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版美国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解读:导管维护篇

静脉输液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临床操作,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及临床效果。


目前的研究和指南推荐根据临床指征拔除外周静脉短导管1,因此导管置入后的维护起到的作用比以往更加重要,而冲管和封管是导管维护必不可少的步骤。2016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推荐的冲管和封管实践包括2

 

1、输液前,对于所有类型导管,应冲管并抽回血以确保导管通畅和预防并发症


标准40.1  在每次输液之前,应冲洗血管通路装置(VAD)并抽回血,以评估导管功能,预防并发症。


标准40 实施细则 D1  在刚开始冲管时,缓慢回抽血管通路装置,可见血液回流,并且颜色、稠度与全血相同,这是在给药或输液前评价导管功能的重要一步。


2、使用预充式冲洗器冲管可降低手工配液的污染和感染风险,并提升效率


标准40实施细则 A  所有血管通路装置的冲管和封管应该使用单剂量系统(例如单剂量小瓶或有标签的预充式冲洗器)。


  • 市场上销售的预充式冲洗器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并节省手工配制的时间。(IV


  • 不可将静脉输注(IV)溶液(例如输液袋或输液瓶)作为冲管液的来源。 (IV)


3、使用正压技术和推荐脉冲冲管,可减少血液回流风险和提升冲管效果


标准40实施细则F  使用正压封管技术,尽可能减少血液回流至血管通路装置内腔。


  • 在传统注射器(即非预充式冲洗器)内保留少量(如0.5-1毫升)冲管液,防止注射器引起的血液回流,可避免胶塞的变形,或可用专为预防此类回流设计的预充式冲洗器。(IV)


  • 可考虑使用脉冲式冲管技术。体外研究表明:与连续低流速冲管技术相比,使用分10次每次推注1毫升、应用短暂间隔的脉冲冲管方法,可更有效的清除固体沉淀(如纤维蛋白、药物沉淀、内腔细菌)。(IV)

 

实现规范的冲管和封管操作有助于减少堵管、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管通路留置失败的风险,延长留置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体验,节约医疗费用,以及提高临床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对患者而言,良好的导管维护和更长的留置时间,意味着更少的穿刺,更少的疼痛,更少的治疗干扰和更好的护理和临床结果。

 

参考文献:


1. Rickard CM,Webster J, Wallis MC, et al. Routine versus clinically indicated replacement of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equivalence trial.Lancet 2012; 380(9847): 1066-74.


2. Infusion Nurses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InfusionNursing 2016; 39(1S): S77-S79.

点击查看→→:【会议通知】

点击查看→→:【征文通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彩回顾丨业内视角:2021最新《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概览
收藏!2016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要点
2011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2021
​文献声波|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第8版
DSA上岗证模拟试题
CRRT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