如服我药尚有一线生机。”

(慈禧太后剧照)

其三是医生开的药,却需外行来认定。

内务诸公不明丸内何药,不敢专主,请示军机,索阅乌梅丸方,药见大辛大苦不敢进;遂置之。

施医生开了乌梅丸,而内务府的人,不知这是什么药,又要去请示军机处;然后又怕太后不喜欢苦药,竟然不敢送去,于是就搁那了……

列位,如果你是医生,如果你处处受制,你有那本事治好他们的病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慈禧太后身体不适,叫来太医个个都不敢说,谁敢说谁就要“暴毙”
古代竟也看病难:御医们怎样给皇帝的女人看病?
清宫医话:御医难当
探究 | 揭秘溥仪生母为何选择吞食鸦片自杀的内情
明朝有四大不靠谱,连朱元璋都受不了
陈莲舫金蝉脱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