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友医案 | 不寐、热结旁流、骨盆错位等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中医书友会第198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本文共三位作者分享一共6个医案,最后一例是正骨,这个对小编和读者来说都挺新鲜,可见打开人体奥秘的钥匙是有千千万的。(编辑/王超)

经方治疗失寐验案三则

作者/马大正


一、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初诊:2018年4月26日。郑某,女,57岁,因“失眠10年”就诊。


患者近10年睡眠极差,毫无睡意,晚上心理压力大,一夜仅睡1小时,潮热出汗,气短,眼眶黑晕,嗳气明显,四肢关节胀痛明显,心电图提示偶发房早、室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


中医诊断:不寐(心阴阳两虚)


治则:益气血,理阴阳。


方剂:炙甘草汤加味


炙甘草9g,党参15g,桂枝6g,麦冬12g,生地黄15g,阿胶(烊冲)10g,火麻仁10g,磁石20g,柏子仁15g,五味子6g,生姜3片,大枣5枚,黄酒(冲)50ml 。7剂。


二诊:2018年5月3日。药后晚上出现睡意,可睡2小时(深睡眠),乳胀,潮热出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方剂:中药守上方黄酒可以逐渐加量,另加甘松15g、磁石20g、柏子仁15g,7剂。


此后随访,患者一夜能睡5~6小时,眼眶黑晕明显转淡,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二、调胃承气汤加味治疗失寐


初诊:2018年7月17日。王某,32岁。因“失眠2月余”就诊。


失眠严重2个多月,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两目肿胀,面部色素沉着,烦躁易怒,每天向丈夫寻事吵架,偶有胸闷,头晕,近期体重增加10斤。性欲下降,对性生活反感、厌恶。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5~27日,经期5天,末次月经2018年7月15日来潮,经量中等,色暗红,夹血块,无痛经,腰酸偶有,近两月白带夹杂血丝,伴外阴瘙痒,有异味。胃纳欠佳,腹胀,大便4~5天一行。生育史:2-0-1-2,顺产2次,人流1次。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不寐(胃腑热结,肝火上炎)。


治则:泄热导滞,清肝宁神。


方药:调胃承气汤合栀子大黄汤、栀子豉汤加味


制大黄6g,炙甘草6g,玄明粉(冲)5g,炒栀子10g,淡豆豉10g,酸枣仁15g,川连3g。7剂。


二诊:2018年7月24日。大便日解2次,无腹胀,睡眠可达7小时,烦躁易怒已除,胸闷消,头晕仍存。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3g,姜半夏9g,陈皮9g,茯苓10g,炙甘草6g,竹茹9g,炒枳壳10g,天麻10g,太子参12g,珍珠母15g。7剂。


三、黄连阿胶汤治疗妊娠不寐


初诊:2018年4月9日。夏晓洁,38岁。停经31天,腰酸半天,生育史1-0-3-1,2008年足月顺产1女,体健,人工流产2次,2017年孕60余天因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2018年4月9日B超检查:子宫前位,形态尚规则,宫腔内可见妊娠囊回声,大小37mm×18mm×27mm,囊壁清楚规则,囊内可见胚芽回声,长约7mm,可见原始心管搏动。结论:宫内早孕(约7-周)。患者近1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失寐,彻夜难寐,在病房走廊来回踱步,情绪崩溃,伴烦躁,胸闷心慌,胃纳尚可,二便调。


会诊一:2018年4月9日。鼻衄,两颧潮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味。


黄连5g,阿胶(烊冲)10g,鸡子黄(冲)一枚,炒白芍10g,炒黄芩5g,柏子仁10g,酸枣仁10g,百合15g,龙齿30g,秫米30g,茯苓10g,甘松10g。3剂。


会诊二:2018年4月12日。夜寐可达2~3小时,鼻衄减少,面部潮红减退,今阴道少许出血,腰酸,乏力,两脚尤甚,下肢出汗甚多,汗后觉凉,易怒,半夜烦躁,夜尿多,梦中身体会飞。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黄芩改为黄芩炭10g,加五味子5g,小麦30g,3剂。


会诊三:2018年4月16日。睡眠时间达9小时,鼻衄除,面部潮红消尽,阴道出血减少,呈粉红色,梦除。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猪苓10g,茯苓10g,阿胶(烊冲)10g,黄芩炭6g,龙齿20g,五味子5g,小麦30g,山茱萸12g。3剂。


