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胃汤治疗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属虚寒证、寒凝证、气滞证、瘀血证、食积证者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585 期
作者:王今觉
中国中医科学院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刘刚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和胃汤
组成:高良姜12克,姜半夏9克,草豆蔻9克,当归6克,制香附6克,公丁香3克。
功能:和胃止呕,降逆止痛。
主治: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属虚寒证、寒凝证、气滞证、瘀血证、食积证者。
加减:胃阴虚者加干石斛15克;大便干者加肉桂6克、大黄6克;泛酸者加海螵蛸15~30克;严重食积加焦三仙各9~15克。
方解
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直达病所,为君药。姜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能燥湿、降气、止呕;草豆蔻辛、温,归脾、胃经,温中祛寒、行气燥湿,二药共为臣药。当归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温中,和血,止痛,为佐药。制香附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理气行血,解郁止痛;公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温肾暖中、和胃降逆,二药共为佐使,协同君臣药运行气血,改变瘀血状态,从而消除病变局部水肿,改善胃脘痞胀、疼痛,恢复胃腑功能,改善胃气上逆状态,起到理气、降逆、止呕作用。由于肾为胃关,暖肾也可以起到和胃作用,故草豆蔻与公丁香配伍也可和胃止呕。诸药配合,共奏和胃降逆、镇痛止呃功效。
名医介绍:王今觉,男,1942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研究员,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应用独创的中医学“望目辨证诊断学”及“辨病证医药学”理论与方法,临床诊断、治疗与研究内科、外科、妇科、男科、中医眼科等各科疑难杂病和常见病,疗效显著。出版独著、合著各二部,发表论文30余篇。
I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第3641期。I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信箱:445288908@qq.comI 咨询合作:微信号:lianshangpuying。
I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内3600字脾胃系重点病串联
消化不良中医治疗指南新鲜出炉,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消化不良的
消化不良中医诊疗
年关将至,小心护“胃”
名医名方 胡希恕 胃十二指肠溃疡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