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在说“回到内心”,但能把这个观点讲透彻的好像只有王阳明了

王阳明有一句话:“心外无物”。

心外怎么会无物呢?

有一次,王阳明和几个朋友游览南镇,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中的花树问:“先生认为天下没有心外之物,但像这株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回答:“你没有看到这花的时候,这花和你的心同样寂静。你来欣赏花时,这花的颜色就显现出来。由此可知,这花不在你的心外。”

一般人会觉得,花自己在深山里自开自落,是独立于心的存在,是一个客体。但王阳明说,你没有看到花的时候,这花和你的心同样寂静。

用了寂静这个词。当花没有和心相遇时,只是寂静,不能说她存在,也不能说她不存在。

我们很难理解这种寂静,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二元论的思维:主观或客观,心或身,明或暗,等等,这些二元分立确实是我们看得到的。

但在背后,其实是一元的。更确切地说,是整体的。存在的任何东西不可能是独立的,都是因着一个整体而存在。

以花为例,我们见到一朵花,心情很愉快,这样一个景象是由一个整体共同完成的,泛泛而言,这个景象的完成,或者说,花的存在,除了花朵之外,还需要眼睛、意识,这三者缺一不可。

当我们没有见到她,也就是她寂静的时候,她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想象,是因为我们的意识里有花的概念。

从整体上看,人类的意识不存在了,花以及整个我们认为的物质世界也不会存在。更确切地说,那个形成了我们现在这个宇宙的意识不存在了,这个宇宙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万物唯心造。这个“心”,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不是“身或心”的“心”,而是把这个整体统一起来的“心”。

今天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

一定不能把它看作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西方现代科学,属于二元论,把人的身体和心灵分为两个不同的东西,把主观和客观看作两个不同的东西。

如果从心理学层面去理解王阳明心学,包括禅宗、老庄等,很容易把他们仅仅当作是一种心态的调节。包括对于陶渊明这样的作家,如果只是从心理学层面去理解,往往不过是“心态好”而已,成为很多人自我麻醉的鸡汤。

实际上,从老庄、陶渊明、禅宗,到王阳明,他们信奉的都是一元论,他们讲的心,讲的天理,讲的人性,都是一元论的东西;只有从一元论上去理解,才能把握到他们的真正意义。

从一元论上看,王阳明所说的心,所说的良知,不是心态的心,也不是心理的心,而是本体意义的心,良知也是本体意义的良知,简单地说,王阳明讲的心和良知,指的是本源性的东西。

所以,王阳明才会反复说,良知就是树的根。我们为什么要找到并实现我们的良知,就因为它是根。只有找到了根,你的生命才能枝繁叶茂,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根,你的生命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当然,也可以说,良知是水的源泉。生命像水一样流逝,只有找到了源泉,才能生生不息、源源不绝,成为一个整体。

心是天理,是良知,也是整体性。或者说,心是一种把一切统摄起来的力量。因此,心外当然无物。心就是物。

当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说心即天理,就是良知,我们要致良知,他的意思是我们要回到那个整体性中。像乔布斯那样的人说反复说,你要回到内心,他的意思也是我们应该回到整体性,不应该生活在分裂的碎片里。

心,意味着一个整体性的世界,意味着一个有秩序的世界。所以,心即物,心即宇宙。

有人问王阳明:“人心与物同为一体。例如,我的身体原本就是血气畅通的,所以称同为一体。但我和别人,就是异体了,与禽兽草木就差得更远了。那为什么还要说我和别人、和禽兽草木都是同为一体呢?”

王阳明说:“如果你从感应的征兆上去观察,那么,岂止禽兽草木,即便天地,也是与你同体的,鬼神也是与你同体的。”

再次就这句话请教王阳明。王阳明说:“你看看在这个天地的中间,什么东西是天地的心?”回答:“听说人是天地的心。”

王阳明说:“人又把什么东西称为心?”回答:“只是一个灵明。”

王阳明说:“由此可知,充盈天地之间的,只有这个灵明。人只是因为形体,把自己与其他一切隔离开了。我的灵明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如果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望它的高大?地,如果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视它的深厚?鬼神,如果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分辨它的吉凶福祸?

天地鬼神万物,如果离开了我的灵明,也就不存在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如果离开了天地鬼神万物,也就不存在我的灵明了。这些,都是一气贯通的,哪能把它们隔离开来?”

人即天地之心。天地万物与我原本是一体。平民百姓遭受的困苦荼毒,又有哪一件不是自己的切肤之痛?不知道自身的疼痛,是没有是非之心的人。

人的是非之心,根本不须考虑就能知道,根本不须学习就能具备,这就是所谓的良知。良知存在于人心之内,没有圣贤和愚笨的分别,古今天下都是一样的。

世上的君子,只要一心实现良知,就自然能辨别是非,好恶分明。对待人若待自己,爱国如爱家,从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如能如此,就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

古人看到善就像自己做了好事;看到恶就像自己做了坏事;把百姓的饥饿困苦看成是自己的饥饿困苦;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安顿好,就觉得是自己把他推进了阴沟。

这样做,并不是想以此来获得天下人的信任,而是一心实现良知以求自己心安罢了。尧、舜、禹、汤等圣人,他们说的话百姓们没有不信任的,这是因为,他们所说的也只是实现了自己的良知;

他们做的事百姓们没有不喜欢的,这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也只是实现了自己的良知。因此,他们的百姓和乐而满意,即便被处死也没有怨恨之心,百姓们获得利益,圣人不引以为功。把这些推广到蛮夷地区,凡是有血气的人无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良知是相同的。哎!圣人治理天下,是何等的简单易行!

回到内心,就是超越界限,和天地一体,回到整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
乐以和人的背后是良知和人,王阳明先生道,充塞天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心,是一切的根源
王阳明 的哲学观
王阳明哲学思想
心即理(三):人心本体的本然状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