会诊四:2018年4月19日。4月17日未服药,4月18日仅服一次药。昨晚因病房蚊子影响睡眠,阴道少许出血,昨天鼻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药守4月12日方,加竹茹12g,3剂。




医案两则

作者/陶克锋


  • 热结旁流案


李某,男,85岁,务农


初诊:2017年6月6日


主诉:肛门流黄稀水1天


现病史:患者素有便秘病史,近段时间以来大便干燥难解,如条状,1天前患者自用开塞露后肛门不断流黄稀水,不能自行控制,有轻微腹胀,腹部拒按,腹部灼热,矢气,无恶心呕吐,无呃逆嗳气,兼口干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有力。


辨证:燥屎内结,热结旁流证


治法:泻热通腑、通因通用


方药:处以大承气汤加减,两剂,嘱咐大黄后下,芒硝冲服,第二天家属来诉服第一剂药后肛门不再流黄稀水,无腹胀、腹部灼热等症,余未诉特殊不适,问第二剂药是否还继续喝,嘱其不必再服第二剂,宜中病即止。


按语:当时看完这个患者,四诊合参,想到了伤寒论的条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抓住此患者的主症是肛门不断流黄稀水,不能自行控制,符合自利清水,色纯青的条文,心想这是一个大承气汤证,再结合腹胀、腹部灼热、拒按,口干口苦和舌脉,更加确信这是个实热证,是个阳明腑实证,燥屎内结,逼迫津液下泄肠道,而引起的热结旁流证,故用大承气汤泻热通腑,通因通用,收效甚捷,起到了一剂知两剂已的疗效。由此可见,我们临床上看病需要胆大心细,不要害怕使用大黄、芒硝、石膏、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等药,有是证,用是方,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 食物梗阻食道胃脘案


谌某,女,83岁,务农。


初诊:2018年4月25日


主诉:突发胸骨后、上腹部胀痛不适1小时。


现病史:患者因1小时前吞食牛筋后突感胸骨后、上腹部胀痛不适,哽咽不顺,上腹部拒按,伴右侧上腹部、背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颜面部烘热,辗转反侧,精神焦虑,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舌下静脉瘀点紫暗,脉弦紧。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示:脂肪肝;胆囊结石。


辨证:气滞血瘀夹食滞。治法:行气化瘀,消食和胃。方药:四逆散合丹参饮加减。


柴胡20g,白芍30g,枳实20g,丹参30g,檀香10g,威灵仙30g,炒麦芽30g,砂仁6g(后下),鸡内金20g,甘草10g。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


第二天回访诉服药一剂后胸骨后、上腹部无任何不适感,无背痛,无恶心呕吐,无颜面部烘热,未诉其他不适,病告痊愈。


按语:患者因为吞食牛筋后,牛筋阻滞在食道胃脘引起胸骨后、上腹部胀痛不适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是个实证,结合舌象有瘀血之征象,脉弦紧主肝郁气滞,主痛,故辨证为气滞血瘀夹食滞,以四逆散疏肝和脾,丹参饮行气化瘀,鸡内金、炒麦芽消食化滞和胃,威灵仙通络止痛兼软化牛筋,故能起到气血畅,食积消,脾胃和的作用,因方证相符,故收效甚捷,一剂而愈。




手法结合心理调整,运动控制治疗骨盆错位案例一则

作者/薛家鹏


王某,女,56岁。一次在社区义诊碰到的阿姨,眼神透露着绝望,对我说,我这右膝盖回不了弯(膝部不能屈曲),2年多了,找了好几个大夫,扎针灸没治好。我走路特别快,但是现在走不了,心理特别难受,我检查了下骨盆,膝盖,初步判定是骨盆的问题,对病人说,你的病根在骨盆!病人眼前一亮:您哪天出诊,我找您去。


初诊时,才了解到,患者是体育运动员出身,身体结实,曾于两年前从楼梯上摔倒,伤过左侧坐骨,很严重,当时没在意,自己也能忍受痛苦,疼痛加剧后,自寻中医正骨大夫治疗一次,但患者对其力度过猛的手法存在很强的恐惧感,遂停止正骨治疗。后于社区医院针灸治疗多次,无效而终。未进行西医诊治。患者隐约知道自己的问题在骨盆,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大夫,忍痛至今。义诊时与我结缘,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


主诉:右侧腘窝屈曲到90度时疼痛难忍,甚则连及大腿后侧,小腿腓肠肌处;右侧骶骨处疼痛。


伴随症状:大腿无力,面容焦虑。


既往史:无其他病症,平素性情急躁。


自诉:行走时右侧髋骨须向上强迫抬起才能行走,久行后疼痛加剧。感觉两侧髋骨在行走时是分离的,合不上。


初诊诊断:


望诊:俯卧位观察臀部,右侧明显低于左侧,骨盆严重错位。


触诊:右侧髋骨与股骨移位明显。


治疗:起初患者认为我的正骨是那种“暴力”手法,还心存恐惧,治疗后才放心,因为我的手法轻柔,并不会产生过多的疼痛,而且安全,迅速。


治疗先将骨盆正位,再调整髋骨和股骨的关系,正位后,患者自感骶骨处疼痛减轻,膝部屈曲角度增大,行走时感觉身体能合在一起了,非常高兴!


我嘱咐:千万不要对治疗期待过高,这种多年的严重错位,还是会反复的。


注:观西医解剖可知,贯穿骨盆和膝部的肌肉有很多,例如,大腿后部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当骨盆严重错位时,必然会导致这些组织的异常牵拉,从而导致疼痛、关节活动不利。只在膝部做局部针灸、理疗效果,必然不会持久。必须通过手法将异常的骨位归正后,扭着劲儿的组织才会自然弹回,疼痛自然解除,事半功半!


第二次治疗:


患者面色没有那么焦虑了,能够保持上次的治疗效果,但现在还是不敢下楼梯,心存恐惧,用患者的话讲:“真是疼怕了,不敢太快迈步”。我嘱咐患者:长期的疼痛让您的注意力总是关注到病灶点,容易造成病灶处气血不畅,现在试着放松心情,慢慢下楼,放掉恐惧的心情。


手法治疗步骤如上


第三至五次治疗:患者疼痛、屈曲程度明显转好,患者自述一个神奇的现象:平日右腿无汗,麻木,如今汗出明显,也开始逐渐恢复知觉!

                

治疗手法如上。 


注:当移位的组织归正后,受压迫的神经血管自然会流通无碍,正所谓“通则不痛”。


第六次治疗:正值三伏天气,暑湿难耐,患者感觉症状又开始出现,但是总体感觉是向好的状态发展。观其膝部周围有明显血络。


治疗手法如上且配合针刺血络。


第七次治疗:依旧有反复现象。

            

对此现象和其讨论了日常行走步伐的问题,发现在病情改善后,患者还是应用以前的行走模式,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右腿上,每次走路,患侧不正常的发力,也会导致疾病复发,刚整回来的骨头,又会被不正确的姿势牵拉回来!

            

于是又交给患者如何正确的行走,将注意力平均分散,刚开始训练时患者还有些不适感,嘱其平日训练。

          

同时患者自述另一神奇的改善:平日大便日行一次,需多次才能排净。经骨盆复位后,大便一次解决!


几天后患者没有来门诊,后微信联系,随访后得知患者目前恢复良好,以观后效。


注:患者骨盆的错位必然导致盆腔内组织的扭曲、异位,压迫肠道,复位后,排泄也逐渐正常,若明解剖之理,则不足为奇。中医人应当明了西医之理,临床共奏奇效!


诊余记:外伤日久导致的躯体疼痛,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大多由于患者不在意或误治而耽误病情,让患者饱受痛苦。笔者的观点:对于躯体疼痛,活动受限这类问题,首先要排除重大器质性疾病,其次考虑是否有筋骨移位的问题,一般复位后,当下病情就会改善。

       

对于治疗日久,病情反复的现象,还要考虑患者的情志因素,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痛苦。(不通则痛的另一理解:当患者的神过度注意到身体的疼痛部位,会加重此处的疼痛感)


另外:从笔者分享的病例来看,运动姿势不当也会使病情反复,行立坐卧等姿势也需要重新让患者学习。




I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颤手抖,阴虚!中医用一张方子治好,中医之妙,事实说话
炙甘草汤 讨论
血足,屎不留!分享补血治便秘的方子,老祖宗的智慧,请你继承
温经汤方证初探医案
被严重低估的止疼方!补真阴,养经脉,解人间顽痛,请欣赏
杨兆林经方医案一:中医无顽疾、辨证显神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